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巖畫的文化價值及申遺意義

2020-12-15 廣西新聞網

2016年07月18日 06:3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陳學璞 編輯:利雪娟

陳學璞

花山巖畫作為中國和世界獨特的物質與精神遺產,蘊含著豐富神奇的文化內涵,不僅對中華民族,對全人類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文化價值。花山巖畫文化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世界、中國、廣西文化,特別是壯族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

無論從文化人類學、民族歷史學,還是從文藝創作、藝術技巧與促進現實文化發展繁榮來看,花山巖畫都有驚世駭俗的價值。

首先,花山巖畫是千古駱越文化的瑰寶,是壯族文化起源的見證。據考古研究和現代科學鑑定,花山巖畫的製作年代是在戰國至東漢的700多年間。駱越人活動的時代也大致是從戰國至東漢時期,活動地域包括漢代的鬱林、珠崖、交趾、九真等郡。漢代鬱林郡在今廣西南部,珠崖郡在今海南,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九真郡在今越南清化、義安地區。因此,駱越活動中心在中國廣西左江—邕江流域至越南的紅河三角洲一帶。在尚未有文字記載的情況下,巖畫是記錄人類社會生活和藝術想像最具說服力的一種形式。駱越人是以壯族為主體的西南少數民族的先民。駱越人在花山巖畫中描繪的原始圖騰,包括蛙犬圖騰、銅鼓圖騰以及飛鳥崇拜、生殖崇拜、舟楫崇拜等,反映了壯族先民的宗教信仰、生產生活、交通遷徙、祭祀慶典等。壯族傳統文化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銅鼓文化、壯錦文化、歌圩文化等,都可以從駱越文化中找到淵源。駱越文化是壯族文化之根,壯族文化是駱越根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花山是駱越文化的重要根祖地,也是壯族文化的一個主要發祥地。通過花山,研究駱越文化根祖地,釐清駱越民族與壯民族的聯繫,發現壯族先民的最早活動軌跡,從而肯定壯族文化的悠深與遼遠。

其次,花山巖畫以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內涵豐富和保存完善而著稱。花山最早的巖畫距今已有2000多年,千百年來暑往寒來,風吹霜打,日曬雨淋,電閃雷鳴,山洪呼嘯,河水咆哮,幾經滄桑,花山巖畫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損害,整體上保存完好,可見色彩,有些畫面仿佛如新。可以說,花山巖畫是代表兩千多年來人類創造天才的傑作,是中國古代嶺南土著文化生成發展的一個縮影。花山巖畫以其陡峭的地貌山勢、宏大的規模氣勢、抽象神秘的圖形意境而獨樹一幟,它從環境、內容到形式,以至作畫的顏料、工具、手段和姿勢,對於研究中國和世界巖畫史、世界巖畫創作藝術、民族學與文化人類學、中華多民族文化的形成、中華與中南半島民族文化淵源等,都有普遍的文化價值。

再次,花山巖畫蘊藏著令人驚嘆的文化品牌價值。花山巖畫的價值不僅在於歷史性、傳承性,還體現在當代性、可持續性。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現、勘察、考證、試驗、研究,花山巖畫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並釋放其巨大潛力。從文藝作品和媒體傳播看,花山巖畫已經形成了某種品牌效應。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歷史老人飄逸的腳印,撩開神秘面紗的花山巖畫,向世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廣西日報1978年改版,將副刊定名為「花山」,沿用至今。花山成為當代作家藝術家取之不盡的藝術營養場。20世紀80年代初,周氏兄弟創作的大型油畫花山崖畫,走向全國,走出國門,一舉成名。楊克的組詩《走向花山》,黃神彪的長篇散文詩《花山壁畫》,聶震寧的中篇小說《巖畫與河》,甘幼玶的散文《花山草葉集》等,引起廣泛反響。1985年廣西設立的壯族文學獎,被命名為「花山文學獎」。1996年在寧明召開的廣西青年文藝工作者座談會,即「花山會議」,吹響了文學桂軍逐鹿中原的進軍號。千古花山巖畫探秘,引無數學者競折腰。198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多學科專家考察花山巖畫,歷時3個多月,以較為完整的文字資料和形象資料,編著出版了《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與研究》。1987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大型的「左江流域崖壁畫展覽」,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在學術界產生了轟動效應。從2009年至2015年,在崇左寧明舉辦了3次影響較大的花山申遺論壇,推動花山申遺與成功目標愈走愈近。近期,隨著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落戶廣西、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成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結合旅遊開發、邊境貿易、脫貧攻堅,崇左市多方探尋花山的文化產業價值,使花山文化品牌作用越來越凸顯。

花山巖畫作為文化景觀申遺彌足珍貴、意義重大。概況地說,一是可以提高壯族文化的自覺自信。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間文藝、民俗與歌謠文化資源,但長期以來壯族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珍品,往往「藏在深山無人知」,以至從來沒有一項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具有濃厚的壯民族文化鮮明特色。對於廣西而言,申報、保護花山巖畫這樣一份偉大的民族文化遺產,可以突出本土壯族文化的民族屬性,在全世界範圍內確立壯族文化乃中國根生文化的地位。

二是填補中國巖畫類遺產沒有項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花山申遺成功,是中國(廣西)對世界藝術史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目前,中國已有的45處世界遺產中,還沒有一處巖畫類世界遺產。因此,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中國沒有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這對廣西建設民族文化強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華文化走進東協、走向世界是一個極好的機遇。

三是文化遺產申遺成功,可成為廣西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助推器。旅遊業是廣西的支柱性產業。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廣西第一個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這一世界級文化景觀,以其獨領風騷的文化魅力,提升廣西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全國和世界各國遊客紛至沓來,從而推動崇左市和寧明、龍州、江州、大新、扶綏等縣區乃至整個廣西的旅遊業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是花山巖畫成為世界級文化景觀,將大大提升花山巖畫的保護力度。聯合國設立世界遺產名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瀕臨滅絕的世界遺產。中國加入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受到「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花山巖畫如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將大大提升其在國際和國內的保護地位,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均有可能伸出援手,加大全方位保護力度,包括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聯合國世遺委員會和我國文物管理部門會定期對花山巖畫及其環境進行實地監測考察,發現問題即要求整改。因而,花山申遺成功,意味著花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將上升到新的臺階。(作者系自治區黨校二級教授、廣西先進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相關焦點

  • 花山巖畫申遺的意義
    原標題:花山巖畫申遺的意義 (一)突顯壯族先民駱越人的偉大創造 駱越人使用獨具特色、至今讓人倍感神秘的方式和技術,在陡峭的絕壁上創造出如此規模宏大、色彩豔麗、風格突出的巖畫,反映了壯族先民駱越人獨特的文化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是其精神文明的物質見證,是左江流域甚至整個桂西地區駱越文化獨一無二的見證
  • 廣西靈渠和花山巖畫申遺工作紮實推進
    靈渠和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廣西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兩個重點項目,其所蘊含的獨特性、普遍價值,符合申遺評估標準。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靈渠、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的申遺工作,將申遺列入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划進行重點部署,寫入2014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列入自治區領導聯繫推進的重大項目(事項),成立了由分管副主席為組長的廣西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相關市、縣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建立統籌協調、各方協作、上下聯動的申遺工作機制,申遺工作紮實推進。
  • 廣西文化廳力推寧明花山巖畫申遺工作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7日訊(記者 裴小閣 通訊員 陸巍)15日,自治區文化廳廳長黃宇率調研組到寧明縣花山巖畫景點進行實地調研,研究推進花山巖畫申遺和保護相關工作。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陳立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寧海峰,市政協副主席農海波出席座談會。
  • 讓花山巖畫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21年01月17日 07:35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王春楠 黃露 編輯:羅珊珊 原標題:自治區政協召開專題座談會提出讓花山巖畫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廣西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第一個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相關規定,申遺的項目需要是人類罕見且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還必須真實性、完整性程度很高,花山巖畫完全符合這些近乎嚴苛的要求。遺產區面積6621公頃,其中寧明縣為第一遺產區,龍州縣為第二遺產區,江州區和扶綏縣為第三遺產區。
  • 廣西文化部門:全面加強花山巖畫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信息 廣西文化部門:全面加強花山巖畫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據介紹,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寧明縣、龍州縣、江州區及扶綏縣境內,由巖畫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個文化景觀區域組成,包含38個巖畫點(共109處巖畫,4050個圖像),巖畫所在的山體和對面的臺地,以及約105公裡左江、明江河段,面積總計6621.6公頃。
  • 廣西龍州花山巖畫:神秘的蛙圖騰
    河北新聞網5月26日龍州電(記者孫婷)5月26日下午,第三屆全國網媒廣西行新聞採訪團成員乘船領略了左江花山巖畫的神秘。    左江花山巖畫是一系列以巖畫為表現形式的文化景觀,花山巖畫獨特的造型和顏色,鬼斧神工般的創作手法,都令人流連忘返。
  • 2021年中國·廣西「花山巖畫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漫畫大賽徵稿
    廣西寧明花山巖畫位於明江陡峭巖壁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幅巖畫,整體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巖畫以人物為主,展現了壯族先祖駱越人生活和宗教儀式的場景。畫法採用單一色塊平塗法,畫面風格古樸、筆調粗獷、場面十分壯觀。
  • 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2016年7月15日15時20分,經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0屆會議審議通過,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黃宇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這是廣西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第一處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
  • 中國巖畫「深藏閨中無人知」?專家諫言與古人重建「聯繫」
    ,直到去年廣西「花山」景觀成功申遺。  中國巖畫研究中心主任張亞莎21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巖畫作為早期人類思想交流、歷史記憶與心理情感傳達的「圖像語言」,是這個地球上,所有族群祖先們留下的一筆極為巨大的文化遺產。它是整個人類在漫長歷史長河中保存下來的視覺藝術資源,是人類歷史、宗教與心理體驗的圖像見證。  「通過立法和技術手段來進行保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查清楚我們有多少『家底兒』?」
  • 花山文化大秀 舞蹈《花山壯拳》舞姿粗獷彪悍(圖)-廣西新聞網
    舞蹈《花山壯拳》。 花山文化大秀 舞出壯鄉風採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蒙進煌 文/圖)女大學生遊覽寧明花山,被巖畫遺蹟所吸引,竟然穿越了——這樣的情節寫入舞蹈劇本,在「三月三」節日當天以舞蹈的形式呈現給觀眾,令人耳目一新。
  • 世界遺產廣西左江花山巖畫 為何美國會有中國的壁畫
    廣西左江花山巖畫申遺成功!2016年7月10日,第4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以下簡稱「世界遺產大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開幕,審議包括中國湖北神農架、廣西左江花山巖畫在內的29個申遺項目。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順利通過審議,成為我國第49項世界遺產。
  • 高清:浙江仙居巖畫 隱藏兩千年的謎
    浙江仙居巖畫 隱藏兩千年的謎 7月15日是值得慶賀的,遠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辦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傳來好消息,來自中國廣西的「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景觀」,實現了廣西世界文化遺產的「零」突破,也填補了中國沒有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
  • 廣西花山設立旅遊金 開拓「文化+旅遊+體彩」新思路
    開獎儀式現場  1月1日,由寧明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廣電局等聯合舉辦的世界文化遺產「百萬花山旅遊金開獎儀式」在廣西寧明縣花山巖畫景區舉行。  活動當天,在寧明縣公證處的監督下,百萬花山旅遊金獎箱開箱。經統計,符合開獎條件的卡券4736張,不符合開獎條件的卡券120張;此次活動獎金為47360元,獲獎者為來自廣西玉林市的吳女士。  花山巖畫景區自2020年5月1日起啟動「百萬花山旅遊金」項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吸引許多遊客參與。
  •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廣西2項正式入選,興安靈渠等多個項目在申報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能夠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定是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3類。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中國文化景觀遺產)「廣西的花山崖壁畫,數百米長的畫幅,說明幾千年前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聖殿」。
  • 廣西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兩項正式入選,興安靈渠領銜多個項目排隊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能夠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定是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3類。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中國文化景觀遺產)「廣西的花山崖壁畫,數百米長的畫幅,說明幾千年前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聖殿」。
  • 世遺花山百萬旅遊金開獎儀式開啟2021新氣象
    2021年1月1日上午10:00,世界文化遺產「百萬花山旅遊金開獎儀式」在寧明花山巖畫景區遊客服務中心隆重啟幕!據悉,本次百萬花山旅遊金開獎儀式由寧明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廣電局主辦,寧明花山巖畫景區承辦,中旅廣西德天跨國瀑布景區、左江花山崇左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南寧FM107.4交通臺聯合協辦,並獲得龍虎山風景區、古龍山大峽谷景區、通靈大峽谷景區、靖西市新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巴馬壽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與贊助。
  • 濟南申遺方向策略調整 突出泉與城特點 重新解讀文化
    通俗來講,自然遺產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文化景觀四類。  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濟南泉水要申報的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申遺的範圍是濟南市轄區內十大泉群的自然景觀、地質地貌特徵及與泉水相關的歷史文化、古蹟等。
  •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系列報導——瀨江屯:花山腳下甜蜜幸福的小山村
    1、 鄉村旅遊助發展賴江屯一角瀨江屯位於世界文化遺產——花山巖畫景區核心區,是一個至今仍保持傳統生活習俗的清幽寧靜的小村落,碧綠如黛的明江河環抱著整個村子。過去,因交通不便、產業單一等原因,瀨江屯是個封閉貧困的小山村,全屯70多戶村民中有49戶是貧困戶。
  • 廣西明年將啟動興安靈渠和寧明花山「申遺」工作(圖)
    中新社發桂鴻 攝  12月10日,由自治區文化廳、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聯合舉辦的「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百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寧召開。來自中國(包括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美國、越南的專家、學者70餘人,將圍繞「百越文化與華南民族考古」的主題,進行為期3天的學術研討工作。  百越是指我國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在商周秦漢時期散居於南方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