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周青本
當今社會,人們對成功的評判基於物質上考量,物質困擾的普遍性,精神層面的需求讓永恆人性的真善美、仁義禮智信彰顯出重要性。古云:「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道出人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和方式。
我國是禮儀之邦,禮尚往來是民俗風情的傳承,辦酒隨禮、走親戚送禮回禮,成為一種良好人情往來的文化慣性,在禮俗儀式中以禮物作為媒介進行彼此交往達到情感文化的認同,「人情大於天」也成了老生常談的話題。
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禮尚往來不僅只表現在禮物禮貌禮儀上,禮尚往來更要表達的是相互尊重,發自內心的真情表達。禮尚往來不僅僅是物質的來往,更要表達的是精神層面的互相尊重互相交流,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升華到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友誼關係,也讓禮尚往來表達了精神層面最高的友情互愛互助境界。
因此我們非常認同「人與人交往,重在禮尚往來」這句話,可以從以下八點加以分析闡述。
【1】禮尚往來是一種社會交際的常識。
在人際交往中,禮尚往來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形式。商家優惠活動見面有禮,孩子滿月禮、周歲禮,成人婚禮,長輩的壽禮,老人的葬禮等等。路上遇熟人就問「吃飯了嗎?」,熟人回禮「吃過了」;學校上課學生說「老師好」,老師回禮「同學們好」;開會發言結束,發言者說謝謝,參會的人熱烈鼓掌。禮尚往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人們心底紮根並豐富著彼此交往,禮尚往來也就成了一種社會交際的常識。
【2】禮尚往來是國家優良傳統美德。
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待人」的具體體現。習主席訪問印度的時候,印度總理莫迪選擇在自己的家鄉招待習主席,同樣莫迪總理訪問中國的時候,習主席選擇了在自己家鄉盛情款待莫迪總理。這是中華禮尚往來傳統美德的體現,這種友善待人的美德需要中華兒女發揚光大。
【3】禮尚往來完善社會道德素質,提升了社會道德意識。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一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民族。老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塑造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生通過學習禮儀,提高自身的「仁義禮智信」道德水平,陶冶道德情操。
古人云:「為學莫重於尊師。」在我們迷茫時,老師是點亮我們前進的燈塔;在我們困惑不解時,老師指點迷津,孜孜不倦鼓勵我們認真努力學習。有生之年成功之日應當禮尚往來,投桃報李,滴水之恩、知遇之恩,當湧泉相報。
禮尚往來點亮了文明階梯,孔子云「克己復禮為仁」,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自律性,老師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從而完善師生之間的道德素質,提升了社會道德意識。
【4】禮尚往來是建立友誼、維繫友情的一種良好方式。
禮尚往來是人之常情,能讓彼此陌生的人建立平等和諧相處,溝通感情,培植友誼,在交往中有共同追求目標,共同創新理念,從而建立深厚的友誼。
現在禮尚往來成了維繫友情的主流,今天到我家來做客,熱情接待,明天去其他朋友家喝茶聊天,親友們聚會應接不暇,友情在頻繁交往中更加有溫度,彼此之間成了金蘭之交、忘年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們在高雅坦蕩、真誠透明中禮尚往來,讓禮尚往來在和諧氣氛中變成一種朋友們約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規矩。
【5】禮尚往來成為各種情感聯繫和交流的紐帶。
我們崇尚真誠情感的交流和聯繫,禮尚往來成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方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情世故要先知「禮」,新年節假日都記得給家人長輩、恩師、恩人送個禮物問候祝福,朋友結婚、孩子考上重點大學,都要備上一份祝賀的好禮,讓親情友情愛情更加溫暖甜蜜、和諧幸福美滿。
禮尚往來成了傳達感情的橋梁,帶來了情感聯繫的感動,在彼此心中留下「富有人情味」的印象。千裡送鵝毛,禮輕情義重,表達了感懷關切之情誼,受禮者倍感禮物珍貴。禮尚往來在感謝、祝賀、尊重、愛慕中讓情感得以升華,情意濃濃,親情友情溫暖常伴。
【6】在商務雙贏合作關係中,禮尚往來也成了商務往來情感搭建的一種好方法。
在商務合作中禮尚往來成了一種禮儀,表達雙方內心真誠友好,增進雙方合作意向,構建雙方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讓商務合作和雙贏方向得以順利展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商業合作中,合作夥伴經常需要資源共享,互利互惠。在特定節日給彼此送一份合適的禮物,聯絡雙方感情,讓合作關係進一步向前推進。禮物適度為好,不要讓對方有心理負擔,既表達心意又可以得到受禮方的讚許。
【7】生活中不能把「禮尚往來」當成違紀違規的藉口。
禮尚往來本身沒有錯,關鍵看用在什麼地方。有些違規官員把禮尚往來當成藉口,收禮替人辦事,賄賂的人達到自己的目的,雙方各取所需,實則是貪汙受賄,嚴重破壞了黨政紀律,屬於典型亂作為的違法行為。執權者無視法律法規,破壞道德底線,赤裸裸的交易,這種「禮尚往來」會受法律嚴懲,免得後悔莫及。
官員手握公眾權力,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健康的心態,什麼禮不能收,什麼事不能辦,都要用共產主義信仰去審核。不能在錯誤的「禮尚往來」中迷失了自我,走錯了路。
【8】在人際交往中,提升人文意識,不但有禮尚往來,還有理解信任、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寬容的交際準則。
在人際交往中,良好的人際關係,會讓你在職場中如魚得水。禮尚往來是人際交往的基礎,在人際交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知「禮」就會拉近彼此距離,坦誠相待,互相幫助,互相尊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人際關係中揚帆起航乘風破浪,持續前進。
我們遵守禮尚往來、理解信任、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寬容的交際準則,會發現它們會使人明智、使人坦然、使人清醒,它們就像一種無形的財富帶你飛翔,讓遵守的人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人緣極好,事業蒸蒸日上。
禮尚往來在今天的現實意義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維持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和諧共處的處世原則,保持人與人之間情感往來的價值平衡。
受人恩惠,予以回報,這是立身之本,做人應有的態度,如果別人待你三分恩,你還恩七分,這是情義的饋贈,禮尚往來本質上的情感升華,因為你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在禮尚往來的世界中,那些幫助過你的人給你溫暖的人,他們的善良就像一束美麗耀眼的光照亮我們的世界,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把這溫暖的光傳承下去,繼續照亮別人的世界。
一個不懂禮尚往來的人,不懂感恩的人,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是喜歡佔便宜,內心非常自私狹隘的人,別人會敬而遠之,漸漸的發現自己身邊的交際圈子越來越小,親朋好友越來越少。
窮也要懂得禮尚往來,不要佔別人便宜,「窮則獨善其身」,這是教養也是一種修為,「達則兼濟天下」更是對「禮尚往來」的靈活運用,也是窮困的人未來需要定位的為人處世的一種修養。
懂得禮尚往來是一種心靈認識的美好境界,還是一種睿智、豁達灑脫的處世態度,我們將心比心,在友好的禮尚往來交際中,尊重人性本善,贏得人緣,就會贏得成功的人生。
攝影:網絡配圖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