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農村各有各的好,城市繁華時尚文化氣息很濃鬱,而農村則清淨悠閒,有著一份獨特的寧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特別純粹。除此之外,農民朋友們還十分健談,不管是碰到村裡人說話,還是遇到外鄉人聊天,他們總能找到機會,適時的插上一兩句,因為本來就是閒聊,所以不僅不會讓對方產生反感,反而會促進大家之間的友誼。
這其中,就有人會說到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可不是大家隨口一說,而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相傳,最後才傳承下來的精華。俗語的種類多種多樣,有警醒人們的勵志俗語,有生活總結的常識俗語,還有預測天氣的氣象俗語等等,以下這幾個俗語不知道你們聽過嗎?
一,三代不離舅家風
老話常說「養兒像舅舅,生女像家姑」可見舅舅在家中所在的位置,當然不僅舅舅不僅是血緣上和自己近,家中的一切事務也離不開舅舅,可以說舅舅就是母親娘家的代表,
老話「娘親舅大」最能體現舅舅的地位 ,有時舅舅的權威甚至能高過於父親,特別是在家庭糾紛、子女盡孝,財產糾紛的一些問題上時,就會請舅舅來主持公道,因為在人們心中,只有舅舅能做到公正,公平,合理。特別是婚喪嫁娶上,更是離不開舅舅的主持。
在某些地方也有「外甥是狗,吃了就走的說話」,言外之意說的是舅舅和和外甥關係十分好,而外甥也一直拿舅舅作為榜樣,學習並尊重著,這種狀態能持續三代之久。
二,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自己的妻
老話說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從陌生人走在一起不容易,相互之間都彼此了解,感情自然要好,生活中,即使你再晚歸,妻子也會為你備上晚飯,平常對你知疼知熱、噓寒問暖、體貼入微,恐怕也就是自己的妻子了。
三,七不進地,八不在家
老話說的好:「七栽八不栽,九栽沒蒜薹」,每年的8月份,走進農村就會看到農田裡人山人海,因為此刻正是栽蒜的時刻。當然我國地大物博,氣候不一,有的地方栽種蒜的時間會有所差別,而俗語「七不進地,八不在家」和上句俗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說的都是蒜。說的是七月,人們必需要在田裡把蒜收到家裡去,掰成蒜瓣,曬乾。等到八月,就必需要把蒜種種到田裡去。
最後在和大家分享一則俗語,「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旅途」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歡迎懂的朋友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