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生育率連年下降,印度卻還不夠?

2020-12-12 小蝦米其林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中國人口為大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的紅利也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越來越低,將再創新低。

中國的出生率僅為10.48%,出生人數為1465萬,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是中國放開二胎政策後的第三年,中國的生育率將連續第三年下降,據統計,中國的生育率將進一步降低。

同時,中國的鄰國印度也是人口大國,生育率卻一直都很高,為什麼中國和印度的生育率卻如此不同?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

中國的低生育率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原因之一,獨生子女策略已經實施多年,許多人已經習慣了這個策略,所以他們不願意要求二胎,比如東北三省,這是城市更好地執行獨生子女策略,現在,生育率也很低,即使有獎勵措施,也很少有當地人願意生二胎。

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觀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孩子不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尤其是女性,她們的生育率不會很高,因此生育率也將下降,這並不是中國,歐美國家,日本和韓國,其中韓國是創造和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生育率低於1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人不夠?

除了中國、印度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國的人口將超過14億,印度的人口將逐漸趕上中國,印度的總人口為13.24億,僅比中國少7000萬。到bai的人口將超過中國。

印度的出生率如此之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印度貧富差距很大,底層人民的受教育程度越低,一般來說,生育率就比較低;第二個原因是印度婦女的地位也很低,很多婦女被迫早婚早育,再加上沒有計劃,只有限制生育才能使印度保持相對較高的生育率。

事實上在世界範圍內,印度也不是很高,印度的生育率在世界排名第94位,平均每名婦女生育2.3個孩子;而中國則以平均每名婦女1.653個孩子的數字排名世界第156位,因此範圍內中印度的生育率並不高,但仍遠遠高於中國。你覺得這個怎麼樣?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你喜歡或與更多人分享,你也可以注意看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二孩政策放開 生育率反而連年走低?
    (原標題:為什麼二孩政策放開,生育率反而連年走低?)存在生育率持續下降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生產生活,從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對勞動力有一定追求,到現在人們大多已走入城市,在市場經濟體系中改變了從前的單一生產模式。中國新聞周刊:為什麼二孩政策放開,生育率反而連年走低?梁中堂:這個主要是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的。
  •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啥中國育率連年走低,印度卻一直生不夠?
    2019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僅為10.48%,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是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低值,這是中國放開二胎政策後,中國生育率第三年持續下降,並且專家表示,根據統計,中國的生育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 日本生育率連年下降,為了提高生育率,日本人此舉太拼了!
    不過最近的日本卻出現了反差,日本本土出生育率連年下降,為了提高生育率的問題,日本人真的太拼了!如今全世界除了非洲地區,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出生率的下降的問題,日本的情況也是相對嚴重的,在日本我們可以發現,大街小巷裡許多的工作者都可以看到白髮老人的身影,這也說明了日本社會老齡化非常的嚴重,據日本資料顯示,當地每4個人當中就會存在一位65歲的老人。
  • 為什麼二孩政策放開,生育率反而連年走低?
    存在生育率持續下降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生產生活,從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對勞動力有一定追求,到現在人們大多已走入城市,在市場經濟體系中改變了從前的單一生產模式。   中國新聞周刊:為什麼二孩政策放開,生育率反而連年走低?   梁中堂:這個主要是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的。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生產生活都已經不適宜生那麼多的孩子。
  • 瘟疫為什麼會導致生育率下降
    其實,瘟疫對生命的損失不僅僅因為「致死」,更在於「妨生」,即會導致生育率下降。 這是一種神秘的對稱:導致死亡人數大幅增加的事件,也往往導致更少的受孕,從而使得九個月後的出生數下降。 這是有事實為證的。800萬人口的愛爾蘭在1845-1849年大饑荒期間,不僅餓死了一百多萬人,也少生了30萬人。
  • 家庭普查顯示:印度人口趨穩 多數地區生育率下降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家庭普查顯示印度人口趨穩 多數地區生育率下降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外媒稱,根據印度第五次全國家庭保健調查的結果,由於大多數邦的生育率下降,印度人口趨於穩定。在參與調查的17個邦中,除了比哈爾邦、曼尼普爾邦和梅加拉亞邦,其他邦的生育率都在2.1或以下,這意味著大多數邦的生育率達到了世代更替水平。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月15日報導,印度政府衛生和家庭福利部12月12日公布了2019年至2020年進行的第五次全國家庭保健調查的第一組調查結果。上一次全國家庭保健調查是在四年前。
  • 東南亞華人生育觀嬗變 生育率連年「跳水」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月13日報導,由於生育率下降,華裔人口比率不斷下跌,從1957年佔總人口的38%減至2015年的23.7%,未來還有進一步下跌的趨勢。對於東南亞華人來說,「多子多福」、「養兒防老」似乎已經失去了過去的吸引力,傳統生育觀念正在經歷著「更新換代」的陣痛。
  • 中國生育率或將再次下降
    10月剛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6》顯示: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僅為1.047。筆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6》計算得出,2015年的一孩生育率為0.56,二孩生育率為0.42,三孩及以上生育率為0.075。相比之下,2014年的一孩生育率為0.73,二孩生育率為0.46,三孩及以上生育率為0.084。可以看出,2015年的各孩次生育率都比上一年下降了。  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生育率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達到1.28。
  • 60多年間全球生育率下降了一半,低收入國家的生育率高得驚人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嬰兒出生率在不斷上升,而很多富裕國家卻「生得不夠」。 總生育率下降,人口總數呈上升趨勢 從1950年到2017年,總生育率(TFR)下降了49.4%,從4.7個活產兒下降至2.4個活產兒。在這段期間內,以5歲為間隔的年齡段的婦女的總生育率均有所下降。
  • 人口老齡化嚴重生育率下降,專家分析:世紀末中國人口或將減半
    據英國BBC報導稱全世界範圍內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這對社會生產將造成非常「沉重的打擊」。BBC在報導中表示,研究人員認為,生育率下降並不僅僅只是針對一個國家,而是全世界範圍內的問題,而且在本世紀末幾乎每個國家的人口都可能會減少。
  • 全球生育率持續下降,人類或將迎來新世界 - 中國生物技術網
    在6月份,BioWorld公眾號報導了一項中國1990年至2015年青少年婚育趨勢的研究,這項研究使我們認識到——從1990年開始,中國的總生育率就已經低於生育更替水平(每名女性平均生育2.1次),即便是2016年施行全面開放二胎政策,這一情況也僅僅得到的一定的好轉,但仍然無法徹底解決中國的低生育率問題。
  • 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太快!
    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太快,要徹底放開! 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你說誰想看到白髮人送黑髮人呢?2017年中國人口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佔人口的11.4%。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佔人口總數的11.73%。 中國的老齡化程度現在還不算特別嚴重,但是中國老齡化的速度卻是全世界最快的。發達國家老齡化進程一般長達幾十年,甚至100多年。例如,法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國用了80年,美國用了60年,而中國只用了18年。
  • 柳葉刀:全球生育率持續下降,2100年中國將僅有7億人口
    在6月份,BioWorld公眾號報導了一項中國1990年至2015年青少年婚育趨勢的研究,這項研究使我們認識到——從1990年開始,中國的總生育率就已經低於生育更替水平(每名女性平均生育2.1次),即便是2016年施行全面開放二胎政策,這一情況也僅僅得到的一定的好轉,但仍然無法徹底解決中國的低生育率問題。
  • 為什麼世界各國都不希望生育率下降?生育率低的巨大危害!
    自14世紀歐洲黑死病和蒙古人大屠殺以來,這將是全球人口的首次下降。不同的是,這次的人口下降是生育率下降所驅動的,而不是像瘟疫或大饑荒這樣的事件。另外還解釋了戰爭、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是如何影響全球不同地區的死亡人口的。全球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人口下降的原因非常複雜,但主要有兩個關鍵因素:女性賦權」和避孕措施發展趨勢所驅動 。
  • 中國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會影響後浪發展嗎?
    效果還是有的,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出生二孩數量是760多萬,比一孩數量還多。正常情況應該是一孩數量多過二孩數量。二孩之所以反超,就是因為政策帶來了效應。但即便有這樣的效應,從總體來看,目前的生育率仍然不達標。怎樣才算生育率達標呢?按照估算,一個發達國家,如果想做到人口不萎縮,至少做到平均一個婦女生2.1個孩子。
  •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太快,要徹底放開
    「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太快」中國新聞周刊:目前,中國的老齡化程度處於什麼水平中國新聞周刊:為什麼中國的老齡化速度這麼快?張車偉:因為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太快。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就是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在1990年時達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實現人口穩定須達到的生育水平),隨後開始逐漸下降。
  • 專家預測世界人口將急劇下降,生育率持續下降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預測了195個國家和地區的死亡率,生育率,移徙和人口比率,並得出結論:到2064年,全球人口預計將達到峰值,達到97億,然後到2100年將降至88億,估計將減少20億比聯合國2019年6月的世界人口報告所預測的要高。研究人員還預測,從2017年到2100年,包括日本,泰國和西班牙在內的23個國家/地區的人口將下降50%以上。
  • 楊支柱:新圈地運動對生育率下降影響巨大
    現代交通工具本身和樓房取代平房在物理上就不及農村育兒環境安全,鄰裡的陌生化進一步造成心理的不安全;因此城市化造成的養育成本提高主要還不是表現在商品上,而是表現在服務上——每一個孩子在若干年內都需要一個勞動力來看護,勞動力在城市卻遠比鄉村金貴。遠離自然狀態的生活方式甚至還造成了人類生育能力的不斷下降和不育率的急劇提高。■楊支柱最近關於農民「被上樓」的報導和評論明顯多起來。
  • 柳葉刀:研究顯示全球的生育率出現顯著下降
    研究人員在柳葉刀期刊上發表報告,全球的生育率過去五十年出現了顯著的下降。研究分析了  1950 到 2017 年每個國家的生育率數據:1950 年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平均生育 4.7 個孩子,到了 2017 年這個數字下降一半為 2.4 個。
  • 美國生育率下降一半,罪魁禍首竟是它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的一份報告,自二戰後嬰兒潮以來,美國的出生率下降了一半以上,並創下了歷史新低。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在1957年的嬰兒潮時期,總生育率達到了每名婦女3.77例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