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 06:3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陳學璞 編輯:利雪娟
陳學璞
花山巖畫作為中國和世界獨特的物質與精神遺產,蘊含著豐富神奇的文化內涵,不僅對中華民族,對全人類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文化價值。花山巖畫文化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世界、中國、廣西文化,特別是壯族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
無論從文化人類學、民族歷史學,還是從文藝創作、藝術技巧與促進現實文化發展繁榮來看,花山巖畫都有驚世駭俗的價值。
首先,花山巖畫是千古駱越文化的瑰寶,是壯族文化起源的見證。據考古研究和現代科學鑑定,花山巖畫的製作年代是在戰國至東漢的700多年間。駱越人活動的時代也大致是從戰國至東漢時期,活動地域包括漢代的鬱林、珠崖、交趾、九真等郡。漢代鬱林郡在今廣西南部,珠崖郡在今海南,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九真郡在今越南清化、義安地區。因此,駱越活動中心在中國廣西左江—邕江流域至越南的紅河三角洲一帶。在尚未有文字記載的情況下,巖畫是記錄人類社會生活和藝術想像最具說服力的一種形式。駱越人是以壯族為主體的西南少數民族的先民。駱越人在花山巖畫中描繪的原始圖騰,包括蛙犬圖騰、銅鼓圖騰以及飛鳥崇拜、生殖崇拜、舟楫崇拜等,反映了壯族先民的宗教信仰、生產生活、交通遷徙、祭祀慶典等。壯族傳統文化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銅鼓文化、壯錦文化、歌圩文化等,都可以從駱越文化中找到淵源。駱越文化是壯族文化之根,壯族文化是駱越根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花山是駱越文化的重要根祖地,也是壯族文化的一個主要發祥地。通過花山,研究駱越文化根祖地,釐清駱越民族與壯民族的聯繫,發現壯族先民的最早活動軌跡,從而肯定壯族文化的悠深與遼遠。
其次,花山巖畫以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內涵豐富和保存完善而著稱。花山最早的巖畫距今已有2000多年,千百年來暑往寒來,風吹霜打,日曬雨淋,電閃雷鳴,山洪呼嘯,河水咆哮,幾經滄桑,花山巖畫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損害,整體上保存完好,可見色彩,有些畫面仿佛如新。可以說,花山巖畫是代表兩千多年來人類創造天才的傑作,是中國古代嶺南土著文化生成發展的一個縮影。花山巖畫以其陡峭的地貌山勢、宏大的規模氣勢、抽象神秘的圖形意境而獨樹一幟,它從環境、內容到形式,以至作畫的顏料、工具、手段和姿勢,對於研究中國和世界巖畫史、世界巖畫創作藝術、民族學與文化人類學、中華多民族文化的形成、中華與中南半島民族文化淵源等,都有普遍的文化價值。
再次,花山巖畫蘊藏著令人驚嘆的文化品牌價值。花山巖畫的價值不僅在於歷史性、傳承性,還體現在當代性、可持續性。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現、勘察、考證、試驗、研究,花山巖畫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並釋放其巨大潛力。從文藝作品和媒體傳播看,花山巖畫已經形成了某種品牌效應。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歷史老人飄逸的腳印,撩開神秘面紗的花山巖畫,向世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廣西日報1978年改版,將副刊定名為「花山」,沿用至今。花山成為當代作家藝術家取之不盡的藝術營養場。20世紀80年代初,周氏兄弟創作的大型油畫花山崖畫,走向全國,走出國門,一舉成名。楊克的組詩《走向花山》,黃神彪的長篇散文詩《花山壁畫》,聶震寧的中篇小說《巖畫與河》,甘幼玶的散文《花山草葉集》等,引起廣泛反響。1985年廣西設立的壯族文學獎,被命名為「花山文學獎」。1996年在寧明召開的廣西青年文藝工作者座談會,即「花山會議」,吹響了文學桂軍逐鹿中原的進軍號。千古花山巖畫探秘,引無數學者競折腰。198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多學科專家考察花山巖畫,歷時3個多月,以較為完整的文字資料和形象資料,編著出版了《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與研究》。1987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大型的「左江流域崖壁畫展覽」,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在學術界產生了轟動效應。從2009年至2015年,在崇左寧明舉辦了3次影響較大的花山申遺論壇,推動花山申遺與成功目標愈走愈近。近期,隨著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落戶廣西、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成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結合旅遊開發、邊境貿易、脫貧攻堅,崇左市多方探尋花山的文化產業價值,使花山文化品牌作用越來越凸顯。
花山巖畫作為文化景觀申遺彌足珍貴、意義重大。概況地說,一是可以提高壯族文化的自覺自信。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間文藝、民俗與歌謠文化資源,但長期以來壯族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珍品,往往「藏在深山無人知」,以至從來沒有一項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具有濃厚的壯民族文化鮮明特色。對於廣西而言,申報、保護花山巖畫這樣一份偉大的民族文化遺產,可以突出本土壯族文化的民族屬性,在全世界範圍內確立壯族文化乃中國根生文化的地位。
二是填補中國巖畫類遺產沒有項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花山申遺成功,是中國(廣西)對世界藝術史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目前,中國已有的45處世界遺產中,還沒有一處巖畫類世界遺產。因此,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中國沒有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這對廣西建設民族文化強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華文化走進東協、走向世界是一個極好的機遇。
三是文化遺產申遺成功,可成為廣西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助推器。旅遊業是廣西的支柱性產業。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廣西第一個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這一世界級文化景觀,以其獨領風騷的文化魅力,提升廣西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全國和世界各國遊客紛至沓來,從而推動崇左市和寧明、龍州、江州、大新、扶綏等縣區乃至整個廣西的旅遊業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是花山巖畫成為世界級文化景觀,將大大提升花山巖畫的保護力度。聯合國設立世界遺產名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瀕臨滅絕的世界遺產。中國加入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受到「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花山巖畫如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將大大提升其在國際和國內的保護地位,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均有可能伸出援手,加大全方位保護力度,包括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聯合國世遺委員會和我國文物管理部門會定期對花山巖畫及其環境進行實地監測考察,發現問題即要求整改。因而,花山申遺成功,意味著花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將上升到新的臺階。(作者系自治區黨校二級教授、廣西先進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