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2020-12-17 社會心理學分析

(感謝大家閱讀小編文章,喜歡的讀者可以點讚或轉發,也可以點擊上方關注,和小編一起探討心理學的秘密,走進心理學)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西方各種新思想湧入中國,形成各種浪潮:弗洛伊德熱、尼採熱、波普熱等,其中也包含了馬斯洛熱潮,據當時統計,在這次熱潮中,關於馬斯洛及馬斯洛的書至少出售了55萬冊。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

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馬斯洛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4.01---19)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

馬斯洛

馬斯洛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個猶太家庭,父母是從前蘇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他是家中七個孩子的老大,父親酗酒,母親極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殘酷暴躁,對他們要求都很嚴格,因此對馬斯洛來說他的童年生活是痛苦的,他從未體會過父母的愛,加上他所在的地方猶太人又很少,也因此遭受到別人異樣的目光和冷落,在這種家庭和社會的環境下,幼年的馬斯洛成為一個內向、敏感的孩子,為了躲避這種環境,他愛上了讀書,把書籍當成避難所,書也成為他唯一的朋友。長大後的馬斯洛因為天賦聰穎和辛勤的學習,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後來因心臟病突發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市。

馬斯洛之前一直學習的都是行為主義,直到1928年,馬斯洛不顧父母的反對和他的表妹,也是高中同學貝莎(Bertha Goodman)結婚之後,接著轉學威斯康星大學,他的人生開始出現轉折。馬斯洛馬斯洛於1930年獲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次年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1934 年獲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據悉,經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的測試,發現當年馬斯洛的智商居然高達195,還是很厲害的。

影響馬斯洛心理學思想轉變的原因有:他的第一個孩子出世後,他觀察嬰兒行為的奇妙現象,使他領悟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企圖藉動物研究結果推論解釋人類行為的做法,根本不切實際;加上馬斯洛在布魯克林任教期間,正是德國納粹迫害學術思想時期,很多歐洲著名心理學家避難美國,他亦因而得識格式塔心理學家魏特海默、W.柯勒和考夫卡及精神分析心理學家 K.霍妮、阿德勒及 E.弗洛姆等人。這些人的思想都對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念產生了影響。

馬斯洛在心理學領域、人類思想領域至今依然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需求層次」、「自我實現」、「高峰體驗」等,其中最出名的要數他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了,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內容。

馬斯洛需求層次5層

需求理論是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後來在1954年,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探討了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不過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敬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之間。

該理論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在人力資源行業,教育行業,流動人口管理,青年教師管理,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心理學等方面都有運用

生理需求:是人類最底層,最基本的需求,包含水,食物,睡眠,性等內容,生理需求是推動人類生存的動力,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安全需求:這個層次需求是在滿足生理需求的情況下,這個需求主要體現在社會秩序、體質、法律、和平、醫療、教育等各方面的安全和社會保障,人們需求安全感。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社交需求:也叫做歸屬與愛的需求,體現在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融入大團體,和大家建立起良好的社交關係,得到團體的喜歡,也是是對友情、信任、愛情的需要。

尊重需求:較高級別的需求,在滿足前面幾種基本需求後,人們開始追求關於個人的高級需求。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也就是自尊,希望自己有能力,在各個方面都可以做好,有自己的成就,實現自己的理想;外部尊重即是追求外界的權利,地位,渴望得到他人對自己的認可。

自我實現需求:最高級的需求,是指個體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實現自己的追求,成為偉大的或具有影響力的人物。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求知需求又稱認知與理解的需要,是指個人對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決疑難問題的需要。馬斯洛將其看成克服阻礙的工具,當認知需要受挫時,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滿足也會受到威脅。)

(審美需求:指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追求)

以上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理論內容,這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在某個階段,不同時期,人們都有一個主要的需求;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大大影響了這個世界,在企業方面,人力資源管理者也會運用這個理論來制定相應的激勵,滿足不同時期,不同性格的員工,使其更好的提高企業團隊的凝聚力;在市場方面,人們也根據這些需求研發出不同產品來滿足人們的需求: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生活日用品、保護身體安全或保障的產品、擴展人們人際交往的軟體產品等等。

馬斯洛的其他理論:

自我實現者的人格特徵

馬斯洛根據他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人格得出的自我實現者人格特徵有以下幾點:

1.全面和準確地知覺現實 2.接納自然、自己與他人3.對人自發、坦率和真實

4.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5.具有超然於世和獨處的需要 6.具有自主性,在環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賞力 8.具有難以形容的高峰體驗 9.對人充滿愛心10.具有深厚的友情

11.具備民主的精神12.區分手段與目的 13.富於創造性

14.處事幽默、風趣15.反對盲目遵從

高峰體驗

馬斯洛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覺。

文章就講解到這裡,大家對於馬斯洛需求理論是否了解了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關注一下,以後和小編一起探討更多心理學的名人,著名理論。

下面大家可以選一下,看看大家現在處於哪個需求階段呢?

相關焦點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前言需要層次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的人文科學理論之一。書中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對馬斯洛需求水平理論進行了5年的相關研究,認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一種規律,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後天規律,不是本質規律,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也不明顯。換句話說,需求的層次結構沒什麼。
  • 馬斯洛需求的層次輪迴
    馬斯洛是20世紀美國一位赫赫有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他最著名的就是開創了一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學說。在這套理論學說裡面,他把人類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等五個類別。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之批判
    人類區別於低等動物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類具有更多形式和更多層次的主觀需要。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了人與動物之間的這種差異?人類的需要層次應該怎樣來客觀地劃分?各個需要層次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內在邏輯關係?顯然,這不僅是價值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整個社會科學的重要內容。目前,關於人類需要層次的劃分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 重新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我去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管理學作為我們最開始的一門課,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此前老師教學包括百度大部分都是說,我們先有下面的生理需求,一層一層遞進,然後自我實現需求,這些需求是不同階段出現。
  •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討論「需求」這件事
    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最離不開的就是需求,需求有很多,但也要做出篩選,避免被「偽需求」支配)辛辛苦苦做出的產品功能無法真正解決用戶痛點。而本文就提出了幾條推論——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更進一步理解需求,了解需求背後的本質。
  • 直銷溝通的基礎理論之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的這些需求是有層次的,是由低到高逐步滿足的。同時,馬斯也提出,人們並不是等到滿足了一個需求後才會追求上一層次的需求,而是在一個需求得到部分滿足後,其需求的重心就會發生圍轉移。該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層次:第一,生理需求。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第二,安全需求。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工作中有什麼意義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馬斯洛需求理論大概是最為大眾所熟悉的理論之一了。
  • 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會如何做運營?
    無論是做產品還是做運營,我們一直都在說著「用戶需求」。但用戶到底有哪些需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又該如何結合用戶需求和自家產品?我想,你可以試著學學那位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本篇文章,我們就看看如何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出發,去理解我們產品所滿足的不同用戶需求。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證明:想抓住男人的心,從滿足這3個需求開始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來的,在他的著作《人類激勵理論》中,他將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劃分成了五種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就像我們去商場買東西的時候,一件事物之所以值得我們去消費,是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內心的需求。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需求
    這就是庫裡的"鏡中我「理論。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會有這樣一種思想運動先後會經歷三個階段:想像他人如何認識自己想像他人如何評價自己自己對這些想像的情感。米德根據庫利的鏡中我理論進一步發展了」自我「理論。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或說一個人特別的自我這樣一個評價。那麼自我是如何構成的呢?人並非天生就有自我,自我也並非源自於本生能,相反自我是通過與他人的互動發展而來的。
  • 靈性才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頂層
    小白學心理系列導讀:本文主要講解一個大家相對熟悉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但略有不同的是,我在大家熟悉的五層需求上加了一層,其實是馬斯洛自己晚年發現的,也就是靈性覺醒的層面,希望給大家補充一點新知。本節要給大家講解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書本裡面也翻譯成需要層次,但我更傾向於使用需求層次,比較符合大多數人使用的習慣,特此說明!),相信這個理論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觸的,因為他的應用面實在太廣。無論是人力資源、產品設計還是營銷推廣方面,無一不在使用這個理論。
  • 馬斯洛理論:五種需求層次,其規律具有很強的現實性與啟示意義
    前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在1943年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書中將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劃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看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知道如何避免青春期孩子叛逆
    本章帶來的內在需求發展規律,是我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得出的,相信讀完本篇文章後,父母對於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會有很大的啟發,也會明白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叛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什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很有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在1943年,馬斯洛就在《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中就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不過這個理論直到60多年後的2011年才得到了一個科學證實。2011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對研究123個國家的數據,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進行了測試,從100多個國家的多項調查結果,對金錢、食物、安全、社會、積極情緒等多向的問題進行調查。
  • 乾貨:需求層次理論的應用(附案例)
    在薪酬相關的激勵理論中,相關性最強的有需求層次理論、激勵保健理論、效價期望理論、社會比較理論和綜合激勵理論五類。需求層次理論的應用需求層次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的心理學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43年提出的。
  • 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明白了
    但如果我們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仔細觀察下兒童的成長,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叛逆不聽話幾乎是一種必然。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1970),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馬斯洛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坦然面對生活中的貧窮與苦難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坦然面對生活中的貧窮與苦難面對底層的窮與苦,你的選擇將照亮未來的人生路。北京一名計程車司機,因長年帶著患老年痴呆的妻子跑車而導致評分很低。他的故事上熱搜後,各種評論五花八門,甚至有人質疑:幹嘛僱個保姆在家裡看著?這種質疑讓人很無語。沒有經歷過窮與苦的生活,你可能永遠不知道——總有一些人生活在社會的底層,而他們生命中最大的祈求就是「好好活下去」。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在《植物大戰殭屍》中的運用
    文/一包沙袋rdw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能體現在網遊,尤其是MMORPG。但今天筆者要另闢蹊徑,嘗試分析《植物大戰殭屍》中需求層次理論的體現。各種成就,必有一款適合您有一處細節值得注意:成就未解鎖即可查看條件。這樣設計方便有強烈尊重需求的玩家有的放矢,可謂友好,但也因而丟掉了意外解鎖成就的驚喜感。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符合消費心理學的廣告策劃
    前不久在整理所有的活動,發現不論線上還是線下,所有成功的活動毫無例外地把握了幾個點: 抓住了目標人群的心理需求 活動獎項設置上,符合消費者心理學 推廣方式恰到好處引發了口碑傳播一、目標用戶的心理需求先從目標人群的心理需求上來講,根據人本主義理論的馬斯洛需求分析,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電影《雙旗鎮刀客》實際上是爽片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電影中主人公需求的實現生理需求是指維持人類正常生理功能的需求。例如,吃飯、穿衣和睡覺是最基本的身體需求。電影伊始,小男孩孤身一人,走過蒼茫崎嶇的大漠,此時,他的父親去世,家庭失敗,嘴唇皸裂,風塵僕僕,衣食住行的基本生理需求無法保證。來到雙旗鎮後,我終於在茫茫大漠中看到了一點人間煙火,並被跛足的嶽父一家接受了,有了立足點,我再也不能獨自徘徊了。故事一開始,就解決了人物吃穿睡等基本生理需求,向更高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