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興起,加上2020年疫情是我們無法出遠門,直播帶貨就成為用戶獲得娛樂、獲得信息的一個重要平臺,越來越大越多的用戶信息湧入短視頻技術領域,一種新的推廣工作方式---直播帶貨隨之不斷興起。
直播邏輯很重要
行外人常常認為主播需要顏值、需要聲音,需要精力但忽略了一個同樣重要的點,主播主播需要邏輯。
在直播過程中,我們需要展現的不僅僅是創意,直播的邏輯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備邏輯性的內容才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所謂直播的邏輯性,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找準觀眾關注的「點」以及點與點之間的聯繫,然後用簡明清晰的語言表述出來。比如我們要表述產品賣點。感染力,指的是我們的直播要營造好的粉絲體驗,讓觀眾認同我們,從而認同產品的價值。
直播帶貨成交策略
直播間裡的成交與線下會銷很像,在幾百、幾千觀眾面前,不僅需要產品質量有保證,主播的介紹有吸引力,還要運用成交策略,讓用戶感覺自己買的東西有價值且實惠。
技巧一:限時限量秒殺
比如,在直播間對觀眾進行價格引導,平時這款產品是多少錢,當下在直播間買,領完優惠券之後又是多少錢。產品只有多少錢,幾分鐘搶購,限時限量,售完即止。
技巧二:競品性價比對比
在直播間成交時,不要一味地說產品有多好多便宜,可以通過和其他平臺的的價格進行對比說明。
直播間賣貨,粉絲對價格非常敏感。不管是賣美妝、服裝,還是各種日用品,大部分是剛需產品,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上都有很多。
而主播除了介紹產品的成分、使用效果等,還要通過競品、性價比對比體現價格優勢。
直播之前可以準備一些素材,比如同款產品或者是同一個廠家不同品牌的產品,在天貓、京東上的價格是多少。
截圖保存,在直播間展示給用戶看,或者直接在天貓找同款,讓用戶更直觀地看到價格對比。
技巧三: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分兩種,一種是主播與粉絲討價還價,主播可以詢問粉絲,覺得這個產品賣多少才合適?最低價賣多少錢?這個產品值不值?
這樣可以引起粉絲在評論區討論,當然主播要預先設置好可以給粉絲的最大福利價是多少。
另一種是主播跟場控或老闆討價還價。場控和老闆可以不出鏡,在直播間旁邊用聲音出鏡即可。
比如某個產品,主播可以這樣跟老闆說:「你看粉絲這麼熱情,今天的粉絲都非常信任我們,也非常希望老闆能夠多給一點福利。這個產品我們再多送十件行不行,如果行的話,我們就讓客服上連結。」
老闆也許會說「不行,上得越多我虧得越多。」
這個時候有的主播會跟老闆吵起來,看起來像是真的吵,實際上大多都是假吵,主要是為了營造主播給粉絲多爭取福利而與老闆吵架的氛圍,這樣有利於達成更多的成交。粉絲也會覺得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很實惠。
技巧四:營造搶購氛圍
在做秒殺的時候,需要主播、助理、場控,在直播間用小號共同配合營造搶購氛圍。
首先主播要講清楚,我們這個產品大家只能搶購,限時限量,本場直播賣完即止。而且是成本價出單,老闆不賺錢等,這樣做有利於用戶一起下單搶購。
很多時候,直播帶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用戶從陌生——熟悉——信任——購買的過程,而直播互動技巧在中間起到關鍵作用。
除了可以多實踐,也可以多去同行的直播間刷一刷,特別是頭部直播主播,先模仿再創新,先學習再實踐,孰能生巧。
關注數據促成交易
成交額是判斷一場直播成功、失敗的關鍵,主播需要時刻關注直播間粉絲反饋和直播產品的數據反饋,,比如說某款產品賣得很好,則需要留言考慮是否再播一次,相反的則,粉絲不感興趣的反響一般般的,則跳過播下一款,以免淘寶直播間粉絲的流失。
時刻關注成交數據,關注粉絲反饋,才能讓主播在這場直播中佔據主導地位。
最後,在直播結束後,需要及時復盤數據,有助於及時找出問題,提高下一場直播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