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為人父母,最痛恨的一類人,就是人販子,拆散了無數家庭,使無數孩子有家不能回。
近些年來,熒幕上也有了不少親子走失題材的電影,每一次看的時候,都會潸然淚下,然後內心想,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但是這個世間,並非所有人都善良,人販子便是其中之一,隨著家長那個警惕心的增強,他們想了越來越多的招式,將小孩帶離家長身邊。
人販子新招式層出不窮
給孩子喬裝打扮
最近,人販子又出「新招式」,得知他的手法,不禁讓父母們感到後怕。
這是一位媽媽分享的經歷,寶媽帶孩子去商場買衣服的時候,因為一時沒注意女兒,女兒便不知去向,寶媽一下慌了,於是趕緊報警。
寶媽向警察描述了自己女兒的模樣、包括髮型、衣服款式和顏色,警察展開了幾個小時的搜查。
最後找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變了模樣,不僅頭髮剪短了,連衣服也換了,被打扮的像一個男孩子,這就是他們的新招式,給孩子進行「喬裝打扮」。
寶媽後續才得知,人販子是趁自己不注意,用糖果引誘孩子走的,這遭經歷讓寶媽感到後怕。
人販子還有這些招式,家長要警惕下面這3類人。
裝作外賣員上門
壞人,遠比你想像的膽子更大,他們會扮作外賣員,或者是送貨小哥,正大光明的敲門,看有沒有落單的孩子,趁其不備抱走孩子。
人販子敲門後,見開門的是一個5歲的小孩,立馬對孩子說:
「你媽媽買了全家桶,但是我把可樂落在車上了,你和我一起去拿一下。」
說著便拉著小孩的手腕,想帶著小孩進電梯,小孩媽媽在廚房,聽到外面有聲響,便出來看看,便看到一個帶著帽子的男的和小兒子拉拉扯扯。
聽完孩子的話,媽媽感到一陣後怕,她根本沒有定什麼全家桶,她不敢想,如果不是及時出來制止了,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平日在家,有人敲門的時候,孩子都會歡天喜地的去開門,家長也從來沒有在意這方面問題,寶媽從未想到,人販子竟然敢直接上門搶孩子。
人販子的新招式層出不窮,以前我們可能需要注意人多眼雜的地方,但是現在,就算在家也要警惕,避免壞人「登門造訪」。
北京某小區曾經做過一個測試,工作人員扮成外賣員、查水錶等各類工作人員敲門,有將近80%的孩子,都給陌生人開了門。
搭訕裝作親屬,直接搶孩子,路人不明所以
人販子喜歡搭訕一些看起來弱勢的人,比如性格溫和的寶媽、老人,當她們帶孩子出門的時候,人販子便上去假意搭訕,隨之與其發生爭吵。
比如,寶媽單獨帶孩子出門,人販子便會上前搭訕,然後與之大聲爭吵,當周圍注意之後,他會在爭吵之中透露,其實他是孩子的爸爸或奶奶。
人販子冒充孩子家人,與寶媽進行爭吵,別人會以為是家務事,也就不幹涉了。這時候人販子會直接上手搶孩子。
賊喊捉賊
他們既然當人販子,心腸自然是壞的很,賊喊捉賊的事情,他們做起來也是毫無愧疚之心。
試想一下,爸爸帶著孩子逛街,有個女兒搶過孩子就跑,還大聲呼喊:「抓人販子了」,讓寶爸有口難辯。
這樣一副畫面,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寶爸是人販子,而真正的人販子卻抱著孩子跑了。
不僅擄走了你的孩子,還往家長身上潑髒水,這樣的招式,令人防不勝防。
網上還有一位人販子被抓後的回答,看完令人憤怒。
所以,為了防止孩子被抓走,年紀小的孩子,家長要細心看護,年紀稍大一點的孩子,要對他進行一些安全方面的教育。
告訴孩子一些常見的事情,比如大人是不會向小孩求助的,隨意給人開門是危險的。總之,可以告知孩子的小技巧,都要告知,讓孩子自己也保有一份警惕心理。
兜媽寄語
人販子的新招式層出不窮,家長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同時對孩子進行安全方面的知識教育,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父母身邊,健康快樂的長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