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晉寧將關閉搬遷52家規模養殖場
晉寧區晉城鎮白沙村委會昆明綠源奶牛養殖場負責人馬躍文的規模養殖場有各個部門批准的合法手續,但為了保護滇池流域水環境,他做出決定:搬遷養殖場。「保護滇池,人人有責,我應盡一份力。」馬躍文說。
目前,晉寧區正在關閉搬遷全區52家規模養殖場,凡是在今年9月30日前主動完成關閉搬遷的,將給予適當補助和獎勵。
明年畜禽糞汙
綜合利用率達75%以上
近年來,隨著雲南省經濟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餐桌上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市場肉蛋禽等畜禽產品供給充足穩定,這都要歸功於畜禽規模養殖的迅速發展。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全省養殖行業裡存在一些違法違規、手續不全的養殖場,少數規模養殖戶為追求利益偷排糞便、非法亂倒畜禽糞汙,給環境造成了汙染。特別在滇池流域範圍內,依然存在類似的環境違法行為,一些規模養殖場或散養戶對農村面源造成了汙染、對滇池流域水環境和大氣環境造成了汙染。在全省大力開展滇池水汙染治理「三年攻堅」行動的大背景下,有效管理和控制滇池流域畜禽規模養殖糞便汙染,已經成為滇池水汙染治理計劃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雲南省、昆明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一湖兩江」流域的畜禽養殖禁養工作。早在2008年9月12日,昆明市頒布實施了《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在「一湖兩江」流域禁止畜禽養殖的規定》,全力推進滇池流域禁養畜禽工作,特別在松華壩水源保護區、晉寧區滇池流域範圍內等重點區域。
多年來,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相互聯動協同作戰,不斷推進禁止畜禽養殖的嚴管、嚴查、重罰工作,禁止畜禽養殖工作成效明顯。農業農村部門不斷做好禁養區域禁止畜禽養殖和扶持畜牧業實現圈養、規模化養殖的指導工作,引導、鼓勵、扶持全市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並指導各縣(市)區修編畜牧業發展規劃,保持全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畜牧產品市場供應,維護社會穩定。
如何資源化利用養殖場廢棄物?2018年初,雲南省出臺了《雲南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明確整縣推進區域內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汙染治理,到2020年,建立科學規範、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環境保護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全省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
據了解,為了促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雲南省以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化產生、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為重點,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創建活動,整縣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同時,推動以畜禽糞汙為主要原料的能源化、規模化、專業化沼氣工程建設,促進農村能源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提前謀劃
準備充分
晉寧區處於滇池流域水環境核心重點保護區域,養殖場帶來的汙染問題嚴峻,這正是晉寧區委、區政府決定關閉搬遷52家規模養殖場的根本原因。沒有合法手續的規模養殖場堅決關閉,有合法審批手續的也要搬遷,堅決從源頭堵住養殖場汙染源,讓晉寧的河道更加碧波蕩漾,進一步改善滇池南岸水環境質量。
其實,早在《昆明市晉寧區2019年畜禽養殖場禁養關閉搬遷工作方案》正式出臺前,晉寧區委、區政府就提前謀劃,多次組織有關人員拉網式摸排核查轄區內養殖場,有序推進畜禽養殖場關閉搬遷的前期準備工作。從4月20日至5月31日,晉寧區多部門聯動積極開展上門動員宣傳、現場核查等工作,摸排清楚轄區養殖戶數量,並與養殖戶籤訂了禁養協議。截至今年4月底,晉寧區共有養殖場(戶)7987戶,存欄畜禽2920464頭(只)。2019年需禁養關閉搬遷的規模畜禽養殖場共52家,涉及奶牛、肉牛、生豬、蛋雞、肉雞、鵪鶉等。
今年5月30日,晉寧區印發通知,決定在今年9月30日前,關閉搬遷52家規模養殖場,全力做好各級督查、巡視、巡查反饋涉及晉寧區畜禽養殖場禁養關閉搬遷問題的整治工作。隨後,晉寧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此項工作的組織機構及部門職責分工,各級各部門、各有關單位工作人員有序推進全區畜禽養殖場的關閉搬遷工作。
鄉鎮吹哨
部門集合
「根據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需要,採取多部門聯合檢查執法的方式,分為實地核查和集中查處兩個階段,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養殖場採取嚴管重罰的措施,絕不姑息。」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晉寧分局局長陳洪貴說。
5月1日至6月30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晉寧分局、晉寧區農業農村局、昆陽街道辦事處等多部門聯動,結合各自的職能職責,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對禁養區內的養殖場進行實地核查,對本部門的行政許可或服務事項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的依法下達執法文書,對確實達不到要求的養殖場所依法撤銷行政許可;各成員單位對核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進行登記,並派人員跟進查處;各鄉鎮(街道)對巡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報告,對各養殖場所主體、養殖規模等進行實地核查統計、造冊,實施「一戶一檔」管理。
晉寧區畜禽禁養辦相關負責人表示,7月1日至9月30日,52家養殖場必須限期關閉搬遷。對於拒不服從關閉搬遷要求的養殖場所,將按照行政執法聯動機制、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的銜接機制,形成「鄉鎮吹哨子,部門來集合」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確保9月30日前完成工作。
在對轄區養殖企業日常的監督檢查中,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晉寧分局始終保持嚴管嚴處的高壓態勢,主要採取「雙隨機」工作制度,每年按季度進行隨機抽查,檢查重點為養殖企業雨汙分流設施建設情況和養殖糞便、養殖廢水暫存、收集設施建設情況等。截至目前,已對滇池二級保護區養殖場(點)下達18份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決定書,依法對5家涉嫌環境違法行為的養殖企業進行立案查處。
3483萬補助
獎勵主動搬遷養殖戶
嚴管重罰違法違規養殖場並不是最終的目的,對於那些主動關閉搬遷養殖場、主動支持和參與環保工作的養殖戶,晉寧區也明確表示給予適當的補助和獎勵,減少他們因關閉搬遷養殖場帶來的損失,明確規定:52家養殖場主動關閉搬遷,將能獲得3483萬元補助和獎勵。
補助和獎勵標準是什麼呢?晉寧區畜禽禁養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分為兩個部分,拆除養殖設施的補助和畜禽的補助。畜禽規模養殖場(戶)、小區完成關閉或搬遷後,經過規定的程序,驗收合格一家、兌付一家,原則上在驗收結束20個工作日內將補助獎勵資金兌現到位。
「我們非常支持政府工作。我家的養殖場有種豬40頭、商品豬270頭,這幾天已賣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準備進行圈舍的拆除。今後也不想再養豬了,又累又髒,準備做點其他生意了。」寶峰街道辦事處小河口村委會養殖戶陳桂仙告訴記者。
自5月30日工作啟動以來,大部分養殖戶正在按照要求開展養殖場的關閉搬遷、拆除、選新址等前期準備工作,少數規模較小的養殖場已基本完成關閉搬遷工作。目前晉寧區正在推進《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方案》的修訂工作,已完成80%,走完了摸清底數、核定邊界、專家評審、徵求意見、聽證程序,上報昆明市農業農村局、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批覆同意,並經政府常務會通過後發布公告,預計8月底可完成。晉寧區農業農村局和晉寧區財政局正在積極對接,根據禁養工作開展情況適時下撥啟動資金和禁養補助獎勵資金,確保禁養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已就禁養關閉搬遷工作涉及的驗收事項、補助獎勵兌現事項,下達了規範的表格,統一了具體操作辦法。
針對部分養殖戶還沒找到合適地點的問題,晉寧區畜禽禁養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晉寧區農業農村局將適時到鄉(鎮、街道)養殖戶家裡,了解禁養工作開展情況,將養殖戶在搬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集中收集上報給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後上報政府,為養殖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記者黃河清 通訊員張曉聰攝影報導
短評
護衛滇池 再主動一點
黃河清
「寧願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滇池!」陳嘉佳說。
6月2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昆明「市民河長」陳嘉佳保護滇池的事跡。
「保護滇池,人人有責,我們應該出一份力!」晉寧養殖戶馬躍文、陳桂仙發自內心的話語,樸實真誠。
在昆明,有很多像陳嘉佳、馬躍文、陳桂仙一樣主動參與治理與保護滇池、呵護「昆明藍」、保護生態環境的人。
陳嘉佳長年在水上漂,用劃皮划艇的特殊方式巡河,劃遍了滇池和35條河道;馬躍文和陳桂仙積極配合政府部門主動關閉搬遷合法經營的養殖場,捨棄經濟利益來保護滇池流域水環境。
今年滇池水質達到30年來最好水平,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Ⅳ類水。成績的背後,是政府部門不懈的努力,也是陳嘉佳等滇池環保衛士幾十年如一日無私奉獻、默默守護的結果。
市委、市政府沒有忘記這群人。早在2008年,昆明市曾以80萬元重獎違法排汙舉報者;今年2月24日,昆明市每個月對100名使用「網格滇池志願者」微信公眾號成功舉報滇池排汙的市民進行獎勵;全市各大新聞媒體長期堅持報導這些環保志願者保護滇池的事跡,號召全市人民參與保護滇池……
新時代,滇池治理保護仍任重道遠,滇池治理保護「三年攻堅」正在穩步推進,主動護衛滇池的人,還需要再多一些!
(責編:徐前、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