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當全職爸爸,老婆給我月薪兩萬」

2020-12-13 品質中國

撰文 | 陳光 王瑩瑩

編輯 | 汪琳

當全職媽媽引發社會關注時,全職爸爸們同樣要在自我價值、家庭關係、事業收入、外界質疑中權衡。

經過一年多的全職帶娃,今年8月25日,「奶爸小強」在社交媒體曬出了自己的離婚證。他的社交媒體帳號中,183個短視頻記錄了一年來,他照顧孩子的各種片段,91萬的粉絲數也讓小強成為網紅。

「關於離婚,是真的……六月底時,(妻子)去產檢了一次,孕酮激素過低,沒有保住。生活簡直是一地雞毛。」小強在視頻中說,「柴米油鹽的瑣碎不斷侵蝕著生活。這麼多年感情也不斷被衝擊,留下一地雞毛。到最後,其實最大的受害者是寶寶。」

曾經幹勁十足的奶爸小強,成了單親爸爸。雖然有網友質疑整個事件的真實性,但「全職爸爸」也借著這起網紅奶爸離婚事件再次受到關注。

去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7名已婚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於丈夫成為全職奶爸,男性贊成的比例(52.4%)高於女性(45.8%)。

56.0%的受訪已婚青年認為,男性做全職奶爸是對家庭負責任的表現。54.6%的受訪已婚青年認為,爸爸的陪伴有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在國外,全職爸爸也成為越來越多男性的選擇。據美國進步中心的數據,近40%的美國已婚女性比配偶掙得更多,加之不斷增加的撫養費用,使得更多男性願意做全職爸爸。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全職爸爸的比例從1989年的4%上升到2016年的7%。

當全職媽媽引發社會關注時,更小眾的全職爸爸們也有話要說。在家帶娃,爸爸們同樣要在自我價值、家庭關係、事業收入、外界質疑中權衡,一邊暗道「誰在家誰吃虧」,一邊幸福地陪娃長大。

矮文爸爸

坐標:上海

工齡:三年。從兒子矮文五歲開始當全職爸爸,今年迎來二孩女兒。

工資:月薪兩萬,有年終獎,表現優秀會漲薪

2018年3月,33歲的我提出辭職。當時,我是一個小團隊的領導。我的直屬上司是個韓國人,家裡有位全職太太,照顧三個小孩。我宣布辭職去做全職爸爸時,老闆和同事都不相信,大家覺得這不過是個託辭,覺得我八成是去了競爭對手家上班,不好意思說明真相。

一年半後,我和妻子毛利合著出版了《全職爸爸:一個上海家庭的角色互換實踐》一書。在育兒這個人生大項目上,我才剛剛開始。

一開始,我沒告訴父母說我辭職回家帶孩子了。到現在我也沒有認真跟他們討論過。他們的看法在我意料之中。有次我父親打電話,問我最近忙不忙,跟我以前上班時一樣的問法,我就說有點忙啊。

「工作室多少人?你主要負責什麼?」父親接著問。

我聽出來了,他大概聽說夫人要組工作室,以為我們搞大項目了,我應該是身居要職。「我啊,我負責帶孩子。」

隔著一千公裡,我在電話裡都能感覺到父親的失望。下一句,他停了好幾秒才開口:「讓你丈母娘帶不就好了。」

雖然不指望父親能即刻理解我,但他這麼直白的一句話還是令我有些生氣。「我不就是為了帶我兒子才辭職的嘛。」

我跟父親平時溝通不多,彼此還保留了一層客氣。若是在大多數家庭裡,是不是分分鐘鬧翻甚至斷絕關係啦?

2018年以前,我在環保行業工作。經常在國內外出差,可能一個月才回家一趟。小孩一直跟著媽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對他的陪伴很少。我和愛人意識到,在小朋友四五歲時,需要父母更多參與他的成長,當時我們就有了全職帶娃的想法,其中一方,要有所調整。

因為我愛人的收入可以滿足家庭支出的需求,我可以比較輕鬆地放棄當時的職業,沒有顧慮地去投入一件我更期待、更喜歡的事情,就是全職帶娃。

夫人給我的工資是月薪兩萬。這是根據我上一份工作的薪水來給的,可以自由選擇用途,家庭支出是另外報銷的。工作三年,我漲了3500元工資,根據我愛人公眾號一篇文章的點讚量漲的,我自己也有公眾號(主要記錄帶娃的經歷),現在有一點商業收入,像是自己攢點零花錢一樣。

我們不認為帶娃是件隨便的事,它也是一份工作,我有份正式收入,我會像工作一樣、像做項目一樣去對待,更加認真。

我開始全職帶娃的第一個大項目,就是搬家,把一家三口從和老人同住的家裡,獨立出來。不管是老人還是小朋友,他們都會按照以前形成的默契做事,很難去改變。最大的問題是長輩什麼事都會幫孩子去做。

比如,小朋友兩三歲時,穿衣服、穿鞋,甚至拿一件東西等簡單的事,他都不會做,因為長輩都搶在第一時間幫他做,他根本沒機會自己做。搬家後,我幹這個項目的自由度非常大,會鍛鍊他自己做。

第二個大項目是協助孩子幼升小。在他準備幼升小面試時,老師會讓他做自我介紹,包括父母職業。我當時很認真地告訴他,「你爸爸就是全職爸爸,就是負責照顧你,照顧這個家的。」

一開始,他不知道全職爸爸到底是什麼職業,那不還是爸爸嘛。但是慢慢地當他對職業有更深刻的認識時,他就知道了。他之前跟我說過,長大了,想開一間爸爸學校。他認為我有時候做得不好,有必要開一個爸爸學校來教爸爸們怎麼做一個好爸爸、做一個孩子們滿意的爸爸。他現在認為全職爸爸是一個真正的職業,因為他爸爸就是這個職業。

全職爸爸的基數小。在矮文同學的家長中,我還沒找到同行。所以當有一個爸爸來做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聚集群眾的目光,特別是當他做得還不錯時,很容易得到讚賞。

我發現「超級奶爸」的入門標準極低。孩子嬰兒時期,我只要多哄哄抱抱,偶爾換幾次尿布就被長輩和鄰居誇上天了。上學後,我只需花點時間陪孩子玩,或者監督他學習,就常在小區遊樂場、興趣班門口的家長等候區、朋友圈收穫一片讚譽。偶爾犯下一些低級錯誤,也沒怎麼影響我的口碑。

奶爸的要求實在太低,好像母親在照顧孩子上,理所應當承擔比男性更多的指責。而父親們只要在育兒途中「詐屍」般出現,無論幹得好不好都可以被冠名為「超級」。而在辣媽這一行獲評超級職稱,則難上加難。

我現在要做的事情肯定比工作要多很多。帶孩子後,我覺得之前在工作上其實沒遇到什麼真正的挑戰。工作上的困難,有同事支持,有參考經驗。工作有假期,帶孩子沒假期。

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我能跟孩子一起面對、解決,這個過程很有意思。每當小孩取得一個階段性進步,比如會自己睡覺,又學會一些新東西,我就會有一點滿足感。

中國傳統思想認為男人應該去打拼事業。很多人覺得帶孩子這事,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沒必要全職來做。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我尊重不一樣的選擇。

我父母的思想觀念是非常傳統的,我不想改變他們,因為要去改變的話會非常累。他們不問的話,我也沒有主動跟他們討論我帶孩子的一些規劃。其實從他們平常問我的一些問題,我就能判斷出來該不該和他們討論。

他們每次電話會問,你們現在忙不忙(因為我愛人註冊了工作室),就像以前關心我工作那種,想知道說你事業忙不忙。長輩還是覺得這才是正道。那就順他們意去說說這個工作室吧。

其實我的事業很簡單,我就帶孩子,還有煮飯洗衣服。如果哪天開始他們總問我是怎麼帶孩子的,孩子的變化什麼的,那我就可以說啦。

這需要一些時間,(中國家庭)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全職爸爸加入,這種觀念自然會改變。在國外一些地區,全職爸爸挺常見的。

我最希望爸爸們有更多時間,更經常地全身心投入陪伴孩子。媒體關注我,希望大家在我身上看到的,不是鼓勵大家扔下事業、全職帶孩子。但是不能以忙工作為由,完全顧不上家庭。那種把工作和手機放一邊的陪伴,才是有效陪伴。

(自述部分引用《全職爸爸:一個上海家庭的角色互換實踐》)

虎鯨爸爸

坐標:北京

工齡:四年。從2016年開始全職帶女兒,前期有保姆輔助

我父母早年就分開了,後來是我小媽跟我爸在一起。我爸身體不是特好,不便帶孩子。孩子的姥姥姥爺雖然也在北京,但歲數都很大,而且老人帶孩子的理念和我不同。我們也請過保姆,但都不放心,家裡裝了好幾個攝像頭。在我朋友看來,有沒有保姆沒區別,因為我不敢讓她一個人帶孩子。和家人商量後,我決定辭去汽車編輯的工作,全職帶娃。

其實我妻子生完寶寶後,我爸就帶著小媽來我家了,美其名曰吃飯,實際就是約談我媳婦,說:「你這份工作(央企財務)不容易,發展方向也不是很明朗,乾脆就當全職太太吧,反正家裡也不愁吃不愁穿。」

我當時就看出媳婦的狀態有一點不舒服。誰都不想把事業突然放下,他們走了之後,我媳婦說:「既然爸都這麼說了,要不然我就退下來?」我說你先想想,你不是退一天兩天,而且考慮到你的工作性質和為人處事等,你可能很難回到社會。你會跟社會脫鉤,你的人脈、同事關係,一切都會回到初始狀態,你真的想放棄工作嗎?你想好了,我也想一下。

大概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晚上哄孩子睡覺之後,我就坐在客廳權衡這個問題。當時我和妻子都是30歲,孩子非常重要,我很愛她,但女人的30歲只有一次,我也希望妻子不要像個老媽子一樣,什麼都是為了家裡。

我妻子不算女強人那種,但她很認真,工作起來很較勁、投入,挺要強的,我就挺尊重她。她能保持一份很好的工作,有比較好的狀態回到社會,這個更重要。

最後我決定,我退下來。

原來天天上班,覺得時間很短,突然跟社會隔離開,在家帶孩子,那個時候是挺崩潰的,確實經歷了一個挺痛苦的過程。因為在朋友圈,我的同齡人有人在打工,也有人做老闆,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人當爸爸了,但還能周末去聚會打球、喝酒、自駕遊,跟媳婦照樣能逛街,因為有老人在帶娃。

我倆平時逛街都很難,兩個人沒法帶著一個三歲或更小的寶寶去逛。看見他們的生活,再看看我自己的生活,在家就是各種瑣碎、突發的事,比如孩子哭了要哄、睡覺要哄、醒了要給她拍嗝,要陪她上早教班、換尿布、刷奶瓶。我不放心保姆刷,刷奶瓶我很細緻,飲用水衝洗完之後要消毒。

生活突然就變成這樣了。我媳婦上班又忙,經常加班。月底、年底、月初、年初,她加班時,家裡只有我和保姆,那個時候我有點抑鬱了,脾氣也很大,但不能衝孩子發脾氣,就壓抑著。

有時老人來,會以高姿態指導我應該怎麼做。比如,他們覺得尿不溼沒必要換太勤,洗奶瓶不用那麼仔細,孩子才兩歲時就要學背古詩等。我會很煩。有段時期,我經常跟媳婦吵嘴,一點小事就會放大。

我有時會想,我怎麼那麼倒黴,別人都有老人看孩子,人家當爸爸怎麼過得那麼瀟灑,想玩就玩。我為什麼就不能這麼瀟灑?越處於這種狀態就越糟糕,覺得人生昏暗。

對妻子來說,我最大的問題在於脾氣。因為我把巨大的耐心給了孩子,對她就沒什麼好脾氣了。

比如,她希望我能在家務上幫一把。我有時會比較急躁,說一些尖酸刻薄的話。孩子都是我看,東西都是我買,家都我來管,你活得很簡單,只要上班就好了,上班很難嗎?

我控制不住情緒時,也挺愧疚的。每回吵完看她難過的時候,我也在想,她也不是去玩了,上了一天班也很累,她也很愛孩子,回來也得收拾家和照顧孩子。她覺得我怎麼那麼暴躁,我說因為我有病,我心理不健康,她說那你去看醫生。我說醫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你可以解決。

「你有沒有想過咱倆多久沒單獨逛街,沒旅遊了?咱倆再也沒出去一塊唱唱歌,吃個飯,去哪兒待一會兒了。」她也嘆氣,覺得挺難,因為沒有人看孩子。

我也在慢慢調整情緒。當然也有好的時候,我女兒跟我這麼好,我沒有錯過她的每一個瞬間,許多爸爸一見到孩子就是拍照,我就沒有拍那麼多照,因為我每天都用眼睛在看著孩子。

都是第一次帶孩子,孩子的未來我無法保證,所以我們每一步都得很精心地幫她做好選擇,幫她調研好。因為一旦失誤了,我們還好,她的人生要去承受後果。

女兒兩歲時,爺爺背著我們給她買了學區房,後來我賣了。孩子的教育,我們和老人想的不同。

我們有次去藍色港灣吃飯,有個大一點的中國女孩跟她父母用流利的英文對話,感覺跟看美劇似的,看著他們,我跟她媽媽不怎麼吃飯了。我們都是從公立學校出來,過獨木橋,上大學,出國。我們就想,要不要讓孩子試試一條新的路徑。

有段時間,我不斷買雜誌,查國際學校的資料,參加各種招生交流會,看《小別離》、《小歡喜》這種關於孩子留學的電視劇,問身邊朋友。權衡後,我們決定讓她上私立的國際學校。

今年我有幾件事要達成,對於她的學校,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有就是對我自己的事業,回歸社會的選擇上。我開始跟朋友合開公司,慢慢適應重回社會。

不管是外表著裝還是精神狀態,我都想以一個好的狀態、形象,陪在女兒的身邊,我不想讓她覺得父母就是很邋遢的樣子,為生活奔波得苦不堪言,讓她覺得成年人的世界太可怕了。

用她同學父母的話,就是「你這個爸爸當得還挺有偶像包袱」,我說這個要有的,我也不想在40歲時回想我的30歲是那麼一個狀態,我已經放棄了許多東西了,最起碼不能讓自己不堪。

微商爸爸

坐標:北京

工齡:兩年。兒子8歲,一邊帶娃一邊做微商

我並不算真正意義的「全職爸爸」。兩年前,我在一家私人訂製旅遊平臺工作,由於公司業務調整,我不太滿意索性就辭職了。我沒打算回歸家庭,做一個全職爸爸,只不過下一份工作並不順利。

辭職期間,我也在忙一些事,和朋友一起做項目,掙點小錢,瞎忙,混了一年。被迫成為全職爸爸的這兩年,我把各種滋味都嘗了一遍,有壓力,有委屈,更多的是收穫。

做全職爸爸最大的壓力,不是少了份工資、沒錢了。有錢可以多花,沒錢可以少花,不出門也就不花啥錢。最大的壓力來自親戚朋友。工作日,特別害怕碰見住一個單元樓的鄰居,問我:「你怎麼沒上班呢?」

我嶽母知道我不上班之後,也和我說,「你找個工作乾乾,一個月幾千塊錢也行。」但對於35歲這個年齡的男人來說,找個合適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你想要低工資,人家都不敢要你,你想要高工資吧,還沒有達到那個段位。

壓力最大時,我想過去跑滴滴或者送外賣,做小時工之類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沒有貴賤,但我有貴賤,我在同樣的時間能創造的價值比做清潔工更大,這活有人幹了我就不能去幹。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最終忍住了去開滴滴的衝動。我開始去跑步、去健身,反正一天24小時,躺著也是一天,胡思亂想也是一天,出點汗也是一天。現在看健身這件事,其實是我解壓的一種方式。

當你在家沒工作的時候,夫妻間的關係也要調整。我老婆下班回來,啥也不幹,就往床上一躺,連內褲都不洗。這時候作為一個男人你要怎麼辦?特別是一個目前沒有正式工作的男人?

我也委屈過。那又能怎麼辦?如何排解我自己的負面情緒?問題到最後其實很好解決,包容她就好了。我問自己,你給另一半做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兩個人談戀愛為什麼會結婚?

大部分人能成為夫妻都是因為愛,但結完婚後,往往就把愛過成了「交易」,我給你洗一條內褲,你就要給我洗一次襪子。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現在中國社會離婚率這麼高,那些沒離婚的大多也把日子過成了將就。但當你內心回歸到愛的時候,心裡就沒有不滿和不平衡。我就是喜歡她,所以我願意幹。談戀愛的時候,不是也給她洗過內褲嗎?

全職爸爸的壓力不僅僅來自洗內褲這樣的小事。長久以來,中國社會一直遵循「男主外,女主內」。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你在家,讓女人賺錢養家,家庭基本不可能和諧。

這個時候你就要想辦法掙錢,有自己的事業,哪怕只是做微商。從去年10月開始,我就鎖定了自己的創業項目——賣泡椒鳳爪,目前也漸漸走上正軌,有了代理人,我還在小區租了一個地下室做儲藏室和工作室。每天把孩子送上學後,我就去工作室理貨,與代理和客戶交流,然後準時去接孩子。

家庭也更加和諧了。夫妻生活不像談戀愛,你可以許給她承諾,把未來說得天花亂墜,但夫妻一起過日子這麼多年了,你說得再美好也沒用。你要讓她看到你的努力,還要讓她看到你拿回來錢。

還有一個重要收穫,辭職之後,節奏也慢了下來,有更多時間思考,我和兒子的關係也更親密。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他,每天做不重樣的早餐,送他上學、放學,和他談心,一起運動。以前覺得要忙工作,周末不陪孩子也很正常,自我麻痺想著誰家的孩子不是這樣長大的。但現在,我一天不見孩子都會想他,感情是相互的,在他身上花了更多時間,你就會更珍惜。

我兒子以前一直和媽媽睡,現在他天天和我睡,有什麼事情也開始找爸爸。我們的交流方式也改變了,我更多地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

有一次,我兒子英語只拿到80分,被老師點名批評。以前,我的做法要麼就是發火,訓孩子一頓,要麼就是物質鼓勵,你好好學,下次考好了我給你買玩具。我相信,這也是大部分家長的做法,上班太忙,沒時間探尋孩子的內心世界。

現在,我會花更多時間和孩子聊天。孩子沒考好,內心也緊張,站在那裡,手捏著褲子,我說:我不是要批評你,你坐下來,我們一樣一樣分析。為什麼這些題做錯了?是不會還是粗心?又是為什麼粗心了呢?

後來我們發現,原來是短視頻看多了,考試時想到那個搞笑段子才沒有讀完題。我們就約定看手機的時間,學會不讓手機控制自己。

我不全職上班,孩子是最高興的,他有了更多的陪伴,他會和同學們說:「我爸賣雞爪,一天能賣1000塊錢,我是富二代。」

其實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有兩個屬性,一個是社會賦予的角色,一個是家庭角色。如果完全回歸家庭,他/她就會更想得到另一半的認可,如果另一半沒有認可,就會產生矛盾。所以,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全職爸爸,都要利用閒暇時間去做一些事,哪怕去做一些公益,都會讓自己的社會性得到認可,整個家庭都會更和諧。

相關焦點

  • 打破「男主外,女主內」家庭傳統,你怎麼看待全職爸爸?
    很多人呼籲男性在家庭和育兒方面做更多的投入,當爸爸們真的辭職成為全職爸爸後效果究竟如何?他們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他們的壓力和困難在哪裡?
  • 「老婆,你月薪四千背兩萬的包,真敗家!」「離婚吧!」
    我跟妻子結婚快五年了,一直都覺得自己的妻子是一個非常樸素的女人,兩人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我工資很低的,只有兩千多塊,她也不嫌棄我,總寬慰我說:「沒關係,以後日子會好起來的。」那時候,我覺得自己這輩子遇上這樣的女人是何等的福氣,那時候就想著一定要娶她做老婆。
  • 口述中國|全職爸爸①周花卷:帶倆娃很忙,不約
    2015年6月離職,回歸家庭做起全職爸爸。在採訪中,他跟記者強調「今年六月是我做全職爸爸三周年。」老婆饅頭是上海人,於2006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目前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小籠包今年九月份上小學,女兒小餛飩剛滿一歲。家庭坐標:上海市閔行開發區。
  • 「我花的都是爸爸掙的錢,你憑什麼沒收?」全職媽媽的痛莫過於此
    「全職媽媽」的處境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事情,即便她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和家庭而犧牲了事業機會,也少有人對她們的辛苦付出給出足夠的尊重。不是說丈夫們都具有這樣的「劣根性」,實際上「全職爸爸」們的境遇比她們還要「悽慘」,沒有什麼性別歧視,或許人性本就如此。
  • 老公在家帶娃老婆賺錢養家是種怎樣的體驗?爽爽爽爽爽爽爽
    在美國全職爸爸人數大約是15.9萬人,這一比例較10年前增長2倍,越來越多男性加入「全職爸爸」一職。我們都知道,爸爸參與寶寶的養育和教育對孩子個性和社會性發展都是很有好處噠。>@胖胖丁老婆:外企中層小領導,月薪3W+。
  • 那個全網最強全職奶爸,離婚了
    前段時間,在某音上,刷到,最強全職奶爸小強離婚了,(對於這個人,我並不是很關注,後來我去網上查了一下)原來,他在老婆生完孩子後,為了讓老婆更好的工作,辭職在家,當了全職爸爸,很多視頻中,也可以看出,這個奶爸帶孩子的熟練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媽媽們
  • 30歲男子辭職不上班,在家當全職奶爸,小區大媽見他直撇嘴蔑視
    王慧森是一個全職奶爸。兩年前為了照顧女兒,他辭去工作在家裡專心圍著娃轉。從那時起,哄孩子、餵奶、換尿布,這些事情不再是老婆的「專利」,而成了王慧森的「本職」工作。王慧森從小和母親一起長大,目前他的母親還沒有退休。
  • 「我花的是爸爸的錢」,流行詞「媽蟲」,折射全職媽媽身份困境
    3O歲的閨蜜在小區亭子裡和我哭訴:今天晚飯時,大兒子一邊吃炒米飯一邊玩,她看不下去,呵斥了幾句,誰知孩子說不吃啦,隨手就把飯倒了。閨蜜指責他不該浪費糧食:"這些都是辛苦種出來的,也是花爸爸媽媽的錢買來的,你就這麼不珍惜嗎?"
  • 《三十而已》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嗎?網友互撕|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同理,全職太太分很多種,既有《三十而已》中顧佳這種高精尖的全職太太,也有《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前期那種好吃懶做的全職太太。還有《82年生的金智英》中,身心俱疲到崩潰的全職太太。現實生活中,更多的全職太太都是你我一樣的普通女人,有她們的困惑和焦慮,也有她們的收穫和幸福。
  • 月薪兩萬招聘「男公關」?
    月薪兩萬招聘「男公關」?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2日00:20  合肥報業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
  • 撒貝寧心疼妻子帶娃願做全職爸爸?撒貝寧老婆叫什麼名字?
    11月25日晚上,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播出最新一期,撒貝寧在節目中稱自己願意做全職爸爸,並且在工作之餘都會陪伴家人,很關心妻子的生活細節。  這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人表示"感覺撒貝寧是會認真教育下一代的那種人",還有人直呼"撒撒真的太好了,簡直完美"。  在節目中,撒貝寧也透露過疫情期間他和妻子帶娃的經歷。
  • 她月薪,錢少,離家近,想辭職開美甲店,網友為此大吵一架
    如果你有一份工作少,錢多,離家近,月薪高達2萬元的工作,你會選擇辭職嗎?在杭州蕭山裡,一家公司的女員工正在為此事發愁!她是一家公司的母嬰產品設計師,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五年了。我兩個都要,好糾結!她之所以選擇做母嬰產品設計師,是因為她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對加入這個行業很感興趣。考慮到孩子們已經上學了,所以我找到了這個比較休閒的位置,我不必加班,也很少出差,而且,月薪可以達到2萬元。我只想開一家美甲店,感覺自己有一家自己的小店,溫馨。
  • 月薪一萬,卻想辭職做自媒體,自媒體真的那麼容易賺錢嗎
    很多人紛紛辭職,全職幹起了自媒體。於是,我有個朋友眼紅了。她在考慮要不要辭職。她目前月薪1萬,比很多人都不錯。但看到別人說自媒體,輕鬆月入幾萬,煞是羨慕。好在,她還沒有被那些自媒體人吹得頭暈眼花,在辭職這件事上,並沒有那麼果斷的做出決定。
  • 你願意讓老婆做全職太太嗎?聽聽這三個男人的說法
    我一時好奇問了幾位男同事,願不願意讓自己的老婆做全職太太,答案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整齊劃一,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如非不得已,他們是不願意讓自己的老婆做全職太太的。那麼,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男人為什麼不願意讓自己的老婆做全職太太。
  • 男子6年不上班,在家全職帶娃,網友:男主內女主外,沒婆媳矛盾
    知乎上有個問題「男人辭職在家帶娃的請說說是什麼感受」一位王姓爸爸洋洋灑灑幾千字講述了在家帶娃的經歷。這位王爸爸說當初因為雙方老人不能過來幫帶孩子,他和老婆陷入了「誰來帶娃」的困惑,他說當時自己的工資比老婆低了不少,老婆是外企高管,正值事業發展期。
  • 月薪三千多,想辭職做生意,老婆:你是不是翅膀硬了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讀者來信:木子李:生活在小縣城,和老婆都是公務員,我們兩個人的到手工資都是三千多。老婆是一個對生活現狀非常滿意的人,不喜歡和親戚朋友攀比,也從來沒有因為我的收入,對我嫌棄過,且覺得就這種平穩的生活很幸福、很踏實。可能我身邊有幾個做生意的朋友,在他們「精神摧殘」下,我覺得:明明上學的時候,比他們學習成績好,現在卻要過著沒他們賺錢多的生活,很憋屈,很不甘心。
  • 月薪過萬已很難,工資2萬的人都從事什麼職業?網友:羨慕了
    我兩年前就從那家公司離職了,此後一直在全職搞自媒體,2019年有了很大的突破,收入比以前打工翻了一倍都不止!朋友說:以前覺得月薪2萬好難,現在自己真的掙到了,覺得並非遙不可及,只要你努力,方向正確了,就有可能。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談幾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職場外,做全職媽媽/爸爸算犧牲嗎?
    但本期加油團現場卻對職場外,婚姻裡關係裡,你是否接受另一半做全職媽媽/爸爸展開了一番討論,你怎麼看呢?楊天真作為現代獨立女性,她覺得,人帶著犧牲感做的選擇和自我認同感做的選擇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事實上,經歷過全職在家照顧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全職媽媽是一項很系統也很繁複的工作,並且一旦上崗不能偷懶、不能休息更不能辭職,卻沒有任何收入。在大多數人眼裡,誰為家庭創造經濟價值,也就是說誰出去賺錢就是誰養的家,誰就具備了在這個家庭裡的主導權,而另一個在家的人,就是家庭的附屬品。
  • 我二婚咋了,我月薪兩萬,要二十萬彩禮不多!你給不起就別娶!
    大家好,我叫小凰,今年28歲,和女友戀愛有一年了,我們是在工作當中認識的,雖然前後見面才三次,但我們或許就是人們所說的一見鍾情吧,不到一個月就確立了戀愛關係,女友也對我挺好,像姐姐般的疼愛我,我也很沉醉在這種幸福中。
  • 不上班的全職爸爸:女主外、男主內,一切為了孩子
    陳塔兒子的班上,全職太太佔了家長的三成。羅世偉熟悉的家長裡,則有一半以上是全職太太。  上海松江,女作家毛利和他的丈夫陳華椋則達成了「爸爸回家」協議。那是2018年的一個周末,夫妻倆相對坐著,一人一臺電腦工作,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毛利的一本書剛剛賣掉了版權,收入100萬元,「有底氣過一點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提議,不如丈夫辭掉工作回家全職帶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