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赤坎豆腐角,背後有段廣府和客家的古

2020-12-12 市場博物

到過廣東開平赤坎古鎮的朋友,都會對豆腐角留下深刻印象。其實食味不算很特別,但赤坎人對待它,是主角的待遇。開平人鍾愛豆腐角,與一段廣府人和客家人的糾葛有關係。

這涉及到兩個概念,首先是土客大械鬥,其次是半山客。土客大械鬥專指明清時期,在中國南方的族群混居地區,各族群(不同民系)之間的激烈衝突,最高峰是清朝末年發生在廣東的土客械鬥,太平天國也是其後果之一。其中在清末,廣東開平(四邑)的一場土客衝突,異常的慘烈,細節我們不必追究,不堪回首。

之后土客雙方關係逐漸和緩,但這件大事,深深地刻在開平人的記憶裡。有位開平籍的長輩,和我初次結識時,相互介紹家鄉。他聽說我是廉江人,說的兩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你們那裡客家人多,但相處得融洽,不像開平當年。。」

開平的豆腐角,其實脫胎於客家人的釀豆腐。是廣府人和客家人和諧相處後,逐漸產生交流,在食物方面結合的產物。客家的釀豆腐,以豆腐和豬肉餡為主材料,烹調方法是煲、(煎後)燜,通常比較大件抵食。

赤坎豆腐角切成薄的三角形,一般在單邊塗上魚蓉(魚膠、魚糜),油煎香,生抽胡椒粉伴食。豬肉換成珠三角水鄉更容易獲得的魚,形式更輕食化,是廣府人結合實際,進行的改良。食味發生變化,也更適合於作為小吃售賣。

這其實就是半山客的食物。半山客,學者定義為——是一種語言及其相應的文化與人群的名稱,這種語言屬於客家方言半山客類,事實上是指居住在潮汕地區的客家人。實際半山客的定義,根本不需要限定為潮汕+客家,凡是客家人居住的區域,都廣泛存在這個形式和概念。其實很多人從小操客家話和廣府白話、潮汕話,很多時候民系或族群身份的選擇,不過是一念之間。

伴隨著半山客這個文化與人群,在食物上也有非常複雜的演變和反映。開平赤坎豆腐角,僅僅是其中之一的代表。其中的形式和細節,涉及眾多的地區、民系、族群、物產、食風,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範疇。以後我會持續關注,記錄和表述。

相關焦點

  • 汕尾陸河的客家擂茶
    汕尾陸河的客家擂茶 千百年來 辛勤的陸河人民逐漸創建出了 極具陸河地方特色的美食小吃 陸河客家油茶 在中國博大精湛的茶文化中 客家擂茶是保留下來的一種文化 其以古樸見奇趣
  • 外焦裡嫩的香炸豆腐角的新做法
    食材列表300克冷凍豆腐、花生、芝麻、雞蛋、辣椒粉、孜然粉、胡椒、鹽和澱粉。做法1、首先,處理豆腐,用刀切成小三角形,厚度為5毫米,不要太厚,否則裡面不好吃,豆腐角準備好了。2.將雞蛋敲入碗中,加入清水和澱粉,用筷子攪拌直到變粘。用筷子攪拌,直到有一條線。然後把豆腐角放入碗中,攪拌直到表面被它們覆蓋。
  •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的甘坑客家小鎮,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呢?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是一個免費對外開放的古村落,也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提到這個,可能蠻多朋友就會感到好奇,還有其它幾個地方是哪裡呢?它們分別是鶴湖新居、觀瀾版畫村、大萬世居、高嶺古村、西麗麻磡村、西鄉黃麻布古村、新橋世居、田豐世居、大鵬所城。
  • 客家古韻品味龍川 看古村落繁衍生息中客家習俗
    客家古韻品味龍川 看古村落繁衍生息中客家習俗 原標題: 了解龍川縣的客家文化,從這些留存千百年的客家古村開始,走進一座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園,你會感受到龍川這座千年古縣濃厚的客家古韻和古蹟魅力。龍川現存有六大廣東省省級古村落,聽說這些古村各有韻味,我們的主持人頗有興致的開始了古村探秘。  黃嶺村文風鼎盛,人文薈萃,其中尤以葉氏為甚。明清時期總面積14.3平方公裡的黃嶺村裡,葉氏共有100多人考取秀才以上功名,因此有黃嶺秀才多過狗的戲稱。
  • 尋找特區深圳的城市記憶——走進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甘坑客家小鎮!
    在中國,深圳絕對是「快」的代名詞,無論是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城市生活節奏,但是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記憶,深圳我們一直稱之為原來的一座小漁村的地方,肯定有著屬於自己城市的記憶地。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非常值得去遊玩!
    甘坑客家小鎮是華僑城集團最新打造的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甘坑村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麻勘古村、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深圳甘坑客家小鎮導覽圖,遊客從導覽圖上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景區各景點的分布情況。
  • 康禾有座繆氏古建築群,豐富客家文化底蘊讓遊人嚮往!
    康禾有座繆氏古建築群,豐富客家文化底蘊讓遊人嚮往!那是因為,這裡有一座有著豐富客家文化底蘊的繆氏古建築群。△康禾國家溫泉森林公園(陳劍雲 攝)耕讀傳家源流遠據康禾繆氏族人介紹,繆氏自受姓以來,源遠流長,郡望為蘭陵郡(中心地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蘭陵鎮一帶)。河源繆氏尊稱繆衍真為一世祖。
  • 「客家諺語」人有面 樹有皮 當面教兒 背後教妻
    《客家阿妹和毛幾刁》客家話系列微視頻之客家諺語——「人有面 樹有皮 當面教兒 背後教妻」連日來,毛幾刁發現,她的二叔經常當眾教育兒子,但從不當面「管束」無理取鬧的二嬸。於是,毛幾刁告訴阿妹她發現了家庭和睦、夫妻恩愛的秘訣。
  • 通訊:梅州橋溪客家古村打造廣東最美古村落
    中新網梅州7月8日電 題:梅州橋溪客家古村打造廣東最美古村落  作者:楊草原 周濤  站在坐落於依山傍水的獨特客家民居繼善樓的大型牌匾下,眺望著煙雨朦朧籠罩的五指峰峰頂,朱新果一臉幸福的笑容:「我們這裡正在加緊整體規劃建設,村裡越來越漂亮,空氣和景色都這麼好,路也修好了,相信會有更多的遊客喜歡這裡
  • 廣東梅州增3"中國古村落" 歷史悠久富有客家特色
    廣東梅州增3"中國古村落" 歷史悠久富有客家特色   中新網梅州2月18日電(楊草原 唐林珍 謝映)記者18日從廣東梅州市文化部門獲悉,梅州市豐順縣湯坑鎮新樓村種玊上圍、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湖寮鎮古城村3個有數百年歷史、客家人文氣息濃鬱的村落,正式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別授予「中國古村落」稱號,至此,梅州擁有「中國古村落」5個。
  • 粵北最美客家古村落---廣東·韶關石塘村
    韶關地處粵北,與「湘」、「贛」、「桂」三省交界,是客家人主要聚集地,素有「客家第五州」之稱。這裡的客家人生活習性、民居民俗與閩西、贛南、粵東的客家人大同小異,都堅守著「硬頸精神、崇文尚武、耕讀傳家」的主流文化。石塘村是我今年6月去的,而10月和11月分別又去了廣東梅州大埔的百侯古鎮和福建連城的培田古村,三地都為客家古村落,民風民俗大致相同,傳統人文如出一轍。
  • 深圳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舉辦「榕樹頭講古仔,弘揚客家文化」活動
    在客家方言中,「講古仔」即是講故事。11月28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黨建引領關愛成長「榕樹頭講古仔,弘揚客家文化」活動在葵湧下徑心籃球場舉行,吸引了200多位居民群眾以及老黨員幹部現場聽「古仔」。該活動由葵湧辦事處黨群服務中心、葵湧辦事處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葵湧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主辦。
  • 東莞最純的客家古村落龍背嶺 有著濃濃的「客韻、粵風、僑情」
    不僅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蹟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村的舞麒麟、客家山歌也入選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還有永培書室遺址、張彩廷紀念碑、福音堂、鼎和堂和張聲和夫婦墓等五個著名文物點。諸多中西合璧的古建築,典型的「客韻、粵風、僑情」,龍背嶺先後被評廣東省古村落(2012年)、中國傳統名村(2014年)、珠三角最美鄉村(2015年)。
  • 客家的發源地
    客家的先祖們,經過在中原廣袤的土地的廝殺合併,到周朝武王克殷後,分封成71個諸候國,後來這些諸候國人,或以國名為姓、或以祖先字號及諡為姓,分出許多的姓氏。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的姓氏,已基本確定完善。「姓」成為有血緣關係的世系同族的稱號;「氏」則是同姓衍生的分支。在客家姓氏族譜中,對自家姓氏淵源開卷就有明確的記載。   客家族譜浩繁複雜,難以一一羅列。
  • 灶兒巷:保留完整客家民居風貌的贛州古街巷
    灶兒巷靠近貢江建春門碼頭,是古虔州最繁華的地段。街區保留了清代以後客家民居的完整風貌。其中有書院、賓館、店鋪、作坊、客棧、寺院、錢莊等客家古建築物。灶兒巷建築風格多樣,臨街的牌坊古樸莊重,鵝卵石路面井然光潔,風火山牆錯落有致,灰塑門樓古香古色,傳統門樓高大氣派,深宅大院氣勢非凡,這些都展現了灶兒巷誘人的風韻。
  • 洛帶,最是客家古情緣,桃坪羌寨被稱為神秘的「東方古堡」
    除了會館之外,古鎮還有羅伯特客家的民房,羅伯特客家的民房一般分為祖屋和普通民房兩種,大夫第是巫氏家族的祖屋,是洛帶鎮建築最早、最完美的客家民房典型代表。羅伯特古鎮在成都近郊保存著最完整的客家古鎮,文化傳統非常厚重,走在古老的街道上會有時間倒流的錯覺,是桃平羌族建築群落的典型代表,城堡內黃褐色石屋順陡峭的山勢依次上升,或高或低,被稱為神秘的「東方古城」。
  • 江西又一古村走紅,位於贛州的大山深處,人稱「客家第一古村落」
    白鷺古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的最北端,距離贛州市區約60公裡,毗鄰興國和萬安,又有一腳踏三縣之稱。古村坐落在一片群山之中,整體為一塊月牙形的寬闊之地,一條清溪自東向西逶迤流淌,飛簷灰牆古建築群有序地分布村子中,猶如一片世外桃源,景色優美。這裡至今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築,以及濃厚的客家文化,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
  • 龍巖這座古村落,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瀰漫濃鬱客家人文氣息
    在福建西部山區,有一個創建800多年的古村落。它雖然沒有什麼知名度,少有遊客踏足,卻與宏村、周莊、烏鎮、婺源等並列為十大「中國最美的村鎮」,並且以其山環水繞、鍾靈毓秀的鄉村美景,以及保留完好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而聞名,被譽為「客家莊園」「民間故宮」。它就是培田古村。培田古村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宣和鄉,距縣城40公裡,總面積13.4平方公裡,有430多戶住戶。
  • 深圳四大古墟—嶺南地區客家民俗的遺存
    觀瀾老街觀瀾老街位處觀瀾河畔,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有濃厚的客家風情,曾具有「小香港」之稱,是清末寶安縣(現深圳)最繁華的地區。觀瀾河觀瀾古寺,觀瀾地區唯一的寺廟2.東門老街已經成為集購物、休閒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步行街,街區內不僅有大型百貨商場,還有各種形式的專賣店、小吃街等。"東門老街"同樣也是是中國18條重要商街之一。大鐵鐘3.
  • 深圳一座百年客家小鎮—甘坑客家,一座具有異域風情的文化古鎮
    雖然大城市裡有大量的景觀,但是很多喜歡安靜的遊客會把目光集中在古鎮村落,在古老的自然中尋找一絲寧靜和舒適。南半球的古鎮特別多,而誕生於江南水鄉的一批文化古鎮,不僅底蘊深厚,而且兼具江南風光,非常值得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