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育率持續下降,人類或將迎來新世界 - 中國生物技術網

2020-12-19 中國生物技術網

撰文:nagashi

古往今來,人口問題一直關乎著人類社會的穩定,人口膨脹或人口不足最終都會導致社會的動蕩甚至崩潰。然而,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科技快速進步,生產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世界人口也因此飛速增長

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長,使得許多人不禁擔憂著人類數量最終會超過地球負載,引發生態崩潰。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世界人口是否會在不遠的將來超過地球負載,最終導致人類的滅頂之災?

在6月份,BioWorld公眾號報導了一項中國1990年至2015年青少年婚育趨勢的研究,這項研究使我們認識到——從1990年開始,中國的總生育率就已經低於生育更替水平(每名女性平均生育2.1次),即便是2016年施行全面開放二胎政策,這一情況也僅僅得到的一定的好轉,但仍然無法徹底解決中國的低生育率問題。詳情:北京大學發布中國近30年青少年婚育趨勢,婚育率整體下降,男女比例愈加失衡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上發表題為:Fertility, morta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scenario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2017 to 2100: a forecasting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研究論文。

此項研究表明,隨著生育率的持續普遍下降,預測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約97億人的峰值,然後在2100年下降到約88億人。與此同時,世界勞動人口比例、各國經濟發展以及自由移民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亞洲中歐東歐將成為人口縮減速度最快的地區中國日本韓國義大利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數量將減少為原來的一半。

根據該預測,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將塑造人類的未來而歐洲和亞洲的影響力將逐漸減弱到本世紀末,我們或將迎來一個新的世界。

研究使用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數據預測未來全球、區域以及國家人口,通過新方法預測死亡率生育率遷移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Christopher Murray等研究人員估計:2100年,在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中,將有183個的總生育率(TFR)將低於生育更替水平。

這意味著,除非得到移民的補償,否則這些國家的人口將持續減少。

更重要的是,這項新研究還表明,在2100年,世界人口的年齡結構將出現巨大變化,全球65歲以上人口預計達到23.7億,而20歲以下人口將僅為17億,適齡工作人口將大幅度減少。

本研究的領導者、IHME主任Christopher Murray博士表示:「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可能不再是21世紀的人口軌跡,我們的研究為各國政府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其移民、勞動力和經濟發展政策的機會,以應對未來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

全球生育率加速下降

研究預計隨著現代避孕措施的普及以及新生代教育率的普及全球總生育率將穩步下降,從2017年的2.37降至2100年的1.66,遠低於維持人口更替水平所必需的最低生育率2.1。例如,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生育率將降至1.2左右,波蘭則低至1.17。

實際上,在更替水平以下的國家,總生育率即使僅出現微小變化,也會導致人口規模的巨大差異,例如將總生育率提高0.1,到2100年就相當於地球上多出5億人。

研究人員預測未來全球生育率的下降大部分源於現今的高生育率國家,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總生育率將首次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從2017年的4.6降至2100年的1.7。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生育率最高的尼日,平均每位婦女生育7個孩子,預計到2100年生育率將下降到1.8左右。

當然,即便生育率將下降到平均更替水平以下,隨著死亡率下降和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生育年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預計在本世紀增加兩倍,從2017年的10.3億增至2100年的30.7億

更重要的是,亞洲中歐東歐將成為人口縮減速度最快的地區,其中23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數量將減少為原來的一半,包括中國(2017年為14億,2100年為7.32億),日本(1.28億-6000萬)、韓國(5300萬-2700萬)以及義大利(6100萬-3100萬)。此外,其他34個國家的人口預計也將減少25%至50%。

全球年齡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研究人員預測,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數量預計將下降41%,從2017年的6.81億降至2100年的4.01億。與此同時,80歲以上的人數預計將增長6倍,從1.41億增至8.66億。80歲以上人口與5歲以下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1。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人口數量下降超過25%的國家,全球80歲以上老齡人口與15歲以下未成年人口的比例預計將從2017年的0.16上升到2100年的1.50。除此之外,2017年全球非工作成年人與工作人口的比例約為0.8,而到了2100年這一比例預計將升至1.16。

文章的第一作者,IHME教授Stein Emil Vollset說道:「雖然人口下降可以減少碳排放以及食品系統壓力,但更多的老年人和更少的年輕人也會帶來巨大的挑戰,」對此,隨著工人和納稅人減少,社會難以發展,經濟挑戰將會出現,社會福利或將減少。」

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可能導致經濟規模的重大變化

研究還調查了所有國家勞動人口減少對經濟的影響。研究表明,雖然中國預計將在2035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從2050年開始,中國人口的快速下降將抑制其經濟增長。因此,美國可以通過一直貫行的移民政策有望在2098年奪回GDP世界第一的位置。

更有趣的是,儘管印度的勞動人口預計將從2017年的7.62億下降到2100年的5.78億,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因此,研究人員預測印度將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可以保持其勞動人口的大國,預計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印度GDP排名將從第7位升至第3位

此外,隨著人口的增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經濟可能會愈漸強大起來,奈及利亞預計將成為唯一一個可以保持勞動人口增長的前十人口國家,高密度的勞動人口將促使奈及利亞經濟的快速增長,其GDP排名將從2017年的第23名上升至第9名。

英國德國法國預計將保持GDP的前十名,而義大利將跌出前十(9→25),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GDP排名也將持續下降,意味著這些歐洲國家將出現更大的人口下降。

自由移民有助於維持人口規模和經濟增長

該研究還表明,人口下降可以被移民抵消,實施自由移民政策的國家能夠更好的地維持其人口規模和經濟的持續增長。一些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的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可能會通過移民政策維持其勞動人口。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Ibrahim Abubakar教授在一篇相關評論中說道:「移民可能是解決勞動人口短缺的一個潛在解決方案,當然,移民來源國和移民遷入國家應該在多層面合作,在保護移民的個人權利的同時,實現兩國共贏。

他還補充說:「即使這項研究的預測僅有一半準確,移民也將成為所有國家保持經濟繁榮的必需品而不是選擇之一,移民帶來的效應十分複雜,我們面臨的選擇是,通過允許有計劃的人口流動來改善健康和財富,或是最終形成一個由外來勞動力組成的不穩定的社會。」

結語

總而言之,此項研究通過現有的數據對未來世界人口變化做出預測,預測結果表明大多數國家的生育率將持續走低,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約97億人的峰值,然後在2100年下降到約88億人。人口持續性減少將導致世界各國的人口年齡結構、經濟發展、勞動人口以及移民政策發生巨大變化

因此,世界人口並不再如教科書裡描述的那樣——持續增長直到抵達地球的承載極限。未來人口變化將出現更多的可能,其中之一便是人口持續性減少,世界經濟將受到前所未有且不可逆轉的重創,各國政府應當時刻關注自身人口問題,並積極進行調整。

不管怎麼說,21世紀將見證人類文明的又一場革命,正如本研究預測的那樣,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將塑造人類的未來,而歐洲和亞洲的影響力將逐漸減弱,到本世紀末,世界是多極的,我們或將迎來一個真正的新世界。

寫在文末:本研究僅基於當前數據對未來世界人口走向進行預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作者也表示,過去的趨勢並不總是能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而且該模型中沒有包括的一些可能會改變生育率、死亡率或移民的因素。例如,COVID-19大流行影響了世界各地的衛生系統,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對世界人口變化造成一定影響。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677-2

來源:Biowolrdl

相關焦點

  • 柳葉刀:全球生育率持續下降,2100年中國將僅有7億人口
    此項研究表明,隨著生育率的持續普遍下降,預測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約97億人的峰值,然後在2100年下降到約88億人。與此同時,世界勞動人口比例、各國經濟發展以及自由移民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新冠全球大流行的最大後果,導致全球生育率進一步下降,尤其是發達...
    研究人員在這篇文章中表示,COVID-19大流行或將不再帶來「嬰兒潮」,甚至會導致世界生育率進一步下降。該論文表明,隨著生育率的持續普遍下降,預測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約97億人的峰值,然後在2100年下降到約88億人,其中中國人口甚至僅剩7億人。與此同時,世界勞動人口比例、各國經濟發展以及自由移民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詳情點擊:由此可見,在未來的數十年裡,世界出生率將十分低迷,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因素十分複雜。
  • 專家預測世界人口將急劇下降,生育率持續下降
    根據《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預計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減少,這可能「對許多國家產生深遠的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預測了195個國家和地區的死亡率,生育率,移徙和人口比率,並得出結論:到2064年,全球人口預計將達到峰值,達到97億,然後到2100年將降至88億,估計將減少20億比聯合國2019年6月的世界人口報告所預測的要高。研究人員還預測,從2017年到2100年,包括日本,泰國和西班牙在內的23個國家/地區的人口將下降50%以上。
  • 《科學》:新冠大流行或導致全球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長難反彈將催生...
    但與這些歷史趨勢相反,根據一項名為「新冠大流行和人類生育力的研究」(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human fertility),新冠大流行的健康緊急情況將有可能導致全球範圍內的生育力下降,而且不會像以往一樣出現「反彈」,這將對失業率、老齡化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
  • 美國研究:全球生育率或將迎來驚人下降 23國人口恐減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研究:全球生育率或將迎來驚人下降,23國人口恐減半當地時間14日,美國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布報告稱,全球生育率正面臨下降趨勢。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消息,該報告預測稱,到21世紀末,幾乎每個國家的人口都會減少,包括日本在內的23個國家的人口恐將減少近一半,到2100年印度或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BBC分析稱,從很多方面看,人口減少與生育率下降有關,這意味著受教育和參加工作的女性增多,避孕措施得到更廣泛的普及,因此更多女性選擇少生孩子。
  • 全球生育率驚人下降 半數國家面臨"嬰兒荒"
    人民網訊  據BBC報導,科研人員發現,近年來全球女性生育率顯著下降。為何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多生孩子?未來的人口問題將如何影響國運呢?  傳統上,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而言,人口都是一項國情國力的風向標,也是國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
  • 為什麼世界各國都不希望生育率下降?生育率低的巨大危害!
    現代史中全球人口數量將在下世紀首次下降。人們的生活方式將發生深遠的變化,這將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場革命。世界人口將進入下降通道未來幾十年世界人口將首次下降目前世界總人口數量約為78億。自14世紀歐洲黑死病和蒙古人大屠殺以來,這將是全球人口的首次下降。不同的是,這次的人口下降是生育率下降所驅動的,而不是像瘟疫或大饑荒這樣的事件。
  • 2050年全球人口將破百億:富國生育率下降 窮國卻激增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9日報導,在歐洲和美洲等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下降,難以維持人口水平,而發展中國家卻迎來嬰兒潮,努力控制人口飆升。圖註:據華盛頓大學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團隊的最新報告,女性平均有7.1個孩子。
  • 全球多國生育率下降,背後原因各有不同
    近日,日本和韓國相繼發布數據,顯示兩國生育率下降趨勢嚴峻。而據聯合國相關報告,生育率下降是全球多國正在面臨的問題。韓國生育率在今年第三季度達到史上最低。有調查指出,房價上漲和就業穩定性下降等因素是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2019年日本生育率下降趨勢也在持續,而且降幅有可能達到30年以來的最大值。據日本厚生勞動省11月26日發布的人口動態統計顯示,2019年1~9月出生的嬰兒人數為67萬380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5.6%。而上一次日本全年出生人口降幅超過5%的年份是1989年。
  • 全球生育率暴跌,2100年中國僅有7億人口!專家:非洲將逐漸崛起
    文章研究了中國1990年至2015年青少年婚育趨勢。看完這項研究,我們才發現,原來從1990年開始,中國的總生育率已經低於生育更替水平了。即便是實施二胎政策的2016年後,這一情況也僅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轉,但並沒有徹底解決中國低生育率的問題。除此之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柳葉刀》上同樣發布了類似的研究。
  • 美國生育率持續下降 這應該是人們恐慌的理由嗎?
    美國這種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趨勢符合當前的全球趨勢,這在美國歷史上並不是前所未有的,作為一名研究生育率趨勢的人口統計學家,筆者(南加州大學的Caroline Sten Hartnett教授)覺得異常的並不是出生率的下降,而是此前高生育率的泡沫。
  • 60多年間全球生育率下降了一半,低收入國家的生育率高得驚人
    相比之下,賽普勒斯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普通婦女一生只生育一次。 報告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克里斯多福·默裡(Christopher Murray)教授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按照目前的趨勢,孩子的數量很少,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很多,這將很難維持社會的發展。」
  • 世界多數國家生育率下降 中國人口增長緩慢 非洲人口基數或將崛起
    世界人口的飛速增長,讓很多人不免擔心,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到底能不能承受呢?地球會不會由於人口的迅速增長而出現問題呢?最後的結果會是這樣嗎?地球真的會由於人口暴增而崩潰嗎?人類會面臨滅頂之災嗎?在2020年6月份的時候,BioWorld公開發布了一項關於中國1990年-2015年青少年婚育趨勢的研究報告。
  • 中國生育率或將再次下降
    10月剛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6》顯示: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僅為1.047。即使假設漏報率達到10%,那麼2015年的總和生育率也不到1.2。  有些人不相信中國的生育率有如此之低,他們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有兩個孩子,生育率怎麼可能這麼低呢?顯然,他們忽視了一種普遍現象:許多女性連一個孩子也沒有。如果一個成年女性不結婚或婚後不生孩子,那麼,就拉低了總體上的生育率數據,即使另一個成年女性生了兩個孩子,這兩個女性平均也只生了一個孩子,平均生育率也只有1.0。
  • 2018全球新生兒人數將下降 世界人口恐將"非洲化"
    儘管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生育率一直在下降,但女性人數增長更快,因此新生兒數量一直在上升。在70年代和90年代有小幅下降,但只是新生兒人數一路艱難攀升過程中的小插曲。現在,世界人口正在向峰值邁進。聯合國人口統計學家估計,2018年全球將有1.4089億人口出生,比2017年減少6.1萬人。
  • 人口老齡化嚴重生育率下降,專家分析:世紀末中國人口或將減半
    據英國BBC報導稱全世界範圍內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這對社會生產將造成非常「沉重的打擊」。BBC在報導中表示,研究人員認為,生育率下降並不僅僅只是針對一個國家,而是全世界範圍內的問題,而且在本世紀末幾乎每個國家的人口都可能會減少。
  • 上海生育率已全球最低
    [導讀]目前,上海生育率已降到全球最低的0.7。專家建議放開生育政策。中國人不是太多了,而是隨著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未來出生的嬰兒將會太少!今天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推出《中國人太多了嗎?》研究報告。該報 告由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梁建章,北京大學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李建新完成。該報告認為,考慮到國家持續發展問題,建議放開生育政策。我國2010年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在過去10年中,中國人口增長了7000多萬,達到13.4億人。
  • 楊支柱:新圈地運動對生育率下降影響巨大
    遠離自然狀態的生活方式甚至還造成了人類生育能力的不斷下降和不育率的急劇提高。■楊支柱最近關於農民「被上樓」的報導和評論明顯多起來。國土資源部於2008年6月27日發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就是城市建設擴張多少畝土地,就必須把本區、縣內農民同樣面積的宅基地復墾為耕地,以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被突破。
  • 瘟疫為什麼會導致生育率下降
    新冠病毒大流行橫掃全球,人們都在關注病死人數。其實,瘟疫對生命的損失不僅僅因為「致死」,更在於「妨生」,即會導致生育率下降。 1889年法國流感,讓生育率從1888年的3.16下降到1890年的2.95。1918年美國流感造成67.5萬人死亡,生育率從1917年的3.33降至19019年的3.07,少生了約30萬人。2014-2016年伊波拉病毒疫情也導致西非的生育率下降。
  • 柳葉刀:研究顯示全球的生育率出現顯著下降
    研究人員在柳葉刀期刊上發表報告,全球的生育率過去五十年出現了顯著的下降。研究分析了  1950 到 2017 年每個國家的生育率數據:1950 年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平均生育 4.7 個孩子,到了 2017 年這個數字下降一半為 2.4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