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面向全國徵集稀奇古怪的物件,徵集到為數不少的佐證歷史的文物,對我國意義重大。在林林總總的寶貝中,最為稀罕的就是一隻「大烏龜」,大烏龜是由一老農送來,據說這是他當年在河邊釣魚時發現的。大烏龜全身為青銅打造,從外觀上來看,想必至少也是3000年的文物,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大烏龜的背上為何會插著四支箭呢?
為了滿足廣大網友的好奇心,博物館把大烏龜的照片上傳到網上,沒想到一瞬間便引發了大量討論。一眾網友們並不認識此物,為了顯示自己的機智,網友們甚至給他取了一個相對文雅的名字,叫「歸心似箭(龜心四箭)」。就在網友們在進行熱烈討論的時候,有關專家對大烏龜進行了科學分析,認定此物為「作冊般黿」,為商代晚期青銅器,屬於罕見的國寶,而且其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據考證,如果那隻故事中的大烏龜活到今天,至少也有3000多歲,它本來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洹水中,不料 卻突然禍從天降,竟遭四箭穿身,死於非命。造成這場殺孽的,不是別人,而是商代晚期的一位帝王。這個故事源於銅黿背上有銘文4行32字:丙申,王於洹,獲。王一射,射三,率無廢矢。王命馗貺於作冊般,曰:「奏於庸,作汝寶。
3100年前,商紂王帝辛一行人在河南安陽的洹河舉辦射擊比賽,根據朝廷條例,參賽者不但要經過長期訓練,而且就獵物的選擇上,也有嚴格限制。此次比賽選在河邊,狩獵對象自然魚、鱉等活物,甚至還包括在水上活動的鳥類。第一個射箭的是商紂王,他站在土坡上四處張望,看見了一隻在水中遊泳的大烏龜。商王滿弓搭箭,隨著「嗖」的一聲,箭矢從烏龜的脖子處射入,直接把烏龜釘在了鬆軟的河床上。
有一名叫做「般」的官員,一直在旁邊誇讚商王好箭法,商王得意之餘,接連射出三箭,均命中了在河床上苦苦掙扎的烏龜,最後這隻大烏龜一命嗚呼。在商王的命令之下,般馬上把烏龜撿了回來,商王看著烏龜,滿意地點點頭,並把這支烏龜賞賜給了般,讓他好生記錄此次狩獵事件。般趕快下拜:謝大王,臣惶恐。回家之後,般馬上命人按照大烏龜的樣子鑄造了一件金光閃閃的擺件,而龜背上的4行32字銘文則完整地記錄了這件事。
現在,那隻倒黴的大烏龜正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見它一臉驚恐,想要划水逃跑的樣子。作冊般青銅黿既是一件珍貴的晚商青銅器,也是一段故事的承載者,雖然它死於非命,但是它卻以另一種姿態存活到了現在,不知是喜還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