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耳朵」閱讀了嗎?

2021-01-17 中國日報網

今天,你用何種方式閱讀?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閱讀方式正在發生著改變和重構。從紙質閱讀到電子書閱讀,再到手機裡的聽書App,伴隨著文學傳播媒介的更迭,在傳統閱讀之餘,用耳朵代替眼睛去閱讀,已然成為一種新的讀書「姿態」。

有一個數據可以作為佐證: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國民有聲閱讀呈快速增長,三成以上(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聽書,正在全社會掀起一場閱讀新革命。

從讀到聽,聽書成為閱讀新風尚

打開聽書App,戴上耳機,隨著湧動的人流擠進地鐵,這成為了90後張悅通勤路上的新習慣。

自大學時代起,張悅就堅持每天讀書一小時,可工作後,日益繁忙的生活讓他幾乎沒有時間翻開書本去閱讀,於是,每天40分鐘的上下班路上,成為了他的「充電」時間。原先,張悅會拿著手機翻看電子書,可早晚高峰的地鐵裡人潮擁擠,在狹小的空間裡舉著手機閱讀,體驗感實在不佳。於是,張悅選擇了聽書,「我覺得語言比單純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一些優秀作品用聲音演繹出來,會讓書中的人物鮮活起來,更能讓讀者置身其中。」張悅喜歡歷史,這段時間,他已經聽完了《明朝那些事兒》《這裡曾經是漢朝》《話說宋朝》等一系列長篇歷史小說。

和張悅一樣,隨著互聯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聽書」一族。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蜻蜓FM、喜馬拉雅、樊登讀書等App紛紛通過贈送VIP會員或免費資源等方式向宅家的用戶送福利,吸引了更多人加入「聽書」隊伍。據喜馬拉雅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其有聲閱讀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63%,總收聽時長更是增長了近100%。喜馬拉雅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聲書是喜馬拉雅平臺上最熱門的收聽類型之一,活躍用戶每天的聽書時長能達到3個小時,高頻用戶一年聽書15本以上。而另外一款「懶人聽書」App數據同樣驚人,其平臺用戶量增長迅猛,目前已突破4.3億。

聽書為什麼會這麼流行?在很多閱讀愛好者眼中,方便快捷、輕鬆愉快、解放雙眼是選擇聽書的最重要原因。無論是在乘坐交通工具的路上,或是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又或者是躺在床上放鬆一下疲憊的身體準備入睡之時,聽書都能讓你隨時隨地實現閱讀的願望。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的觀點是:「音頻的伴隨性、多場景共存等特性,能夠很好地滿足新時代用戶獲取信息的習慣。」

「去年我一共聽了22本書。」在媒體做編輯工作的張女士,總愛一邊幹家務一邊聽財經方面的書籍,她說,現代人每天的工作都是對著電腦,眼睛和頸椎都非常疲勞,休息的時候再也提不起興趣去好好讀書了,「所以這個時候換耳朵上場,感覺特別放鬆,幹起活來一點也不枯燥。」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很難有大量的時間去靜心讀書,但與此同時,世界變化之快讓人們對知識的需求不斷增長,這種情況之下,「聽書」作為一種低門檻的學習方式,在快節奏的生活與學習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滿足了人們想要閱讀的需求。

聽書與傳統書籍正在走向融合

聽書火爆,迎來了有聲讀物平臺爆發式增長,咪咕、蜻蜓、考拉、荔枝、喜馬拉雅FM、樊登讀書、懶人聽書等App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約有200多家聽書網站,不少手機新聞客戶端、微信圖書、QQ閱讀等也紛紛推出了「聽書」「聽報」功能,而一些只以文字和圖片推送為主的微信公眾號,也紛紛加入了語音推送功能,頗受用戶歡迎。

梳理目前市面上的聽書軟體,大體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朗讀式,即朗讀者直接把書上的文字轉化為聲音,完成對文學作品的有聲化製作;另一種是說書式和解讀式,即是將書本內容進行拆解和提煉,把其中的精髓和要義講解給聽眾,例如羅輯思維、樊登讀書等。

幾個月前,公務員孟女士購買了「懶人聽書」一年的會員,成為了其億萬用戶之一。這段時間以來,她陸續聽完了《紅樓夢》《百年孤獨》等「大部頭」著作,「坦白地說,這類書對我而言,是很難直接看下去的,但說書的老師講得很有趣,把一些艱深的文字說得通俗易懂,幫助我理解,一本書不知不覺就聽完了。」

事實上,聽書也正在和傳統紙質書進行融合。不少出版社通過為紙質書加上聽書平臺的二維碼,與聽書平臺方進行授權合作,建設獨立有聲讀物平臺等多種模式開拓聽書市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大概60%的書都有同步推出的「有聲書」,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數字出版與科技部主任趙晨介紹,人民文學出版社一直重視新技術、新模式的探索應用。2014年已開始嘗試紙書、有聲書聯合推廣,錄製了「名著名譯」系列有聲書。2018年底,人文社搭建了有聲店鋪「人文讀書聲」,可為用戶提供多種閱讀體驗方式,包括線上聽書、電子書、視頻解讀等。趙晨認為,國民閱讀習慣的改變,推動了整個市場向線上化、數位化發展,「目前,聽書從內容版權、主播平臺到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生態鏈。」

另一款專注開發有聲書的鳳凰書苑App,精選了鳳凰集團旗下9家出版社各自的重磅力作,鳳凰書苑App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傳統的出版機構,開展有聲書業務最大的優勢在於持有大量經典作品的版權和優質內容,而這是有聲出版業務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紙質閱讀和有聲閱讀不是競爭關係

「聽書」一路受到讀者追捧,但也有業內人士對這種閱讀方式表示擔憂:「聽書」究竟是不是一種閱讀?閱讀工具的改變,是否會讓人們的閱讀能力「淺」化?習慣了聽書的人們,還願意去購買紙質書嗎?

尼古拉斯·卡爾在《淺薄》中提出:「數字信息的洪流不僅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更會改變我們的心智極限,為了跟上時代,我們囫圇吞棗,卻失去了持續關注、深入反思、內在記憶的學習能力。」

一部分閱讀愛好者對此感同身受,他們表示,相比聽書,自己還是更喜歡紙質書,最主要的原因是紙質書可以一頁一頁地翻閱,隨時回頭翻看自己喜歡的段落,反覆品味一句話,並且可以劃重點、做標記。相比之下,聽書的場景極易造成走神,「讀書這種事情是需要靜心的,當你一邊幹著手頭的工作,眼睛卻看著外面的世界,耳朵卻還要繼續填塞,一心多用的時候,天知道你究竟哪個感官在工作。」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高山冰副教授認為,有聲讀物有著獲取方便、資訊量大的特點,用戶在接受程度上相對輕鬆。但傳統紙質閱讀給讀者帶來的思考力是有聲書無法比擬的,如果現代人依賴越來越「懶」的閱讀方式,勢必會導致閱讀與思考能力下降。「聽書受幹擾因素多,容易稀釋信息,從而不利於深度閱讀與知識體系建立,知識圖譜難以形成。當艱深的書籍最終變成了易於消化的流食,久而久之,讀者自然也失去了『啃硬骨頭』的興致和能力。」不過他同時表示,有聲讀物可以作為傳統圖書的延伸和補充,增加人們閱讀的選擇。

「一部分聽書人群,當他們對某部作品、某位作家、某個領域產生了興趣,大概率會去買紙質書進行深度閱讀。而出版社推出有聲版圖書,是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閱讀享受,最終促進紙質書銷售。」趙晨認為,面對傳統出版行業在數位化時代遇到的瓶頸,有聲書等數字出版方式是目前值得耕耘的沃土,「紙質閱讀和有聲閱讀不是競爭關係,而是相互促進,當一部作品同時擁有紙質和聲音版本時,影響力和價值也會因出版維度的疊加而有所增加。」

事實上,多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均表示,有聲書製作成本遠高於電子書和紙質書,包括版權成本、錄製成本(錄音費用及演播酬勞)、後期製作成本和運營成本。但即便如此,趙晨對有聲書市場的發展前景依舊充滿信心,「這是出版數位化融合、文學作品增值必須要走的道路,未來我們將把好內容關口,把更適合語言和聲音表達、更容易理解的作品提供出來,讓有聲讀物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王慧 付娜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人是「油耳朵」?是耳朵出問題了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的耳朵裡過一段時間就會產生一些耳屎非常癢,所以就會忍不住的用挖耳勺去挖出來,因為我們的外耳道軟骨部皮膚有耵聹腺,而是這些皮膚耵聹腺的一種分泌物,而是經過空氣中的乾燥一般呈現片狀,但有的人的耳屎是非常粘稠的,就像油脂一樣,我們一般稱它為油耳,為什麼有的人是油耳呢?
  • 用耳朵閱讀的莫言作品 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上線喜馬拉雅
    該有聲劇項目集中了莫言十大長篇小說代表作,不僅包括《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檀香刑》《酒國》等經典名作,還包括《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紅樹林》《十三步》等讓你重新認識莫言的長篇力作。
  • 用耳朵「閱讀」莫言作品,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上線
    有聲劇的呈現方式,更突顯了莫言在發刊詞中談道的:「讀書不僅可以用眼睛閱讀,也可以用耳朵閱讀,用耳朵閱讀獲得的意象可能比用眼睛閱讀來得更深刻。」莫言本人為聽眾領讀,親自錄製領讀音頻《一個作家的一輩子做的一件事》,從自己怎樣開始文學創作講起,和讀者分享了創作上述長篇小說以及走上諾獎領獎臺的心路歷程,也和讀者分享了他「用耳朵閱讀」的經歷:「在用耳朵閱讀的二十多年裡,培養起了我與大自然的親密聯繫,培養起了我的歷史觀念、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培養起了我的想像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
  • 用耳朵「閱讀」《紅高粱家族》莫言十部長篇小說變有聲書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隨著網際網路媒介的發展,書籍擁有了越來越多層次的、立體的閱讀方式,而「用耳朵閱讀」就是其中一種。有聲劇的呈現方式,更突顯了莫言在發刊詞中談道的:「讀書不僅可以用眼睛閱讀,也可以用耳朵閱讀,用耳朵閱讀獲得的意象可能比用眼睛閱讀來得更深刻。」莫言的長篇小說,正是非常適合用耳朵來閱讀的聲音的盛宴。
  • 用耳朵寫作的網文「大神」
    在無邊的黑暗中,盲人作家陳效平用耳朵刻苦寫作,以三百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六十多個沉甸甸的獎項,充分詮釋了這句名言。失明後,陳效平覺得人生沒了希望,把所有的藏書送給了親朋好友,自己只留了個收音機,「沒有工作,只有一片黑暗,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只能用耳朵聽聽收音機。」一次,陳效平用耳朵聽電臺時,聽到了曾經看過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突然他的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雖然自己眼睛看不見了,但耳朵是完好的,讀書也可以用耳朵傾聽。這個想法為他走出人生低谷,點亮了前行的路。
  • 良師足跡丨用耳朵閱讀經典,夏日裡美麗的邂逅
    原標題:良師足跡丨用耳朵閱讀經典,夏日裡美麗的邂逅用耳朵閱讀經典,夏日裡美麗的邂逅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第二小學 楊書銅 7月31日,洪家樓第二小學匯智讀書會,第三次吹響暑假集結號。一張張稚嫩的面龐,求知若渴,在山東大學文學生活館裡,與上海交通大學的莘莘學子同堂聽課。
  • 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耳朵為什麼會癢?01上火你可能會覺得奇怪,不就是耳朵癢嗎,怎麼還和上火扯上關係了呢?因為有種耳朵癢是上火造成的,當你突然耳朵癢的時候可以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吃了太多上火的東西或者最近頻繁的熬夜。如果是的話要記得調理過來,儘量飲食清淡、養好睡眠,慢慢的耳朵發癢的情況就會得到緩解。
  • 耳朵大的人有福氣,你身邊有耳朵大的人嗎?《耳朵大有福》
    他的耳朵很長,周圍的人常常讚美他說:「耳朵大,有福。」。我們的老百姓認為我們的耳朵大是有福的。他們不僅是封建迷信,而且有科學根據。因為人的耳朵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所以長壽的老人通常都有大耳朵。我們都認為大耳朵的人應該比小耳朵的人受到祝福。福氣小的人物,能有機會長壽到讓耳朵更大嗎?
  • 眼睛省著用 冰城人愛用耳朵閱讀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韓冰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感嘆,中國人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少。2020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讀紙質書時間為19.69分鐘,比2018年減少了0.12分鐘。僅有超一成(12.1%)的國民平均每天閱讀1小時以上圖書。
  • 蜈蚣鑽進了耳朵 教你比尖叫好用的急救方法
    ,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在我們睡覺或者休息時偶爾會有小蟲子爬進耳朵,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盲目地用東西掏
  • 寶寶耳朵進水怎麼辦?能掏耳朵嗎?視頻指導如何護理寶寶耳朵!
    天氣熱寶寶玩水的機會多,好幾位媽媽最近都在後臺問我們,夏天玩水遊泳,寶寶耳朵進水了怎麼辦?會得中耳炎嗎?等等。所以今天我們口袋育兒就專門說說寶寶的耳朵,把這方面寶媽最關心的問題說清楚,讓大家不再擔心!輕輕拉拽寶寶耳垂,同時將寶寶的頭向下向肩膀傾斜,以利於排水2,真空法:將寶寶的頭偏向一側,用你的手託住;手掌將寶寶耳朵「封閉」,然後快速的來回抽動手掌,形成短暫的真空環境,以利於排水3,熱敷法:讓寶寶頭偏向一側,然後用熱的毛巾(但不要燙傷寶寶皮膚
  • 英語網課有用嗎?看看我家帥氣老三的魔力耳朵英語網課日常
    2020年英語網課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的教育選擇,那麼英語網課有用嗎?老三是我們家裡最愛學習的人,放假其他幾個打遊戲的打遊戲,吃吃睡睡的吃吃睡睡,只有老三「不為外物所惑,一心只讀聖賢書」。最近很多東西打折,又入了好幾套新書,在學習方面我也算不惜重金了,只要他要看要讀,我就不停的掏錢。
  • 貓咪耳朵裡的是跳蚤還是耳蟎?你分清楚了嗎
    假如你能看到小小的黑色會跳的東西,那一定就是跳蚤,而不是耳蟎。味道假如貓咪的耳朵患有耳蟎,它耳朵是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如果是跳蚤的話,味道並不是很大。溼水後的顏色不一樣你可以用棉籤沾一點耳朵裡面的黑色物質去做實驗,把黑色物質放到水裡面,看一下水是黑的還是變紅了。
  • 《大象的耳朵》一課一練
    在以上小題中有兩個生字屬於形近字容易寫錯或者用錯的。因此出題時專門出上,便於孩子區分。二、句子練習。1.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用像寫一句比喻句。)三、課內閱讀。1.課文中動物嗎們為什麼懷疑大家的耳朵有毛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題目是為下面的題目,怎麼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道題作鋪墊。
  • 貓主子需要你掏掏耳朵,你敢說不嗎?
    看到自己心愛的貓咪如此用力地抓撓小耳朵,會不會擔心把可愛的小耳朵都抓壞了呢?這樣的擔心也不無道理,確實存在貓咪將小耳朵抓出血的情況哦。作為一位盡心盡責的鏟屎官,當然不忍心看到貓咪受傷啦,為了讓嫩嫩的小耳朵不至於被抓的出血,我們也應該要掌握給貓咪掏耳朵的技能。
  • 耳垂大的耳朵就最有福氣嗎?
    耳朵為五官之首,耳朵的大小、耳朵的輪廓、耳朵的耳垂厚薄都一定程度上跟我們的運勢相關。1、金耳:凡是高於眉毛的耳朵被稱為金耳,一生運勢為佳,吉星高照。不過晚年容易孤獨。2、木耳:耳廓外反者被稱為木耳。木耳者,運勢一般,不進則退,容易事倍功半,且易招小人搗鬼。3、水耳:水耳的人耳厚圓,貼腦並有垂珠。
  • 磨耳朵不懂這個道理,耳朵磨穿了也沒效果「含100首兒歌資源」
    從娃呱呱墜地開始,天天讓娃泡在各種英語童謠裡,俗稱「磨耳朵」。以為語言只要有足夠的輸入,就能讓孩子自然習得英語,不用再死記硬背學英語。但實際效果呢?一遍遍反覆磨耳朵,並沒有換來孩子的英語輸出。那是磨耳朵沒有用嗎?磨耳朵當然有用,只是很多爸媽磨的方式不對。
  • 大象為什麼長那麼長的鼻子、長那麼大的耳朵,你知道嗎?
    一會,小明腦袋瓜一轉,一個問題也蹦了出來:大象怎麼和別的動物大不一樣,長那麼長的鼻子,那麼大的耳朵,幹嘛用的呢?「媽媽,媽媽,你給我講講大象的長鼻子和大耳朵幹嘛用的吧?」,小明對身旁一起看大象的媽媽說道。媽媽笑了笑說:「好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大象,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它們並不是這般模樣,身體也不像現在這麼笨重,鼻子也沒有現在這麼長的。
  • 狗耳朵上有毛,不給他們擦耳朵可以嗎?小心狗耳朵
    你知道,狗在耳朵裡長毛。然而這些狗,如薩莫和金茂,可能有更多的毛髮在他們的耳道內,而一些鏟子可能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可能會會導致一些耳朵問題。狗的長耳毛需要清洗嗎?我不知道糞便清理員是否帶狗去寵物醫院洗澡,如果你去過那裡,你會發現寵物醫院的工作人員在梳理毛髮和給狗洗澡時清理了狗的耳朵毛。
  • 寶寶耳朵進水你還在用棉籤?好危險!聰明爸媽都在這樣做
    首先,你把寶寶有水的耳朵朝上,容易讓水流得更深。其次,掏耳朵這麼精細的活,可真不是說做就做的,剪個指甲都心驚膽戰,掏耳朵如果寶寶亂動,硬硬的棉籤戳到哪裡,還真說不定了呢。寶寶的外耳道皮膚嬌嫩,皮下組織稀少,不正確的護理很容易導致寶寶耳朵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