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回歸 溫情與秩序不可偏廢

2020-12-07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中國高層鬆綁「地攤經濟」的信號,讓這個頗有年代感的名詞重新走入公眾視野。這段時間,一些城市率先品嘗到了「地攤經濟」的紅利,一些城市表達了對「地攤經濟」的保留態度,還有一些城市仍處於觀望之中……「地攤經濟」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境遇,以及輿論對它的兩極評判,皆因為——

「地攤經濟」絕非一個簡單的擺攤問題,而是既關乎經濟民生又關乎城市治理、涉及多元利益主體的複雜問題。

「地攤經濟」回歸,是基於中國當前較為特殊的發展背景。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傷及中國經濟社會「元氣」,並仍將在相當長時間裡給中國發展帶去不確定性,儘管中國的復工復產相比海外已走在前頭,但復甦到疫前水平仍需時間,由此衍生的就業民生問題愈發凸顯。二是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1萬美元,但全國仍有6億人口人均月收入不超過1000元人民幣,這些「沉默人群」如何在「後疫情時代」不再繼續邊緣化,也需要一個相對合理靈活的方案。

「地攤經濟」具有成本低、門檻低、風險低的特點,年紀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沒什麼技能的弱勢群體,也能從中找到賺取家用的立錐之地。「地攤經濟」曾經在改革開放初期、下崗潮時期發揮過盤活經濟、穩定就業的作用,一批人通過練攤改變人生際遇。只不過隨著中國步入發展快車道、中國人生活檔次提升、城市越來越看重文明發展,經常與髒亂差相聯繫的「地攤經濟」逐漸隱於城市旮旯,甚至消失。

認可「地攤經濟」的人,愛那接地氣的市井繁華,愛那消費的便利實惠,愛那大城市對底層人群的溫情;反對「地攤經濟」的人,排斥它帶來的衛生問題、產品質量問題、佔道經營問題、交通堵塞問題、擾民問題……綜合來看,「地攤經濟」既可以改善底層人士生計,也可能損害到臨街居民利益、附近實體店利益;既可以支持批發零售、餐飲等服務業發展,安置就業穩定社會,卻也可能給城市治理增加新的難題,加劇城市治理成本。

不難看出,一個城市是否放開「地攤經濟」,取決於經濟民生的需要在這個階段是否超越了延續慣常城市治理模式的需要,即為了經濟和就業,是否可以給城市治理增加有限度的彈性;「地攤經濟」能否效益最大化,取決於城市管理者能否以科學靈活的思維對城市進行精細化治理,把好治理之關,儘可能規避「地攤經濟」的副作用,激發其對經濟民生的穩定器效應。

大陸媒體統計,截至5月28日,成都設置臨時佔道攤點、攤區2000餘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7萬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2萬餘個,增加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升騰起城市煙火氣,帶動經濟逐漸恢復。為「地攤經濟」叫好的聲音不絕於耳,鼓勵發展「地攤經濟」的城市名單仍在加長。

在此氛圍下,還有兩大問題必須重視起來。一是注意「地攤經濟」的適用性。樂於發展「地攤經濟」的城市,一般都屬於三四線城市以及產業基礎較為薄弱、疫情創傷較為嚴重的大中城市,即便同樣是城市,外環區、中心區的適用性也不一樣。這表明,發展「地攤經濟」不可一刀切,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要一鬨而散,因城制宜、因地制宜是基本原則。為了所謂「政治正確」而要求城管力邀商販擺攤的作法令人不齒,不聽取民意不經過論證便一口回絕的作法也有待商榷,暫時有爭議難以擇決也很正常,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二是警惕「地攤經濟」野蠻生長。有些地方放開「地攤經濟」後,出現垃圾亂扔、擾民等老問題,表明監督管理跟上刻不容緩。煙火氣有了,城市的文明後退了,那是一種得不償失。利益相關方建立契約共同維護好城市環境、好攤位如何真正惠及困難人群、大型夜市如何與周邊居民進行利益分配……這些問題處理好了,才可以讓「地攤經濟」更加可持續。

當前中國所需要的「地攤經濟」,既應是溫情、包容的人間煙火,又應是文明、有序的城市窗口。唯有此,被賦予時代新使命的「地攤經濟」才能行穩致遠。

(編輯:李璟桐)

相關焦點

  • 「時評」「地攤」引導管理 彰顯城市「溫情」
    「地攤」與城市的「高大上」繁華形象格格不入。城市的繁華似乎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地攤」的小散亂與「高大上」對比鮮明,「髒亂差」讓人避之不及,佔道擾民、影響交通等諸多問題更是讓人煩惱不已。
  • 「地攤經濟」相關英文怎麼說?
    近期,多座城市的「地攤經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悄然復甦了。Cities around China started allowing people to set up roadside booths or food stalls on streets on a regular basis over the weekend.
  • 荔枝網評:應時而變,「地攤經濟」讓人間煙火味更盛
    中央文明辦也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年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以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地攤經濟的「小地攤」蘊含「大民生」。
  • 2020年兩會地攤政策解讀 地攤經濟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這一舉動引起民眾的關注,這意味著,中央對路邊攤放鬆管制,將允許流動商販佔道經營,市場猜想或許未來擺地攤有望合法化。  6月1日,中央高層一行考察山東煙臺一處老舊小區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近期內中央高層第二次點讚地攤經濟。
  • 袁浩:因地制宜搞活地攤經濟
    近段時間,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多地試水為「地攤經濟」鬆綁。截至5月底,全國已有1200萬小店和路邊攤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面對驟然升溫的地攤經濟,我們既要予以肯定,但也要防止其「發燒」。過去,一些城市的監管者過於苛刻,對攤販缺乏起碼的包容。
  • 吉林臨江森林公安交警守護「地攤經濟」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中全 通訊員 王海龍為響應國家號召,近期,吉林省臨江市三公裡地區「地攤經濟」發展日益繁盛,同時,也給轄區道路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針對「地攤經濟」對轄區交通秩序帶來的影響,臨江森林交警積極優化動態交通管控措施,早6時開始在轄區北環大街、衛星廣場周邊安排警力開展流動巡邏和秩序疏導,為「地攤經濟」保駕護航。
  • 「地攤經濟」變質了?別讓城市地攤成為「投機主義」者的溫床!
    疫情過後百業待興,低迷的社會經濟急需一場甘霖煥發生機,而兩會決議後「地攤經濟」的到來,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如今全國各地都爭先布局「地攤經濟」,城市煙火氣息又重新回來了,各行各業也開始有了起色,「地攤經濟」的實施有效地拉動就業、刺激經濟復甦,相信過不了多久中國經濟就能回歸正軌,走向欣欣向榮的繁華了。
  • 全球典型國家地攤經濟發展經驗——日本、美國
    地攤經濟非常考驗城市政府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會對交通秩序、產品質量、環境衛生等城市管理方面帶來負面影響,以及對實體店鋪經營帶來一定影響。可以參考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國地攤經濟發展經驗。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日本將地攤經濟與城市文化相結合,把屋臺打造成城市旅遊的風景線,是地攤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玩法。
  • 地攤經濟火了!擺地攤用英文應該怎麼說?
    最近一個詞火了,網絡朋友圈都被它佔領了,那就是「地攤經濟」。很多人都表示,快走,讓我們一起去擺地攤去吧。那麼,擺地攤的英語是怎麼說的呢?和小天一起來看一下!擺地攤英文怎麼說?street vending 擺地攤Is street vending legal? 街邊擺攤合法嗎?
  • 讓合規的地攤經濟散發著人間煙火氣息
    地攤經濟本身就很有存在的必要性,因為地攤經濟不僅可以幫助一些收入低的家庭改善生活,也可以促進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帶動窮人以及農民的貿易圈,促進整個城市的發展。同時,地攤經濟也可以讓城市多一絲煙火氣息,更有人情味。
  • 湖北鄖西:監督助力「地攤經濟」 守護「人間煙火」
    「晚上在這裡擺地攤有沒有市場部門來監管指導?」「有啊,剛剛城管的小王還來給我們送消毒酒精了,很貼心的。讓我們擺地攤也要注意個人安全,做好日常消毒和防護工作,對自己負責,也對顧客負責呢。」 6月23日晚,在湖北省鄖西縣城關鎮小河夜市賣玩具的攤主張小華憨厚的和該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溝通道。
  • 地攤經濟有巨大可行性:穩經濟促就業,但發展需因城制宜
    《2020H1中國地攤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報告》主要對當前興起的地攤經濟進行整體分析,具體通過對地攤經濟的背景和發展可行性分析,結合調研對地攤經濟的購物、餐飲和娛樂等業態進行調研分析,結合美國、歐洲、日本等的地攤經濟發展經驗,綜合理解中國發展地攤經濟的利弊,探索未來中國地攤經濟的發展可能。
  • 地攤經濟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什麼是地攤經濟?我特意查了一下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範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給予「地攤經濟」與從業者合法地位。
  • 「開放地攤經濟」是庶民的勝利
    這些天地攤經濟大火。我們知道,靠地攤經濟競爭不過西方;也知道地攤經濟提供不了多少稅收,相反,還會帶來城市秩序混亂,環境髒亂。那麼,以前創衛生城、創文明城嚴格控制的地攤為什麼一瞬間就登上了大雅之堂了呢?表面上看,是高層體恤民情,給大家讓出了一條生財的路。
  • 朋友圈刷爆:地攤經濟火了,這些地攤小吃,美味可口,吃過的舉手
    導讀:地攤經濟回歸,分享這5種地攤小吃,便宜又美味,都吃過的舉手。一夜之間,「人間煙火」刷爆朋友圈,「地攤經濟」變成熱門話題。我們渴望地攤的回歸,享受逛地攤帶來的愉悅,甚至人人有一顆想要擺地攤的心。如今,地攤以刷屏的形式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這不僅是給失業的人一次就業機會,更是讓我們所懷念的煙火氣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 「地攤經濟」經不起神化,也勿娛樂化
    「地攤經濟」成寵兒,經營管理現難題全國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規範「地攤經濟」發展,湖南長沙等地「上線」流動攤販臨時規範點,四川、浙江等多地出臺政策加碼「地攤經濟」「夜間經濟」,上海支持特色小店外擺攤位等,有些地方甚至主動動員小攤小販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傳遞出助力商戶恢復經營和經濟復甦的好聲音。
  • 熟悉的「人間煙火」,自地攤經濟回歸後,又一行業或將要「復甦」
    前段時間,市場攤位經濟又回到了公眾的視野,市場攤位經濟的回歸也使很多人期待路邊攤位經濟的到來。 先前取消市場攤位經濟的原因是,這種經濟消費模式嚴重影響了城市健康的評估,以使城市健康達到要求,因此,禁止市場攤位經濟。
  • 地攤經濟火爆,擺地攤賣啥最賺錢?
    作者:寧致遠前陣子,地攤經濟挺火。今天,我們從地攤經濟切入,分析怎麼賺錢。最近,地攤經濟一詞被炒得火熱,各地區開始重視地攤經濟。為什麼以前「嚴打」的地攤經濟會在2020年復甦呢?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個行業都出現下滑,不管是當老闆的還是當員工的,錢包都開始變得緊起來,不少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壓縮企業內部編制,減少用工量,無形中給求職者帶來很大壓力,網上一項調查統計,80%的大學應屆生都比較擔心今年的畢業工作問題。
  • 湖北多地放開「地攤經濟」:部分菜場不強制收攤,沒有城管趕人
    城市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地攤經濟」復甦 帶動10萬人就業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近兩個月時間,全國範圍內從成都、鄭州、南京到青島等城市,陸續提出放開地攤經濟。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省正在恢復消費活力,湖北宜昌、大冶嘗試放開夜市地攤經濟。5月31日起,湖北宜昌放開城區重點商圈的夜間出店經營。
  • 淺談地攤經濟的優缺點
    為了快速恢復因疫情影響的市場經濟,國家大力提倡地攤經濟,我今天淺談地攤經濟的優缺點圖片來源於網絡首先是地攤比門店更經濟。地攤沒有或收取很少的攤位費,這比動輒十幾萬門店費要便宜。國家的大力提倡地攤經濟,更加激發老百姓的創造力,一些小巧實用的、特殊物件、民族產品,就會加快其產出和發揚。這對我國的經濟產出提供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