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逼走"家樂福 李嘉誠旗下百佳超市重返上海灘

2021-01-15 搜狐網

    六年前黯然退出上海的李嘉誠旗下的百佳超市,今年終於要捲土重來。記者昨日從楊浦區經委獲悉,百佳在上海的第一家大賣場已經完成選址。百佳華東區公關負責人昨日向記者透露,「首店」有望年底前開張。

此外,未來3年內,百佳計劃在上海開設8~10家大賣場。

    在日前舉辦的「2006年楊浦區商業商務資源推介會」上,百佳超市與上海國和置業有限公司籤下15年租約,位於國和路、世界路的「國和商場」,將成為百佳在上海的第一家賣場所在地。據了解,此商場目前正在建設之中,幾近完工,它地上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共分4層。百佳將新公司總部註冊地址設在楊浦區,擬定此店的投資總額為8000萬港幣,其中1~3層為賣場,4層則為百佳上海及華東總部所在地,第一家賣場的年營業額預計可達到1.5億元人民幣以上。

    百佳華東區公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外資超市開店需要商務部的批准,因此百佳首店開張時間完全取決於執照的申請情況,如果順利的話,可能在今年11月開業。據她介紹,百佳重新開拓上海,將首先以大型超市為主力業態,3年內開設8~10家,其後在上海形成一定規模的百佳超市,將「三箭齊發」,以三種業態進軍上海。據介紹,他們分別是面積為1000~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以及5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業態。

    據了解,1994年10月,李嘉誠旗下的百佳曾是第一家打進上海的外資連鎖超市,但2000年初,卻以「一元錢」的象徵性價格,將14家門店轉讓給荷蘭阿霍德公司投資的頂頂鮮超市,「百佳超市」作為一個連鎖品牌從此正式退出上海市場。但經有關部門的同意,百佳得以在和記黃埔投資的上海梅龍鎮廣場保留一處單店,此店至今仍生意興隆。

    業內人士介紹,當年百佳退出上海並非經營不善,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家不允許增加註冊資本金的政策,導致其陷入整改窘境,最後被迫撤離上海。但百佳在緊鄰香港的華南地區發展迅速,目前在珠三角地區等已經擁有37家分店。CEPA籤署後,隨著內地眾多領域對港資的完全開放,百佳開始重新拓展華南以外的市場。2005年9月,百佳在成都的首家旗艦店開業,邁開進軍中國西部的步伐。而上海,更是它不會放棄的「戰略重地」。

    其實,當年因政策原因退出上海後,2002年百佳就又開始謀劃重返上海的藍圖,並表示會尋找拓展寧波、杭州等長三角地區市場的機會。但因為它此時面對的早已不是當年上海超市的空白市場,而是上千家標準超市、上百家大型賣場的白熱化競爭,選址困難讓百佳重返上海的步伐一拖再拖,一直拖到4年之後,才有了開店的準確消息。

    百佳此次捲土重來,面臨的市場環境已經今非昔比。業內人士介紹,百佳首先選址楊浦應該是考慮到此地居民需求旺盛,而商業網點不太密集。但即便如此,距其首家賣場1.5公裡處,法國賣場———歐尚的中原店已經開業多年。因此,百佳在申城的「回馬槍」能否殺出競爭重圍,無疑要經受嚴峻挑戰。

    百佳超級市場成立於1973年,是李嘉誠旗下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的零售業務機構,香港最大超市品牌。1984年10月,百佳在深圳蛇口開設第一間超級市場,成為首家外資零售商。

    背景新聞:曾在香港「逼走」家樂福

    香港讓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第一次在亞洲遭遇「滑鐵盧」。分析人士指出,家樂福之所以敗走香江,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鬥不過李嘉誠,輸給了香港超市第一品牌———百佳。

    2000年9月,在香港經營3年多的法國家樂福,不堪長期虧損,宣布結束香港4間分店,全面退出香港市場。香港家樂福發言人表示,由於該公司在香港難以尋覓大型場地拓展其大型超市概念,且未能快速擴展市場佔有率,因而決定結束在香港的經營。據悉,家樂福進軍香港4年後市場佔有率仍不足一成。

    李嘉誠旗下的百佳和香港怡和集團旗下的惠康是香港兩大本地超市品牌,兩者在香港總共佔有超過八成的超市市場份額。分析人士曾介紹,在香港,凡有家樂福的地方,鄰近必有一家本地超市,它們以超低價搶奪客源。而家樂福相關人士曾表示,由於香港商業地產大多屬於李嘉誠所有,商業網點的租金往往被抬得相當高。

(責任編輯:田瑛)

相關焦點

  • 李嘉誠旗下百佳超市西部首店9月亮相騾馬市
    李嘉誠旗下百佳超市西部首店9月亮相騾馬市  李嘉誠旗下的百佳超市西部首店將於9月在成都開業。百佳超市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馮硯祖攜高層在廣州宣布,百佳超市西部旗艦店將亮相騾馬市,希望兩年內成為成都超市的領導品牌。  作為亞洲最大零售集團屈臣氏旗下三大主力之一的百佳超市,其入駐成都市場的計劃由來已久。
  • 李嘉誠旗下百佳加入永輝騰訊朋友圈 三方聯手整合廣東超市業務
    作為騰訊智慧零售戰略的線下平臺企業,永輝超市(601933)與騰訊的合作一向頻繁深入,不過這次雙方的合作還帶上了李嘉誠的百佳中國。10月24日晚間,永輝超市公告披露,永輝超市、百佳中國和騰訊擬在中國境內設立一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並將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中國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和部分現金置入合資公司。公告稱,合資公司旗下所有店鋪均使用「百佳永輝」品牌。
  • 李嘉誠的百佳超市,在大本營廣州也不行了
    敗走成都的同時,百佳在廣州也不太行了。2 月 29 日,位於中旅商城的百佳超市關閉,它是廣州首家百佳超市,迄今已有 17 年的歷史。而位於廣州天河區楓葉路珠江俊園的分店也於 3 月 7 日結業。  百佳相關負責人稱,關店因為租金太貴經營成本較高,需要優化分店選址。 「這是一個商業決定,百佳將繼續著力於華南市場,尋找更適合的位置開店。」
  • 百佳超市的停售與屈臣氏的上市:李嘉誠玩轉吸金術
    百佳超市的停售與屈臣氏的上市李嘉誠玩轉吸金術市場廣為流傳的和黃 (013)出售百佳超市一案被突然叫停,改為考慮將屈臣氏零售業務連同百佳,整體或部分分拆上市。消息人士指出,屈臣氏連同百佳超市,或可能於中國香港及倫敦兩地上市,集資額或者高達780億港元。
  •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10月25日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內地超市業務,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三方持有股權比例分別為50%、40%、10%。百佳超市歸屬李嘉誠的產業,為長江和記旗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同時也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
  • 李嘉誠注資植物做的"人造蛋" 周四在香港百佳超市出售
    由李嘉誠基金會等投資1.8億港元的植物蛋,預計本周四開始在香港的百佳超市出售。「植物蛋」創始人Josh Tetrick在廣州對大公報透露,植物蛋營養價值較市面雞蛋多1/4,但價格僅為其一半,擬半年後拓展內地市場。  食品安全一直是港人關注的焦點,面對近年禽流感等疾病的威脅,港人對雞蛋的安全開始存疑。
  • 傳李嘉誠旗下和黃擬出售百佳超市 欲作價10-20億美元
    距和黃派發中期成績表還有不足兩周,「李超人」再有矚目動作,擬出售香港超市王國──百佳超市,外電引述消息報導,李嘉誠旗下的和黃計劃出售百佳超級市場業務,作價約10億至20億美元(約77.8億至156億港元)。有分析指,此舉為長和系每年出售資產維持盈利增長的「指定動作」,惟作價似乎並不划算。
  • 和記黃埔出售旗下百佳超市業務原因大猜想
    聯商網消息:7月21日和記黃埔發出聲明,表示旗下屈臣氏集團,現正以「百佳」為主要品牌經營的超市零售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以期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同時李嘉誠向媒體證實,將出售百佳超市,稱是正常商業活動。由此也引發了業界對和記黃埔出售百佳原因的猜測。  一、和記黃埔此舉是為了回籠現金,以便轉戰歐洲市場。
  • 香港最大零售巨頭百佳超市進入內地西部市場
    新華網成都9月27日電(記者楊三軍)香港百佳超市26日在四川成都的首家旗艦店正式開門營業。這標誌著港資最大的零售巨頭--百家超市正式進入中國西部市場。  屈臣氏集團食品、電子及百貨部行政總裁艾一帆先生說,世界零售企業50強中已有70%進入中國市場。作為香港零售業的領軍企業,這次百佳超市在成都落戶,是公司開拓中國西部市場的第一步。
  • 【超市】一周內關閉廣東四家分店!百佳、家樂福相繼關店 未來將往「小」發展?
    另據成都百佳此前預告,其成都來福士Treat店將2月29日結業,國際金融中心店也將於3月底結業。據了解,百佳超市於2005年進入成都市場,先後擁有6家門店,2011年,百佳超市關閉了成都雲天店;2015年,其富臨店、茶店子店兩店先後關閉。
  • 華潤創業已經投標競購香港連鎖超市百佳
    北京時間8月21日下午消息,華潤創業財務長黎汝雄(Frank Lai)在周三表示,華潤創業已經投標競購香港連鎖超市百佳。  百佳超市是亞洲首富李嘉誠和記黃埔集團旗下資產,目前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南部有超過300家門店。
  • 百佳旗下精品超市Taste入駐廣州凱德雲尚
    百佳旗下精品超市Taste入駐廣州凱德雲尚來源:聯商網2017-02-04 09:25新年剛至,零售業就迎來回暖氣象,年貨和各種家用百貨在超市迎來銷售旺季。日前,白雲新城迎來了首家高端超市,百佳旗下的精品超市Taste正式入駐凱德雲尚。精品超市的入駐使得地鐵上蓋、綜合業態發展的購物中心內容更加豐富,為周邊的住戶以及寫字樓工作的白領們提供了生活便利。
  • 華潤稱已入標競購香港百佳超市
    【財新網】(特派香港記者 戴甜)華潤集團旗下主營零售、飲品及食品業務的華潤創業有限公司(0291.HK,下稱華創)財務長黎汝雄,在今(21)日召開的業績會上透露,已入標競投香港百佳超市,因看中其品牌和管理層能力,公司會結合自身承受能力和行業前景出價。
  • 百佳超市廣州將連關三店 20年大賣場到了瓶頸期
    這家超市已經運營了17年,從廣州第一家開業的大賣場,到廣州第二家結業的大賣場(百佳康王路店早幾天宣布結業),見證著大賣場業態在中國從輝煌到式微。3月7日,珠江俊園店也因租約到期將結業,半個月內,百佳將在廣州關閉3家大賣場門店,但仍有24家。 無獨有偶,家樂福金沙店也在上個月關閉。大賣場一般籤約租期是18-20年,現在正好是第一批進入廣州的大賣場合同期集中到期的時間點。
  • 和黃醞釀出售百佳超市 上月註冊兩家新公司
    發展勢頭正好的百佳超市近日卻陷入收購傳言。有消息稱,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00013,HK)計劃出售百佳超市,且已委聘投資銀行高盛和美銀協助尋找買家,出售估價10億~20億美元,折合港幣約77.6億~155.2億元。
  • 百佳旗下精品超市TASTE黃埔雅苑分店開業
    10月20日,百佳旗下TASTE精品超市在深圳又新增一間「黃埔雅苑分店」。據悉,百佳TASTE精品超市目前在深圳金光華廣場、廣州正佳廣場、廣州中華廣場、廣州君益商業中心、廣州匯景新城、珠海華發商都和佛山南海萬科廣場共設有7間分店。據了解,此次百佳將深圳黃埔雅苑分店升級為TASTE精品超市,除了豐富更新商品,還特別開設了創意廚房,與顧客分享優選美食與烹飪之道,提升顧客體驗。
  • 百佳超市在香港深陷指控:被指利用議價能力制約供貨商
    「記得很多年前深圳的行業協會就指出過,在欺壓供應商方面,港資百佳的惡名是排第一的,第二才是當地內資的人人樂,而外資的家樂福則排第三。」王辰告訴新金融記者,即便在內地,百佳在零供矛盾問題上也是有「前科」的。  事實上,在內地市場,百佳的問題並不僅僅局限在零供矛盾上。僅以今年為例,百佳便因食品安全問題、標籤價格不符問題等被頻頻曝光。
  • 精品超市走不遠? 百佳Taste香港最大門店14日停業
    搜鋪網消息:李嘉誠旗下的百佳TASTE品味超市上海古北店於5月21日正式關閉,昨日,Hermann中國零售微博爆料,香港最大的百佳Taste精品超市也將於8月14日正式關閉。
  • 聯商超市周報:林小海接手大潤發 家樂福開餐廳
    聯商超市周報:林小海接手大潤發 家樂福開餐廳來源:聯商網2020-06-22 12:10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6.15-6.21),林小海接手大潤發,黃明端離場倒計時;家樂福開餐廳,人均20塊;生鮮傳奇第六代新店在合肥正式面世;華潤萬家旗下萬家LIFE,杭州三店齊開;永輝超市全國布局再提速,本月連開9家新店;
  • 百佳旗下精品超市TASTE再添一店
    昨日,深圳TASTE精品超市——黃埔雅苑分店揭開神秘面紗。 TASTE是百佳旗下的精品超市,不僅可以選購源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食品及食材,還可滿足市民多樣化地追求時尚優質美味食品的消費需求。在黃埔雅苑TASTE分店,除了有豐富的商品,超市內還特別開設了創意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