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悼念亡妻:十年生死兩茫茫

2021-01-09 小邋遢櫻尤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詞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悼亡詞。

詞的大意:你已經去世了十年,我們陰陽兩隔,我就算沒有刻意去想你,也忘不了你我二人以前的回憶。千裡外,是你的墳墓,如此荒涼,如此悽楚,我的心裡話,又如何能夠傳達至此?就算你看見我,應該也不能認出我來了,我已經是一個粘滿灰塵,兩鬢斑白的老頭了。

在睡夢中,你仿佛又回到我身旁,在窗子前梳妝打扮。我們相互對望,沒有說一句話,只有眼淚汪汪。想到令我牽腸掛肚的地方,正是你安葬之處,那裡夜晚會有高掛的明月,山岡上有矮小的松樹。

這是蘇軾為了紀念離世十年的妻子王弗所作的詞。上闕直接抒情,表明自己思妻之切,「兩茫茫」「孤」「悽涼」等詞更加渲染悲涼氣氛,使人讀來心情沉重。下闕情景交融,用一個「忽還鄉」的畫面,和一個描述妻子孤墳所在地的情景,更加突顯作者內心的痛苦,對亡妻的思念之情。我們甚至可以在腦海中看見一個頭髮泛白的老人默默流淚,這首詞寫得用詞精準且能打動人心,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佳作。

相關焦點

  • 悼念文學: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全詩
    蘇軾的全詩江 城 子蘇 軾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完全是作者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所以開篇使點出了「十 年生死兩茫茫」這一悲慘的現實。這裡寫的是漫長歲月中的個人悲涼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這說明,生者與死者兩方面都在長期相互懷念,但卻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將生死並提,除闡明題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還在於強調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現「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詞句。
  • 最長情最詩意的悼念——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相伴,十年別離,想念你的歌謠,在心裡來來回回,被唱到千千遍,再也無法忘記。寬闊無邊的街道迴蕩著你千年的悽涼悲傷: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兩句出自宋代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十年生死兩茫茫,這首詞好在哪裡
    蘇軾所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有人說(是個網絡作家),很多人都認為這首詞寫得好,是因為這首詞感情很深,可是感情深的詞多了去了,為什麼這首就好呢。我想,有這樣想法的人,可能看關於對這首詞的解讀很少。
  • 蘇軾用情極深的經典婉約宋詞,卻不是最熟悉的「十年生死兩茫茫」
    我們熟悉蘇軾的詩詞,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開始,到「一蓑煙雨任平生」;從「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到「十年生死兩茫茫」;從「天涯何處無芳草」,到「缺月掛疏桐」。蘇軾用他的才華,用他的人生經歷,展現給我們一個詩意的世界。
  •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堪稱悼亡詞的千古絕唱
    然而,我們今天要欣賞的這首詞,則是蘇軾為紀念亡妻而作的悼亡詞。縱觀悼亡詞,以蘇軾的《江城子》為最優,全詞開篇便以「十年生死兩茫茫……」把讀者引入到遙寄哀思的悲情中,可以說是悼亡詞的千古絕唱。接下來一起欣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蘇軾,全詞如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悼妻詞的深層寓意
    對於蘇軾的詞作,人多注意其豪放詞風,然而其深婉纏綿之處,也不乏佳作絕唱。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就抒寫了對亡妻纏綿悱惻的悼念之情。世人多注意蘇軾在詞作中對亡妻的思念,但悼亡的背後,蘇軾也表達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深層寄寓和無窮感慨。
  • 不必再說十年生死兩茫茫,要說最用心的悼念亡妻的文章,必有《浮生...
    悼念亡妻在古代文學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形式。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建立了這樣的文學傳統,後世的蘇軾和納蘭容若等人都是在繼承傳統。而到了清代,出現了記錄夫妻感情的性靈小說,《浮生六記》,通過《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和《坎坷記愁》記錄兩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回憶的方式悼念亡妻,平淡卻有真情,在悼亡題材當中倒也顯得別致。廣益書局本《浮生六記》插圖 資料圖片作者沈復與妻子芸娘,是作品的主人公。兩人是一對表姐弟,青梅竹馬,後來親上加親,結為夫妻。
  • 再讀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想的名字,18歲的蘇軾正在山下讀書,也為這個水池應起了名,它應該叫「喚魚池」,王方大為讚賞,並打算把自己的女兒王弗許配給蘇軾。不久後兩人成親,王弗溫柔賢惠,蘇軾年少多才,夫妻恩愛,攜手度過了十個春秋,公元1065年,王弗去世。
  • 「十年生死兩茫茫」,豪放派蘇軾的深情悼亡詞在悼念誰?
    蘇軾是大家熟知的宋代豪放派代表,與豪放派辛棄疾一起並稱」蘇辛「。縱觀蘇軾的一生,他的經歷可謂風雨兼程,但是他的態度一直都很樂觀,詩詞作品中也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在他眾多的豁達作品中有這樣一首詞讓人聽了不禁潸然淚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說說蘇軾與王弗的愛情故事
    引言「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出自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每當讀到該句,都感嘆蘇軾對愛妻王弗刻骨銘心的思念。今天我們便聊聊蘇軾與其結髮妻子王弗的愛情故事。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 十年生死兩茫茫,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讀完才知大文豪也如此深情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詩詞創作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你肯定讀過,也許還摘抄過,但是卻最不想這樣的事降臨到自己身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 夢裡十年 讀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有感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作者】蘇軾 【朝代】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與亡妻分別十年了。蘇軾19歲時,與16 歲的王弗結婚。王弗,美麗動人,秀外慧中,知書達禮,侍翁姑恭謹,對丈夫賢惠。可惜不到27歲就離開了人世,從此與蘇軾生死相隔,十年,明月看似一成不變,滄海也依舊如此廣闊,而人事已經和當初完全不同了,對很多人來說,生與死的相隔,僅僅是葬禮上的幾滴眼淚,只是為亡人立一個碑,每逢中元,清明上幾炷香。
  • 十年生死兩茫茫—蘇軾和王弗悽美的愛情故事
    十年生死兩茫茫—蘇軾和王弗悽美的愛情故事說起蘇東坡,大家可能首先想起的是他的詩詞歌賦,想起的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想起他坎坷的為官之路,甚至想起東坡肉,想起有關他的事很多很多。但是關於他與王弗悽美的愛情,你知道嗎?
  • 蘇軾悼念亡妻,陰陽兩隔引人深思,對於生死你有什麼樣的思考?
    01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此處截取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個人最喜歡的一部分,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意」。寫出了蘇軾對亡妻深沉的思念,還有對人生生死的茫然無措。王弗聰慧謙謹,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
  • 首任妻子亡,蘇軾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二任妻子睡覺,他寫詞狂贊
    首任妻子亡,蘇軾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二任妻子睡覺,他寫詞狂贊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好的妻子,不僅是溫暖的港灣,更是事業的助推器。蘇軾是大才子,在他的生命中,也有幾個女人的身影。第一個就是他的妻子王弗。她非常漂亮、賢惠、端莊,陪著蘇軾一起度過他仕途的上升期。不僅如此,王弗還非常有才,每當蘇軾讀書、寫作之時,王弗都拿著扇子站在蘇軾身邊,為他扇風、遞茶終日不去。
  •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一首寄夢詞,也是一首悼亡詞。它情意纏綿,字字血淚,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可惜天妒紅顏,他們的婚姻只持續了11年,治平二年(1065),年僅27歲的王弗驟然病逝,少年夫妻情深義重,王弗的離世讓蘇軾肝腸寸斷,痛不欲生。次年,蘇軾將父親和亡妻的靈柩運回眉州,故裡與母親葬在一處。並在山崗上親手種下了一株株松樹。
  • 蘇軾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深度賞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出自北宋詩人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其古詩全文如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⑿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翻譯】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裡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
  • 悼亡詩:古代詩人的隔空對話,表達「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愁
    蘇軾悼念亡妻之作,「十年生死兩茫茫」,寫盡了思念亡妻的深刻感情,歷史上有很多詩人都寫過此類詩歌。比如納蘭容若寫過,「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蘇軾在亡妻去世十年之後還能吟唱出千古絕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可見他對髮妻王弗的思念深沉而悲傷。
  •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為何被稱作第一悼亡詞?
    婉約詞代表作有《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以及本文要講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要解析《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需要了解一下蘇軾中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就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詞。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與愛妻王弗的摯愛深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夜記夢》這是蘇軾在愛妻王弗去世後的第十個年頭,有一天夜裡夢見亡妻而寫下的一闋詞。蘇軾與王弗相識相知於青春年華,彼時蘇軾十九歲,王弗十六歲,二人成婚後琴瑟和諧、情深意篤。王弗出身書香門第,蕙質蘭心、通情達理,陪伴蘇軾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