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糾紛:小產權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4 法官解疑

案情簡介

邱某在自己的老宅基地上建了一棟樓房共5套,只辦理了一棟的產權證。2016年6月25日,邱某將其中的一套以每平米3500元(當地大產權房的價格為每平米4500-5000元)的價格賣與外地來此做生意的趙青山,雙方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並已實際履行。2018年9月趙青山聽說國家要整治小產權房建築,擔心房屋被拆除,遂反悔要求退房還款,邱某不同意,趙青山訴至法院,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要求邱某退款。

法院審理

該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房地產管理法規定,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範圍內的土地所用權同時轉讓、抵押。就是說我國實行的房地一體主義政策,及房隨地走。地產不能轉讓,那麼房產轉讓無效。我國合同法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因此,該小產權房買賣協議無效。

另一種意見認為:小產權房也是一種物權,既然是一種物權,也就具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性質;既然有處分的性質,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就可以買賣。

我國土地管理法雖然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和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小產權房的買賣並沒有將其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也沒有改變其居住的性質。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對合同法的解釋,只有違反了全國人大或其常務委員會頒布的法律或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才是無效合同。因此小產權房的買賣協議有效。

法院採納了第二種意見,駁回了原告趙青山的訴訟請求。

評析

本案中邱某的房屋雖然整棟辦理了一個房產證,但由於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因不是每套房子都單獨辦理了房產證,所以其出賣的該單套房子屬於小產權房的一種。

關於小產權房買賣的法律效力問題,我國並沒有統一、明確、具體的法律法規,或者相應的司法解釋。各地法院在司法實踐中,也只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分別處理,處理結果上也不盡相同。

本案中邱某和趙青山訂立的小產權房買賣協議也是一種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一、邱某與趙青山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不存在合同無效的情形。應認定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本案邱某和趙青山籤訂的小產權房買賣協議是其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邱某出賣的房屋雖是小產權房,但並不是違章建築,邱某對該房屋有處分的權利。且邱某出賣該房產時,趙青山也知道是小產權房,不存在欺詐、脅迫行為;邱某將其閒置的房屋賣給別他人,使自己有了收益;趙青山以低於市場價格購買到了可以居住的房屋,獲得了該房屋的居住權。雙方均有利可圖。該買賣行為,不但沒有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或者社會公共利益,而且對買賣雙方均有益。其房屋買賣協議也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不存在合同無效的情形。

二、小產權房屋也是一種物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 邱某在自家宅基地上建造樓房,不可否認,邱某對整棟房屋具有完全的所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既然有處分的權力,邱某將自己閒置房屋出售給他人,就是無可非議的,是合法的。趙青山佔有該房屋也是合法的。因此雙方所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

三、 小產權房屋買賣合同,也是一種合同,屬於債權關係,只是其由於證件不齊全,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的過戶登記手續。本案中趙青山購買房屋是用來居住的。且明知是小產權房,不能辦理權屬證件,只是因為便宜才購買,並沒有要求辦理過戶登記的意思。

如果趙青山以房屋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登記,來否認該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不僅違反誠信原則,也違反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反而不利於交易的安全。

趙青山要求退房返款,只是擔心被拆遷而導致糾紛,其訴請的理由是否會發生,還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退一步講,即使在某年某月,該房屋被拆遷引起糾紛,到時趙青山還可以再提起賠償訴訟。因此就目前情形而言,認定該小產權房買賣協議有效,更符合意思自治和誠實信用原則。

親愛的朋友,你說呢?歡迎留言評論。

#小產權房屋#

相關焦點

  • 對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分析和思考
    對房屋買賣合同應採用何種形式才有效,目前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書面形式的合同才有效,但也有人認為在合同其他要件滿足的條件下,只是口頭形式的合同也有效。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到在我國房屋買賣合同是法律許可唯一以不動產為標的物的特殊買賣合同。
  • 北京地區親屬之間房屋買賣/房屋贈與合同糾紛裁判規則
    總結而言,類似案例中,原告以買賣合同提起訴訟,以被告方未遲延交付購房款主張解除合同是否能得到支持,關鍵在於:1.合同的真實意思是否系房屋買賣合同;2.若被告無法證明系贈與合同,無證據推翻系買賣合同,則要考量被告是否願意繼續履行合同。
  • 冒充已亡人籤訂房屋買賣合同 有效嗎?
    (原標題:冒充已亡人籤訂房屋買賣合同 有效嗎?)也就是說,自然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前提,就是她活著,一個已經去世的人,自然也就不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及民事行為能力,自然也就不能訂立合同。房屋買賣合同是劉老太和張大寶的籤名,合同約束的是劉老太和張大寶,這也才為王大麗冒充劉老太辦理房屋過戶埋下了伏筆。
  • 房屋買賣合同之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區分
    朋友李某知悉後欲購買周某房屋,經過洽談,周某將該房作價60萬元出售給李某雙方於2009年8月15日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籤訂當天,李某支付了購房款50萬元給周某,周某將房屋產權手續交給了李某,雙方約定在兩個月內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後由李某支付完餘款。合同籤訂次日,周某外出務工,雙方失去聯繫,後李某亦外出務工,買賣房屋一直未能辦理過戶手續。2011年中秋節,周某回家過節,此時李某仍未回家。
  •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嗎?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嗎?【提出問題】有人諮詢,非本村的人員到村裡買賣房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合同有效嗎?會出現什麼法律後果?【歷程分析】由於我國的房屋和土地是一體的,買賣房屋的同時,土地也跟著轉讓了。本村經濟組織內部,可以進行農村房屋買賣,經過相關批准,是合法有效的。其他非本村經濟組織的人來買房,在轉讓房產的同時,也處分了宅基地。宅基地所有權是集體所有的,個人無權處分,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的強制性規定,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合同是無效的。
  • 最全整理:籤房屋買賣合同要注意的30個事項!
    今天,小編根據籤訂房屋買賣合同中的常見問題,整理了30個注意事項,購房者在籤訂買賣合同時需多加注意,詳細查看合同內容,小心陷入合同陷阱。以下供購房者參考。一起看看吧。當不出現糾紛的時候還好,但一旦出現關於房屋產權的糾紛,不動產登記簿上所記載的人則擁有房屋的所有權。因此,大家在買賣房屋時,一定要注意進行不動產登記或者不動產登記的變更。 16、買來的住房面積縮水怎麼辦?
  •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典型案例剖析
    近日,記者從貴陽仲裁委獲悉,2010年貴陽仲裁委受理各類仲裁案件308件,其中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糾紛等涉及房地產的案件佔到七成以上。商品房認購糾紛、逾期交房、逾期付款、逾期辦理產權證、房屋質量問題等依然是2010年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熱點。
  • 二手房買賣合同分析
    一手商品房買賣合同由開發商修訂使用,可以認為是房地產開發這一專業領域的合同文本;二手房買賣合同則是日常就會接觸的。因此有必要作為常用合同適當分析。 總的來說,二手房買賣合同在中觀、微觀層面並不複雜,而且常常使用政府示範文本,律師更重要的是在宏觀-交易結構層面,分析這個交易是否可行。
  • 包含公用面積的房屋買賣合同部分無效
    籤訂合同後,田某、張某向康康公司繳納了房款1325681元,剩餘購房款1320000尚未支付。康康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按期將房屋交付田某、張某使用。此後,田某、張某以所購房屋包含消防通道為由,拒絕支付購房餘款。康康公司遂起訴請求法院判決田某、張某支付餘款。
  • 為抵銷債務籤訂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與流質契約有什麼區別?
    最高人民法院:當事人為抵銷債務而籤訂的買賣合同合法有效閱讀提示:基於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近年來因債權債務關係而產生的糾紛日益增多。其中,因以物抵債而引發的糾紛較為普遍。與其他糾紛相比,由於我國現行法律對以物抵債沒有明文規定,因此以物抵債糾紛的處理在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
  • 公產房、集資房、經適房、限價房、小產權房等特殊類型房屋轉讓...
    公產房、集資房、經適房、限價房、小產權房等特殊類型房屋轉讓合同效力匯總以下內容摘自:《各地法院裁判指導意見精粹:房屋買賣糾紛》,中國法制出版社最新出版。當事人依據承租權置換(買賣)合同主張繼續履行承租人變更登記(承租權過戶)等後續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徵詢房屋產權單位、過戶登記管理部門的意見,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判決是否支持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 【廣州杜律師普法】籤訂房屋買賣合同的30個法律要點!買房安家的你...
    20.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其與買受人籤訂的房屋預售合同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
  • 法律常識丨訂房屋買賣合同的30個法律要點!你一定要知道
    20.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其與買受人籤訂的房屋預售合同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
  • 購買二手小產權房,要注意哪裡?合同還是證書?深度解析
    「小產權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該類房沒有國家發放的房產證。 1 確定房屋所有權是否真實、完整、可靠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房屋在進行出售時應該經由房屋所有權人以及共有權人的同意,否則,房屋買賣合同就是無效的
  • 【普法課堂】產生房地產交易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房屋買賣糾紛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對售房者的資格或者資信情況不了解而產生的。因此,在籤訂認購協議繳納定金時,要先了解主合同無法籤訂時,定金是否能夠返還;買受人在籤訂認購書,被收取數萬元的定金後,開發商是否會有「潛規則」拋出不合理交易條件,脅迫買受人籤訂違心合同。
  • ...買賣合同後辦理的房屋預售備案登記並不產生登記請求權的物權效力
    鄭松與拓海公司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以及履行合同過程中均不存在過錯,且沒有怠於行使其權利,餘拼與拓海公司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明顯存在過錯。因此,應確認訟爭房屋的產權歸屬鄭松。四、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鄭松在籤訂06年《商品房買賣合同》後辦理了房屋預售登記,餘拼所籤訂的08年《商品房買賣合同》甚至連預售登記也沒有辦理,當然也沒有物權對抗效力。
  • 該案是合同詐騙還是經濟糾紛?
    鄭某籤訂保證書承諾2013年1月30日履行二手房買賣合同。2013年2月3日鄭某通過銀行轉帳的方式歸還10萬元給陽某。同年4月28日鄭某再次偷渡至澳門,之後無法與之聯繫。2013年12月2日,鄭某再次被警方抓獲。  對本案的定性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該案涉嫌合同詐騙罪;第二種意見認為該案系經濟糾紛,鄭某不涉嫌犯罪。
  • 最高法院:個人印章籤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最高法院審理認為,在雙方當事人就合同關係是否成立存在爭議的情況下,應由主張合同關係成立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程某某未能充分舉證證明其與唐某之間就涉案房屋成立了買賣合同關係,應該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故於2013年1月判決程某某將案涉房屋返還給唐某。
  • 商品房買賣合同應否與先起訴的商品房貸款合同合併審理
    房屋交付日期為2001年7月27日,房屋產權證交付日期為房屋交付後一年內即2002年7月26日前。為確保該購房合同目的實現,2001年3月18日、21日,甲、乙與銀行丙分別籤訂抵押合同、個人住房借款合同(抵押加階段性保證借款)、個人住房貸款委託扣款協議各一份。
  • 【建緯武漢觀點】從相關案例看「兇宅」買賣合同的解除
    本文現結合相關案例就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中買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兇宅」能否主張撤銷合同以及獲得支持的問題分析介紹如下,以供交流學習。[審判結果]法院認為,代某與陳某籤訂房屋買賣合同前告知房屋經紀公司其丈夫死亡的事實,且房屋經紀公司將這一事實轉告陳某,陳某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故陳某主張代某故意隱瞞其丈夫死亡屬非正常死亡的事實構成欺詐,不予採信,且結合合同約定「該物業系賣方以現房、現狀、現產權售予買方,並在籤署本合同之前經紀方已邀買方實地檢查及核實該物業及相關產權證明,已知悉賣方及經紀方所告知及提供的該物業的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