胸懷「壓艙石」 常啟「三觀」燈

2020-12-04 環球網

雖然友誼的小船經常說翻就翻,但人生的小船不能翻。小船想要穿越風浪,老船工都會用「壓艙石」壓實船艙。

人生如行船,通往彼岸的航程絕不會一帆風順,難免碰到風浪、暗礁和淺灘。面對挫折與挑戰、迷茫與誘惑,要想不「觸礁」、「擱淺」,我們就需要一塊「壓艙石」來充實膽氣、增強底氣、保持硬氣。

敲黑板,此處重點:貴州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強調,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要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築牢理想信念這個「壓艙石」,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全省黨員幹部都必須時刻牢記。

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對於黨員幹部,這塊「壓艙石」,就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就是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宗旨。

要築牢這塊「壓艙石」,需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引導。

敲黑板,此處有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就能作出正確判斷、正確選擇。

一下子就把三觀問題說透徹了有木有?!開啟「三觀」這個「總開關」,什麼理想信念是正確的、什麼理想信念是錯誤的,什麼是該接受的、什麼是該拒絕的,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黨員幹部有了理想信念的「壓艙石」,開啟了「三觀」的總開關,才能更加明白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練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定力,扛得住壓力,經得起挑戰,受得住誘惑,當一個乾淨、忠誠、擔當的合格黨員,時刻「能量滿滿」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無限事業中去。

有道是:胸懷一顆「壓艙石」,心中常啟「三觀」燈,一身正氣走正道,行穩致遠過一生。

相關焦點

  • 需要"壓艙石"充實膽氣
    胸懷「壓艙石」 常啟「三觀」燈雖然友誼的小船經常說翻就翻,但人生的小船不能翻。
  • 2017臺灣燈會雲林北港燈區啟燈 朝天宮成最大主燈
    觀光大橋百鳥朝鳳(「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2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燈會7日晚間在雲林北港燈區率先啟燈,朝天宮主體建築照明成最大主燈,加上觀光大橋、水道頭、巷弄燈區,    虎尾燈區有主燈「鳳凰來儀」、副燈「牛轉乾坤、祥獅獻瑞、鳥囀花開」,另一副燈「魚躍龍門」在北港水道頭燈區。     北港燈區7日晚在朝天宮廣場舉行啟燈儀式,北港朝天宮的建築照明新作,夜晚從四方投射的光束,襯託320多年的古蹟就是最大燈座,成為臺灣燈會首創,呈現光照璀璨與歷史內涵的新風格。
  • 築牢人生的「壓艙石」
    沒開過船的人,不太可能了解「壓艙石」所承載的意義。聽一位船老大講,船艙底部有一艙室,空船狀態時專門用來裝水或石頭,裝上水就叫「壓艙水」,裝上石就叫「壓艙石」。有了它,船吃水深了,即使遇上大風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搖晃和翻沉。(5月13日 人民日報 )    信仰是立身做人的「壓艙石」。古往今來,許多人的芳名流傳千古,他們的生前身後事已經「往事越千年」,至今聽來仍然如雷貫耳,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有信仰,有追求。
  • 張掖「九曲黃河燈陣」 正月初五啟燈!
    張掖「九曲黃河燈陣」 正月初五啟燈記者從1月16日舉行的張掖市春節九曲黃河燈陣非遺文化活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濃厚節日氛圍,經張掖市委、市政府同意,1月29日(正月初五)至2月11
  • 為人生準備「壓艙石」
    按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的說法,讀書是要為自己準備「壓艙石」——誠如空船航行時,為防翻船須備「壓艙石」一樣。讀書該選擇怎樣的「壓艙石」呢?或許各有各的說法,但文學、史學、哲學、宗教、倫理、藝術等人文學的經典必是「壓艙石」的精髓。因為古往今來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藝術的原創性,大都蘊含在經典作品之中。如果說,讀書使人漸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話,那麼閱讀經典便可有效縮短這中間的距離。
  • 我們常說的「三觀不合」,很少人知道是哪三觀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都常能聽到類似於「某某三觀正不正」,這樣的討論,「三觀」這個詞已經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三觀到底是哪三觀?」這個問題問出來稍顯得愚蠢了些,但如果此時此刻突然讓你快速回答,估計也有很多人需要思考一會兒。
  • 銀河證券總裁陳亮:文化建設是公司治理領航燈、助推器和壓艙石
    他表示,良好的文化對公司治理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文化建設是公司治理的「領航燈」、「助推器」和「壓艙石」。   首先,文化建設是公司治理的「領航燈」。   再者,文化建設是公司治理的「壓艙石」。資本市場是規則導向的市場,銀河證券倡導「合規創造價值,合規人人有責」的合規工作理念,這為公司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將「創新」文化置於首位   在陳亮看來,券商行業文化建設與公司文化建設是外部與內部的關係,二者融合共進。
  • 李青松:律己是人生的「壓艙石」
    原標題:律己是人生的「壓艙石」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律己是戰勝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心懷敬畏,手握戒尺,勤於自省,方可保持內心的純潔,守住心靈的家園。   人難得有自知之明,人最難了解的也是自己。「終日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
  • 我們常說「三觀不同」?你真的知道是哪三觀嗎?我們都理解錯了!
    我們常聽人說「相愛容易,因為五官;相處不易,因為三觀」。當你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相處時,相處起來真的會輕鬆自在很多。理解你花錢的態度,懂得互相尊重,會互相遷就,懂得包容對方,興趣愛好相同,在對方面前不用偽裝自己,秒懂你內心的想法。
  • 廉潔自律是黨員幹部的人生「壓艙石」
    船要穩行離不開「壓艙石」,黨員幹部立身做人、幹事創業、為官從政,也都需要裝填幾塊「壓艙石」。負載「壓艙石」可能會降低船速,卻可以讓人生之舟安穩駛過暗礁密布、激流縱橫的水域。對於黨員幹部而言,恪守廉潔自律要求,不僅是立身之本、為政之基,更是人生「任憑風浪起」,我自「穩坐釣魚船」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 人民日報讀書管見:為人生準備「壓艙石」
    按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的說法,讀書是要為自己準備「壓艙石」——誠如空船航行時,為防翻船須備「壓艙石」一樣。讀書該選擇怎樣的「壓艙石」呢?或許各有各的說法,但文學、史學、哲學、宗教、倫理、藝術等人文學的經典必是「壓艙石」的精髓。因為古往今來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藝術的原創性,大都蘊含在經典作品之中。如果說,讀書使人漸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話,那麼閱讀經典便可有效縮短這中間的距離。
  • 人們常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是哪些內容?
    時代在進步,世界在變化,一切都變得不再是原來的樣子,面對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的花花世界時,每個人的「三觀」都必須隨之而變化,與時俱進,才能跟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常聽人說「三觀不合」,那麼,究竟指的是哪些內容呢?到底和「三觀不合」的人在一起又有多彆扭呢?
  • 深化改革需要信仰的「壓艙石」
    原標題:深化改革需要信仰的「壓艙石」  習主席反覆強調軍隊要對黨絕對忠誠,並指出:「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必須落實在行動上,以行動來檢驗。」當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已經展開實施,這既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驗。
  • 帶蓄電池應急燈接線圖詳解
    對於一些沒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而且安裝的應急照明燈具不多且較為分散、規模不大的建築物,設計人員常常採用自帶蓄電池的燈具作為應急照明   1、蓄電池應急照明的控制原理   帶蓄電池的應急照明燈的控制很簡單:現在這種燈平時按正常照明對待,有一根充電線接在照明控制開關的上端。
  • 一塊「壓艙石」的故事
    等返航時則將這些壓艙石留在了菲律賓。久而久之,這些石頭被當地人用來建造房屋、鋪設道路,所以現在當地許多房子和道路上都有當年中國人留下的石頭,而且他們還有了特殊名字,叫做「中國的石頭」。一塊塊漂洋過海的「壓艙石」,見證了歷史,也成為了兩國友好交往的印記。
  • 律己是人生的「壓艙石」
    生活處處多險灘,律己是人生的「壓艙石」。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領導幹部面臨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和外部環境的考驗更加凸顯,「嚴以律己」是應對和經受住各種考驗的重要法寶。「律己足以服人」,「避禍不如省身」。責任在肩,不僅威信來自於律己,要交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更要用「嚴以律己」築牢自己的「壓艙石」。
  • 信仰是壓艙石
    信仰是壓艙石 發表時間:2017-08-30   來源:人民日報  人生如船,信仰就是壓艙石。航船有了壓艙石,吃水就深,航行就穩。黨員、幹部立身做人、幹事創業要行穩致遠,同樣需要壓艙石,需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有信仰才有硬骨頭。明朝的支大綸在《示兒書》中說:丈夫遇權門須腳硬,在諫垣須口硬,入史局須手硬,值膚受之訴須心硬,浸潤之譖須耳硬。
  • 萬達的壓艙石
    礪石導言:是否具有應對極端環境的壓艙石業務,是評估一家企業安全性的重要標準。而萬達集團的萬達廣場,就是一個極為典型的壓艙石業務案例,其在萬達集團應對近幾年各種突發的極端狀況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天天講三觀,三觀是什麼?(二)
    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三觀。沒有了三觀,人就是活著的白痴。2、成功與失敗,幸福與悲催都是由三觀決定的。三觀不清,你的生活就是迷糊的;三觀混亂,你的生活就是亂七八糟的;三觀不正,你的世界就是傾斜的。4、三觀是生命的必需品不管你認同什麼文化或教派,一個人必須要有三觀,而且是明確篤定的三觀,如果三觀混亂,生活工作就將徹底亂套。關於三觀,人們可以進行自由選擇,這是每個人的自由。
  • 讓清廉成為青年幹部成長的「壓艙石」
    故,青年幹部要想「興」、要想「強」,就必須做到「常學紀律條規」「常思貪婪之害」「常讀原著原文」,以「清」為友,與「廉」為伴,讓「清廉」成為自己迎戰風浪、抵住誘惑、穩穩前行的「壓艙石」。   要常學紀律條規,明白「高底線」。青年幹部要常學《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條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