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信故裡重建「忠義祠」 四川西充打造中國忠義軍魂文化研學聖地

2020-12-19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

2020年9月10月,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紀信故裡文旅遊開發項目,在紀信故裡——西充縣關文鎮紀公廟村正式開工。 10年內,紀公廟村紀公廟周邊,將修繕、重建和新建「忠義祠」、「漢將軍廣場」、「賽馬場」等,成為中國忠義、軍魂文化研學聖地。

文旅融合研究專家、南充市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楊輝和,忠義文化研究專家、四川師範大學教授馬正平等學者,西充縣文廣旅局、農牧業局等單位領導和學者出席開工儀式。

紀信慷慨赴死

「思將軍兮,允忠且義……」啟動儀式上,紀公廟香菸繚繞,紫氣升騰,來自成都、南充等地的專家、學者和當地群眾一道,對紀公廟供奉的紀信將軍進行憑弔、祭拜、上香。

祭拜紀信

紀信何許人也?

紀信(公元前?~前204年),今西充縣關文鎮紀公廟村人。秦末隨沛公劉邦起兵,作戰驍勇,初升為部曲長,後被加封為將軍。由於身形及樣貌恰似劉邦,在滎陽城危時假裝劉邦,向西楚詐降,被俘。項羽見紀信忠心,有意招降,但紀信拒絕。項羽惱羞成怒,命軍士將紀信投入油鼎活活燒死。

滎陽之戰 河南日報供圖

劉邦建立漢朝後,念紀信有開漢之功,把紀信家鄉從閬中縣分出,置安漢縣(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順慶區清泉壩)。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改安漢縣為「南充縣」。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將紀信家鄉從南充縣分出,新置西充縣。故紀信為今西充縣人。

自漢以後,歷代對紀信均加追贈。宋封「忠佑安漢公」。宋果州太守楊濟有感紀信誑楚成漢,書刻「忠義之邦」4字於南充城西金泉山。元封「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封「忠烈侯」。1576年(明萬曆四年),西充知縣馬騰雲在木角鄉黃桷埡上豎「漢將軍紀信故裡碑」。明代監察御史盧雍稱紀信的故鄉為「忠義之邦」,並寫了《忠義之邦賦》。

漢代時,在今關文鎮紀公廟村建紀信將軍廟(紀公廟)供奉紀信。後多次焚毀、多次重建、擴建,清鹹豐年間紀公廟規模最大。千百年來,紀公廟香火不斷。

紀公義烈千秋

據紀公廟村老人回憶:紀公廟為一座高三層的廟宇。由前殿、中殿、後殿組成。廟前石階左右兩側有高約30餘米的參天古柏,常年有數千隻鷺鳥在樹上築巢棲息,當地人稱之為「漢柏」。前殿大門門楣上懸掛一塊鎏金大匾,上書「漢將軍廟」4個大字。門的兩邊掛著一副木刻描金對聯,其對聯曰:

殺身成仁,決意盡忠扶漢業;

捨身取義,一心效命出滎陽。

紀公廟正殿又叫「將軍殿」,遠遠望去,翹角飛簷,十分氣派。殿堂內矗立著四根六尺圍圓的大柱。中間兩根大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

騎白馬以扶劉見危致命漢室功臣居第一;

駕黃車而誑楚替王身死果州義士勇無雙。

漢大將軍紀信像

殿堂正中神臺上塑有紀信座像,王者裝束,大義凜然。

新中國建立後,紀公廟成為村民集合、議事的地方,後被改為村小。

遺憾的是,在文革中,有關紀信的碑、祠、廟等,幾乎全部被毀。紀公廟的塑像先後被搗毀。大石香爐和石桅杆被拆去修豬圈、茅房。前殿、後殿被拆除,殘存的中殿成為村民堆放柴草的地方……

「紀信」重歸故裡

改革開放後,重拾紀信精神,樹忠義、立軍魂,成為社會共識。1983年,西充縣人民政府仿明重建「漢將軍紀信故裡碑」於舊址,並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2月,西充縣建「紀信廣場」,樹「紀信誑楚」群雕等以紀念,「巴蜀鬼才」魏明倫撰寫了《紀信廣場賦》。2010年,政府撥專款修繕殘存的中殿,民間紀信忠義文化愛好者自帶夥食、自發出資,塑起紀信將軍像,微縮版「紀公廟」面世並成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發文命名西充縣為「中國(紀信)忠義文化之鄉」。

「紀信誑楚」群雕

為讓千年忠義文化再放光芒,造福當代,在趙錫國、舒秀敏等有識之士努力下,將在紀公廟附近新建「忠義祠」、「漢將軍廣場」、「生態景觀園」、「攀巖牆」、「蹦極臺」、「賽馬場」、「夕陽紅康樂園」等文化、健身、娛樂中心,形成義興百科園、紀信故裡、馬廷用故居、古樓桃博園、南部八爾湖,二至三日旅遊風景線。

聘任忠義文化智庫顧問

當地還聘請了文旅融合研究專家、南充市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楊輝和,忠義文化研究專家、四川師範大學教授馬正平為顧問,何立新、陳澤繼、梁永、袁龍、汪仁洪、楊貴樹等專家,組成中國(紀信)忠義文化智庫專家委員會。

聘任忠義文化智庫專家

智庫顧問馬正平教授認為,紀信的精神一是軍魂,二是忠義。「作為軍人,紀信赴湯蹈火,為國而死,有了這樣的軍魂,就會戰無不勝。」馬正平說。

智庫專家、南充市科普作家執行主席袁龍表示:本著對歷史負責的原則,顧問和專家們將深入研究忠義、軍魂文化的發軔、發展軌跡、代表人物、現代內涵,將忠義、軍魂重植華夏大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西充:西部最美鄉村的藝術人生
    文化遠近公司主營:文化項目策劃創新服務;群眾文化活動服務;書刊畫冊策劃創作、編輯設計、代理出版印務;網絡技術推廣服務、電子書設計製作等。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紀信廣場 在西充歷史上,除卻紀信的忠義,還有一份兼濟天下的博愛。因為這裡是張瀾先生的故裡。
  • 西充人物:漢朝大將軍紀信
    前幾期的西充人物推薦,西充親們非常喜歡,本期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一位重量級的人物,西充忠義之邦的傳統由此而來
  • 四川西充:文化名縣的親商魅力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良好的地域文化,不僅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歷史積澱,也是吸引外來客商投資創業的軟實力,更是讓他們「留得住、融得進」的根源。西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久負盛名的「文化縣」「文物大縣」「中國(紀信)忠義文化之鄉」。
  • 南充唯一家風館在西充張瀾故裡開館
    >圖源自網絡7月1日,在西充縣蓮池鎮張瀾故裡景區內室內展廳共展陳名人家風實例100餘個,由《江河餘韻、黃鐘大呂》《共產黨人家風觀》《家禍之源》《堅守與傳承》等主題板塊構成,內容涵蓋傳統家風家訓、共產黨人家風傳承、西充傳統家風文化等方面;家風庭院則恰到好處地分布著家風碑刻、正門楹聯、門風浮雕、青蓮門海等物件和景點。置身室內、移步庭院,無不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家風文化。
  • 生態田園、有機西充!歡迎您!
    一方天然生態寶地一座現代文明新城一個聲名鵲起的中國有機食品第一縣一顆川東北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綠色明珠這裡就是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縣首批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示範縣中國西部文化名縣這就是生態田園、有機西充西充,位於四川盆地中偏北部,緊臨成都、重慶、西安腹地,212國道縱貫南北,廣南、成德南等五條高速公路貫通交匯
  • 20分鐘路程——西充猶如「南充後花園」(組圖)
    西充,唐武德四年置縣,1300年的人文厚積,先賢輩出。丞相牌坊、西充文廟、仙林惜字塔等,見證著西充人勤勞、忠義、尚學的美德。紀信誑楚存漢,肝膽相照載史冊;何炯禪修精微,紫袍加身濟蒼生;張瀾民主愛國,統一戰線耀千秋;800壯士赴國難,保家衛國留英魂。
  • 西充:紀信廣場好熱鬧哦……
    摘要:2021全國鄉村村晚「百縣萬村」示範聯動活動,是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告服務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聯合推出的全國公共文化示範項目。西充縣是全國鄉村村晚百縣聯盟成員單位,系列活動將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國家公共文化雲與全國百縣萬村聯動。
  • 蜀漢重臣譙周故裡何處為是?四川閬中、西充等四地亦有?
    迨三國文化的持續升溫,人們對三國人物譙周的探究也成了熱點。與此同時,「譙周故裡」亦出現多處:南部縣有, 閬中、西充,以及華鎣等縣市亦有。何處為是? 本文按時序淺陋揭陳,幸諗之者斧正。
  • 西充縣建設中國西部文化名縣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今年以來,西充縣圍繞「建設中國西部文化名縣,推動西充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一目標,通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忠義文化為主體,整合生態文化、紅色文化、鄉賢文化等文化資源,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把文化軟實力打造成硬支撐,群眾性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 西充文化活動陣地全覆蓋
    7月2日,在西充縣文化專幹30年座談會上,63歲的李平回憶說。    李平是西充板凳龍第十四代傳人,也是該縣最早的24名文化專幹之一。1986年,李平走上工作崗位,除組織開展文藝活動,還潛心研究「祥龍三絕」——板凳龍、嫁歌和石工號子。目前,李平已收集各時期的嫁歌數百首。30年來,這批文化專幹成為西充文化戰線上的主力軍,為群眾貢獻了各式各樣的文藝佳作。
  • 四川西充:小麻花打造中國首個特色休閒食品工旅融合生產基地
    四川西充:「小麻花」 打造中國(西部)首個特色休閒食品工旅融合研發和生產生態基地。4月28日上午,四川陳吉旺福食品有限公司投產儀式在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舉行,第一批西充造陳吉旺福「小麻花」也於當天正式下線。這是繼四川果泰、浙江海龜電商產業園之後,第三家建成投產的企業。必將吸引和帶動更多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加速向該園區聚集,助推園區加快打造西部最大的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
  • 走進漢王鎮紀莊村,傳說這裡是劉邦將領紀信故裡,卻沒有紀姓人家
    深秋時節,天氣開始漸漸轉涼,天氣有點陰,今天的目的地徐州銅山區漢王鎮紀莊村,騎電瓶車沿玉帶路往西南騎行,穿過月亮灣,前邊路邊有個大型標誌牌,上面寫有「忠義之鄉,紀信故裡-紀莊」,今天的目的是尋訪紀信故裡是否留有2000年前那段紀信捨身救劉邦而留下的記錄、文物等。
  • 湖北秭歸:夏明翰故裡紅色文化研學基地開工建設
    人民網秭歸11月22日電 11月20日上午,紀念夏明翰誕辰120周年暨夏明翰故裡紅色文化研學基地項目開工活動在湖北省秭歸縣歸州鎮老屈原祠舊址舉行。烈士後人張樸現場講話表示,非常支持夏明翰故裡紅色文化研學基地項目。11月19日晚,張樸還向夏明翰中學捐贈了一批夏明翰烈士史料,包括由毛澤東籤發的烈士家屬「光榮紀念證」、夏明翰烈士夫人鄭家鈞手書的《就義詩》等。這些珍貴史料很多都是第一次公開,將進一步豐富基地內容,拓展基地傳承和弘揚夏明翰紅色基因的功能。
  • 西充本土人文墨客創作 詩朗誦音樂會在張瀾故裡景區舉行
    西充詩朗誦音樂會現場。曾明輝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日電(王爵 曾明輝)故居梅花開,賞花正當時。記者1日從西充縣委宣傳部獲悉,一場由西充人文墨客創作、朗讀的詩朗誦音樂會在張瀾故裡景區的陣陣梅香中如期舉行,前來欣賞詩朗誦音樂會和「尋梅聞香」的遊客絡繹不絕。梅花的美麗綻放和詠梅詩文群英會的舉辦,也奏響了西充春季旅遊大戲的序曲。  西充張瀾故裡景區內梅香撲鼻,遊人如織。賞梅中,遊客們還欣賞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朗誦音樂會。
  • 國家首批浙江首家:紹興市三味書屋魯迅故裡當選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
    近日,國家旅遊局下發《關於公布首批「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和「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的通知。經過資料審核、初選、專家審核認定等程序,正式公布了首批10個「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城市及首批20家「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名單。浙江省紹興市及其三味書屋-魯迅故裡景區,從眾多旅遊目的地中脫穎而出,雙雙上榜。
  • 走進研學古城紹興,開啟一段學、遊結合的研學之旅
    紹興,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誕生了古往今來多位文化名人,被譽為「名士之鄉」,陸遊在此留下千古著名詩篇《釵頭鳳》,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在這誕生,心學大師王陽明在這留有故居,還是書聖王羲之的故裡,是名副其實的文學聖地。
  • 西充被授予了這個牌子!
    同時,閬中市、西充縣成為四川首批全域研學試點縣(區、市);張瀾故裡研學基地、南充壯志凌雲國際營地公園研學實踐營地、川北皮影藝術團(王皮影博物館)、南充青松林海戰狼戶外拓展基地、西充縣有機生活公園研學基地成為四川首批試點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南充環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為四川首批試點研學旅行承辦服務機構。
  • 紀信誑楚成漢義舉 成就南充「忠義之邦」
    原標題:紀信誑楚成漢義舉 成就南充「忠義之邦」   紀信(?-前204年),漢朝將軍,曾參與鴻門宴,隨劉邦起兵抗秦,滎陽城危時假冒劉邦助其脫險。紀信是今南充市西充縣人,他誑楚成漢的故事在南充也是婦孺皆知。
  • 西充:詩匯古樓 文人墨客用詩句為桃花增色
    (曾明輝供圖)四川新聞網南充3月25日訊(曾明輝)3月19日,由西充縣旅遊協會、古樓鎮人民政府主辦,南充忠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桃灼盛世·詩匯古樓」詩友會,在西充縣古樓鎮過江樓村桃花廣場拉開帷幕,來自省市縣的詩人、詩詞愛好者齊聚一堂,用詩歌歌頌桃源美景,讚美「中國西部農業現代農業公園」。
  • 西充縣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翻開文化旅遊新篇章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商震,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梁平及名譽副主席李一清,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娜夜,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葛水平等著名作家近20人,實地走訪了西充縣紀信廣場、張瀾故居、中國有機生活公園、桃文化博覽園、青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百福寺森林公園等地,觀看了西充的板凳龍、祥龍嫁歌、林氏剪紙、根雕、傳統手工糖人等非遺表演,深入了解西充的歷史文化、傳奇故事和鄉村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