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前有繁華酒肆,後有高端文博,「消失」10年的黃傘巷如今煥然一新出現在人們眼前。
據悉,這條全長320米的小巷地處成都市錦江區的繁華地段,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既有清代翰林院編修顧汝修的故居,更是古代造酒的工坊到現代酒文化的匯聚。2009年黃傘巷在棚戶區舊城改造中被迫淪為一條卸貨通道,10年時間裡沒有人居住也沒有人記起。2018年,成都實施「兩拆一增」和特色街區打造,對街、坊、景進行功能業態植入、景觀提升、交通改造,2019年,黃傘巷重新打造後回歸大眾視野。
4月23日,記者剛到黃傘巷口就被一陣酒香所吸引,走在巷子裡,川西民居風格在青瓦石牆中漸漸清晰,受疫情影響,沿街的店鋪大多關門停業,反而營造出一種悠長靜謐的閒適。
【同期】(周邊住戶楊貴益)就是有時候工作之餘過來走一走,就感覺還是很舒服的。在這個巷子裡面就可以聞到一些酒糟的香味,還能聽到一些鳥叫聲,就會有一種很清閒的感覺。
【解說】黃傘巷「歸來」,吸引不少老街坊、老住戶重回故地,住在黃傘巷附近數十年的羅阿姨帶著老公前來「打卡」拍照。羅阿姨告訴記者,原來老巷子路窄坑窪多,設施老化,內澇嚴重,原以為改造後就再也沒有黃傘巷,沒想到「回來」後更漂亮了。
【同期】(成都市民羅阿姨)沒改造時候的黃傘巷是那種低洼棚戶(區),(並且)巷子很窄,(住戶)比較多房子很矮,特別是熱天下大雨就(內澇)淹起了。現在改造了簡直(和原來)是兩回事,我們來了都有點找不到了,我就覺得漂亮了,房子也修好了又乾淨。
【解說】成都興錦建設發展投資集團副總經理王文旭介紹,2019年初梳理水井坊區域業態時,把黃傘巷綜合整治工程作為「中優」的抓手之一,地面改造面積約3800平方米,建築立面打造面積約4200平方米,新增商業面積256平方米,入駐25戶特色商家,不僅還原一條老街巷,還補充了周圍商區的業態。
【同期】(成都興錦建設發展投資集團副總經理王文旭)之前(黃傘巷)是背街小巷,整個區域來說都是挺頭疼的,打造黃傘巷的過程當中,對於建築從它的布局,然後高度,用的材質,這些方面儘量地恢復到了之前川西民居的一些建築風格。第二步,我們會增加顧汝修故居的一些實景的景觀節點,然後把歷史和文化的元素復原到黃傘巷。
呂楊 成都報導
責任編輯:【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