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腐制度概覽(之三)探析廉政公署架構

2020-12-14 正義網

  根據《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廉政公署是由廉政專員獨立領導並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長負責的反貪腐紀律部隊及執法機構。因廉政專員直接向行政首長匯報工作,所以其可以獨立並主動的對貪汙案件進行調查和處理,大大提高了其廉政工作的效率和力度。追溯到古代中國,明朝的錦衣衛制度也與廉政公署有類似的制度架構,其也是直接向皇帝匯報,並對各部門進行監察、肅反肅貪。但廉政公署的職能並沒有當年錦衣衛的職能範圍多,明朝的錦衣衛還擁有現在國家安全局、調查局等的職能權力。

  香港廉政公署現有僱員約1200多人,為確保其獨立性,這些職員幾乎都是以合約形式受聘,均非公務員,可不受公務員制度所牽制。那這個擁有1000多名員工的龐大機構是如何分工運作的呢?下面我們來說說廉政公署的架構。

  廉政公署自成立起堅持以執法、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方式打擊貪腐。在此政策下,香港社會的反貪倡廉觀念才得以深入人心,社會的廉潔程度才得以不斷提升。因此,廉政公署的架構也是根據執法、預防及教育三方面而制定的。

  執法——執行處

  廉政公署內部設置了直接隸屬於廉政專員的「執行處」以接受市民舉報貪汙和案件調查,該處下設分別負責調查公營及私營機構貪汙及相關罪行的兩個執行處,而兩個處又都設置一個調查科,一個支援科,以調查與支援相結合的模式對貪汙及相關罪行作出調查執行。

  根據《廉政公署條例》,執行處的主要職責有:1、接受及審閱貪汙指控;2、調查任何被指控或涉嫌觸犯《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的罪行;3、調查任何訂明人員涉嫌濫用職權而犯的勒索罪;4、調查任何與貪汙有關連聯會助長貪汙的訂明人員行為,並向行政長官提交報告。

  由此可見,執行處是廉政公署內部最大且最為核心的部門,負責執行案件的調查和處理,並具備較強履行職能的權力。也由於此部門的特殊性,其對於貪汙案件的執法力度甚至超越警隊的執法力度,其所涉獵監督之範圍大至公權力機關,小至私人事務。所以說《防止賄賂條例》規範的不僅是公權力機關內部成員、公務員,甚至連普通百姓生活中只要有賄賂行為也會被監管。

  預防——防止貪汙處

  如果說執法是在案件發生後而採取的彌補措施,那預防就是防範於未然。預防對於防止犯罪的滋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讓人們認識並避免違法,預防的提前介入就變得異常重要。廉政公署建立之初,意識到預防重要性的他們便設立了防止貪汙處(即「防貪處」)以落實預防工作。

  根據《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貪汙處的法定職責是:1、審查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的工作常規及程序,並建議修訂容易導致貪汙的工作方法及程序;2、應私營機構和個別人士的要求,提供防貪建議。在日常工作中,防貪處經常與各機構及公司的管理層緊密合作,擔當他們的顧問。簡而言之,防貪處的主要工作就是為政府、公共部門、私營機構和個別人士提供反貪諮詢建議,對工作常規、程序進行反貪制度、政策的研究。

  相對於執行處,防貪處的架構相對簡單,其下設兩個審查科,兩個科根據業務領域不同來劃分職責。該處的主要任務是為各公私營機構提供諮詢、研究反貪可行性等,這就要求防貪處需要擁有一支多元化、知識面廣、經驗豐富的團隊來執行任務,其團隊人員涵蓋了會計、核數及財務分析、工程、法律、測量等多專業多領域。防貪處雖然在防貪方面的活動擁有充分地獨立自主權,但也還是要定期向防止貪汙諮詢委員會匯報工作。

  教育——社區關係處

  懲治和預防貪汙犯罪固然重要,但杜絕貪汙腐敗根源,把肅貪倡廉意識根植於民心就更加迫切了。這要求廉政公署不僅要向公私營機構提供服務,還要向社區、社會各界宣傳、教育肅貪倡廉意識。這便有了社區關係處(「社關處」)。

  根據《廉政公署條例》,社區關係處的法定職責為:1、教育公眾認識貪汙的禍害;2、爭取公眾支持肅貪倡廉的工作。該處也是下轄兩個社區關系科,一個科室主要負責統籌策劃制定教育方案和商業道德推廣策略、通過傳媒宣揚肅貪倡廉信息,而另一個科室則主要負責走進社區、各社會群體落實推廣肅貪倡廉教育。

  社關處在教育工作上採用「全民誠信」策略,針對不同服務對象設定及提供適當的倡廉教育以貼合不同社群需要。社關處還善用夥伴關係,與相關合作者籌劃、推行和評估各項倡廉活動,並通過增加媒體宣傳,使更多受眾能接觸到倡廉教育。有了社關處的工作,肅貪倡廉意識才得以廣泛傳播、植根人心,為執行反貪案件、預防貪汙犯罪提供堅強後盾,更使其他部門的工作得以更順利開展。

  在「三管齊下」方針指導下,執行處、防貪處、社關處的工作環環緊扣,缺一不可。因為有三部門的共同合作、互相促進,香港的廉政工作才獲得市民的高度認可。201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於廉政公署的支持度高達96.2%。

  (作者為香港大學法學院博士生)

相關焦點

  • 香港反腐制度概覽:廉政公署的策略及監管體系
    個案協查策略是指廉政公署雖然架構獨立,但要完成反腐倡廉任務同樣要積極與香港警務處、懲教署、海關、入境事務處等部門合作協調,並同內地、澳門的司法機關建立緊密聯繫。國際聯繫策略是指他們加強與像美國聯邦調查局、倫敦都會警隊、澳大利亞聯邦警隊、新加坡貪汙調查局這樣的海外執法機構建立協助關係,並積極參與國際性反貪相關會議和機構。
  • 解密香港廉政公署:反腐如何高效
    「香港,勝在有你同ICAC」,在港劇港片裡常能聽到的這句臺詞就是廉政公署的廣告語。「被廉署請和咖啡」則是讓香港人聞之色變。廉政公署簡稱廉署,或ICAC。香港北角渣華道的一棟25層藍色玻璃大廈就是它的總部。美國傳統基金會將廉潔的政府列為香港成功的四大基石之首。
  • 香港反腐|"葛柏案"讓廉政公署應運而生
    廉政公署成立後,即時接管葛柏案,雖然當時由於英國本土並沒有與香港《防止賄賂條例》內有關「收入與官職不符」之罪名,以致引渡葛柏回港受審一度受阻。但後來在廉政公署和英國警方的協助下,最終在同年4月逮捕葛柏並於次年1月將其引渡回港受審,葛柏最終被法庭裁定一項串謀賄賂和一項受賄罪罪名成立,判監4年及充公其中2.5萬港元賄款。
  • 香港廉政公署反腐模式 零度容忍貪一塊錢也不行
    昨天,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舉辦的政府治理學術沙龍上,香港廉政公署前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處長郭文緯,以這樣一段帶著些許黑色幽默的開場白,向國內同行們介紹了香港廉政公署成功的反腐模式。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香港的反貪汙受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廉政公署成功的秘訣就是推行三管齊下反貪法。   廉政公署自成立以來,一直推行三管齊下的方式,這三管包括執法、預防和教育,三個環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香港廉政公署分為執行處、防止貪汙處和社會關係處,共有130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的1000人在執行處工作。
  • 香港反腐制度概覽|也有過貪腐橫行的年代
    最近,在香港社會有一宗頗為轟動的判決,那就是關於香港前特首曾蔭權涉貪案的判決。通過5年來廉政公署展開的調查及律政司的起訴,曾蔭權最終被判有罪,成為香港首位入獄的特首,就連法官也說這是他執業以來第一次判到落差如此大的案件——曾經居於如此高位的官員一夕之間被判為階下囚,這正應了那句古話「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 香港廉政公署反腐40年:拿總警司開刀
    香港北角渣華道303號屹立著一座25層高的藍色玻璃幕牆大廈,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廉政公署。從1974年開始,廉政公署只用了十年時間,就使香港實現了從嚴重腐敗到高度廉潔的轉變。1974年2月15日,依據《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香港廉政公署正式成立。從成立之初,廉署便強調其獨立性,廉政專員由總督委派,直屬於香港總督,並且只對總督負責,其他任何機構任何人,都無權幹涉廉政專員的工作。賦予廉署調查權力的是三條法例:《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和《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
  • 獨家 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貪法規
    香港對立法建設十分重視,是一個法制相當健全的地區,尤其是在反腐倡廉法律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有著比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香港廉政公署不僅有《廉政公署條例》為其職能和權力提供有效可靠的保障,同時香港政府更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旨在肅貪倡廉的法律法規。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其中對廉政公署職能職權保障有著重要作用的《防止貪汙條例》、《防止賄賂條例》、《防止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
  • 解密香港廉政公署|記一個腐敗社會的救贖
    香港能有今天的繁榮景象,離不開一支廉潔的公務員隊伍,而香港廉潔的捍衛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廉政公署」。「香港,勝在有你同ICAC」,在港劇港片裡常能聽到的這句臺詞就是廉政公署的廣告語。「被廉署請和咖啡」則是讓香港人聞之色變。廉政公署簡稱廉署,或ICAC。香港北角渣華道的一棟25層藍色玻璃大廈就是它的總部。  美國傳統基金會將廉潔的政府列為香港成功的四大基石之首。
  • 香港廉政公署的眼光
    李醒  1971年,已到退休年齡的香港「四大探長」之一的韓森,因擁有的資產超過他所服務警隊31年支薪總數的19.3倍,即415萬港元而被香港廉政公署列為重點追查對象,後經調查認定確有貪汙行為,遂在1976年以財富與官職的收入不相稱為由,向韓森發出通緝令,但隨後韓森移居加拿大,香港廉政公署只好申請將韓森的財富凍結。
  • 且看香港廉政公署如何調查最高行政長官
    且看香港廉政公署如何調查最高行政長官   光明網評論員:香港廉政公署將對香港特區最高行政長官有關搭乘香港
  • 香港廉政公署:改變港人生存狀態
    會場裡坐著的400多位來自各地的市級紀委書記發現:今天講臺上的主講人是位來自香港的女性。她是香港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處長穆斐文,講授的題目是《香港打擊腐敗的經驗和成果要素》。這是香港廉政公署的官員首次走進中央黨校,向內地的紀委書記介紹廉政公署的經驗。香港1997年回歸祖國後,能否保持和繼續推進政府和社會的廉潔?
  • 深圳擬推區長差額選舉 學習香港「廉政公署」
    積極發展黨內民主  重大決定無記名投票  要點:全面實施區級黨代表大會常任制,探索試行黨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度。完善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定期報告工作並接受監督的制度。在黨內選舉中引進競爭機制,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選範圍,完善市、區兩級黨委差額選舉制度,並適當擴大差額數量,允許參選人(包括自薦和黨員聯名推選人員)在一定範圍內開展競選活動。  各級黨委的常委會和行政機關黨組的重大決議,逐步實行無記名電子表決,以真正體現多數人的選擇意志。
  • "大陸廉政公署" 果真黃粱一夢?
    2月28日晚,在開車見客戶的路上,他向《青年參考》記者講述了中國成立反貪局的背景以及和香港廉政公署的合作情況。大陸和香港早有交流「斯道偉是香港廉政公署第一任專員,是國際反貪機構中有影響的人物。世界第一次反貪大會是在香港召開的,他是發起人之一。第二任專員梁文健訪問大陸檢察機關時是由我陪同的。第三任專員好像是郭文緯吧?」
  • 香港廉政公署45周年——它請的「咖啡」別隨便喝!
    中新社發 張宇 攝【香港廉署:這有杯「咖啡」請你喝】在香港,「被廉署請喝咖啡」可不是一個令人開心的邀請。上世紀70年代,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之初,從英國聘請了一批資深警務人員,由於文化不同,他們在為疑犯或證人錄口供時,常尋問對方要不要喝咖啡,因此「廉署咖啡」漸漸為人所知。不少港劇裡也經常會出現被「請去喝咖啡」的情節。香港廉政公署宣傳片。
  • 香港廉政公署請你喝咖啡!就問你敢不敢來?
    說起香港廉政公署,不少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港產影視劇的經典臺詞「廉政公署請你飲咖啡」。現在,廉政公署真的請你喝咖啡啦!為紀念成立45周年,香港廉政公署將向市民免費派發「廉署咖啡」,要不要來喝一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的廉政公署成立於1974年。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社會腐敗情況嚴重,「收錢就免災,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給辦事的人員紅包」,「塌方式腐敗」使香港市民不堪其苦,民怨沸騰。在這樣的背景下,廉政公署成立了。  成立45年來,廉政公署一直維護著香港的公平正義、安定繁榮,肅貪倡廉。如今,香港已蛻變為全球最廉潔的地方之一。
  • 香港廉政公署首戰:捉拿總警司葛柏
    返回>>>《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簡介 返回>>>《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中國友誼出版社,何亮亮著 編者按 近日,反腐倡廉頻道連載了由何亮亮撰寫,中國友誼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
  • 揭秘香港廉政公署40年來的辦案手段
    香港廉政公署開放日當日向市民銷售的紀念品咖啡杯,由於「飲咖啡」被引申為被廉政公署調查的意思,所以當日印有廉政公署的咖啡杯特別受歡迎。獨特三角設計的桌子,嫌疑人、其律師代表及兩位廉署職員,將按固定座位而坐。調查會面的錄像帶分為三盒。
  • 徐華娟:香港廉政公署的緣起
    香港廉政公署的建立緣起於上世紀 70年代轟動一時的「葛柏案」。葛柏是香港英籍警察,總警司(相當於今天大陸的一級警監),時任九龍區副總指揮官。葛柏自1946年進入警察隊伍,其間數度立功,並於1968年至1972年獲得殖民地警察服務獎及英女皇警察服務勳章。
  • 廉政辦的反腐意義有多大
    「聯合反腐」能否提高效率    除了廣東省紀委,一些反腐研究專家也對橫琴新區廉政辦的成立表示肯定,尤其推崇其提出的「一體化」防治腐敗格局的理念。    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廉政辦」是一次綜合性反腐措施,體現了「縱向垂直,橫向改革」的反腐理念。
  • 「葛柏案」調查讓廉政公署應運而生
    廉政公署成立後,即時接管葛柏案,雖然當時由於英國本土並沒有與香港《防止賄賂條例》內有關「收入與官職不符」之罪名,以致引渡葛柏回港受審一度受阻。但後來在廉政公署和英國警方的協助下,最終在同年4月逮捕葛柏並於次年1月將其引渡回港受審,葛柏最終被法庭裁定一項串謀賄賂和一項受賄罪罪名成立,判監4年及充公其中2.5萬港元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