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拍到月球高原 照片清晰度高於日本所拍(圖)

2020-12-01 搜狐網

  拍攝原理類似掃描儀 手動曝光 地面人員發指令

  首張照片拍到月球「青藏高原」

  專家解讀:與日本首張月面照片比較 中國的是「精照」 日本的是「快照」 研究地形都用黑白片

  本報訊(記者 曹雪)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今天正式發布。

  上午9時32分,在北京飛控中心內,伴隨著嫦娥一號從遙遠的環月軌道上傳回的《歌唱祖國》的結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走上臺,親自為第一幅月面圖像揭幕。

  據新華社報導,首幅月圖的完成和公布,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這幅"嫦娥"眼中的月球真實世界,位於月表東經83度到東經57度,南緯70度到南緯54度。圖幅寬約280公裡,長約460公裡。圖像覆蓋區域屬月球高地,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態、結構和形成年代的撞擊坑。

  圖中右側60公裡寬的條帶,是嫦娥一號"睜開眼睛"後獲得的第一軌景象。

  呈現在世人眼中的這幅真實月面圖景,由嫦娥一號衛星搭載的CCD立體相機採用線陣推掃的方式獲取,軌道高度約200公裡,每一軌的月面幅寬60公裡,像元解析度120米。從11月20日開始,隨著CCD立體相機開機工作,地面應用系統獲得第一批原始圖像數據,經過對接收的圖像數據進行技術處理,並對19軌圖像進行拼接,完成了"第一幅月球圖像"製作。

  在此基礎上,首個月球三維立體圖像也已製作完成。

  在未來一年時間裡,嫦娥一號衛星將不斷地傳回各種探測數據。數據經過處理後,將提供給科技人員進行研究

  專家解讀·中日首張月面照片比較

  關鍵詞:精細度

  「月亮女神」拍快照「嫦娥一號」出細活

  「和日本的首張月面圖像相比,他們的是『快照』,而我們的是『精照』。」上午,看到我國首張月面圖像的南京天文臺王思潮研究員說。

  我們的月球照片是衛星進入200公裡環月軌道後,挑選局部進行拍攝,然後將20多幅圖片拼接而成,經過精加工的「精照」。

  而日本公布的首張月球照片顯示的是大半個月面,是在距離月面800公裡的高度拍攝,實際是「月亮女神」在進入100公裡環月軌道之前,提前將攝像機打開,給月球拍了個「快照」。

  「如果單純從首張照片進行比較,我們的清晰度顯然高於日本,但是今後的正常工作拍攝的照片,則必須具體分析。」王思潮說。

  關鍵詞:位置

  「嫦娥版」拍到月球「青藏高原」

  根據嫦娥一號拍攝的月面照片,王思潮判斷所拍攝的是月球面向地球一面的東南部比較古老的高原的局部照片。王思潮說,月球地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平原和「海」,一種就是高原。

  王思潮說,我國首張月球照片拍到的地區,相當於我國的青藏高原。日本的首張月面照片,顯示的是月球面向地球這一面,能夠從照片的西部邊緣看到「風暴洋」。 文/記者周繼堅

  關鍵詞:顏色

  研究月面地形大家都是黑白的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高級工程師鄧湘金介紹,月表顏色比較單一,沒有大氣,目前也沒有明確證據證明有水存在,實際上月球表面是一種純色,就是灰色。

  由於反照率不一樣可能有些灰色暗一點,有些灰色深一點,表面並沒有彩色。

  高級工程師鄧湘金說,從地形研究上來說,彩色並沒有任何意義。

  專家解讀·月面圖片的成像過程

  拍攝原理就像印表機

  據繞月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姜景山介紹,它拍出來的不是一張完整的圖片,而是每84秒拍出一條線。由於衛星是高速移動,因此一條條線組成了一個面,原理就好比掃描儀或者印表機一樣。

  其次,由於月球表面的光線時常變化,所以它需要手動曝光。當地面站接收的數據顯示月球表面太暗時,工作人員會發送指令,把曝光時間調長。

  拍攝完畢後,還需要有一個聯絡月球的通道,這就是地面應用系統,它利用位於北京密雲的50米天線和在雲南昆明的40米天線,接收嫦娥一號傳回地球的科學數據。

  利用天線傳回地面的並不是一張張照片,而是由「0」和「1」組成的數據列。地面應用系統會將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利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校正,然後「翻譯」成人們能看懂的圖片。

  文/曹雪

  嫦娥一號大事記

  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由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10月25日-29日,嫦娥一號衛星分別順利實施了1次遠地點加速和2次近地點加速

  10月31日,嫦娥一號衛星按預定的時間、位置、速度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進入奔月之旅

  11月2日,順利完成軌道修正,原來設計的3次軌道修正由於變軌控制準確,取消了2次

  11月5日,嫦娥一號衛星首次飛達近月點,順利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成為一顆繞月衛星

  11月6日-7日,嫦娥一號衛星順利完成第2次和第3次近月制動,成功進入周期127分鐘的圓軌道

  11月20日,嫦娥一號衛星搭載的光學成像設備隨後打開,地面收到了第一批原始圖像數據

  11月26日,嫦娥一號所拍攝的月球立體圖片正式公布

  延伸閱讀

  今晚央視直播向「嫦娥」點歌

  本報訊(記者 朱治華)今晚8點到10點半,中央電視臺將舉辦「擁抱月球」特別節目,央視一套和新聞頻道將並機直播,屆時,嫦娥工程九大負責人也將亮相央視,併合唱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這是今天上午,這期節目的導演向記者透露的情況。

  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將在現場解讀一張月球照片。現場還將向嫦娥點歌《歌唱祖國》和《但願人長久》,其中《但願人長久》是專門為航天家屬點播的。

  九巨頭今晚亮相央視

    總指揮欒恩傑

  總設計師孫家棟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主任胡浩

  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

  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

  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岑振測控

    通信指揮部指揮長朱民才

    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周鳳廣

    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 法制晚報

(責任編輯:劉旭)

相關焦點

  • 嫦娥拍到月球的第一張照片(圖)
    央視新聞  #嫦娥三號登月#【嫦娥拍到月球的第一張照片!】news.sohu.com/20131214/n391797745.shtml report 408  央視新聞#嫦娥三號登月
  • 美探測器拍下「嫦娥」、「玉兔」照片[圖]
    原標題:美探測器拍下「嫦娥」、「玉兔」照片[圖]   這張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拼版照片顯示的是嫦娥三號著陸器拍攝到的月面圖像(上)與美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到的月面圖像。黃色箭頭指示的是兩張照片中隕坑的對應位置,紅線指示的是嫦娥三號著陸器拍攝圖像的大概視角範圍。
  • 美國NASA拍到了月球上的嫦娥五號:一個亮點
    嫦娥五號任務正在順利執行中,軌返組合體已於12月6日12時35分與上升器成功分離準備返回地球,上升器也剛剛受控脫軌撞月。此前在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在月面點火起飛 我國實現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而完成「挖土」任務的著陸器則永遠留在了月球表面。
  • NASA拍到了月球上的嫦娥五號:一個小小的亮點
    嫦娥五號任務正在順利執行中,軌返組合體已於12月6日12時35分與上升器成功分離準備返回地球,上升器也剛剛受控脫軌撞月。
  •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登陸月球才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直到科技水平提升後,終於將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1969年阿波羅計劃正式實行,阿姆斯特朗成為登陸月球的第1人,開啟登月的新徵程,也是人類邁向外太空的一大步,這只是一個開始,卻加深人類對月球的認知。當真正抵達月球,才會對它的看法有所改變,原以為月球上一片光亮,有萬物的生長,其實它死氣沉沉,既不會發光,周圍全是黑暗。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導致它的表面被隕石撞的坑坑窪窪,沒有一處光滑之地。
  • 中國播放月球背面照片, 和阿波羅20號拍到巨型飛船不謀而合
    中國播放的月球背面照片要說咱們中國的發展還真的可以說得上是日新月異了,雖然還沒有那個中國太空人登上月球,但是咱們對於月球的探索卻絲毫未曾停下腳步來。這不,現在就已經有了中國播放月球背面照片,這些罕見的月球背面正面的照片都是來自中國人造無人飛船——嫦娥飛船所拍攝到的!
  • 西安眼拍最清晰全月圖 可見撞擊坑邊緣細紋
    昨日,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了目前全世界最清晰的全月圖——「嫦娥二號」獲得的7米解析度、100%覆蓋全月球影像圖。拍下全月圖的「眼睛」來自西安,即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製的CCD立體相機。嫦娥二號上的CCD立體相機具有高清晰度、高精度的能力,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獲得最高解析度全月圖的國家。跨越一號拍「停車場」 二號拍到「車」眾所周知,嫦娥二號CCD相機比嫦娥一號的相機有了很大跨越。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嫦娥五號 照片可見輪廓
    (觀察者網訊)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第二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拍攝到了剛剛抵達月球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 NASA拍到月球上的嫦娥五號:1個微小的閃光點
    在這以前在這一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在這一月球打火升空在我國進行初次地外天體升空,而進行「挖土」日常任務的登月艙則永遠永遠留到了月球。今日,NASA公布了月球路軌勘察飛行器(LRO)在12月2日拍攝的一張月球圖片,上面便有嫦娥五號登月艙的倩影:在這一張圖片中,嫦娥五號登月艙只是1個微小的閃光點。
  • 美國首次登月鞋印引爭議 「嫦娥」很難拍到(圖)
    國旗塵埃鞋印行走畫面膠片無回歸 火箭土星五號遭棄 引發美國人首次登月是騙局之爭 十大疑點首次登月是不是騙局  第一次登月的太空人對本報特約記者表示確實登上月球 中國專家稱「嫦娥」很難拍到鞋印  昨天,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969年美國人是否真的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 中國官方公布"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傳回的月球照片[組圖]
    美國NASA的World Wind軟體提供的月面信息(左圖)與中國「嫦娥」探月衛星拍攝的同一區塊對比。這一軟體可以在NASA網站上下載到。 鳳凰獨家:根據國防科工委公布的中國首張探月照片範圍:月表東經83度到東經57度,南緯70度到南緯54度,我們在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上熱搜!盤點經典「月球高清大片」
    中國小康網訊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著陸過程中,著陸器上的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網友們都為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所震撼。
  • 你拍的照片為什麼不清晰——說說影響照片清晰度的那幾點
    與一位朋友交流攝影技巧,突然說道照片清晰度的這個話題,其實這也是葛比較頭疼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會影響到清晰畫面的再現。有時怎麼拍也拍不清晰,什麼手動對焦啦,什麼在最大光圈了,什麼一定要使用專業鏡頭啦,什麼使用穩固的三腳架啦……為什麼該做的都做到了,就還是拍不清晰,心裡十分的糾結。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影響照片的清晰度,到底有哪些主要因素呢?首先要說的是曝光。因為任何畫面的曝光控制得好與不好會直接影響到畫面色彩和層次感。
  • NASA拍到嫦娥四號 值得一提的是……
    1月3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拍攝到了中國嫦娥4號探測器的著陸點。周三,該機構研究人員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任務博客上發布了這張照片。美國「商業內幕」網站6日發文稱,在中國完成歷史性的嫦娥四號登月任務一個月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了一幅圖片,進一步證明這一壯舉是成功的。
  • 美國人拍完花木蘭,又來拍嫦娥了…
    美國人拍完花木蘭,又來拍嫦娥了… 2020-09-25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國人拍完花木蘭,又來拍嫦娥了
    美國人拍完花木蘭,又來拍嫦娥了 2020-09-25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手機拍月亮都不算啥!綠廠旗艦連嫦娥五號返回軌跡都拍得到
    12月17日凌晨1時44分,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返回了它的「誕生地」,對於這場科技直播,國人們既感到驕傲與自豪,同時也在感嘆祖國科技進步的強大魅力。在嫦娥五號返回的同時,微博上就有人曬出了一張在甘肅張掖高臺縣駱駝城遺址,成功抓拍到的嫦娥五號返回艙二次再入的「火流星」軌跡。
  • 中國公布"玉兔"所拍月球圖像 英媒:迄今為止最高清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一系列到現在為止最高清的月球表面圖像。據英國《獨立報》2月1日報導,這些圖像由「玉兔」月球車拍攝。作為「嫦娥三號」探月任務的一部分,「玉兔」於2013年12月在月球著陸。
  • 最新照片曝光:嫦娥三號月球遇「不速之客」(組圖)
    近日,美國在軌的探測器拍到一組關於中國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畫面。   LRO相機(LROC)的高分辨能力將使其可以覺察到嫦娥三號下降反衝發動機點火造成的月表擾動,在此之前的月球著陸器在軟著陸時也都會無一例外地造成月表塵土環境的擾動。
  • 50年前,美國在月球插了面旗幟,如今再次被拍到,卻引科學界質疑
    在我們國家的神話故事中,便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習慣於將月亮與美好的事物掛鈎,寄託著美好的願望在其中。傳說中,那月亮上,有著華美冷豔的月宮,在嫦娥仙子的宮殿旁,有著桂花樹,吳剛日日伐樹,那樹卻一直癒合如初,循環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