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第一個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

2020-12-21 旅行的信仰

花山巖畫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嶺南左江流域壯族先民駱越人巫術活動遺留下來的遺蹟,為距今2000多年前的壯族先民駱越人所創作,和與其依存的山體、河流、臺地共同構成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相關規定,申遺的項目需要是人類罕見且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還必須真實性、完整性程度很高,花山巖畫完全符合這些近乎嚴苛的要求。

遺產區面積6621公頃,其中寧明縣為第一遺產區,龍州縣為第二遺產區,江州區和扶綏縣為第三遺產區。 系戰國至東漢時期嶺南左江流域當地壯族先民駱越人群體祭祀遺留下來的遺蹟。巖畫繪製年代可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已有2000多年歷史,其地點分布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面之雄偉壯觀,為國內外罕見,具有很強的藝術內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價值。

現存圖像1900多個,包括人物、動物和器物 3類,以人物為主。人物只畫出頭、頸、軀體和四肢,無五官等細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側身兩種。正身人像形體高大,最大的高達 2米以上,皆雙臂向兩側平伸,曲肘上舉,雙腿叉開,屈膝半蹲,腰間橫佩長刀或長劍。側身人像數量眾多,形體較小,多為雙臂自胸前伸出上舉,雙腿前邁,面向一側,作跳躍狀。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巖溶地貌中、以巖畫為核心、利用特定的自然環境而形成的「自然與人的共同作品」。從其獨創的景觀構成模式、巖畫圖像表達系統、罕見的作畫位置、巨大的畫幅規模、作為歷史見證的獨特性、及其體現的人與自然的溝通來看,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無疑是巖石藝術文化景觀中的傑出範例, 是世界巖畫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從花山巖畫中,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駱越精神信仰的建構情況。基於文化地理學與藝術發生學的研究視角,地處偏遠地帶的駱越地區在青銅器時代尚處於原始部落聯盟時期,花山巖畫作為駱越精神文化創造產物,必然體現著當時人們的原始精神信仰。

此外,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行,花山巖畫的價值與意義更加得以凸顯。花山巖畫所處左江流域,具有沿邊沿海沿江區位優勢與地緣文化特徵,多種文化元素在這裡交融。

花山巖畫具有見證與記錄南北文化交流、漢壯民族文化交流、跨境文化交流的價值意義。從這一角度而言,花山巖畫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彰顯。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展示出獨特的景觀和巖石藝術,生動地表現出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後2世紀期間,當地古駱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帶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這是目前對該傳統的唯一見證。左江花山巖畫中的銅鼓及相關元素與當地銅鼓文化直接相關,見證了該區域廣泛興盛的文化特色。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是廣西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第一個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壯族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2016年7月15日15時20分,經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0屆會議審議通過,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黃宇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這是廣西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第一處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
  • 2021年中國·廣西「花山巖畫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漫畫大賽徵稿
    廣西寧明花山巖畫位於明江陡峭巖壁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幅巖畫,整體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巖畫以人物為主,展現了壯族先祖駱越人生活和宗教儀式的場景。畫法採用單一色塊平塗法,畫面風格古樸、筆調粗獷、場面十分壯觀。
  • 世界遺產廣西左江花山巖畫 為何美國會有中國的壁畫
    美國一個很大的博物館,展示的中國名貴藝術品就有2個大館,其中有中國的壁畫,上面介紹如何切割,如何運輸,如何拼裝的。難道這些壁畫是當時政府賣或贈的嗎?即便是賣或贈,標榜民主、博愛等一串牌坊的美國人,又怎能拋棄神聖不可侵犯的「博愛」忍心將其切割據為己有呢?一手XX,一手牌坊!廣西左江花山巖畫申遺成功!
  •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廣西2項正式入選,興安靈渠等多個項目在申報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能夠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定是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3類。截止2019年7月,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廣西目前有2項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廣西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兩項正式入選,興安靈渠領銜多個項目排隊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能夠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定是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3類。截止2019年7月,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廣西目前有2項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廣西唯一更是「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而畫軸所描繪的便是廣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巖畫!為何選擇花山巖畫作為奧運會畫卷開篇呢?在入選的遺產名錄「巖畫」類目中,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是「中國唯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巖畫名目。花山巖畫,就出現在左江及明江兩岸的三角形斷崖面上,其所在地——廣西崇左市,在歷史上屬於南蠻之境,長期遠離傳統中原文化區,。據統計,此處共有38 個巖畫點,109處巖畫,4050個圖像,是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內容最豐富、單體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巖畫。
  •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藏語|廣西|梵淨山|自然遺產|世界...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花山巖畫的文化價值及申遺意義
    花山巖畫作為中國和世界獨特的物質與精神遺產,蘊含著豐富神奇的文化內涵,不僅對中華民族,對全人類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文化價值。花山巖畫文化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世界、中國、廣西文化,特別是壯族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無論從文化人類學、民族歷史學,還是從文藝創作、藝術技巧與促進現實文化發展繁榮來看,花山巖畫都有驚世駭俗的價值。首先,花山巖畫是千古駱越文化的瑰寶,是壯族文化起源的見證。據考古研究和現代科學鑑定,花山巖畫的製作年代是在戰國至東漢的700多年間。
  • 廣西文化部門:全面加強花山巖畫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中新網南寧7月15日電(記者 林豔華)「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於加強廣西文化遺產保護,推進民族文化強區建設,擴大廣西民族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國際知名度
  • 中國37處世界文化遺產,每一處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值得驕傲!
    中國,山河壯麗,就單單翻閱那本《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書籍都要花上一段時間,更別說去逐個城市的了解它了。旅遊資源相當豐富的中國,景點多的也是數不勝數,在我國被錄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點總數達多到55處,居世界第一,自豪感油然而生! 可以說這些世界遺產是我國文化歷史的縮影,每個都是精華!
  • 文化|中國55處世界遺產的「全景實拍」,一次逛完!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在類別上,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世界遺產主要分為三類,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複合遺產)。
  • 中國50個世界遺產全名單
    ­  中國湖北神農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新華社報導,第40世界世界遺產目前正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舉行,在7月17日的會議上,中國申遺項目——湖北神農架通過了世界遺產大會的終審,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0個世界遺產項目。
  • 【人類遺產·瑰麗文化】西班牙世界遺產之安達盧西亞篇
    本文來源:西班牙國家旅遊局本期導讀 西班牙擁有眾多世界遺產,排名全球第三,僅次義大利和中國 西班牙世界遺產——安達盧西亞地區2016年,西班牙安特克拉石墓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西班牙瓦倫西亞法雅節被列為非物質遺產...也許這就是西班牙的魅力所在,不僅有令人嚮往的陽光、沙灘,刺激你味蕾的饕餮美食,還有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那麼西班牙到底擁有多少世界遺產呢?
  • 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中國、西班牙、義大利、日本
    一般來說,能被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收錄的地方,都是世界級的旅遊景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僅能吸引大量遊客來旅遊觀光,還能得到世界的保護,可謂是名利雙收的好事。因此,各國都在挖掘有潛力被世界文化遺產收錄的景區。截止2019年7月為止,全世界共收錄1121個世界文化遺產。
  • 外媒:中國左江「花山巖畫」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 外媒稱,聯合國下屬的文化機構15日將伊朗、印度、中國和密克羅尼西亞的4個新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據法新社7月15日報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的遺址包括伊朗的坎兒井水系統、中國的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和印度那爛陀寺考古遺址。
  • 中國「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古鎮,被譽「江南第一鎮」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古鎮遊火了起來,不少地方開始修建古鎮,甚至花幾十億打造仿古鎮景區,可見中國古鎮魅力不減!而國內最出名的古鎮無疑就是江南六大古鎮了,但是,中國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古鎮,恐怕很少人知道!
  • 國家文物局重設《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在今天召開的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上,國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後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對於《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新洗牌的原因,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介紹,主要出於三方面考慮:一是各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熱情持續高漲,多個省市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將一些價值突出、申遺潛力大的文化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同時,世界遺產委員會關於世界遺產的申報要求越來越嚴格,文化景觀、文化線路、工業遺產等新的遺產類型日益受到重視,原有的預備名單中新型遺產數量較少;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原預備名單項目地方政府未予重視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嗎?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嗎?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德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就是全球知名組織推薦的最值得一看的「旅遊景點」。我在德國的時候(2012年前後),記得德國有33個(35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這幾年應該又有增加。
  • 廣西興安加強對靈渠的保護與利用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圖為靈渠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接牌儀式。 趙琳露 攝中新網桂林8月24日電(趙琳露)8月24日,廣西桂林市興安縣舉行靈渠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接牌儀式。中共興安縣委書記黃洪斌表示,將以這次靈渠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契機,加強對靈渠的保護與利用,推動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讓靈渠這塊中國文化的瑰寶,綻放出更加亮麗的光彩,使之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文化保護與展示的典範。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靈渠始建於公元前214年,溝通了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是當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運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