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9日報導,在歐洲和美洲等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下降,難以維持人口水平,而發展中國家卻迎來嬰兒潮,努力控制人口飆升。
圖註:據華盛頓大學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團隊的最新報告,女性平均有7.1個孩子。另外九個低收入國家的出生率高,女性超過五。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華盛頓大學成立的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IHME)使用了8000多個數據來源,其中600多個是最新的數據源,撰寫了一份關於全球公共衛生狀況的報告,是最為詳細的報告之一。他們的資料來源包括國內的調查、社交媒體和公開資料。
IHME的報告發現,雖然世界人口從1950年的26億猛增至2017年的76億,但從地區和收入方面來看,這種增長速度極不平衡。全球有91個國家沒有生育足夠數量的小孩來維持現有的人口水平,這些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地。非洲和亞洲的生育率則持續上升,如尼日的婦女平均每人生產7個孩子。
IHME的衛生計量學教授Ali Mokdad告訴法新社,決定人口增長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他說:「這是由社會經濟因素造成的,但這屬於女性教育的功能。一位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她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校園裡,就會推遲受孕時間,這樣生育數量就會減少。」
IHME發現賽普勒斯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平均每位婦女生育1個孩子。而馬裡、查德和阿富汗的婦女平均每人生育6個以上的孩子。
聯合國預計,到本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將會超過100億,與IHME的預測大致相符。這就向世人拋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地球到底能夠支撐多少人口,即地球的承載力問題。
Mokdad教授表示,雖然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在持續增長,但總體來說它們的經濟也在發展。
Mokdad教授說:「亞洲和非洲的人口仍在增加,人們正從貧困走向更好的生活,除非有戰爭或動亂的影響。據預計,各國經濟狀況會有所好轉,而且更有可能的是,這些地區的生育率會下降,並趨於平穩。」
報告還揭示了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確認心臟病是全球的首要原因。
IHME表示,心臟病現在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在1990年,新生兒疾病是最大的殺手,其次是肺病和痢疾。心臟病致死率最高的國家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和亞塞拜然,最低的是韓國、日本和法國。
Mokdad教授說:「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傳染病致死率會越來越低,但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病殘率也會越來越高。儘管自1990年以來,瘧疾和肺結核等傳染病的致死率已大幅下降,但已有新型的非傳染性疾病取代了它們的地位。有些習性會加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發病率。肥胖是第一大原因,肥胖率每年都在增加,而我們的習性是導致肥胖的原因。」(實習編譯:張藍豔 審稿:李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