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文公打敗了衛國和曹國,以前逃難時所受的怨氣也消除了。趙衰提醒晉文化說:大丈夫有怨報怨,也別忘了有恩報恩哪!晉文公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聽了趙衰的話說:當然!請問報誰的恩?趙衰回答:當初主公不是說過嗎?如果能回到晉國的話,必定報答僖大夫的恩情。晉文公著急地說:我看了曹國大夫的名單上怎麼沒有他呢?經過調查,才知道僖負羈被革了職,現在住在北門,成為一般老百姓了,晉文公立刻下令保護北門,說:不管是誰,只要侵犯了僖家的一草一木,就以死罪論處。
晉文公的手下魏僰和顛頡兩個人聽到這道命令,心裡很不服氣。兩人出於嫉妒,帶了幾名士兵包圍僖負羈的房子,從四面八方放起火來,想嚇一嚇僖負羈。正巧那天風大,沒過多久,火勢越來越大,失去控制,北門一帶燒得滿天通紅。
狐偃,胥臣等發現北門起火,急忙領著士兵趕到,仔細一看,原來僖負羈家著火了。他們立刻動手救火,一直到天亮才把火撲滅。這時晉文公也趕到,看著眼前的景象。僖負羈被燒得面目全非,聽說晉文公到了,痛苦地睜開眼睛瞧了他一眼,就咽氣了。
晉文公非常悲憤。他查出是魏僰和顛頡放的火,就要把他們處死。趙衰說:他們兩跟隨主公顛沛流離了多年,最近又立了大功,望主公還是從輕發落。晉文公說:有功勞的人就可以犯法嗎?那以後我的命令還有用嗎?功是功,過是過,賞罰必須分明。趙衰說:主公的話當然有理,不過魏僰是咱們將軍當中最勇猛的,殺了他實在可惜。再說這次放火是顛頡指使的,殺了他也就算了,何必再殺魏僰呢?晉文公,沉思了一會兒,說:魏僰雖然勇猛,可是受了重傷,看來也活不成了,就照軍令殺了吧!趙衰說:讓我先去看看。如果他真的不行了,就照主公的話治他死罪,如果他傷無大礙,不如留下他,讓他戴罪立功。晉文公點了點頭,說:由你去辦吧!然後對荀林父說:你把顛頡帶到這兒來!
荀林父帶顛頡來了。晉文公命士兵把顛頡推下去斬了。
趙衰奉了晉文公的命令去看魏僰。魏僰的胸脯受了重傷,有氣無力地躺著。一聽說趙衰來看他,本來心直口快的他竟急中生智。叫左右的人儘快用布帛裹緊他的胸脯,咬緊牙根,親自出來迎接趙衰。趙衰一愣,對魏僰說:聽說將軍受了重傷,主公叫我來看看你,你還是躺下休息吧。魏僰說:主公派你來看我,我哪敢失禮!我知道自己犯的是死罪,如果能免我一死,我將盡力報答主公的大恩!說完,他故意在趙衰面前施展他的身手。趙衰趕緊阻止他說:將軍好好休養,我替你去向主公求情就是了。
趙衰回去把在魏僰哪裡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晉文公。晉文公雖然心裡高興,嘴裡卻什麼也不說。他當著大臣們的面問趙衰:魏僰和顛頡在一起,顛頡放火,他也不阻擋他,該當何罪?趙衰說:革去官職,讓他戴罪立功。於是晉文公就革去了魏僰的官職。
事後大家議論紛紛,顛頡和魏僰跟著主公顛沛流離多年,立下不少功勞。然而一旦犯了軍令,重的死罪,輕的革職。上下三軍都知道了晉文公對賞罰分明的態度,誰也不敢違犯紀了。
「賞罰分明」比喻獎賞有功者,處罰有過者,界限非常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