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個人財富管理和投資時,最難的就是進行資產配置,因為資產配置不僅需要對不同金融產品了解,有時候還要直面人性,控制欲望並制定反人性的紀律。
作為資深財富管理從業者諾亞無錫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張昕雋,常常會被人們問到,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特別是個人和家庭應該怎麼進行資產配置。
張昕雋認為,人們之所以總會苦惱資產配置,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資產配置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階段,財務目標,資產狀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都不一樣,相應的可以使用的金融工具也不一樣;
2、在進行投資時,個人和家庭缺少專業知識,並且自己在投資方面也沒有足夠的信心。
張昕雋表示,其實無論是單一理財還是做資產配置,應當是站在同一維度而言的,同一前提條件下的考慮,才有實際意義;
比如:你要做1年的理財,銀行給你推薦房地產信託,投資期內可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你卻又擔心房地產行業馬上完蛋;比如系統性風險出現時,銀行會倒閉,於是你說買黃金更安全。
你要保證資金有流動性,給你推薦貨幣基金,收益還能高於一般存款利息;你又覺得現在行情好,貨幣基金沒有股票基金漲得快,也跑不贏通貨膨脹。
以上這些就是沒有站在同一維度上的對話。
很多投資者都是這樣,在考慮收益的時候是一種假設前提,考慮風險的時候,畫風突變又成另一種假設條件;這樣就很難達成有效方案。
就好比你擔心正常運轉中的國家,突然金融全面崩塌,需要你攜黃金外逃,過以物易物的生活…
一定要這樣想的話,那應該再多想一步,結合一下我國國情,出現這種情況,其他行業會是啥樣?什麼事件能引發這種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有多大?那會兒全球是個什麼狀況?估計到那會背著黃金,真不如帶倆饅頭有用。
言歸正傳,對於廣大家庭和個人而言,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張昕雋建議要先明確一下幾個問題:
1、你的每一筆投資金打算投多長時間?
1-2年?3-5年?還是10年以上?
2、投資目的是什麼?是做投資還是做投機?
是不想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還是想參與未來市場上漲的紅利,追求高收益?
3、這部分資金未來要用做什麼?
教育,養老還是醫療、傳承?能不能發生風險?
4、期望獲得什麼樣的收益水平?
張昕雋表示,最好把上面這些問題和答案寫出來,以便在以後的投資過程中,經常查看,是自己保持初心,同時,也在資產、收入、負債改變,目標發生變化,需要進行調整策略時,有一個明確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