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維可能被負面情緒封印了

2020-12-18 南小滿520

你的思維被封印了?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知識,有些人提升迅速,有些人卻止步不前?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問題,有些人腦洞大開,有些人卻一片空白?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困境,有些人淡定自若,有些人卻驚恐焦慮?

難道真的是智力上的差距?

那是因為,你的思維裡有兩道封印沒有解開!

因此,思維升級的第一步,就是先為你解開這思維的兩道封印!

第一道封印:負面詞語

我們用語言,理解周圍的世界;整理自己的思緒;描繪未知的想像。

你腦海中的每一個想法、每一絲困擾,都需要語言來幫你描述。

語言就像是思維的原始碼,不同的語言模式,將構成不同的思維方式。

一旦你思考問題的時候,碰到了這個封印中的某些詞語或者語句,你的思維就會立刻停止轉動,就像被封印了起來一樣!

這道封印叫「負面詞語

什麼是負面詞語

比如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沒有辦法、這樣行不通……在這些語句中的「不、沒有」就是負面詞語。

我們的思維只能接受正面詞語,而不能接受負面詞語。

當我們使用「負面詞語」來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思維狀態就是停滯的。

比如你讀下面幾句話:

● 我沒有朋友……

● 這個沒辦法……

● 我不想那麼窮……

你的思維在讀這些話的時候,有什麼感受?

除了感受到孤獨、無奈、悲傷之外,你可能什麼都沒想到,你的思維就停在了那裡,像在自己身邊畫了一個圈,把自己困在中間無法動彈……

那怎麼辦

如果想要解開這道封印,你就需要找到這些限制你思考的負面詞語,並把它們從你的語言中刪除,並用正面詞語代替。比如,我們可以將上面三句話改為:

我沒有朋友 →我要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這個沒辦法 →我要換個新角度思考一下

我不想那麼窮→我要想辦法增加收入

我們可以看到,左邊部分的語句,看上去是靜止的,是死氣沉沉的,思維像是被封印了,停止了思考……

而將負面詞語改成正面詞語之後,封印就被解開了,你的思維就立刻轉動起來,右邊的句子看上去就是動態的,是有所行動的,是充滿可能性的。

第二道封印: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一來,系統崩潰,思維停止……

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狀況,甭管你有多麼高的智商,在情緒面前都無能為力,立刻變得暴躁衝動,看誰都欠揍!或者心情低落,什麼都不想做!

比如,你工作得好好的,莫名其妙被人打小報告,被老闆叫去談話,你感到非常憤怒!

比如,你喜歡的球隊輸了球,你連續三天都鬱鬱寡歡!

那怎麼辦呢?

既然是「外圍世界」導致了你的情緒,那麼你要麼改變世界,要麼控制自己!

所以,大多數人在被負面情緒影響的時候,通常會選擇以下三種方式來處理。

如果把情緒比喻成頭痛腦熱,我們會如何醫治?

● 是忍住假裝沒事?

● 還是在手上劃一刀,讓注意力轉移到手上的痛感?

● 或者對頭部進行冰凍讓頭腦降溫?

● 甚至乾脆把頭砍下來不要了?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處理方式很滑稽,但我們現在處理情緒的方式,和剛才說的頭疼醫頭的方式是一樣的。

我們把情緒當成了「問題本身」

我們會和對方說,請你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我們會和自己說: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

頭痛,意味著你身體的其他部位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你去處理,比如某個部位發炎了,或者身體感染了某個病毒,等等,你得對症下藥才有效。

但這還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那更好的治療方式是什麼呢

1.表現狀態

情緒是一種狀態,不是問題本身。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消除狀態。發燒了,要找到是身體哪裡有炎症,是什麼部位出了問題,而不是只在頭上敷冰袋。

2.內在感受

內在感受是導致情緒狀態的原因,那是什麼導致了不同的內在感受呢?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你正參加一場培訓,很認真地在聽講,突然老師衝下講臺,搶走了你的手機,然後對你大吼一聲:「你爸媽小時候怎麼教你的?!上課玩手機,你懂不懂尊重人啊!你是不是有病啊!」

然後當著眾人的面,越罵越兇……

請問,你心裡是什麼感受?

一定是怒火中燒吧,是不是會立刻站起來懟回去?甚至握緊了雙拳,隨時準備揮舞?

那麼怎麼具體的解決辦法呢?

1.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你能力的提升,當你遇到同樣的狀況,你的情緒狀態會發生變化。英勇、自信、從容……這些都是有能力做保障的結果。

2.建立正面的信念系統

信念,就是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你認為這個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你的朋友或者愛人「應該」如何對待你?你做了某些動作「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反饋?

每一套普世哲學,每一個宗教神廟,都代表著一套信念系統,都在告訴你這個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人與人的關係「應該」如何相處,每個人「應該」遵守什麼樣的行為準則……

它們之間沒有對錯之分,但是一旦你接受了某個信念,你頭腦中就會多增加一條「應該如此」,一旦周圍的世界出現不符合這個「應該」的情況,就會立刻觸發你的負面情緒,讓你悲傷或者憤怒!

那麼,你應該學習哪套信念系統呢?

市面上有無數條信念,從《論語》到《聖經》,從宗教到哲學。

這裡面都有大量優秀的信念、價值觀、規條,有些信念系統非常完整。它們之間沒有對錯,你選擇其中任意一本深入學習,都能改變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改變你對為人處世的理解。理解變了,情緒自然就會跟著改變。

無論選擇哪一套信念系統,其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讓自己在這套信念系統下,能夠更容易獲得精神上的自由,不被煩惱苦難所困,能感受到幸福與快樂……

關注小滿,投資自己。

相關焦點

  • 大腦總是產生負面思維念頭、負面情緒,無法控制,該怎麼辦?
    我們非常理解小雨所遭受的負面身心壓力和情緒困擾。 一方面,小雨感到很多負面的情緒思維和內在感受,自卑、自責、自我否定,而且還把陳年往事的小瑕疵翻出來自我悔罪;同時這些負面的思維念頭還甩不掉,有一種不受控制的趨勢。 另一方面,小雨自己能夠清楚明白地分辨這些負面的感覺和負面情緒狀態,有強烈的抵抗意識。
  • 緩解負面情緒的實操步驟|讀《思維改變生活》(三)
    繼續分享Sarah Edelman博士寫的《思維改變生活》積極而實用的認知行為療法。 前兩篇文章,我們了解到了,負面情緒源自非理性的觀念和想法。 改善情緒問題,分為兩個步驟。
  • 思維如何影響大腦?如何避免長時間陷入負面情緒中「難以自拔」
    大腦無時無刻不在產生思維,我們的腦袋裡一直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充斥著,有的人覺得「我很失敗,我連減肥都做不到」「我壓力太大了,我必須吃點東西」「我的睡眠就是糟糕透了,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睡覺」「我已經老了,所以記性變差很正常」。
  • 心中負面情緒太多,總愛胡思亂想怎麼辦?
    通常負面情緒多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目前正承受很大的壓力或者剛經歷過重大的打擊,所以還沉浸在痛苦中。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就先不要抗拒這種難過的情緒,給它一段時間釋放。總之,就是給自己一段時間把這些負面情緒釋放掉,然後等你漸漸恢復了平靜,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二種情況】並沒有什麼導致負面情緒的直接原因,是性格使然,比如,你本人是個悲觀主義者。通常一個人思考事情的方式,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
  • 身體比你想得更有智慧,巧用身體的智慧消除負面情緒
    有時候讀書並不能解決一些問題,是因為你讀的書所形成的認知存在於你的左腦邏輯判斷和思維部分;身體的大量信號,儲存在身體和情緒中,例如碰到一件事情,你的心會緊,胃會扭,背會緊繃,手腳會發抖,頭會漲,這些情緒在過去事情發生的時候,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是不能的通過認知來解決的,必須要盡進到場景當中,從身體入手,從身體層面來讓自己完全的放鬆;來緩解激烈的情緒
  • 你知道嗎?!鮮花可以化解療愈你的負面情緒!
    花精療法是用健康、積極、高頻的能量消融負面、消極的能量,用美麗、和平的花朵的能量,面對傷害和幹擾著我們的各種負面能量,一如用陽光融化冰雪、以善良戰勝邪惡、用美德消融缺陷。花精的本質是如此的溫和、自然,在歐洲它一直被歸為食品類,如同你飢餓時吃下一碗米飯可得飽足,而你遭受驚嚇極端恐慌時服下一劑巖薔薇則可平復恐慌、重獲勇氣和力量。
  • 孩子的情緒改變,也許是在表達「負面情緒」,正向引導很重要
    當小孩出現負面情緒後,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的舉動,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情緒。所以家長會認為自家孩子,可能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並不會往這方面想。那麼孩子會有哪些表現呢? 孩子的作息發生了改變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的生活作息,突然出現了改變。
  • 扭轉你的潛意識,消除負面情緒的8個行動
    其實不然,你完全能用積極的思想去吸引富足和幸福的生活:財富、好的工作、愛情、健康的身體等。但是當你總是充滿消極負面的思想時,壞事也會接踵而來。如果你為你的負面思想而擔心,這是一件好事,因為你至少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很多人充滿負面思想而不自知,還總是抱怨為什麼自己會遇到那麼多的不幸。
  • 你的負面情緒,會對哪一些人造成影響和傷害
    點擊關注長腿大象與你分享生活瑣碎一般你的負面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往往人都沒有意識到你的負面情緒不僅對身邊的朋友造成了傷害的同時也對自己造成了傷害,現在來說一說是哪一些事影響了你的情緒。,但是這些負面情緒都給對方心裡深深地留了一個案底,若找不到合適的解釋的傾訴彼此就會重新定義感情。
  • 如何面對負面情緒
    你我皆凡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首先情緒Cemotion)是一種內部的主觀體驗,但在情緒發生時,又總是伴隨著某種外部表現。人們通常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通稱為負面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是有不適感,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
  • 疫情期間容易出現負面情緒?請打開這份心理自助手冊
    在疫情中出現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是人們在應對不確定性時的正常反應。但是過度的負面情緒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消極影響。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應該如何自助?農曆庚子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無論是身處中心的武漢人,還是遠離武漢的其他地區的人們,都在承受著各種此次疫情帶來的傷害。
  • 別讓你的負面情緒毀掉一個孩子的成長
    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負面情緒日積月累,達到一定極限後猶如火山一樣很容易爆發。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常常忽視了去管控自己的情緒,還帶著不良情緒和孩子相處,讓家庭氛圍變得壓抑、焦灼。小孩子通常無法判斷父母情緒失控的根本原因,他們往往會因為成人情緒化的對待自己而進行自我判斷,爸爸媽媽為什麼會生氣?是因為我不乖嗎?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觸發了爸爸媽媽現在的行為?
  • 漢和資本:不易察覺的「負面情緒」與判斷力
    這種初級的、本能的思維模式在熟悉的環境和日常簡單的生活中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做出迅速且正確的選擇。但在新事物與眾多觀點交織繁雜的今天,最初級和本能的自我保護情緒,有時會在不查之下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
  • 一周心理學:負面情緒是如何讓一個人失控的?
    這裡是一周心理學 每周教你一個心理學小知識 上周我們談到,因為「負面偏好」的緣故,我們會更加傾向注意負面的事件,導致容易被負面情緒所困擾。 這周我們接著來聊負面情緒。
  • 花精的緣起於負面情緒的管理
    這麼多年的思維習慣都是在用理智思考,尋找著各方法論,解決著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和問題。那段時間焦慮與無奈的情緒覆蓋了整個頭腦,發現我對我的身心忽視太久了,她已經非常疲憊了,我還在不停地告訴她,加油!加油!等我感覺到時,所有的壓力、委屈、恐懼、焦慮都被我放在心底裡,包裹了一層又一層的殼,她已經太久沒有感受到內心的喜悅了。
  • 孩子有負面情緒?用「理性情緒療法」糾正孩子非理性信念
    埃利斯解釋說,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維與信念。那更何況是處事甚少、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那麼我們要怎麼辨別非理性的信念呢?所以,如果孩子有這樣的非理性想法,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想要的和結果會相悖的話,因而負面的情緒和消極逃避的做法。●過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指的是一種把 「小概率事件」定義成「必然事件」的心理。
  • 釋放負面情緒的5種方法
    我是一個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人,當了媽之後更甚,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讓我生氣,看到老公玩手機不管孩子會生氣,孩子淘氣會生氣,有時候還會莫名其妙煩躁、不開心。產生這些負面情緒很正常,它是我們情緒構造的一部分。無法擺脫,亦無法隱藏。但我知道,我不能一直沉浸在這種負面情緒中,容易迷失自我,變得消極,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看到有人來了,妹妹趕緊說:「媽媽你快安慰一下哥哥吧,他把樂高堆壞了就一直哭。」朋友聽完並沒有選擇安慰兒子,而是特別不耐煩地說:「這點破事值得哭?你就給妹妹做這樣的榜樣?」聽完朋友的話,小王趕緊把她拽走了。後來朋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跟小王吐槽自己的兒子,說他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怎麼說都不聽。
  • 心理學:釋放你的負面情緒,做一個不要臉的人
    其中,過時、過量的部分,也會造成個人的情緒異常。 所以,是壓力導致了負面情緒的產生。既然已經知道了緣由,那麼,為何不試著紓解壓力,亦或是排解負面情緒呢?
  • 「一日即一生」:克服負面情緒的四個方法
    一、什麼是負面情緒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