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麗麗來說,每天下班都是一種痛苦。
沒結婚的時候,她是盼著下班的,下了班就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看上司的臉色,不用關心煩人的績效,更不用考慮明天的任務。
結完婚之後,一切都變了,她把自己硬生生變成了一個加班狂。
每天都是最晚一個離開公司的人,哪怕是工作已經做完,她也要變著方給自己增加一點工作任務,哪怕是再學習一些新知識,或者制定一個並不會執行的工作計劃,也好過下班回家。
不是不想下班,而是不願意回到那個有婆婆的,別人的家。
只有臥室屬於自己,但是也不好整天待在臥室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麗麗開始特別反感起婆婆來,雖然結婚之前有過這方面的擔憂,但是真正體驗起來,真的給她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
也許,她就沒有真正喜歡過自己的婆婆。
在這個家裡,她始終感覺自己是一個外人,一舉一動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什麼,被趕出去。
婆婆的控制欲很強:睡衣款式要管、作息時間要管、是否吃家裡做的早餐要管、連回家時候的笑臉也要管。
麗麗在家裡一刻都不敢放鬆,感覺只有在臥室裡,才能有自己的空間,但是婆婆仍然會不敲門直接進來,勸她別整天待在臥室裡,而且躺在床上玩手機對眼睛不好……
當真是度日如年。
下了班在車裡等上兩個小時,等老公回家了再回去
不讓她待在臥室裡,每天六點鐘下班的她,想到了另外一個法子:在車裡等。
畢竟婆婆不會跑到停車場來,車裡的空間雖然小,但是勝在隨心所欲,不用受婆婆的約束,也無需被管著,自在。
麗麗的老公比她晚一個小時下班,偶爾加班,麗麗索性每天下班後在車裡玩兩個小時手機再回家。
她實在不知道怎麼面對一個房子裡有婆婆沒有老公的場景,好像到了完全陌生的異國他鄉,沒有一個熟人一樣恐慌。
但是她老公很快發現了麗麗喜歡在車裡等兩個小時的事實,跟她吵了一架,還把這件事跟婆婆說了,一家人都開始念叨麗麗。
她一度想到了離婚。
與其在車裡等,不如在公司加班
之後的她,索性就開始加班,她們公司是沒有加班費的,加班只能是義務加班。
饒是這樣,麗麗也願意,這樣也好過回家去感受那僵硬的空氣。
「我只盼著下班回家之後,婆婆已經睡著了,然後我也是簡單的洗簌之後睡著,等第二天婆婆還沒起床的時候,我就出門去上班了,這個家對我來說最好就是一個旅館!」
而在微信上,我給婆婆的備註是兩個字:房東!雖然她不收房租,但是我寧願她收房租,卻不跟我住在一起。
遇到放假就難受了,出門要被盤問,還要被告誡少花錢,不該花的錢不要亂花,還要被教育不要跟不上進的朋友來往……
哪怕住10個平方的房子,也要搬出去住
有一次丈夫跟麗麗說教,告誡她不能給婆婆擺臉色,麗麗委屈的哭了,從晚上九點,哭到十一點。
結合之前發生的事情,丈夫多多少少能夠猜到麗麗這種度日如年的感受,這種苦叫做跟婆婆住在一起。
他問麗麗,怎樣才能好受一點,麗麗的回答是搬出去,馬上就搬出去。
但是凡事以母親為主的丈夫說,開不了這個口,婆婆這邊讓他們白吃白住,剩下不少錢不說,再有一點便是婆婆一個人住著120平方的三居室,也住不過來。
談到錢,麗麗說10平方的房子,也比現在住得安心,這就不像是自己的家,哪怕搭個棚子過日子,也舒坦!
那天晚上,兩人無眠,麗麗說:「每天晚上回家之前,在電梯裡都要深呼吸,要不然不敢進家門。」
丈夫一再拖延搬出去住的時間,也遲遲開不了這個口,麗麗在公司被評為優秀員工,看著那張獎狀跟獎金,麗麗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苦,但是名面上只能笑,而且是開心的笑。
後來麗麗跟婆婆因為網購的事情大吵了一架,麗麗直接回了娘家,老公去接她時,她開出的條件就是搬出去,她老公不得不同意,兩個人才勉強將這段婚姻持續下去。
從婆婆家裡搬出來之後,麗麗緊繃的神經一下子放鬆了,感覺天是藍的,空氣裡滿是自由的味道,下了班可以躺在自己家的沙發上躺著看電視,想怎麼樣就怎樣,這便是她想要的婚後生活。
婆媳之間婚後住在一起,難免有矛盾很正常,但是更主要的一點便是:兒媳婦放不開,處處感覺拘束,才是最關鍵的點,乃至於有麗麗這種寧願加班到深夜,也不願意早回家的兒媳婦出現,所以,能不住在一起,就不住在一起吧,遠的香近的臭,這是老祖宗早就說明白了道理,可惜這種苦,在一些男人看來,根本就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