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戶華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日前在京召開清史工程優秀出版成果展暨《國之大臣——王鼎與嘉道兩朝政治》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研討會前,與會嘉賓參觀了清史工程10餘年來的優秀出版成果。為保證修史質量,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一直十分注重清代檔案、相關文獻、清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出版工作,已形成文獻、檔案、研究、圖錄、編譯五大系列叢刊。據統計,現已出版圖書205種,2824冊,總字數約18億字。其中,《清代詩文集彙編》收錄較有影響或具有史料價值的個人詩文集4058種,附作者小傳3423篇,分801冊影印,是迄今為止內容最豐富、部頭最大的斷代詩文總集。
研究叢刊《國之大臣——王鼎與嘉道兩朝政治》由文化部清史纂修與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卜鍵研究員耗時兩年完成,共70餘萬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於今年6月出版。該書以清朝中葉身兼東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的重臣王鼎為引線,以軍國大事為節點,全景式展現了清嘉慶、道光兩朝的政治狀況。
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啟動於2002年,共計確立主體項目144個,已延攬海內外近兩千位專家學者參與修史工作。目前稿件正分批進入審改及後期的整修和質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