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0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8 月 22 日,由哈報集團醫衛康養工作室和黑龍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共同舉辦的 " 新晚報粉絲節 " 哈醫大一院專場義診活動在哈醫大一院門診大廳舉行。
11 位頂級專家為千餘名患者進行了免費診療。 針對患者們諮詢比較多的共性問題,以及專科領域被大家忽視的常見誤區,專家們接受了新晚報記者的專訪,沒有趕到活動現場的朋友可以通過視頻了解詳情。
普外科主任孫備:↘
很多普外科患者對於一些疾病觀察還是手術拿不定注意, 建議大家建立動態健康檔案 。 如有甲狀腺結節和乳腺結節的患者每 3 個月 -6 個月做一次檢查;有 1 釐米以下膽囊息肉的患者動態查看息肉是否在增大,做到心理有數;胃上有息肉,間質瘤的患者動態查看也很重要。患者們要樹立健康意識,及早診斷,90% 的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
神經內科主任李國忠:↘
腦梗塞、腦出血等腦血管病是北方人常見的疾病。當出現語言障礙、口角歪斜、走路不穩、肢體無力、麻木、頭暈等情況時,要考慮到是否是腦部出現問題。這時要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腦血管疾病是可控可防的,日常 建議大家限鹽、適當運動、戒菸戒酒,控制好血壓、血糖。
骨外科主任畢鄭剛:↘
骨科疾病關鍵在預防,我國 90% 以上的人都無法通過進食補充到足夠的鈣,絕經後的女性更是鈣流失較快人群,因此,需要通過鈣片來輔助。 建議大家每天要額外補 800-1000 毫克鈣片,同時要搭配維生素 D,促進鈣片沉積到骨頭。
神經外科急診急救綠色通道主任張相彤:↘
入秋之後腦出血患者暴增,很多有 5 年以上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血壓控制不理想, 在季節轉換時,血管收縮,容易誘發腦出血 。建議三高人群把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平穩,血壓維持在 120-130 毫米汞柱,低壓控制在 80-90 毫米汞柱之間最好。腦卒中剛發生時會有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的症狀,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徐巍:↘
現在腫瘤的發病率很高,隨著醫學的發展,藥物的研發,很多患者長期用藥生存狀態也好。作為全國中醫腫瘤區域治療中心,哈醫大一院中西醫結合科根據每個患者不同的體質用藥,既包括西醫的規範化治療,也配合中醫的調解。" 三分醫七分養 ",患者在治病的同時,還要注意心理、睡眠和營養的調解。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
在門診中,80% 有慢性咽炎症狀的患者都有咽喉反流,但是絕大多數患者沒有被明確診斷,因而無法根治疾病。咽喉反流是胃液和消化液逆流而上,而引起咽癢、咳嗽和異物感,很多患者被誤診為慢性咽炎吃了很多藥甚至做了手術也沒有改善。 建議這些患者到消化科做胃鏡檢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兒外科主任許芝林: ↘
現在很多家長怕影響孩子上課,在假期集中給孩子看病,很多疾病延誤治療不僅孩子遭罪,也會加重病情。 7 月末,哈醫大一院兒外科成立了日間手術病房,在 1-2 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手術,辦理出院,既縮短了住院時間,也節省了住院費用。到目前為止,日間病房已經成功完成了 50 臺手術,包括包皮過長、包莖、體表腫瘤、腱鞘囊腫、纖維瘤、脂肪瘤等。
腎內科主任解汝娟:↘
慢性腎臟病具有隱匿性,有些患者可能會有 腰痛、乏力、下肢水腫 ,這些看似很輕微的症狀有時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但這些症狀很有可能預示著腎臟已經出現了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都會損傷腎臟,所以當出現上述症狀或 有四高存在,一定到腎內科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心內五病房主任李悅:↘
現在冠心病患者越來越多,且呈年輕化 。出現不明原因腰痛、胃痛或胸痛、胸悶時,要重視,到醫院確診是否是心臟血管冠狀動脈出現狹窄。高血脂、肥胖、久坐不動等均為致病高危因素,尤其 有家族史的市民應注重體檢篩查 。
皮膚科主任鄭淑云:↘
很多患者患有銀屑病多年,但缺少科學的認知,長期接受非正規的治療,原本尋常型銀屑病演變為了膿皰型銀屑病。曾有嚴重患者出現了周身皮膚瀰漫性紅斑,紅斑表面密布較多膿皰和大量脫屑,以及高熱狀態,伴有程度不等的肝腎功能損傷。因此 建議皮膚病患者不要聽信偏方,要到正規醫院就診。
胸外科王巨主任:↘
現在很多患者在體檢時發現有肺部結節很恐慌,其實不必過於擔心和緊張 ,因為大多數小於 1 釐米的肺部小結節通過觀察都是穩定的,良性的。但針對部分惡性可能性大的結節不光要看大小,還要看形態和密度。
記者 石晶 楊豔 朱虹 劉菊 / 文
實習生 張舒曼 孫巖 楊子怡 / 攝 / 視頻拍攝 王博宇 / 後期製作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