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中把不懂裝懂,忽悠人叫做洋盤,洋盤鬧出笑話叫做出洋相,而這次科大訊飛在上海灘最高級別人工智慧會議上出足洋相,被同傳業內捅出之後又用一個夢幻般的「人機耦合非AI同傳"概念來解釋,但其實,和同傳出洋相一樣的是科大訊飛的商業邏輯上,科大訊飛有一個翻譯機產品,也是一個笑話一樣的存在。
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其實科大訊飛能活到今天的原因是政府補貼,而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科大訊飛的最主要利潤奶牛是「彩信」。
科大訊飛算是小編比較早研究的公司,因為這次的同傳洋相,小編今天翻出了1年前寫的科大訊飛的2篇文章,根據一年來的發生的新的變化增加一些數據後重發在後。讓小編有點為中國移動叫冤的,一個讓其生存的彩信產品竟然在2018年半年報中消失了....
上海灘同傳門:請科大訊飛公關說人話
人機耦合是個什麼東西
關於科大訊飛在上海灘出洋相的細節小編就不寫了,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簡單地說就是,科大訊飛提供了一個叫做訊飛聽見的服務,在歪果仁講話的時候在大屏幕上大家就可以看到中文字幕,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科大訊飛提供的實時同傳翻譯!但就在大家為科大訊飛這個宇宙級就是叫好的時候,事實真相是科大訊飛並沒有同傳能力,只是把人工的同傳的聲音轉化成文字,所以真正的同傳英雄很不爽,下面這張圖就是這些英雄的反應!
正在準備融資中的科大訊飛對於這一事件的反應還是挺快的,解釋也算清楚,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很模糊,因為確實不知道為什麼非常可以清楚說的內容非要用「人機耦合」這個詞來說,小編覺得,對於一個危機事件,公司最重要的是要和市場說人話,而不要用這些看起來很科學和深奧的詞彙來解釋。而且該道歉就道歉,因為大部分人確實因為你做的是機器同傳!
小編在微博上找到科大訊飛執行總裁的幾條微博,以及評論,相信大家都有同感了。
科大訊飛的技術沒吹的這樣牛B 但吹的真很牛B
首先,對於實現中文文字語音處理等的願景是沒有問題的,但作為一個公司, 科大訊飛的產品基本上沒有市場化的需求和成功,是一批實在的人在幹活,那麼可以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來「、」唐吉坷德戰風車「來形容他們在這個領域的戰鬥,因為稍有這個領域常識的人都知道,所謂人工智慧只是剛剛開始的科學,語音識別技術現在也不是一門高深的科學,全世界幾乎所有大公司,從微軟到阿里巴巴到搜狗,在技術上都沒有什麼質的區別,中國的中文語音其實都是當初微軟中國研究院的技術孵化出來的,基本邏輯也都差不多。
早在2016年,搜狗、百度和科大訊飛三家公司都已經宣布了各自中文語音識別準確率達到了 97%。然並卵,大家都知道,就算這些數據很正確,要再提高0.0001個百分點就是比登天還難。而對一般的用戶來說,0.0001個百分點你根本分不出來。所以吹牛世界第一都沒問題,但你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區別。
也是這個原因,大部分語音識別的公司都沒去說自己如何如何,只是大家都默默地做一些場景,包括語音輸入法等,其實錘子的子彈簡訊也是這樣的一個應用,但沒有啥特別的技術門檻。所以說呢,如果是真的把自己的語音功能吹的比天還高,那就是科技詐騙!
而語音翻譯看起來是比語音輸入等更高一級別的工具,看看馬雲,就知道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口語才是做富人最基礎的工具,而同傳更是所有翻譯中最頂級的,在正式的國際會議上,一個同傳收幾萬元是常態,但顯然,科大訊飛的牛B吹的太大了,雖然在很多正式的場合,科大訊飛也表達過機器不可能代替同傳,但在幾乎所有的正式宣傳品之中,科大訊飛給人的感覺是已經突破了瓶頸。
1
博鰲論壇騰訊同傳錯誤的時候 劉慶峰說我們在全球是領先的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為大會提供人工智慧同傳技術的大會官方合作夥伴騰訊,同傳設備發生了不少烏龍。除了一些亂碼以外,影響最大的一個錯誤是把一帶一路翻譯成「一條公路和一條腰帶」、「道路和傳送帶」。
對此,科大訊飛在博鰲也緊急召開了見面會,劉慶峰首次做出回應:「我覺得大家技術都不錯,每一家的翻譯技術都在發展,都沒有成熟,沒有達到同傳的水平,所以我們要給更多的時間鼓勵中國的創新。但這方面技術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在全球是領先的。」
2
同傳將達到專八水平
「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9月17日,星期一農曆八月初八。熱烈祝賀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科大訊飛創始人、董事長劉慶峰用一段語音合成的新聞聯播來開啟他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的演講。
作為語音交互技術上的領頭羊,科大訊飛目前實現了大學六級口語水平的英語語音到語音機器翻譯。劉慶峰透露,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科大訊飛的產品將在明年上半年達到專業八級的水平,為業界首家。
3
、案例說明科大訊飛誤導社會不是第一次
科大訊飛在上海灘的洋相,從字面上小編覺得其解釋還是可以接受的,除了對於外界的指責是要講人話之外。但這讓小編想起來去年小編寫過的2篇文章,一個是關於科大訊飛的翻譯機,一個是科大訊飛的主營究竟是什麼。
科大訊飛翻譯機:不明白這商業邏輯是什麼
科大訊飛這次承認自己的同傳沒達到真正的同傳的水平,那麼就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科大訊飛的所謂翻譯機不可能達到真正的翻譯水平,科大訊飛2018年半年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科大訊飛公司4月20日正式推出翻譯機2.0,上市兩月銷售近10萬臺。
但這個翻譯機究竟是個什麼水平呢,別忙,你先看這視頻,全長4分多鐘,記住一定要看完!
這是去年小編寫的科大翻譯機的全文,今天把重點繼續翻出來大家看看。
從翻譯機看科大訊飛的腦殘商業邏輯
其實,科大訊飛最近自己有點急了,在市場的熱炒下,很多方面可能連自己都覺得可以成功了,但對自己真正的方向是什麼似乎已經迷失。
比如,按照道理,如果你是語音,那麼你對標的就應該是Nuance,記得以前也有人說過,但現在突然對標微軟google的人工智慧了。而當有教授寫文表示去各種問題的時候,訊飛又把自己對比成亞馬遜了。因為他明白,現在Nuance日子也沒有以前過的好了,被收購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Nuance的產品針對行業用戶,比如汽車、醫學等,google等都是嵌入自己的產品之中。
然後,科大訊飛竟然搞出一個翻譯機來。小編突然覺得科大訊飛生活在上一個年代,智慧型手機時代,如果說科大訊飛搞一個有人工智慧水平的智慧型手機小編能理解(人工智慧手機magic手機華為已經出了),你搞個翻譯機是當全體出國的中國人是文盲嗎?而且你這些簡單的翻譯功能所有免費軟體免費語音都不相上下。拿出國來說,以前租漫遊器的人挺多,但現在移動在海外都是一天30元,那何必要租你這東西呢,這翻譯機,3000大洋,所有手機加一個APP的翻譯大多數可以完成,那誰去買?
再說你這產品真的如你說的神?還是只是騙一下老百姓呢?微博上一個黑科技在日本的號下面有一個視頻。小編看了一篇,開始覺得好神奇啊,連艹我都可以翻譯出來,但後面的實景告訴你,老外拿了機器去買東西,結果店員聽了翻譯之後一臉懵逼,前面的翻譯可能是機器植入了很多東西。
這幾個微博評論也是一針見血。
網上有一個專門評測結論
更搞笑的時候這個分析師了
#上市公司那點事兒# 【基金經理買科大訊飛產品:產品體驗差 或是做空好標的】近日,某基金公司經理為了研究科大訊飛產品到底如何,特意買了一部科大訊飛翻譯器體驗了一下。之後在朋友圈發文稱:訊飛產品硬體製造水平低,人機界面不友好,產品體驗差,這家公司的最終歸宿可能是被華為這樣的手機製造商收購掉。並表示,目前訊飛市值接近千億,應該是一個融券做空的好標的,但希望是誤判。
私募大佬但斌也買了一個
其實,不僅僅是分析師,私募大佬但斌也買了一個,但但斌發現在國內用的好好的,到美國好像就不能用了。而有人回覆說其實還是在線翻譯!
事實上,和很多人一樣,雖然平常一般的語言沒問題,小編有時去博物館,餐廳吃飯也覺得很多語言不懂,但小編每次只是下了一個騰訊翻譯君APP,不花錢,基本上也就沒問題了,所以小編搞不懂科大訊飛要人家花3000元錢買個磚頭過去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員工來信:科大訊飛的現金奶牛是彩信!!
這是小編去年寫的文章,有興趣可以去看原文。
數字
不會欺騙 彩鈴是科大訊飛的利潤奶牛
"三四億的利潤,有一半來源於彩鈴,對,你沒看錯,就是彩鈴!「利潤率在80-90%。。。抱移動的大腿,都是暴利「
「移動的業務都是比較坑的。自動續費不提醒。。其中很多都是中老年人開通的,開通了然後不知道退訂,就一直扣費"
這是一位科大訊飛前員工給小編發的信,小編開始看的時候感覺有點恍如隔世,這不就是很多很多年之前移動的業務嗎?當時因為業務混亂還被整治過,怎麼還是科大訊飛的利潤奶牛呢?真的以為這種業務早就被淘汰了呢。
但數據不會欺騙呢,科大訊飛的報表,明確顯示彩鈴才是他們的利潤奶牛!
有意思的是,或許科大訊飛也覺得彩鈴這東西太落後了吧,在所有報表中這個業務都叫做」電信增值服務運營「,在所有的報告中,搜索彩鈴2個字也是非常非常的少!(怎麼讓小編想到那個段子呢,p2p現在都是科技金融了,傳銷的現在都是微商了,現在彩鈴已經是電信針織服務了)!
以下是小編翻出的科大訊飛」電信增值服務運營「的數據,都是原文害怕出錯!數據顯示,科大訊飛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彩信!!
大概的幾個數據事實如下:
1、彩鈴業務佔據各年度收入的10-12以上!(2018年上半年已下降)
2、彩鈴的毛利率在80%左右!暴力啊!
3、現在彩鈴的年收入從2015年的1億左右做到2016年度報告的4億左右,以毛利率80%計算,毛利是3.2億左右人民幣。
4、2017年報彩鈴收入5.6億,毛利率77.58%,毛利4.34億,而2017年年報科大訊飛的利潤為4.35億,去非後是3.59億。
5、2018年中報開始,也許是小編去年寫的文章有了作用,科大訊飛覺得丟臉?2018年的中報完全是包裝成一個AI公司了,而電信增值服務這一欄突然」智能「消失了,科大訊飛把這幾個億的利潤都放到了「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並且不再公布毛利。但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彩鈴為2.13億,但科大訊飛的毛利才13億,去非之後只有幾萬千!
2017
中報
2012
年年報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年報
2018
年上半年這一欄「智能"消失
非常奇怪的是,小編今天想去核對一下科大訊飛2018年的數據,卻發現在2018年的半年報中,」電信增值服產品營運「這一個科大訊飛的頂梁柱欄目不見了!而年報一開始的就是氣勢磅礴的」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
搜索半年報內容,也沒一個彩鈴的結果,而在2018年度公告中,彩鈴的描述是這樣的。
但是,在2018年度上半年報告中,在增值稅一欄中,還是有電信增值服務的東西。科大訊飛,彩鈴是頂梁柱,為什麼頂梁柱就不能是AI公司的呢?where are you?小編還是在其主營業務報表中找到了這一個欄目,2018年上半年的報告中,科大訊飛新設了一個叫做」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的財務欄目,其中電信增值產品運營的收入為275,552,928.25,佔營業額的8.58%,比上一年增長了28.75%,因為沒這次破天荒沒公布毛利率,小編就按照去年的全年的毛利率77.58%計算,上半年彩鈴為科大訊飛賺了2.13億!而科大訊飛2018年上半年的利潤才1.3億,扣非之後才區區幾千萬!。
2016年報電信增值在」網際網路產品和增值運營「欄目」中
2018
年上半年利潤1.3億
凌通社
發表於4天前135編輯器
查看:13500回復:135
其實,小編還是很佩服科大訊飛的彩鈴團隊的,就這麼一個產品,成為公司的奶牛,如果科大訊飛的其他產品,翻譯機呀什麼的,都有這樣的團隊,那科大一定有希望!
網上隨便翻一下,很多科大訊飛彩鈴的 加盟服務招募,其商業模式也蠻適應中國國情的,小編想,科大訊飛的投資者股民是不是都成為當地的加盟商去呢?
科大
訊飛彩鈴廣告
!
誰的科大訊飛
雷軍不如 劉老師控股了中國移動大果凍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心目中一直以為科大訊飛是安徽國企呢,否則怎麼每年當地政府給這麼多補貼呢。
按財報數據來看,2016年的淨利潤為4.84億元。1、政府補貼1.91億
2、哈哈哈,其實小編想說的是彩鈴。。。。今後誰說科大訊飛主要收入利潤是政府補貼,小編就和和他急,彩鈴,彩鈴是科大訊飛的奶牛。
2018
年半年報科大訊飛
但奇怪的是,看一下科大訊飛的股東情況,原來科大訊飛是早就是混改的樣本啊!裡面有國資,有個人,還有校辦企業(小編奇怪的是,早在2009年,各種高校的上市公司都已經不能用高校的名字了,科大竟然到現在還繼續)
記者日前從教育部獲悉,如 「復旦復華」、「同濟科技」、「浙大網新」、「浙大海納」、「交大昂立」、「交大南洋」這種冠用學校名稱的高校企業,除特殊情況以外,2009年底前必須全部依法取消冠名。此外,校級領導也將在上半年從直屬高校校辦企業領導班子中全部撤出。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大、清華兩校校辦企業大多已取消校方冠名。「清華紫光」、「清華同方」已分別變更為「紫光股份」和「同方股份」。北京大學的校辦企業 「北大方正」已更名為「方正科技」。
這是2016年版股東情況。中國移動是國企,劉老師是個人,經營公司是校辦。完美的混改。
這股東說明也很有意思,就是劉老師和科大經營公司是穿一個褲子的。而實際上,在上次中國移動入股的公告中,明確13名自然人佔17.67%控股,中國移動15%。
這是2018年上半年的股東情況
中國移動股份為12.91%,劉老師和中科大加起來是11.58%,再加上自然人哥們,劉老師還是用小股票控股了科大訊飛。各位是不是和小編一樣覺得,覺得雷軍他們在香港搞什麼同股不同權的,在劉老師麵條是弱雞!
科大訊飛關鍵時刻 融資 融資!
不管如何,科大訊飛需要錢,所以需要包裝成為最牛逼的AI公司在中國股市也不算問題,現在,新的增發公告已經中國證監會批准。
復權的價格也放在這邊,小編不去解釋。科大訊飛的模式決定了其在賺錢方面不行不行的,但又極度需要錢。
套用北京人在扭腰的那句話,如果你愛他,就去買科大訊飛吧,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買科大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