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古代是一個瓷器大國。在西方眼裡,中國瓷器的精美程度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比擬,當年的絲綢之路上,我國在海外最熱銷的商品,除了絲綢就是瓷器。而直到現在,中國和瓷器的英文都是一個單詞。
而在瓷器文明之前,我國最輝煌的當屬青銅文明了。其是介於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中間的一個歷史階段,我國的青銅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這會,橫跨夏商周三個時期。這一期間,青銅器的鼎盛和重要程度,甚至遠遠超越後來的瓷器。
在商周那會,青銅器乃是象徵階級的禮器,在上層階級的政治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公羊·桓公二年傳》裡有雲「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不同的階級,所擁有的青銅鼎的數量是有明確規定的。如此厚重的意義,都是之後的瓷器所不具備的。
由於青銅器本身的歷史定位,其對現在考古學家研究夏商周時期的禮樂制度,以及政治風貌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每一件出土的青銅器都堪稱國寶。如今古董市場上隨便一件青銅器,價格都秒殺同等價位的瓷器。譬如前兩年一個小小的西周虎鎣,便拍出了360多萬的成交價。
如此貴重的文物,倘若要是撿到一件,運氣和中500萬彩票是一樣的。而在上個世紀的河南,就有這樣一個老農,在釣魚時釣上來一件十分罕見的青銅器。
本來這個老農準備釣魚來吃的,而沒多久,魚竿便感受到一股沉重的拉力。他深知是大魚上鉤了,便猛地往回收線。結果線收回來後,老農整個人都傻了。出現在他眼前的並不是一條魚,而是一個綠毛烏龜。
起初老農心想,熬個烏龜湯也不錯。但之後老漢卻發現這個烏龜紋絲不動,擦去汙漬後。老農才反應過來,這分明是一尊鐵烏龜,而龜殼上還插了4支箭。
出於好奇,老農並沒有將這鐵烏龜扔了,而是帶回家給了兒子。兒子念過書,知道這個東西的來歷非同小可,便聯繫了當地一個專家上門前來鑑定一下。
這一鑑定差點給父子倆眼珠子嚇出來。這尊鐵烏龜正是晚商時期的一尊青銅器,而且,專家還告訴父子倆,這個東西是國寶級的文物,乃無價之寶。其造型並不是烏龜,而是一隻黿,按理來說和鱉是近親,也就是俗稱的王八。
這尊青銅黿上還有33個字的銘文,大概內容講述的是丙申日那會,商紂王來到了洹水,看到一隻碩大的黿躺在水邊。這種動物在古代算得上是神獸,能保護一方水土安寧。在《唐史》裡甚至還有記載,說黿在岸上和老虎打過一架。
最終,在專家的建議下,父子倆將這個青銅黿上交給了文物部門。其也得以作為一級文物出現在了我國國家博物館中,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商作冊般青銅黿,其也是目前出土青銅器裡,造型最為獨特的。
看到其造型後,網友們也是發揮奇思妙想,打趣稱呼它為「龜心似箭」。而幾千年前的商朝古人哪能想到,這些對他們而言莊嚴肅穆的青銅器,在如今竟冠上了如此俏皮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