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信誑楚成漢義舉 成就南充「忠義之邦」

2020-12-19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紀信誑楚成漢義舉 成就南充「忠義之邦」

  紀信(?-前204年),漢朝將軍,曾參與鴻門宴,隨劉邦起兵抗秦,滎陽城危時假冒劉邦助其脫險。紀信是今南充市西充縣人,他誑楚成漢的故事在南充也是婦孺皆知。為紀念這位2000多年前的忠義之士,在西山風景區的頂峰,如今重修了「開漢樓」,西充縣繁華地段的城市中心廣場「安漢廣場」,當地人也習慣性稱之為「紀信廣場」。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公元前204年,楚漢之爭期間,劉邦兵困滎陽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求和無望。在漢王劉邦即將城破被俘的危急關頭,紀信進言,「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劉邦夜晚在滎陽東城門放出披甲女子2000人,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劉邦的黃屋車出城,並大呼:「城中糧盡,漢王降。」楚軍山呼萬歲。而此時的劉邦已率數十輕騎從滎陽西門而出,向成皋逃去。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漢王已出矣。」於是,「項王燒殺紀信。」

  古人詩云:「漢室功臣誰第一,黃金合鑄紀將軍。」今人魏明倫盛讚其人格和功勳:「拯炎漢於垂危,挽狂瀾於既倒。蒼天不生紀信,紀信不救劉邦,楚漢春秋必然另寫,鹿死誰手變數大矣!」

  劉邦成就帝業後,感念代他而死、以成漢業的紀信,就把紀信的家鄉從當時的閬中縣分出,在今天南充市順慶區五裡店一帶築城,賜名「安漢」,以賞紀信存劉安漢之功。

  紀信誑楚成漢之舉,歷代稱頌,皆以忠義譽。宋封他為「忠祐安漢公」,元封「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封「忠烈侯」。宋代果州太守楊濟修「開漢樓」,並書刻「忠義之邦」四字於南充城西金泉山的石壁上。自此,南充便被稱為「忠義之邦」。

  近年來,紀信代死成就漢室的故事,更是搬上電影、電視和舞臺,長唱不衰。記者 王青山 整理

(責編:袁菡苓、羅昱)

相關焦點

  • 紀信故裡重建「忠義祠」 四川西充打造中國忠義軍魂文化研學聖地
    宋果州太守楊濟有感紀信誑楚成漢,書刻「忠義之邦」4字於南充城西金泉山。元封「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封「忠烈侯」。1576年(明萬曆四年),西充知縣馬騰雲在木角鄉黃桷埡上豎「漢將軍紀信故裡碑」。明代監察御史盧雍稱紀信的故鄉為「忠義之邦」,並寫了《忠義之邦賦》。漢代時,在今關文鎮紀公廟村建紀信將軍廟(紀公廟)供奉紀信。後多次焚毀、多次重建、擴建,清鹹豐年間紀公廟規模最大。
  • 紀信為什麼會成為城隍爺?劉邦是怎麼報答紀信後人的呢?
    因此,劉邦稱帝後,一直對紀信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劉邦追諡紀信為「忠右公」,封他為都城隍,給紀信家鄉賜名為安漢(今西充縣),在長安建廟塑像,永受香火。此外,劉邦還下令全國各郡各縣建城隍廟,供奉紀信尊像,紀信也因此成為城隍神。劉邦還命蕭何尋找紀信後人,要給他們封賞,可惜正史裡沒有關於紀信後人的記載。
  • 20分鐘路程——西充猶如「南充後花園」(組圖)
    丞相牌坊、西充文廟、仙林惜字塔等,見證著西充人勤勞、忠義、尚學的美德。紀信誑楚存漢,肝膽相照載史冊;何炯禪修精微,紫袍加身濟蒼生;張瀾民主愛國,統一戰線耀千秋;800壯士赴國難,保家衛國留英魂。勤勞質樸的西充兒女,熱血寫傳奇,詮釋著忠義文化、宗密文化、紅色文化與誠信、包容、奮進的新時代西充精神。
  • 紀信一個四川人到蘇北鬧革命,最後把自己鬧成了河南人的城隍老爺
    在滎陽之戰中,劉邦被項羽重重圍困,危急時刻,劉邦部下一個和劉邦長相有幾分相似的小人物挺身而出,主動充當劉邦的替身,吸引項羽軍的注意力,劉邦則金蟬脫殼,逃之夭夭。這個小人物就是紀信。《漢書·高帝紀》中是這樣記載的——五月,將軍紀信曰:「事急矣!臣請誑楚,可以間出。」於是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楚因四面擊之。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曰:「食盡,漢王降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羽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已出去矣。」
  • 紀信才是真正的西漢開國功臣 鴻門宴上力保劉邦
    紀信,生年不詳,出生地不詳,卒於公元前204年。
  • 【走近鄭州歷史名人】鄭州城隍爺紀信
    位居天地之中、黃河之濱的鄭州,受大河哺育、「天中」滋養,自古以來就湧現出眾多影響深遠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等各領域傑出人才,他們或為政一方,或著書立說,用自己的見解、創造和思想為所處時代打上了一片片「高光」。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當我們再次走近鄭州歷史上的這些名人,或許會有新的收穫。
  • 西充人物:漢朝大將軍紀信
    紀信(公元前?~前204年),字成,西充縣紫巖鄉扶龍村人。秦末隨沛公劉邦起兵,作戰驍勇,初升為部曲長,後被加封為將軍。史上有「西漢一人」、「功蓋三傑」之譽。  公元前206年(漢王元年),在鴻門宴上,沛公於危急之時起身入廁,紀信同樊噲、靳強、滕公等遂乘機護送其安全返回霸上。
  • 漢高祖劉邦下屬紀信是個什麼樣的人?紀信究竟是怎麼死的?
    漢高祖劉邦下屬紀信是個什麼樣的人?紀信究竟是怎麼死的?漢高祖劉邦在經過最後一戰之後成功的贏得了天下,最為劉邦最大的對頭西楚霸王項羽更是被劉邦逼死在了烏江旁邊,人們都以為劉邦能夠獲得這一切的榮耀,都與蕭何脫不開關係。
  • 漢高祖劉邦為何要置安漢縣(南充)?
    有次他找到蕭何,要蕭何想一個萬全之策,好讓天下人都服他。蕭何想了想說:「現在就只有讓大家樹立一種意識,讓他們真正感覺到陛下能夠做到富貴共享,值得他們去拼命。」君臣二人反覆商量,最後準備選一個忠義之輩,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以表示劉邦重視大家的功勞。可是劉邦不放心這些大臣,想來想去,就想到了一個已經死去的功臣,這種人反正也不怕他造反。
  • 城隍爺真有其人,紀信開漢,沒他也成不了劉邦
    編輯:程倩   在劉邦和項羽爭霸的期間,陳平的反間計、紀信的忠心耿耿、張良精於布局等都為劉邦最終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少的作用。尤其是在滎陽之時,漢王陷入楚的包圍,如果不是紀信假扮劉邦,向項羽詐降,最終捨車保帥,也許當時劉邦就被俘的。
  • 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縣,鳳凰山下宜居之城,這裡是西充縣
    鳳凰山下,有一個精緻的宜居之城。作為享譽西部的全域旅遊目的地,這裡歷史人文深厚,她設縣已有千餘年,是久負盛名的文化大縣,中國忠義文化之鄉獨具魅力;有忠義文化、紅色文化、宗密文化在此融合;有誑楚存漢大將軍紀信、三國碩儒譙周、民盟創始人張瀾等皆誕生於此。西充縣地處四川省南充市西南部,是南充的生態後花園和衛星城。
  • 【隴上人物】 紀信
    原標題:隴上人物 紀信  紀信,春秋時紀侯之後裔,以國為姓。紀信的故裡有多種說法。據《天水通史人物卷》記載「紀信,成紀人」。  公元前206年十月,沛公劉邦率軍至鹹陽後,採納了樊噲、張良的意見,封閉了秦朝的府庫,把軍隊撤到灞上。
  • 【隴上人物】紀信
    【隴上人物】紀 信  紀信,春秋時紀侯之後裔,以國為姓。紀信的故裡有多種說法。據《天水通史人物卷》記載「紀信,成紀人」。  公元前206年十月,沛公劉邦率軍至鹹陽後,採納了樊噲、張良的意見,封閉了秦朝的府庫,把軍隊撤到灞上。
  • 四川南充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四川是一城獨大的省份,很多人提到四川,可能不知道南充,我就從城市發展的幾個方面來介紹南充,表達我的看法。南充地勢從北向南傾斜,地貌類型以丘陵為主,全市地貌類型分為北部低山區和南部丘陵區兩大類。閬中市龍泉鎮的天冒水山和營山縣東北部的陳大寨山主峰,海拔均為888.8米,是南充的最高峰。
  • 南充唯一家風館在西充張瀾故裡開館
    當地幹部群眾紛紛走進新近落成、南充唯一的家風館,觀看一件件實物、一幀幀照片,感受先賢家國情懷,弘揚古今優良家風。家風館佔地300多平方米,由西充縣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在原張家溝小學基礎上,按照「修舊如舊、形舊意新」的原則,歷時半年設計修繕而成。家風館分為室內展廳和家風庭院兩部分組成,建築外觀呈川北民居風貌,簡約古樸而不失莊重大氣。
  • 楚漢相爭94:張良定下李代桃僵之計,此人願意假扮劉邦見項羽
    項羽聽說範增已死,很是悲傷,暗思範增遺言,才知中了反間之計,忙差人到彭城,厚禮埋葬範增。項羽又安慰鍾離昧道:「卿當安心,勿生他意。」 一面立項伯為軍師,準備攻城。張良、陳平聽說範增已死,先是一喜,又聽說楚兵攻城,倒為難起來。二人商議一下,定下一條妙計。晚上,張良擺酒請眾將赴宴。
  • 劉邦的替身紀信,如果沒有他,也就沒有後來的劉邦
    原創聲明/歡迎來到百家號,今天我們講述:劉邦的替身紀信,沒有他,也就沒有後來的劉邦當劉邦在公元前205年出關東進,佔領彭城的時候,項羽終於清醒地意識到,他所分封的這個表面謙恭的漢王才是他真正的威脅。所以,當聽到彭城陷落的消息,他馬上從徵伐叛亂諸侯的戰場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