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清史編纂工程文獻整理項目《桐城派名家文集》出版

2021-01-08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日前,由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嚴雲綬教授、省社科院施立業研究員和安徽大學江小角教授共同主編,安徽大學、安徽省社科院等7家單位的13位省內外專家參與的國家清史工程文獻整理項目《桐城派名家文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桐城派名家文集》收入姚範、吳德璇、陳用光、方東樹、姚椿、管同、劉開、姚瑩、吳敏樹、龍啟瑞、戴鈞衡、王拯、方宗誠、薛福成、馬其昶、姚永樸、姚永概等17位作家詩文集和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梅曾亮、曾國藩、張裕釗、黎庶昌、吳汝綸、賀濤、範當世等11位作家的文章選集,總計15冊,1000萬字。

桐城派興起於清代康熙之際,延續至民國年間,前後近300年,其陣營之大,內涵之豐富、複雜,在中國文化學術史上,實屬罕見。《桐城派名家文集》的出版,為桐城派研究提供了一套較系統的資料,有助於改變以往桐城派研究資料零散不足的狀況,也為學術界開展清代文學史、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政治史、社會史等研究工作提供寶貴資料,並為高校文科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提供基礎性的文獻資料。

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 宛婧

相關焦點

  • 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最大規模文獻整理項目日前竣工
    8月18日在滬舉行的《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出版總結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對其學術價值進行了探討,認為《清代詩文集彙編》不僅為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提供了足資參考的原始文獻,而且填補了學術界此前尚無清代斷代詩文總集整理出版的空白,是一部可以經受歷史考驗的高質量著作。
  •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桐城派大辭典》被指錯訛百出,編委會回應
    《寫在》一文稱:深邃廣博的桐城派相關知識需要整理與普及,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推出新的精品佳作。編纂一部與桐城派規模相稱的大辭典,為眾之所望,乃勢在必行。桐城派崛起於清初,以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的籍貫桐城(包括今安徽省縣級桐城市、銅陵市樅陽縣及安慶市宜秀區一帶)得名。桐城派統領清代文壇200餘年。
  •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推出前期成果
    本報訊(亦平)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組織編輯的《文獻叢刊》、《檔案叢刊》、《編譯叢刊》和《研究叢刊》,日前有33種359冊圖書分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等出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所長成崇德說,這些剛出版的圖書是整個清史纂修工程的前期成果,為主體工程提供豐富的第一手史料。
  • 清史工程優秀出版成果展舉行
    光明日報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戶華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日前在京召開清史工程優秀出版成果展暨《國之大臣——王鼎與嘉道兩朝政治》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研討會前,與會嘉賓參觀了清史工程10餘年來的優秀出版成果。
  • 天津日報:《清史》編纂進入最後衝刺(圖)
    記者從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了解到,截至2011年年底,《清史》145個項目已有130個項目提交了送審稿,審改工作全面展開。按進度,2012年年底將基本結束審稿工作。另外,同時進行的史料整理工作已整理完成檔案200餘萬件,出版了一大批圖書,並有相當部分的史料已上傳網絡供修史專家使用。
  • 《桐城派大辭典》被指錯訛百出 編委會回應
    《寫在》一文稱:深邃廣博的桐城派相關知識需要整理與普及,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推出新的精品佳作。編纂一部與桐城派規模相稱的大辭典,為眾之所望,乃勢在必行。  桐城派崛起於清初,以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的籍貫桐城(包括今安徽省縣級桐城市、銅陵市樅陽縣及安慶市宜秀區一帶)得名。桐城派統領清代文壇200餘年。
  • 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大型文獻整理項目——新版《張謇全集》問世
    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大型文獻整理項目——新版《張謇全集》問世 2013年07月19日 11:55:03 | 來源:南通網
  • 《戴逸文集》發布會暨戴逸先生清史學術思想座談會在常熟舉辦
    本網記者 王廣祿/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廣祿)11月27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常熟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戴逸文集》發布會暨戴逸先生清史學術思想座談會在常熟舉行,紀念《戴逸文集》的出版,進一步探討戴逸先生的治學經歷和學術思想
  • 《桐城派大辭典》因錯誤太多被下架
    當天,記者從《桐城派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得到證實,該書確已下架。京東、噹噹等網站的官方銷售渠道也下架了此書。這距離7月14日《桐城派大辭典》(以下簡稱「辭典」)舉行新書首發式暨研討會不到一個月。據媒體報導,「辭典是2019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是全國首部以一個文學流派為內容的文史工具書,填補了中國文學史和中國辭書史兩個領域的空白」。
  • 清史纂修工程《清代詩文集彙編》獲專家讚譽
    18日,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最大型文獻項目《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出版總結會在滬舉行。與會學者對《彙編》的史學價值和編纂質量予以高度評價。  與會專家認為,《彙編》選目得當,內容廣博,選本精當,編纂嚴謹。該書的出版,不僅為當前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提供了足資參考的原始文獻,對於保存古代文獻厥功甚偉,而且填補了學術界此前尚無清代斷代詩文總集整理出版的空白。
  • 《岑春煊集》:補上晚清民初政壇要角文集出版的一個缺環
    近年來,隨著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的實施與推進,清代一批重要人物的文集、全集被整理出版,大大推動了相關政治事件、學術思想、社會觀念、歷史人物、交遊網絡研究的深化和拓展。由譚群玉、曹天忠編,譚群玉、曹天忠、陳文源標點的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的新成果《岑春煊集》(全六冊)日前面世。
  • 《梁啓超全集》延宕半世紀將出版 湯志鈞編纂
    現在,從1982年接受《梁啓超全集》編纂項目的歷史學家湯志鈞,跟他一起做這個工作的兒子湯仁澤也已經從上海社科院退休。一直到2014年,湯家父子做了30年的《梁啓超全集》編纂項目終於成為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月3日上午,20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梁啓超全集》」開題會在上海社科院舉行。目前全集一半已經完成校對,「剩下十多集還要繼續。」湯仁澤說。
  • 國家清史編纂工程已完成初稿 三年後將正式編成
    目前,他參與的國家清史編纂工程已完成近百卷清史初稿,預計三年後正式編成。   戴逸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是中國當代少有的兼通清代前後期歷史的清史大家,曾編寫《中國近代史稿》第一卷、《簡明清史》等有影響力的史書。在他呼籲下,我國於2002年8月啟動國家清史編纂工程,十餘年來,老先生一直擔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
  •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藏文文獻》首次全部整理出版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藏文文獻》首次全部整理出版每日甘肅網1月1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於15日從省文物局獲悉,由法國國家圖書館與中國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編纂的《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藏文文獻》,於日前首次全部整理出版。
  • 曠世儒學文獻整理的先行
    >【項目推介】:由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舒大剛教授作為首席專家領銜編纂的《儒藏》,被列為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山東省「十二五」「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重點項目以及中國孔子基金會、貴陽孔學堂「重大項目」。
  • 《呂留良全集》《呂留良詩箋釋》出版座談會在桐鄉舉行
    本報訊 11月7日,由中華書局、桐鄉市文化局、望洲書院聯合主辦的《呂留良全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項目)《呂留良詩箋釋》(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出版座談會在浙江省桐鄉市召開。
  • 《呂留良全集》《呂留良詩箋釋》新書出版座談會在桐鄉召開
    11月7日,由中華書局、桐鄉市文化局、望洲書院聯合主辦的《呂留良全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項目,以下簡稱《全集》)、《呂留良詩箋釋》(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以下簡稱《詩箋釋》)新書出版座談會在浙江省桐鄉市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師範大學、中華書局等單位的學者和領導,參加了本次會議。
  • 《桐城派大辭典》首發式暨研討會在肥舉行
    圖為《桐城派大辭典》首發式暨研討會現場圖為《桐城派大辭典》7月14日,歷時8年編纂、出版的《桐城派大辭典》新書首發式暨研討會在合肥天鵝湖大酒店舉行。這不僅是我市文化發展史上的盛事,也是安徽文化事業發展和新聞出版工作的盛事。
  • 蔡武在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第八次全會上的講話
    我們今天的清史纂修工作也是國家修史、官方修史。早在上世紀60年代,白壽彝同志就提出,要對傳統史學的編纂思想、理論和方法進行系統的發掘、分析和研究。這個意見十分重要。清史編纂工作啟動以來,我們在文獻資料的整理上投入了很大精力,現已整理出檔案200餘萬件,即使這樣,也只整理了檔案總數的十分之一,而且由於我們邊撰寫邊整理,還存在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有清一代浩如煙海的史料,既是歷史事實的客觀見證,又是我們認識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