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誰?
「烏臺詩案」裡有他;「唐宋八大家 」裡有他;連一些美食菜譜裡也有他的身影。
他筆下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流傳了上千年;他吟誦的「不識廬山真面目」七歲孩童也能接上「只緣身在此山中」。
他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再宦海沉浮四十餘年,當過天子近臣,也曾遭到貶斥。
你可能不知道他和髮妻王弗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是你一定聽過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公元1037年,蘇軾出生於四川省眉山市,少有才思,因為聰明伶俐,他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18歲時,蘇軾娶了青神王家的王弗,關於他們的姻緣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話說四川眉山市內有個水潭,就像《小石潭記》裡說的一樣「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油無所依。」
但是這個水潭中的魚有個特點,當你再水池邊拍手發出聲音,魚兒便會蜂擁而至。
1055年,青神王家的進士王方廣邀好友來此吟詩會友,並提出為這個水潭命名。
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想的名字,18歲的蘇軾正在山下讀書,也為這個水池應起了名,它應該叫「喚魚池」,王方大為讚賞,並打算把自己的女兒王弗許配給蘇軾。
不久後兩人成親,王弗溫柔賢惠,蘇軾年少多才,夫妻恩愛,攜手度過了十個春秋,公元1065年,王弗去世。
而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正是時隔10年後的1075年,蘇軾寫給亡妻的悼亡詞。
上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這是蘇軾到密州之後第一次夢到亡妻,距離妻子去世剛好十年,自己沒有刻意的去想念,但是這又怎麼能忘懷呢?
短短一句詞,用了最平常的語言,做出了最真實動人的描繪,就將長久鬱結於心的深長的悲嘆書寫得淋漓盡致。
妻子葬在眉州老家的墳墓中,而自己卻在千裡之外的密州任職,而且自父親蘇洵去世後,蘇軾再也沒回過眉州。
妻子孤身一人被葬在老家,沒有自己陪在身邊,一人獨臥在酒泉之下,該是何等的孤寂悽涼。
但是這種悽涼,卻無人訴說,也無處訴說。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這句是整篇詞作之中最讓人落淚之處,蘇軾說,就算我們現在見面了,你大概也認不出我了吧?
為什麼認不出呢?
因為我現在已經滿臉滄桑,頭髮鬢白了。
但是這個時候的蘇軾只有38歲,但是妻子去世這十年的時間,仕途的痛苦經歷,都被刻在臉上了。
下片:
夜裡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晚上做夢突然發現自己回到了故鄉,到了故鄉看到了什麼?
蘇軾看到妻子坐在窗前正在梳妝打扮,仿佛剛嫁給自己那幾年,夫妻琴瑟和鳴,相親相愛的樣子。
看到了妻子怎麼呢?
有千種哀思,萬種悽涼,想彼此傾訴,但是卻一句話都說不出話來,只能不停的流淚。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我們欣賞《水調歌頭》中「我欲乘風歸去」的灑脫;
著迷於《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豪邁;
驚豔《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但是當我們輕輕的吟誦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我們看到的不止是一個擁有兒女情長的蘇軾,更是一個文學家充滿人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