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中國|全職爸爸①周花卷:帶倆娃很忙,不約

2020-12-11 澎湃新聞

口述人:

周花卷(全職爸爸)

訪談時間:

2018年6月5日

訪談地點:

上海市顓橋萬達廣場某咖啡館

【口述人及家庭情況介紹】

周花卷

出生於天津,2007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外漢語專業,本科學歷。2015年6月離職,回歸家庭做起全職爸爸。在採訪中,他跟記者強調「今年六月是我做全職爸爸三周年。」老婆饅頭是上海人,於2006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目前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小籠包今年九月份上小學,女兒小餛飩剛滿一歲。

家庭坐標:

上海市閔行開發區。

2018年5月20日,周花卷一家四口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

澎湃新聞:選擇做全職爸爸的原因?

周花卷:

我們家哥哥小籠包三歲的時候,我開始辭職在家帶娃。

我此前在諮詢公司上班,做項目的,工作比較忙,加班多,出差也比較多。

哥哥小時候是外公外婆帶到三歲多的。外公外婆是上海人,他們的房子在中山公園附近,當時懷老大的時候,外公外婆的房子正好要大修。因此,外公外婆就搬到我們家來住,正好可以幫我們帶娃。

哥哥三歲之前,外公外婆帶得多一點兒,但晚上都是跟我們睡的。最近兩年,外婆腿腳不是特別好,膝蓋的關節炎很厲害。我們家又住六樓,沒有電梯,每天帶孩子下樓非常不方便,我們家哥哥大了之後,有時候老人勉強帶下去也跟不上孩子跑,已經力不從心。

我是天津人,孩子的爺爺奶奶在天津。三年前,我的爺爺還在,我爸媽要在家照顧我爺爺,另外我媽媽還在上班,因此,也沒辦法幫我們帶孩子。

此外,隔代育兒的一些困擾和問題我想大家也都懂的,所以我和老婆都覺得最好能我們自己帶,這個蠻有必要的。因此,就需要我們有一個人要選擇在家全職帶孩子。

再說說為什麼是我全職在家,而不是我老婆?

首先看薪酬,當時我老婆的收入比我多一些,她畢竟比我多工作一年嘛,而且她所在的行業比較穩定。另外,我在靜安寺附近上班,離家比較遠,我老婆單位離家六七公裡。我老婆是在一個中日合資企業裡面做成本管理的,目前是公司的科長,算是一個中層領導了。基於平等的探討,最後綜合考量下來,還是我辭職在家帶娃比較合適。

當然,我老婆倒也不是職業女強人類型的,就是覺得她的工作做著還行,她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點上班,下午4點半下班,加班也比較少。

生妹妹,也是合計,我在家了,有帶娃的條件。妹妹月子的時候,也是我跟我老婆兩個人自己弄的。那時候正好趕上她外公腰椎做手術,不但老人沒辦法來幫忙,我還要去探望送飯,那時候我還是很累的,兩頭跑。但我們感覺挺輕鬆的,沒什麼。弄過第一個了,就知道了,月子的小孩兒沒啥事兒,最好帶了。我們老大是不到37周出生的,偏早產,當時出來自己不會吃奶,開始的時候是用調羹一點兒一點兒餵的,還是蠻累的,後面會吃奶了,就好多了。

妹妹小的時候帶起來還是蠻輕鬆的,吃飯睡覺從來沒操過心,可能跟「老二當豬養有關係吧。」(笑)

妹妹很小的時候,我就用背帶背著出去接他哥哥放學了。

2018年6月5日,周花卷背著女兒小餛飩到家附近的顓橋萬達廣場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

澎湃新聞:知道你要做全職爸爸,家人、朋友、同事有什麼建議?

周花卷:

當時決定做全職爸爸的時候,我媽是有些想法的,她覺得以後我的收入少了,會在婚姻關係中喪失主動權。但是,她也覺得,我們兩個人感情還不錯,沒什麼矛盾,也沒有太多擔心。我本人也覺得是無所謂的。

我辭職的時候,公司領導很理解。我此前的公司不大,是幾個日本人合資的,是從大公司裡面出來創業的人一起開的公司。我當時進這家公司,也是欣賞他們的文化,對員工都很平等,體諒家庭。公司同事都很理解,覺得,我這個選擇也是挺好的。說以後跟公司也可以保持一定的聯繫,現在辭職在家我有時候也會幫公司做一些事情。

我決定全職在家帶娃的時候,我老婆對我是有要求的,她說「你回家帶娃可以,但你掙的錢要能養活自己」。因此,我現在在家也是要做一些工作的。

澎湃新聞:全職在家是否有經濟和精神壓力?

周花卷:

儘管我目前是在家全職帶娃,但我還是有兼職工作的,也是有收入的。

一個工作是和《自然》雜誌(Nature)駐上海的科學記者(一個美國人)一起做科學新聞和評論。我做一些背景和選題整理工作,他給我的要求是,一天不超過4小時,但實際上沒有這麼多,還是比較合理的。工作是純遠程的,半年見面吃個飯,雙方合作還很愉快。

我以前在諮詢公司是做軟體開發的,所以還會做一些不太固定的相關兼職工作。我以前的東家什麼的,要開發個什麼東西,還會找我。問我有空嗎?自從我們家妹妹出生以後,我經常跟他們說,「我沒空」。

我辭職之前就開始翻譯一些科技圖書,全職帶娃之後也在繼續做這個工作,現在已經出版了10本譯作,最新的一本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朝永振一郎的遺作《物理是什麼》,有興趣的話推薦看一看哈。不過翻譯圖書基本上是因為興趣,收入只能塞個牙縫,我也做一些商業翻譯工作,那些收入還能高一點。

我現在在家裡,除了帶娃,做家務之外,還會抽空做這些工作,年收入也有將近20萬元。儘管還有收入,但跟上班的感受真的不一樣,在家壓力還是蠻大的。上班的時候,你是帶薪拉屎的(笑),當你自己在家的時候,拉屎的時候都要想想,哎呀媽呀,這段時間我又浪費了。真的,覺得壓力挺大的。

上班多省心啊,我現在中午想睡個午覺都不敢睡,我沒空睡啊。中午娃睡了,我困的時候也想睡個午覺,但又想想,娃好不容易睡了,我自己也陪著睡午覺,多浪費時間啊。我現在晚上基本上也是12點鐘之後睡覺。早上妹妹六點多就起床了,我也得起來。

2016年,我們花400多萬在離現在不遠的地方新買了一套大一點的房子,找我媽借了點兒錢,再找銀行貸款,當時沒有選擇置換,硬扛著沒把原來的房子賣掉。兒子上的小學選擇了新家附近的學校。新房子現在正在裝修,裝修費用不包括家具也要50萬,每天就感覺錢譁譁地往外流,現在感覺不賣我們現在住的房子,都有點兒扛不住了。後面,可能考慮賣掉現在住的這個房子了。

有時候,我的壓力也很大。上班的時候,說我今天很煩,我不想上班了,我請個假,我在家裡休息。但一個人帶娃的時候,你請不了假。你說你最近帶娃帶得很煩,想出去散個心。對不起,沒人給你放假。你就會覺得,我每天都是這樣,沒有休息天的。

周末我老婆在家,我可以稍微輕鬆一點兒,但我能自己出去的機會也很少。周六我們一家四口都會去外公外婆家裡,周六上午帶哥哥上好樂高課,中午在外面商場吃個飯,然後就去外公外婆家了。下午,妹妹睡了,我跟我老婆可以兩個人出去逛一圈。那是一個禮拜唯一的一次可以兩個人單獨出去的機會。如果我自己有安排,比如見個朋友之類的,我禮拜天是可以出去半天的,沒問題。其他的時候,如果想出去見朋友,就只能像今天這樣(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的時候),我把妹妹背出來。要麼,還有一個就是周末的時候二拖二,跟朋友們親子聚,這種二拖二,也不輕鬆的。

澎湃新聞:每天如何安排你和娃的時間?

周花卷:

妹妹小餛飩早上6點多起床,哥哥小籠包7點起床。吃好早飯,我會背著小的送哥哥上學,回來在小區樓下逛一會兒,然後上樓。妹妹大概九點半左右睡上午覺,睡一個多小時。趁這個時間,我要做家務,拖拖地、洗洗碗,曬個衣服。然後打開電腦,弄點兒自己的事,可能這個時候妹妹就醒了。妹妹現在一歲,每天白天還能睡三四個小時。所以,妹妹出生以後,我做自己事情的時間就很少了。生老二之前,送好哥哥,我還是有蠻多自己的時間。那時候每周還會有兩三個下午我會去遊泳。

好在我在家裡面不怎麼需要做飯。妹妹的輔食都是買現成的,她媽給她買,一袋一袋的,這個泥那個泥的,後來大一點兒就買那種寶寶飯,有飯有菜,啥都有。白天我一個人,真是沒空弄。

我們家的早餐就是麵包+牛奶,比較省事兒。晚飯都是我老婆弄,她下班早,她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00,下午4:30,正常下班是5點15分左右到家。正好我兒子4點15分放學,我帶著妹妹接好哥哥,然後在外面玩兒一會兒。正好等她媽媽回來,一塊兒上樓。

我老婆主要負責做家裡的晚飯,其他她不做。因為她喜歡燒飯,她對吃要求比較高,吃什麼,不吃什麼,她比較有要求,我是對吃沒要求的。

我現在還準備讀個計算機系的碩士研究生。現在人工智慧也算是在風口,人工智慧本身的東西我也在學。我文科出來的,沒有系統地學過高等數學。考研究生要參加統考,要考數學的,我最近在自學高數。微積分補完了,現在在補線性代數,接下來要補概率論。我計劃自學一遍,然後拿著考試的參考書,再兜一遍。我現在有這麼一個想法,因為畢竟交大(上海交通大學)就在我們家門口。要等到妹妹2歲半,把她送到託班以後,我白天才真正有自己的時間。

此外,現在我還在上之前沒上完的神經網絡課程,吳恩達的經典名課「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他那個還有編程作業,一泡兩個小時,我都是晚上兩個娃睡著了,做這些作業的,基本上每天晚上睡覺都要12點之後吧。

妹妹小餛飩一周歲生日。(圖片來自周花卷朋友圈,原配文:小情人兒一周歲快樂,這次哥哥幫你吹蠟燭,以後自己吹哦。)

澎湃新聞:你是學英語專業的,從事的工作是做軟體開發,還可以這樣順暢地自學高數,是如何做到的?

周花卷:

我大學學的是英語,畢業後從事軟體開發,這事兒說來話長。

我是六歲開始接觸編程的,1990年代,外面是沒有編程課上的,我當時有機會接觸計算機。我小時候在天津長大,天津港那時候經常會有國外不要的電子產品,有點兒像洋垃圾一樣的,那裡邊會淘到很多舊電腦,有人會賣,也不貴。當時我和我表哥都很喜歡,他比我大5歲,我表哥買了一臺,我到他家去的時候,總跟他一起玩兒,後來還把那臺電腦借到我家裡玩兒。當時,我爸是單位管人事的,他們單位算工資、打工資單什麼的,也有一臺電腦,我就總有機會玩玩兒、研究研究電腦,當時都是自己看書自己學的。

初中的時候,我去參加信息學的奧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我參加的是普及組,我在天津賽區拿了個第一。因為普及組跟高中的標準組還是有較大差距的。當時普及組的前三名可以參加標準組的選拔,但太難了,當時我的水平沒進去。當時考的題目,以現在的眼光看,基本上是三次函數的微積分。

再講講我從小對編程感興趣,為何學了英語?

我小升初的時候,考的是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高中六年一貫制,但是我們學校當年是純文科的學校,沒有開設理科班,現在有理科班了,這是後來開設的。因為那個年代大家覺得學外語特別吃香,考我們這個中學的,都是奔著語言類高校去的。我當年是被保送到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參加了自主招生的考試,我沒有參加過高考,因為我上的中學是六年一貫制,所以,中考我也沒有參加過。經常有人開玩笑跟我說,「你的人生不完整。」

我當時考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的時候,2000多人參加考試,最後招80人。在2000名考生中,我考了第一。當時大家都是裸考,沒有像現在這樣,上這個班,那個班的。我們那會兒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補習班。(看到這裡,只想說,你真是一個超級學霸。)

澎湃新聞:你感覺自己全職在家帶孩子與老人帶孩子相比,孩子有哪些進步?

周花卷:

我覺得,在家庭裡,也是大家相互配合,娃也懂得,反正就兩個人,沒空弄你,能獨立就早點兒獨立。我兒子的獨立性還是蠻好的,出去都不用我操心。

哥哥四歲就自己睡了,我在他房間裝了一個攝像頭,因為畢竟一開始還是有些不放心的。後來,妹妹出生了,我又把攝像頭挪到妹妹的小床上了。白天妹妹睡覺的時候,我會在書房做些自己的事情,我就用攝像頭看著。有時候,哥哥下午放學,正趕上妹妹還在睡下午覺,我會有兩個選擇,或者跟老師說下,晚些來接哥哥,或者直接去接哥哥,攝像頭裡面看著妹妹。

這個暑假,我已經計劃好了,把我兒子送出去。爺爺奶奶定好了暑假要帶哥哥去坐遊輪。當時還琢磨過,是我送還是他們過來接,我媽開玩笑說「火車可以把娃託運過來不?」我說,火車不行,飛機可以。後來我專程去問航空公司的同學,5歲以上就可以託運了,我就直接給我兒子買了7月1日的機票,把他託運給爺爺奶奶。

玩兒好了回來,7月底,我給哥哥報了個四五天的夏令營。那種沒有家長陪伴的,住在外面的那種,跟哥哥溝通的時候,他是說「好,我要去」。

我帶我兒子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多地跟他聊聊數學,聊編程這些事兒。或許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可能也是跟我小時候比較像,抽象思維發育比較早。

我兒子四歲的時候,我就教過他編程的。先是玩玩兒編程遊戲,他現在玩兒蘋果編程應用Swift Playgrounds,就是純寫代碼,用鍵盤敲的那種,學到面向對象了。

不過,我覺得他興趣一般,因為這個要有問題驅動的,要解決一個什麼實際問題。關於問題驅動這塊,我這邊的素材不太多,所以,我讓他在外面上樂高課,他一直喜歡上這個課,我就讓他跳到七八歲的班去。因為老師知道他會,編程他有底子,接觸起來也很快。

我兒子現在有自己的微信號,在iPad上面用,我是為了讓他在上面發發消息,練習打字,會打字拼音不就會了嗎。有這麼個動力。我就跟他說,你學會拼音就會打字了,我拿這個驅動他一下,效果很好。拼音已經門兒清了,隨便打。

澎湃新聞: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你是否有擇校的焦慮?

周花卷:

我兒子沒有去擇校的。我是不想花錢給他上私立,我覺得沒意思的。

我認為,私立就是吹得好,升學率高,那個高升學率怎麼來的?還不是生源選撥的時候選到了好生源嘛。沒有公民同招的時候,私立提前招生,把好生源都篩選去了。如果純粹按照老師的教育體系,你私立的教學質量真的比公辦好多少嗎?說實話,我不那麼認為。

我不認為一年上私立學校花個幾萬塊,十幾萬塊,多有必要。還好,我老婆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們家也就沒有這方面的衝突。我們家沒有像其他家長那麼焦慮,我老婆會有一些焦慮,但可能是受我影響,焦慮程度要輕很多。

以我對我兒子的觀察,他上小學後,學習這塊應該不會太操心,我現在就有時安排他練練寫字。

數學這塊,他很感興趣,他目前的水平基本上是三年級的水平。乘法、除法都沒有問題(註:他兒子今年9月份上小學)。現在設個未知數,解個方程基本上沒有問題,他就是抽象思維發育比較早。

他現在,沒事兒自己做奧數,我就買了兩本書給他,他沒事兒看看,沒事兒做做。沒有上這方面的興趣班。一年級那本奧數題做完了,現在在做二年級的了。有人說,你們這樣的上學會不會無聊一點兒,我也說,無所謂的,我上小學的時候,也覺得上課很無聊的。這也沒辦法。

小學一年級,重點是培養學習習慣,上課怎麼聽講,課後怎麼複習,怎麼做作業,每天怎麼整理書包。

我現在就告訴他,你的生活,你的時間要自己安排。你想想看,你有什麼任務沒有做。腦子裡要有個清單吧。

我們現在的興趣班,有一個樂高課,還有一個在線英語課。暑假我準備讓他報遊泳班了,之前從三歲開始每個暑假我都帶他去遊,我教的,他現在只會一些基本的。我想找個正經的教練,幫他推一把,學些泳姿,然後就可以自己遊了。我現在帶著妹妹,自己也沒辦法教了。

妹妹小餛飩更小的時候,哥哥小籠包抱著妹妹。(來自周花卷朋友圈,發表於妹妹一周歲之際。原配文:替妹妹謝謝哥哥一年來的照顧。)

澎湃新聞:你有為自己全職爸爸角色規定期限嗎?(比如孩子多大了,就會繼續回到工作崗位。)

周花卷:

我這種性格其實不是特別適合做辦公室裡面搞什麼東西,我比較喜歡做些比較好玩兒的,做些新鮮的東西,做些別人做不了的。

我以前在諮詢公司的團隊裡面,有人問我的角色是什麼?我說,「你們別人都能做的事兒,我懶得去做,你們有什麼搞不定的,我能幫你們搞定。」就是這種感覺。我這種人也不是一般大公司喜歡的類型,所以,我很少在大公司呆。如果兩個娃都長大了,可以自理了,或者不那麼需要我全職陪伴了,我要麼是跟朋友一起去創業,做點兒自己的事。我覺得不太會重新回到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中去的。

之前有很多朋友跟我說,「聽說你現在辭職回家了,我們有個項目,你要不要一起出來做點兒事兒?」我就跟他們說,「不好意思,我們還準備生老二呢。」就一直這樣耽擱了。

每次面對朋友的邀約,我總是跟他們說,「我沒空」。我其實也真是沒空。我這人其實也是閒不住的,我為什麼沒事兒想著讀個研究生,總覺得閒下來,特別有負罪感。我經常跟朋友說,你們想創業,再等我幾年,等我有空了,到時候肯定可以跟你們一起搞,現在確實沒空。以後我的創業方向也會是跟計算機相關,想考計算機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採訪手記】

知道周花卷這個人,是有個公號說這個全職爸爸,把生活過成了詩。

約周花卷出來聊聊,才感受到他的全職爸爸生活真的很忙。本來我們約的是六一兒童節下午,那天是星期五,兒子小籠包幼兒園下午放假,花卷本來計劃讓老婆下午請假在家照看兩個娃的,但那天老婆單位有重要會議,花卷面對一拖二的局面,實在不好出來接受採訪。最後,他選擇在一個星期二的上午,背著剛滿一歲的女兒接受了這次訪談。

跟花卷邊吃邊聊的過程中,他一直沒閒著,一會兒餵女兒吃東西,一會兒給女兒喝水,一會兒又要抱著女兒站起來走走。期間,還靠著嬰幼兒爸媽獨有的靈敏嗅覺,聞到了女兒大便的信號。他讓女兒扶著椅子站住,動作嫻熟地在30秒內為女兒換好拉拉褲。

說起兩個娃,這位爸爸有聊不完的話,兩個娃何時會走,何時吃輔食,何時會說話,兩個娃的睡眠習慣,飲食習慣以及性格差異,無論是哥哥成長經歷中的每個重要時刻,還是妹妹懶懶的,不愛自己起身拿東西,一定要爸爸遞給她時撒嬌的可愛模樣,他都如數家珍。說起娃,花卷父愛爆棚,歡笑不斷。

每一份付出都會有收穫,周花卷辭掉的是穩定的工作,但他對兩個孩子的陪伴對孩子的影響誰都沒辦法估量。真心祝願摒棄朝九晚五的周花卷,在未來能開發出詩與遠方兼容系統。

相關焦點

  • 爸爸「另闢蹊徑」式帶娃,寶寶滿意的翹起了二郎腿,媽媽不敢打擾
    有位寶媽是這麼形容爸爸帶娃的:男人帶娃仿佛是寶寶的一場噩夢。編 輯:柔山日常生活中,大多情況都是媽媽帶娃,除非是媽媽有事出門,才會輪到爸爸在家帶娃,畢竟大多數的寶媽都不太信任男人帶娃。爸爸帶娃會發生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不過這位父親可不太一樣,哄娃上有自己的妙招,寶寶不哭不鬧很享受,寶媽回家都不忍打擾父子倆。
  • 生二胎不可怕,一個人帶倆娃才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道不容易
    在帶孩子得過程中就沒有容易得事情,很多媽媽說帶一個娃都覺得累,真的不知道生了二胎得媽媽是怎麼度過帶娃時光得,有得家庭帶孩子分工明確,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但是即便這樣,你也會發現,生了孩子後問題一大堆,即使有婆婆幫忙,也還是很辛苦,帶一個都這麼費勁了,那帶兩個豈不是亂了套了?
  • 撒貝寧心疼妻子帶娃願做全職爸爸?撒貝寧老婆叫什麼名字?
    11月25日晚上,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播出最新一期,撒貝寧在節目中稱自己願意做全職爸爸,並且在工作之餘都會陪伴家人,很關心妻子的生活細節。  這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人表示"感覺撒貝寧是會認真教育下一代的那種人",還有人直呼"撒撒真的太好了,簡直完美"。  在節目中,撒貝寧也透露過疫情期間他和妻子帶娃的經歷。
  • 「辭職當全職爸爸,老婆給我月薪兩萬」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全職爸爸的比例從1989年的4%上升到2016年的7%。當全職媽媽引發社會關注時,更小眾的全職爸爸們也有話要說。在家帶娃,爸爸們同樣要在自我價值、家庭關係、事業收入、外界質疑中權衡,一邊暗道「誰在家誰吃虧」,一邊幸福地陪娃長大。
  • 夜讀丨全職帶娃一年後,這位奶爸離婚了。
    還記得那個網紅奶爸嗎,因為體諒妻子的辛苦,決定辭職帶娃。 你當時還說,這個男人一定是想偷懶不幹活,但實際上,情況卻大相逕庭。 一個全職帶娃的奶爸的一天是怎樣的呢?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有一些寶媽生完二胎後,徹底捆在家庭上,根本抽不出身忙工作,壓力真的很大,自己生病沒時間看醫生,因為沒人照顧孩子。有的老人在老家居住,不能長期待在城市裡帶孩子,抽個空閒還想回家看看,表示不能適應鄰居如陌生人的生活,整天困在家裡太難受了,小區裡又不認為幾個人,出小區容易找不回家而迷失,這確實是個安全問題。
  • 誰說爸爸帶娃是災難?這個能文能武的男人顛覆你的印象
    在世界範圍內評選最不靠譜的事,「爸爸帶娃」絕對能入選top10。如果說媽媽帶娃是溫情片,那爸爸帶娃就是:動作片、驚悚片、甚至災難片。娛樂圈中,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很多星爸需要四處奔波,沒法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一紮進劇組往往就是好幾個月。
  • 男子6年不上班,在家全職帶娃,網友:男主內女主外,沒婆媳矛盾
    「沒人帶孩子」是好多雙職工家庭面臨的煩惱,有很多女性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事業在家帶娃,當起了全職媽媽,難道,面臨事業和家庭的兩難選擇,就是女性的專屬?當然不是!如果一定要有一個人放棄事業回歸家庭,應該根據家庭的實際狀況,誰的收入低誰在家帶娃,別跟錢過不去。
  • 育兒界的傻白甜,帶娃界的豬隊友,爸爸帶娃最常說的6句話
    現代社會家庭中,帶娃已經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了,很多爸爸們也加入了帶娃的陣營中,親自體驗熊孩子給父母們出的各種難題。而有很多爸爸對於帶娃常常都是半逃避式,常常一副交給我吧的雄心壯志,不出半分鐘就又推給媽媽們了。
  • 爸爸帶娃會有這3個好處,媽媽再努力,也給不了孩子
    爸爸帶娃會有這3個好處,媽媽再努力,也無濟於事中國社會普遍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的主要任務,而爸爸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一方面是因為媽媽更加細心,會洗衣做飯更適合留在家裡做全職媽媽。而爸爸則需要在外面工作賺錢養家。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 帶娃崩潰,媽媽求助於爸爸,爸爸一句話總結相當到位!
    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孩子顯得悶悶不樂,只要一開始寫作業,就各種哼哼唧唧,動不動就發脾氣。打算做好期末心理安撫工作的我,剛開始還溫柔淡定,提醒自己多多理解孩子。可是這負面情緒傳染性太強,分分鐘我這心中的怒火就被孩子點燃了。
  • 為何越來越多的男人,願意當「全職爸爸」?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明星戚薇和李承鉉夫妻倆,戚薇主外,李承鉉主內,當起了全職爸爸。其實,這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只是夫妻分工不同,並不是什麼大事。那為什麼會有很多女人反對男人帶孩子做家務,當全職爸爸呢?這有點像「女孩學不好理科正常」,「女司機在馬路上開不了車」類似,就像是一種偏見。於是,很多男人選擇把這些都給女人,再也沒有幫過忙。其實,妻子應該適當放手,鼓勵丈夫多做家務。誰都不是天生就會做事的,都是熟能生巧。
  • 幼兒園老師: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娃,差距一目了然
    每當媽媽早上出門上班時,孩子總是表現出依依不捨的表情,甚至抱著不讓走,這時常會讓媽媽們比較糾結,是否要全職帶娃。對於是否要全職帶娃,家長們不妨聽聽幼兒園老師的建議。甜甜媽媽是一個在家帶孩子三年的全職媽媽,孩子現在四歲了。剛開始甜甜媽也是產後儘快投入到工作的,由於經常上完班很晚回家,孩子見到她像看陌生人一樣,哇哇大哭。
  • 周末全職帶娃,到底是雞飛狗跳還是優雅媽媽,方法很重要
    先問一個問題:全職帶娃的你過得怎麼樣?每天是雞飛狗跳心情鬱悶煩躁還是優雅自如自得其樂呢?之前看到過太多全職媽媽帶娃忙碌勞累卻得不到認可的視頻了。身體上的勞累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很多全職媽媽越來越不能夠面對現實中的自己。
  • 全職帶孩子能有多累?網紅寶爸:帶了一年娃,想跟老婆離婚
    文\好孕姐對於中國女性來說,全職媽媽是一個很辛苦的詞,讓人看了就想逃走,只因帶娃可比上班累多了。聽到這樣的話,有些男人就會嗤笑不已,覺得女人在誇大其詞,帶孩子能有多累?一天到晚在家閒著,不用加班不用挨罵甚至不用動腦子,每天只需要做個飯帶個娃,然後伸手找老公要錢就行了,這要算累,那上班豈不是地獄模式了?面對此類觀點,全職媽媽們總是有口難言,哪怕把自己一天24小時的辛苦列出來,男人也都一笑了之,覺得都是瑣碎小事不值一提。
  • 「當甩手掌柜太爽了」,原來這才是爸爸們帶娃時的真實內心寫照
    通過幾位媽媽們的交流,我們也能了解爸爸在帶娃一事上的表現。以下這三種情形算是很多爸爸們內心的真實寫照吧。一、也幫不上什麼忙爸爸們普遍會覺得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對新生兒來說,要吃奶,要換尿片,而這些完全不是一個大男人能做到的。
  • 全職媽媽從帶娃抑鬱到實現經濟獨立,我所走過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哪能不真情實感呢?我全職帶娃的那些日子,甚至抑鬱到想si,覺得自己明明身心俱疲,卻不被家人理解。根本原因,還在於,你沒有真正強大,別人沒有真正看到你的價值。社會對女性從來就不公平,仿佛女性存在的價值就是生兒育女,照顧家庭。但,女性為家庭犧牲的時候,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理解和應有的回報。
  • 夫妻倆帶6個娃逛街「橫行霸道」,回頭率百分百,網友:不羨慕
    夫妻倆帶6個娃逛街"橫行霸道",回頭率百分百,網友:不羨慕 導語 隨著家庭經濟的收入增加,政策開放後家境尚可的爸爸媽媽們都會選擇多生下一個小孩,讓自己家的小孩成長過程中能有相互陪伴與扶持的夥伴,相伴長大的童年更精彩也更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