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融之家 芳華
金融之家(ID:jrzjcom)4月13日訊,「實體是我們的根本,要藉助網際網路技術來幫助實體的生長。」4月11日,在義烏召開的第九屆中國通訊營銷行業年會上,面對臺下來自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的從業者,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下稱「萬達網絡」)商業發展中心總經理許建偉如此描繪他眼中的未來零售業。
萬達網絡的話音剛落,4月12日,劉強東突然宣布:將在全國開設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中國每個村都將覆蓋。
京東打響實體店第一槍
雖說主營是快消品,但3C數碼、家電、服飾、家居等幾乎所有品類都可擺樣和代下單,甚至金融理財。這哪是便利店,是京東線下的創新綜合體,是赤裸裸打響了京東實體店的第一槍。
這次出手,京東便利店將採取加盟的模式,但不收任何加盟、培訓管理費,只收取小額的保證金。
資質要求也很低,只要有營業執照即可。劉強東的意思很清晰,歡迎加盟京東便利店,但服務和質量必須嚴格要求和管控。
假一罰十,所有的京東便利店售賣的商品必須100%保真!進貨只需在京東掌柜寶下單,由京東物流全程送貨,並鼓勵全部從京東進貨。
萬達要做「實體+網際網路」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萬達宣布進軍O2O電商領域,並在第二年成立萬匯網,主打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的電商模式。然而,和很多實體走向網際網路的企業一樣,最終失敗。
到了2015年,飛凡開放平臺的定位為萬達打開了真正踏入實體與網際網路接軌的大門。近期,萬達更加明確其「實體+網際網路」的定位,通過提供全套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幫助實體商業轉型。
基於線下實體,將網際網路視為提升消費者體驗的重要工具,是萬達第一次理清實體商業與網際網路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進而成立萬達網絡,被人們認為是萬達架構的第四次轉型。
以飛凡為例,目前已有7000多實體商業項目及6萬多品牌加入飛凡開放平臺,實現智慧場景打造、大數據運營等網際網路轉型。
萬達的「實體+網際網路」具體化為四個特點:
第一,場景即產品,消費不來自於人們的某一單一需求,而是在實體環境下的綜合需求;
第二,用戶即流量,改變以運營產生用戶及交易的模式,在實體場景中在線連接的用戶就是流量,就能通過數據匹配對其進行針對性服務;
第三,硬體即連接,傳統網際網路時代,需要通過網頁才能發生連接,而現在,連接不再只產生在屏幕,而是無處不在,wifi、停車場智能閘機、餐飲店排隊機、支付pos機都會成為人們的數據連接,讓商家知道消費者是誰,他的需求是什麼;
第四,數據即商業,場景中誕生的數據都會成為用戶的標籤,而指導商家的經營與服務。
大佬們有更大的圖謀?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實體逆襲電商,已經不是簡單的實體與電商的對立,非此即彼,而更多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膠著態勢。
一方面,BAT都在積極滲透線下,希望在線上流量和市場蛋糕進入瓶頸時殺入線下攬客,擴大市場份額。去年至今年上半年,京東投資了永輝超市,著力打造京東到家;阿里和蘇寧走到了一起,阿里喵街也開始從杭州推向更多城市。
另一方面,為實體代言的飛凡,隨著飛凡商業聯盟成員不斷增加,實現智慧化運營的3000+實體大秀了一把肌肉,交出120億元銷售額的亮眼成績單,並讓用戶愛上「線上逛街」。
傳統企業未來要如何善用自己的線下資源獲得流量、顧客、粉絲,實現轉型升級與盈利提升,以及如何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及理念,最終實現整個實體行業的強勢復甦,讓商業回歸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正道。
殊途同歸,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無論線上線下,都要著力解決消費者不斷攀升的對品質和體驗的核心需求。當網際網路平臺的「網際網路+」遇上海量實體的「+網際網路」,誰能在這輪新變革中脫穎而出?具體到不同實體行業,該如何因地制宜去擁抱開拓?
實體經濟都是競爭之本、發展之基。服務又是影響和推動實體經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實體經濟的服務上來後,自然能夠跟電商並駕齊驅。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秒會怎樣。藏在農村漲價、賣假貨的人永遠想不到,今天要革他們命的不是有關部門,而是京東或其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