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贊同「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這句話。我個人理解這句話的禮有三個方面的意思:禮儀,禮貌,禮物。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禮儀是把禮的概念儀式化,使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一些重大事件不可缺少的形式。比如:滿月禮,成人禮,婚禮,壽禮,葬禮等等,幾乎囊括了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到去世的所有重要環節。如果一個人不懂禮儀,他自己可能沒有多大的感覺,但周圍的人或和他關係好的人,肯定會對他產生一定的看法。認為這樣的人是不懂事的人,是情商低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人。會嚴重影響他的人際關係和前途。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禮貌一詞是被用得最多的一個詞。可以說禮貌是把禮的精神實用化的最好體現。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場合,甚至每一句話,每一件事都離不開禮貌。早晨上班見到同事問好是禮貌,一起吃飯,道一聲:「我吃好了,你慢用」是禮貌。和生人第一次見面握手是禮貌,在學校上課,學生問:「老師好!」老師回答:「同學們好!」是禮貌。開會發言,發言者向與會者鞠躬是禮貌。禮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不懂禮貌的人,不僅會得罪很多人,也會讓大多數的人認為此人沒有教養,不懂得尊重人。這樣的人很難和朋友,同事,領導處理好關係的。長此以往,這種人會成為孤家寡人。
「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很多人的理解就是禮物的往來。我覺得這樣理解沒有錯,至今在農村走親戚,或參加紅白喜事時,都非常講究送禮和回禮。一送一回其中的交際藝術反映了禮這個字徹底物化後的民俗和民間的交往智慧。如果送禮沒有得到回禮,那在交往中可以說是天大的事,這種訊息傳達的是看不起你,不惜和你來往,是斷交的訊號。禮尚往來是相互平等的,回禮一般都是等價或者高出所送禮物的價值。這樣做不僅表達尊重之意,也是繼續相交的重要訊號。
通過對禮儀,禮貌,禮物的論述,可以發現禮尚往來不僅僅是指物的來往,更表達的是精神層面的交流。大多數人把禮上往來理解成禮物的相互來往,肯定是片面的。禮尚往來之重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含義:
禮尚往來重在平等
在所有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平等是交往的首要原則。沒有平等,任何的交往都不會長久。這裡說的平等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平等,不因貧富,地位,貴賤,年齡而改變。比如下屬和領導的交往,禮尚往來的平等表現在,下屬見到領導問好,領導一定要回應,如果不回應就是領導沒有把自己和下屬擺在平等的位置上。如果經常這樣的話,這位領導的口碑肯定很差,如果讓領導的領導知道後,他的升遷之路就很難了。
同樣是禮尚往來,下屬在節日給領導送禮物,並不是很貴重,也不違反紀律的情況下,領導最平等的做法,就是收下禮物,然後回一個價值更高些的禮物。這樣做不僅規避了受賄之嫌,也和下屬保持了平等的關係。
禮尚往來一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平等,有了平等才有了交往的基礎。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領導和下屬,同事和同事之間甚至親戚於親戚之間很少交往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我感覺到你居高臨下,不能和我平等的交往時,我為什麼還要和你交往呢?
禮尚往來重在相互的尊重
有了平等作為交往的基礎,還僅僅只是交往的開始。相互的尊重才能使交往更上一個層次。尊重已經不僅是在物質和形式上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這種尊重才是禮尚往來的魂。尊重一定是發自內心的,無論是禮儀,禮貌還有禮物的往來,已經是發自內心的真情表達。
這種尊重會使交往超越兩個人之間的空間和時間。比如你和一個人相交很久,你非常的尊重他,他也非常的尊重你。那麼就是在一些你不在場合,當有人公開的污衊你誹謗你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你辯解為你的名譽而戰。
當禮尚往來上升到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程度時,禮已經內化在兩個人的心裡。而形式和物質成為了一種表象。這裡我忍不住要舉一個實例:王寶強在拍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時,發現馮導經常在監視器前捂住胃部,事後王寶強知道馮導胃不好。王寶強就告訴馮導,我會在我們家專門拿出一塊地給你種小米。王寶強每年都給馮導送一袋小米直到現在,應該有十幾年了。這就是發自內心的尊重。馮小剛也以同樣的尊重回報王寶強,當王寶強導演處女作《大鬧寶萊塢》開機和上映時,馮小剛都給了大力的支持。
禮尚往來的相互尊重絕不是嘴上說一說,做幾個假動作,而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是一種不在顧忌利害關係的精神境界。
禮尚往來的最高境界友情的表達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最高境界是什麼?我的回答一定是情誼。除了父母兄弟的血緣關係之外,男人和女人之間最濃烈的是愛情,最長久的也有可能是情誼。男人和男人之間兄弟情,朋友情都是禮尚往來情誼的做好體現。
到了情誼的這個境界,禮尚往來的禮儀,禮貌,禮物等形式和物質從表面化上面消失。一個有情誼的朋友,和你見面不再跟你講究禮貌和禮儀了,也不在節日送你什麼禮物了。而是總在你需要的時候,他的幫助已經提前到達。在你沒有想到的時候,已經替你想到了,做到了。
禮輕情意重,就是用來形容這種境界的。禮尚往來到了這個時候,已不再看重形式和物質,而是兩個人內心最深處的交流。是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延伸。這種關係有一詞稱為」知己「。
當然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可一個人一生只要有一位知己,那也不枉此生了。
禮尚往來從生活中最小的細節開始,一聲問候,一次握手,一次鞠躬,一次送禮,但就象是人生一樣,都是在攀登一座沒有頂峰的山,能夠同行的旅伴並不多。所以要珍惜開始,維護過程,努力達到情誼的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