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重臣譙周故裡何處為是?四川閬中、西充等四地亦有?

2020-12-11 騰訊網

譙周故裡何處為是?

蜀漢重臣譙周勸說後主劉禪降魏,在史學界一直備受爭議。東晉人孫盛評之曰:「周謂萬乘之君 偷生苟免,亡禮希利,要冀微榮,惑矣!」 【1】明清之際思想家王夫之謂:「周處心積慮,唯恐劉宗之不滅,惜矣哉!」 (《讀通鑑論》)近年易中天先 生《品三國》,則突破舊理念的禁錮,稱:曹魏兵臨城下,「蜀漢君臣無戰意,……只不過他們主張跑,譙周主張降。他們也不反對降,只是擔心降不了。」 「沒有譙周他們也會降。」迨三國文化的持續升溫,人們對三國人物譙周的探究也成了熱點。與此同時,「譙周故裡」亦出現多處:南部縣有, 閬中、西充,以及華鎣等縣市亦有。何處為是?

本文按時序淺陋揭陳,幸諗之者斧正。

閬中「譙周故裡」

1979年上海版《辭海》譙周:「三國巴西西充 (今四川閬中西面)人」。實地指今閬中市木蘭鄉。

據新《南部縣誌 沿革》稱:蕭梁大同中,「復改西國縣為西充國縣,並置木蘭郡,郡縣同治於此(今木蘭鄉)。明、清、民國三代,木蘭鄉皆屬南部縣地,1953年劃屬閬中」。蕭梁西充國縣範圍約埒[liè]乎今寶馬河以西之南部縣域 。《隋書 地理志》稱:

「西充國有閬水」即今閬中市彭城以西之地皆屬蕭梁西充國縣所轄。然而譙周生於漢末,蕭梁西充國縣境域與漢魏之世的西充國縣範圍不相契。

閬中市西南地方迄今未發現與譙周有關的遺物和遺蹟。1988年省文物局編寫《四川歷史人物和名 勝詞典》,丁祖春先生在《後記》中曾言:「蜀籍名人也因無物無跡可尋而割愛。」因此,「閬中譙 周故裡」無緣被收入是書。1996年,四川師範學院 (今西華師大前身)主編《巴蜀文化大典》之《歷史卷》和《地理卷》,「譙周」及「譙周故裡」兩條目,亦因此而未被收入該《典》。

西充「譙周故裡」

新《西充縣誌》稱:「西充有建全國之功的政治家譙周」。1996年西充縣槐樹鎮譙家溝,當地譙姓人揭牌稱「譙周故裡」。據《大清一統志》載:「今西充縣,漢到隋唐均屬安漢縣(今南充市), 唐武德四年(621年)因安漢繁闊而析置。」今西充縣轄境之罐埡、鳴龍等鄉鎮原屬南部縣地,1953年劃歸西充。據《譙氏族譜》稱:「西充縣槐樹鎮譙家溝譙氏先祖譙聰,乃譙氏第四十六代孫,為華鎣譙弘道長子,生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德配朱氏。明永樂年間由廣安華鎣鄉移居西充槐樹鎮松林灣。」當地譙姓人稱:松林灣為譙聰祖入籍時 「老屋」,子孫繁衍,「分居異爨[cuàn]」,至清代,溝上溝下皆譙姓。華鎣《譙氏族譜》尊譙玄為始祖, 然則又何以證明譙聰乃譙周之裔子裔孫?

今之西充縣本土,與漢、魏、晉時之「西充國縣」非同一概念。即便是今日西充縣屬之罐埡、槐樹、鳴龍等鄉鎮原屬南部縣土之一隅(古西充國縣),然亦僅跨蕭梁之世的西充國縣,而非漢魏時西充國縣地。今西充「譙周故裡」,從民俗上講, 可視為譙姓宗祠。既然載入《南充旅遊圖冊》亦不過為開發旅遊業,發展經濟,借「譙周故裡」作為品牌而已矣!

南部縣譙周故裡

《三國志 譙周傳》:「譙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國人也。」

漢魏之世,何處是西充國古縣?近年有兩種界說:遵蒲孝榮《四川政區沿革與沿地今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蜀漢、魏、晉之巴西郡的西充國縣治,即今南部縣楠木鎮,其轄境為西水下遊,跨嘉陵江兩岸,轄有今南部縣之楠木、 新政(今屬儀隴)、東壩、王家等鄉鎮。

遵新《南部縣誌》:「漢獻帝初平四年(193),分充國置南充國縣後,充國(治所)在西,後稱西充國。」漢魏之西充國縣治所在今南部縣大橋鎮東北,轄有今南部縣之西河(水)南岸土地,約侔乎今南部縣之東壩、王家、黃金、定水、 大橋、升鍾等鄉鎮,但無楠木、新政。

上述兩種界說之漢魏時西充國古縣,均轄有今南部縣的東壩鎮。

東壩鎮在今南部縣邑南隆鎮之南30公裡許,於上乘寺古剎傍瀠盤公路一側。2000年,上乘寺在維修時發現有東晉南朝時之古剎礎石和瓦當,以及一批出土殘碑。其中,有兩塊殘碑提到譙氏:一塊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石功碑記》稱:

……定覺山上乘寺,古剎也 歷代相傳前朝譙大人俗產,義官周尚澄買之以建佛殿焉

另一塊為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所勒之殘 碑。云:

……之雲峰,環以小溪,蕩蕩乎若蓬萊之海島,兼茂林修竹,足以聳人觀瞻……乃三國譙大人之業耳,明尚澄老祖置買以建……

兩段碑文所述,上乘寺當為蜀漢重臣譙周故裡的物證。該古剎罹於蒙元兵燹之患,禪宇頹圮,佛 像毀損。及至明代,當地豪紳周尚澄買譙氏俗產, 以資修繕。由是,香火鼎盛,遐邇聞名。

明嘉靖時,四川按察司僉事楊瞻有《提上乘寺次壁間韻》:「梁上標題有宋年,深山名勝古來傳。」此「宋年」之「宋」,為趙宋抑或劉宋?筆者以為,無論何「宋」,均可證明上乘寺曾佔有譙氏俗產為廟產(常業)的事實。若遵「歷代相傳前朝譙大人俗產」之語意,趙宋、元、明皆在清代之前。然則,上乘寺古剎佔有譙氏俗產又何啻趙宋、 元、明?譙周生長於漢晉之世,晉在劉宋之前,晉末譙氏家族離散,數百畝良田變為無主之業,南朝劉宋建廟佔有譙氏俗產,劉宋稱晉為「前朝」明 矣!「宋年」之「宋」為劉宋亦有道理。

南朝劉宋,巴西土著外流,南中獠人入境。獠人「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北史 獴傳》)。故此,佛教盛行,「僧尼出萬」【2】。如曇暉尼,本成 都人,學修觀行於南充國(今南部縣)。【3】足見巴西地方在劉宋之世,佛寺廟宇甚多。寺廟修繕花錢, 僧人不能出賣廟產。即使要賣,輒借名賣某(施主)俗產;另一施主購買出資,再捐給僧人。周尚澄所買 「譙大人俗產」,實際為上乘寺千餘年「歷代相傳」 之廟產。

地名是歷史的見證。新《南部縣誌》載:東壩鎮「明嘉靖年間興集,後置崇教鄉。清宣統三年 (1911年)置東壩鎮。」 「崇教鄉」之「崇教」, 見證東壩鎮地方古來崇文尚教,尊儒敬賢,與譙周 其人之盛名不無關係。譙周系「通儒」 「碩儒」, 有蜀漢「帝師」 「勸學從事」 「典學從事」等職銜,明清兩代南部地方志皆有《傳》載記。

鍾靈毓秀之地必有才俊。公元2000年經省市文物考古部門的專家、學者蒞臨現場調研,從地理位置、古建築群規制以及出土文物等多方面分析,並結合文獻和史料論證,一致認同:今南部縣上乘寺村為三國譙周故裡。其細節詳情,《南充日報》和 《四川日報》均作過報導。

華鎣市「譙周故裡」

不久前網上有微博稱:「上海舊版《辭源》載, '譙周,三國廣安人',譙周出生於廣安。廣安縣, 漢晉時屬宕渠縣地,蕭梁分宕渠置始安縣,民國初改名廣安,即今廣安市。華鎣歷來屬廣安縣地。《華鎣譙氏族譜》稱:華鎣譙姓人始祖譙玄,祖籍閬中。公 孫述據蜀稱帝,敦請譙玄出仕,數聘不應。述怒,賜死以逼。玄子譙瑛盡捐家貲以保父命,旋舉家遷宕渠,隱居皛[xiǎo]山,結廬鳳嶺。慎終追遠……譙玄第六代 孫譙希寵,七代孫譙周,八代孫譙秀……今華鎣市為 譙周故裡。」然此說與《三國志》、常《志》與《晉書》所記,頗有出入。

首先,舊《辭源》釋「譙周」之依據仍然是《廣安譙氏宗譜》。今廣安、鄰水、渠縣等地之《譙氏宗 譜》,率多沿清人編纂之老《譜》。其所謂「慎終追遠」,即裒[póu]錄史書中之譙姓名人以為「遠祖遠宗」, 則難免有人哂之為虛妄。清代學者章學誠先生曾言:「地近則易核,時近則跡真。」譙周與其後學陳壽, 同州同郡,同朝共事。陳壽《三國志 譙周傳》稱,譙周「巴西西充國人也」,有《晉書》、常《志》輔 翼其說,為學界所共識。

再者,譙周「西充國人」,其父譙(山並),字榮始, 非「譙希寵」;譙秀乃譙周之孫,【4】非譙周之子。譙玄,西漢末閬中人;譙周,蜀漢西充國縣人。二人出生不同時不同地。譙姓起於「周召公奭[shì]子封譙侯」, 在姓氏中甚為古老。(參見《姓氏通書》)漢世,譙姓為巴西望族,其子孫若蟄蟄螽[zhōng]斯,何止譙玄一人?若判定譙周與譙玄是「血脈相承」,尚需作深廣研究。

裴注《三國志 譙周傳》引孫盛《晉陽秋》稱:譙周之孫譙秀「因蕭敬叛亂,避難宕渠川中。」【5】 《古代漢語詞典》川:「低而平坦之地。」非山居。「卒於家」,在西充國老家去世。《晉書 譙秀傳》 稱:譙秀「避難宕渠鄉裡」。「鄉裡」,即同鄉。譙秀避難宕渠,乃客居宕渠之同鄉家裡。譙秀祖父譙周既然是「廣安人」(即漢晉時之「宕渠人」),譙秀大難臨頭當遠走他鄉,何嘗要回「原籍」避難去連累其宗親?愚竊惑焉!但可以肯定的是譙秀帶去的「鄉人宗族……百數」中,有滯留宕渠者,即或延嗣至今,與「譙玄裔孫」同姓亦未必同宗。「譙周故裡」 華鎣說難以成立。

南部縣東壩鎮上乘寺

近年川中出現多處「譙周故裡」,有因譙姓人追思先祖而命此名者,有因跨「西充國」古縣地而命此名者,有為開發旅遊業打「譙周」品牌而命此名者……於是譙周文化現象勃興。從民俗文化層面上講,都有一定道理:一則可以壯鄉邦文化,促使人們熱愛鄉土;二則可以促進當地文化教育發展, 激勵青少年奮進向上。是所謂民俗文化之多元性。

若從考史層面上而論,「譙周故裡」的結論尚不能如是輕率而定。時下,儘管「譙周故裡」橫空出世多處,若無可徵信之文物、遺蹟為憑,無可靠文獻史料佐證,考史結論曷可主觀臆斷,一廂情願? 相對而言,南部縣東壩鎮上乘寺村之譙周故裡,信有可徵。

注釋:

[1] 《三國志 譙周傳》裴松之注引。

[2] (梁)慧皎:《高僧傳》卷七《釋道汪傳》:「鄙州邊荒,僧尼出萬。」

[3] (梁)寶唱:《比丘尼傳》卷四《曇暉尼傳》。見《高僧傳合集》附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

[4] 《三國志 譙周傳》:「周有三子:熙、 賢、同。」譙熙子譙秀,《晉書》有傳。譙賢子譙登,常《志》有傳。

[5] 蕭敬,《晉書 孝宗穆帝紀》作「蕭敬 文"。《晉書 譙秀傳》作「蕭敬"。

編者按:作者王炳堯乃南部縣二中退休教師,原文刊載於《文史雜誌·文史雜談》2014年第一期

附譙周簡介及《仇國論》

【譙周簡介】譙周(201~270),三國蜀漢大臣,學者。字允南,巴西西充人。劉備稱漢中王,任為司業。劉禪即位,任為太史,後遷散大夫、光祿大夫。不參與政事,以儒者見禮,耽古篤學,研精六經,尤善書札,通曉天文。曾為益州勸學從事,徙典學從事,總領全州學者。炎興元年(263年)魏軍進逼成都,力勸劉禪投降。後隨劉禪赴洛陽,封陽城亭侯。著有《法訓》、《五經論》、《古史考》等100餘篇,皆佚。(來源:《四川百科全書》)

【譙周故裡】四川南部縣東壩鎮上乘寺村(另說西充縣槐樹鎮)

【譙公祠】四川南充西山萬卷樓景區

【譙周墓】四川南充西山萬卷樓景區

仇國論

於時軍旅數出,百姓雕瘁,周與尚書令陳祗論其利害,退而書之,謂之仇國論。

其辭曰:「因餘之國小,而肇建之國大,並爭於世而為仇敵。

因餘之國有高賢卿者,問於伏愚子曰:『今國事未定,上下勞心,往古之事,能以弱勝強者,其術何如?

』伏愚子曰:『吾聞之,處大無患者恆多慢,處小有憂者恆思善;多慢則生亂,思善則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養民,以少取多,勾踐恤眾,以弱斃強,此其術也。』

賢卿曰:『曩者項強漢弱,相與戰爭,無日寧息,然項羽與漢約分鴻溝為界,各欲歸息民;張良以為民志既定,則難動也,尋帥追羽,終斃項氏,豈必由文王之事乎?肇建之國方有疾疢,我因其隙,陷其邊陲,覬增其疾而斃之也。』

伏愚子曰:『當殷、周之際,王侯世尊,君臣久固,民習所專;深根者難拔,據固者難遷。當此之時,雖漢祖安能杖劍鞭馬而取天下乎?當秦罷侯置守之後,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歲改主,或月易公,鳥驚獸駭,莫知所從,於是豪強並爭,虎裂狼分,疾博者獲多,遲後者見吞。今我與肇建皆傳國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夫民疲勞則騷擾之兆生,上慢下暴則瓦解之形起。

諺曰:「射幸數跌,不如審發。」是故智者不為小利移目,不為意似改步,時可而後動,數合而後舉,故湯、武之師不再戰而克,誠重民勞而度時審也。如遂極武黷徵,土崩勢生,不幸遇難,雖有智者將不能謀之矣。若乃奇變縱橫,出入無間,衝波截轍,超谷越山,不由舟楫而濟盟津者,我愚子也,實所不及。」

編者按:通讀《仇國論》以及對譙周生平有些許了解,編者認為,譙周勸降並非為了自身的榮華富貴(他本身不過是一位學者兼教育家,既非政治家也非傳統學而優則仕的儒生),也不是為了所謂的「全國」,而是反對戰爭,因為頻繁戰爭致使山河破碎、百姓傷亡、民不聊生,巴蜀大地滿目瘡痍;這樣的「反戰」情緒和形為,魏晉之際多有之,不是按照傳統「愚忠」思維可以理解的,而那些只知「忠君」不知「愛民」的迂腐之人更是沒有資格隨意指責。

END

相關焦點

  • 四川十大人文奇觀!閬中閃耀登場……
    、聰慧、豁達、包容的四川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巴蜀文化,成為中華文明、東方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近年來的田野考古發掘與《山海經》《華陽國志》等歷史記錄來看,地處長江黃河上遊的四川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由於地處中國地理幾何之心、盆地、滋潤、物產豐富等獨特的地理環境,從秦統一六國、楚漢相爭、安史之亂、黃巢起義直到抗日戰爭、三線建設,四川一直是祖國的大後方,全國人文薈萃。
  • 西充本土人文墨客創作 詩朗誦音樂會在張瀾故裡景區舉行
    西充詩朗誦音樂會現場。曾明輝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日電(王爵 曾明輝)故居梅花開,賞花正當時。記者1日從西充縣委宣傳部獲悉,一場由西充人文墨客創作、朗讀的詩朗誦音樂會在張瀾故裡景區的陣陣梅香中如期舉行,前來欣賞詩朗誦音樂會和「尋梅聞香」的遊客絡繹不絕。梅花的美麗綻放和詠梅詩文群英會的舉辦,也奏響了西充春季旅遊大戲的序曲。  西充張瀾故裡景區內梅香撲鼻,遊人如織。賞梅中,遊客們還欣賞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朗誦音樂會。
  • 與四川南充有關的16位歷史名人你知道多少
    【紀信】南充西充人,為漢王劉邦大將,危難時代主詐降,被項羽所殺。南充舊稱「安漢」為漢高祖劉邦念紀信有開漢之功所御賜,紀信亦為歷代王朝追封諡號,南充因此被譽為「忠義之邦」。南充歷史上首位著名大將軍。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經典被公認為「世界十大經典愛情之首」,《鳳求凰》古琴曲依然流傳。【譙周】南充西充人,精研六經,頗曉天文,三國時期蜀漢儒學家、史學家,官至光祿大夫,被譽為「蜀中孔子」,門下有陳壽等傑出學生。
  • 四川南充向山城市民推出五條經典旅遊線路 總有一條適合您
    2020年9月28日,四川南充趕到重慶市南岸區,向山城市民推出了五條經典旅遊線路:印象嘉陵·生態之旅、文化溯源·攬勝之旅、將帥故裡·初心之旅、詩畫田園·怡然之旅、匠心匠藝·非遺之旅,請山城市民去領略南充歷史、文化、自然、生態之美。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西充:西部最美鄉村的藝術人生
    【西充,川東千年古縣。人文蓊蔚,物華殷實。昔時百濮有跡,其後三蜀存名。紀信誑楚,大漢山河有幸,張瀾興學,民主教育革新。黃輝弄墨,詩文浮析,何炯理禪,佛圖探微。為保劉邦,他手下的一員名為紀信的大將挺身而出。他扮作劉邦的樣子,出門投降,卻讓真正的劉邦混在亂民之中逃生。最終他被楚軍發現而燒死。後來劉邦得了天下,為紀念這一位救過他一命的大漢忠臣,便將他的家鄉單獨設置了安漢縣。 唐代詩人對此有詩盛讚:為主堅能不顧身,赴湯蹈火見忠臣。後來邦國論心義,誰是君王出熱人。
  • 蜀漢尋蹤之閬中:風水古鎮,張飛之城
    一查,果真,王健林是廣元人,怪不得廣元有一座萬達廣場。武則天雖然祖籍山西文水縣,但出生在利州(廣元),皇澤寺正是為她而建。   皇澤寺修在一個山坡上,打頭的「二聖殿」,武則天與李治端坐中央,名臣分列左右。
  • 紀信故裡重建「忠義祠」 四川西充打造中國忠義軍魂文化研學聖地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2020年9月10月,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紀信故裡文旅遊開發項目,在紀信故裡——西充縣關文鎮紀公廟村正式開工。 10年內,紀公廟村紀公廟周邊,將修繕、重建和新建「忠義祠」、「漢將軍廣場」、「賽馬場」等,成為中國忠義、軍魂文化研學聖地。
  • 南充特產有哪些可以帶走的 四川南充有哪些特產可以帶走
    南充可以帶走的特產有閬中張飛牛肉、儀隴黃酒、營山板鴨、儀隴醬瓜、南充絲綢、鹽脆花生、西充獅子糕、西鳳臍橙、儀隴元帥柚、充國香桃。南充特產一:閬中張飛牛肉  張飛牛肉是四川閬中牛肉加工廠的傳統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這種幹牛肉早在
  • 揭秘四川歷史名人名園之一閬中古城元戎府的百年漫長建設之路!
    蒙氏遠祖本齊國(山東)人,遠祖蒙驁時遷入秦國(陝西),貴為將軍,後因先祖蒙毅被奸臣所害,其兄蒙恬亦受牽連,後裔在眾多忠良的保護下,從鹹陽遷至涇陽縣境內。至清代康熙十八年,蒙順之長子蒙元亨由陝西涇陽縣遷居閬中,以經營豆腐業為生。元亨以「忠心報國、忠孝傳家」之祖訓教子。
  • 帶你走進四川十大人文奇觀-新華網
    從近年來的田野考古發掘與《山海經》《華陽國志》等歷史記錄來看,地處長江黃河上遊的四川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由於地處中國地理幾何之心、盆地、滋潤、物產豐富等獨特的地理環境,從秦統一六國、楚漢相爭、安史之亂、黃巢起義直到抗日戰爭、三線建設,四川一直是祖國的大後方,全國人文薈萃。
  • 從四川雅安到陝西寧強縣,途經四川閬中古城
    居然能被冠於四大古城之稱,必有其獨特之處。據了解:麗江古城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安徽徽州古城是古代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發源地,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閬中古城,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是春節文化的發源地。
  • 四川閬中這個地方人傑地靈 是美食愛好者的福地
    四川閬中:人傑地靈,美食愛好者的福地四川這個小縣市,美食美景無數,自古就出名標籤:中國四川美食旅遊、四川南充閬中、閬中美食小吃、張飛牛肉保寧醋蒸饃、美食小吃推薦介紹閬中是一個人傑地靈、名勝古蹟眾多的地方,這裡四面都有高山環繞,這裡有嘉林江包圍三方,形成有山有水自然屏障,有著「閬苑仙境」和「閬中天下稀」之美譽。被國家級評為5a景區。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閬中的山,不是閬中的人,更不是閬中不是水,今天我們要來講講閬中特產。首先,我們來談一談賣到於全國各地的香醋「保寧醋」。相信小夥伴們都並不陌生。
  • 四川西充:文化名縣的親商魅力
    一座塔的文化傳統惜字塔,亦稱為惜字樓,是用於燒毀有文字紙張的地方。古人認為文字是神聖和崇高的,寫在紙上的文字,不能隨意褻瀆。西充,自古崇文尚教,滋養出一代又一代知書識禮的英才。遺存境內的惜字塔,成為西充人崇文尚學的最好歷史見證。
  • 張飛在四川閬中遇刺身亡,為何有兩個墓地?
    說起漢末三國的蜀漢名將張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三國以降,歷朝歷代都出現了不少有關張飛的故事和傳說。等到元明時期《三國演義》這部巨著的問世和流傳,使得張飛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三國演義》當中,張飛可謂是全書中光芒四射的名將之一。
  • 南充唯一家風館在西充張瀾故裡開館
    >圖源自網絡7月1日,在西充縣蓮池鎮張瀾故裡景區內室內展廳共展陳名人家風實例100餘個,由《江河餘韻、黃鐘大呂》《共產黨人家風觀》《家禍之源》《堅守與傳承》等主題板塊構成,內容涵蓋傳統家風家訓、共產黨人家風傳承、西充傳統家風文化等方面;家風庭院則恰到好處地分布著家風碑刻、正門楹聯、門風浮雕、青蓮門海等物件和景點。置身室內、移步庭院,無不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家風文化。
  • 這,就是閬中古城!
    >美麗閬中山、水、城相依相融天、地、人和諧相處素有「嘉陵第一江山」「閬苑仙境」之美譽詩聖杜甫更有「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詠嘆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自秦置縣,已有2300多年歷史曾為巴國國都、四川省會歷久彌新的人文氣質春節文化、三國文化、科舉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 繁榮共生落下閎編制《太初曆》
  • 諸葛故裡是何處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何處人氏呢?他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有人因此認為他是河南南陽人。他曾在襄陽隆中隱居了十年,有人,又以為他是湖北襄陽人。然而,諸葛亮實則為山東臨沂人。諸葛亮《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諸葛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東漢時的陽都縣,在今山東省臨沂地區的沂南。
  • 中國旅遊日四川南充9縣市區旅遊景區全天免收門票
    為讓市民和遊客共享南充旅遊發展成果,不斷提高公民旅遊意識和休閒意識,激發群眾參與和推動旅遊的熱情,今年5月19日「中國旅遊日」,四川南充市所有旅遊景區對市民和遊客全天免收景區門票。當天,高坪凌雲山景區將與高坪紅十字會合作,組織本地留守兒童免費遊覽景區;閬中古城將舉行張飛巡城、秀才趕考、閬苑仙樂、民俗婚嫁等系列文化活動;西充縣將在張瀾故居開展《遊偉人故裡,學愛國精神》的主題活動,並免費開放「中國民盟歷史陳列館」;儀隴縣將在儀隴新政 紅色經典廣場舉行「愛旅遊、愛生活」,「中國旅遊日」宣傳活動,涉旅企業舉行踏街宣傳活動;營山縣在望龍湖森林公園舉行「船遊山水間」划船比賽,組織縣內划船愛好者在望龍湖森林公園開展划船比賽
  • 穿梭千年的文化之旅,探訪四川10條非遺旅遊路線
    天府之國四川,自古以來就有「天下山水之觀在蜀」的說法,是我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這裡山川秀麗、江河匯聚、鍾靈毓秀。,有 5958 米高的央邁勇雪山,有世界唯一以白塔為主題的公園,有鮮花遍野的草場、流水潺潺的小溪、古樸幽深的海子,風景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