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又捅了阿里一刀?為啥願買虧損的1號店

2020-11-19 聯商網linkshop

作為億邦動力網的讀者,都會知道京東花了95億買了1號店。而作為億邦動力網的深度用戶,應該會了解到沃爾瑪這回是甩了一個虧損的包袱。但,還有一層或許只有極少數人才會思考——沃爾瑪為什麼不能忍1號店再虧了?京東拿下1號店後,與天貓的距離拉近了多少?強強聯合會不會傷及無辜……

對此,億邦動力網找到一位對沃爾瑪、京東和天貓都極其了解的骨灰級零售操盤手,特購社創始人黃若曾任當當網COO、天貓創始總經理,以他在零售界浸泡30多年的眼界為億邦動力網用戶解讀這場大案。

黃若:中國連鎖及電子商務骨灰級領軍人物,江湖人稱「黃藥師」。原網營運長,天貓創始總經理。有近30年的商業、業從業經驗,曾長期任職多家全球500強企業高管,歷任易初蓮花、萬客隆、天津家世界等知名企業總經理,執行副總裁等職。作為一位實操型的商業管理者,具有豐富的大型企業管理經驗,同時對東西方不同的企業體系及消費者行為有著深刻了解。如今追尋內心正在創業中,著有《我看電商》和《我看電商2》,兩本書均在京東和噹噹上線出售。

沃爾瑪為什麼非要賣1號店?

1號店的老闆不是投資公司,而是一家零售公司。我在《我看電商》書中寫過,零售公司不管再怎麼有錢,都是辛辛苦苦一毛兩毛賺差價賺來的,所以對於沃爾瑪來講,1號店一年虧損10億,相當於是抵消了全球銷售1千個億的銷售,因為線下超市的純利潤只有1%。如果是投資公司,或許能忍受先巨虧,但對於一家零售公司來說真的如割肉。

沃爾瑪當初要買1號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原本在中國線下做得不夠好,但是又非常需要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在電商火熱的關鍵點上他們看到中國的消費者都往線上走,因此想借1號店耕耘中國線上市場,做了幾年下來又不能忍受1號店長期虧損。

在這種尷尬的心態下,京東願意出手接盤,一方面能幫助沃爾瑪快速擺脫每年10個億左右的虧損,同時還能換一個價值更高的股票在手裡,這對他來講是划算的。這就好比沃爾瑪在鄂爾多斯有一個爛尾樓,每年巨虧,未來也有可能會增值,但風險係數太大。而此時房地產公司願意拿北京五環的一個樓盤和沃爾瑪調換,以沃爾瑪的心態當然會願意。

京東為啥願買一個虧損的1號店?

京東最想的不是攀上沃爾瑪,而是與天貓和淘寶對抗。而與天貓和淘寶相比,京東最耿耿於懷的是什麼——與天貓和淘寶相比差太遠了,購買頻次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京東從賣數碼產品起家,雖說後來逐漸延伸到百貨,但用戶對京東的粘性不夠,一個用戶一年下來平均買的次數不會超過10次,而淘寶天貓這一個數字卻是50次。如果京東只是把自己當作一個二流電商平臺,一年一個用戶平均買6次8次就夠了,但如果跟天貓、淘寶對標的話,那這個差距就太大太大了。

電商最大的價值就是用戶,購買次數不僅影響銷售額還影響傳播頻次,用戶買10次就有10詞傳播的機會,買100次就有100次的傳播的機會,這個是京東最大的軟肋,一直想彌補而又乏力。

對於京東來講,此次買了1號店切入超市快消品,可以大大提升用戶的活躍度。第二個還加強了自己在華東地區的實力,畢竟那是天貓實力最強的地區。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淘寶和天貓的軟肋上又捅了一刀。京東為啥能活到今天,就是因為前端比不過淘寶和天貓,就拼命在後端加強自己的實力。此次買了1號店與沃爾瑪合作,沃爾瑪的供應鏈對接給京東,再整合1號店的倉儲物流,對抗天貓和淘寶又多了一層砝碼。

因此,京東收購1號店是雙贏的,甚至比阿里和蘇寧的合作更有意義,因為蘇寧作為一家零售公司,雖然彌補了天貓淘寶在數碼、家電領域的弱勢,但是蘇寧自己採購的商品很少,大部分商品還是走代銷的模式。而沃爾瑪90%的商品都是自己採購的,供應鏈優勢嫁接給京東是太完美了。

既然是雙贏,那麼原來的虧損跑哪兒去了?

線上超市類快消品為啥難做?兩個原因,一是採購沒有沃爾瑪、大潤發有優勢,在中國絕大多數零售公司沒有形成集中採購,但線下超市積累了幾十年具備規模優勢;二是配送成本太高了,毛利又很低,線上運營模式無法吃掉成本。

而1號店,雖然有沃爾瑪的供應鏈支持,做了這麼多年也有了採購優勢。但是營銷成本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止不住虧損。

而1號店賣給京東之後,京東會用自己的物流實力把1號店配送成本大大降低,第二個京東的用戶已經有1億兩三千萬了,共享用戶也降低了獲客成本。

為什麼說95億這個價錢很公道?

1號店2015年的銷售大概有一百多億元,今年的銷售額應該能做到接近200億,按照零售公司的估值慣例來說,一半就是當年銷售額的50%。之前傳的三四百億,那是太扯了。

1號店與京東在運營上會完全打通嗎?

現在還不好說,現在來看,京東應該會覺得1號店還是一個本身有價值的品牌,會讓其繼續往大做。但是,我不這麼認為這種想法會維持多久,就好比當年亞馬遜收購卓越的時候,覺得世界上知道卓越比亞馬遜的人還要多,想把卓越獨立繼續做大做強。但是幾年以後,卓越就慢慢萎縮了。

等京東把1號店的營養吸乾之後,我覺得也會把1號店丟一邊的。畢竟在線上,只有大者恆大,老二最後都被逼殘了。

因此,聰明的商家,今後要多靠近京東而不是1號店。同時,在夾縫中創業的企業也會受到擠壓,比如我做的進口食品電商「特購社」,原先京東在食品的供應鏈不強,現在拉上了1號店,強強互補,留給我們這種創業者找長項的機會就好了很多。

合併後最有可能在哪個環節出問題?

一是1號店這邊大量人員流失。

1號店的團隊經過好幾次震蕩了,比如說沃爾瑪入股的時候走了一批人,去年創始人離開時又去了一批人,這次肯定又會有大量的人員流失,對於1號店的員工來說也是挺悲慘的。

最大的一個挑戰是兩家公司文化格格不入,看這兩家公司創始人的背景和風格就知道了,如果讓京東的高管來管理1號店,雙方都會覺得很膈應。

沃爾瑪還會愁在中國做不好電商嗎?

對於沃爾瑪來講,這次把1號店賣給京東是一個投資行為,只是成為持有京東5%的股票而已,但是京東不是他的,沒有經營權。

因此,對於沃爾瑪來說,和京東合作只是解決了1號店的困境,但是沒有解決沃爾瑪在中國的困境。沃爾瑪在中國的困境是什麼?1995年進入中國,幾十年過去了,但在中國始終沒有找到一個贏利點。在沃爾瑪的文化裡有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我跟他們高管見面時公開批評——沃爾瑪做零售有兩種辦法,一種叫沃爾瑪的辦法,一種叫錯誤的辦法,認為可以在美國成功的經驗複製到全球,但恰恰中國跟美國的差距又那麼大。比如說他所有的東西都強調中央流程和標準,每個零售店都搞得一模一樣,中國不可能讓你找到一模一樣的房子。中國零售的商品差異也很大,別說東西南北的商品賣得不一樣,就是跨一個省喝的啤酒都不一樣。

以下是京東與沃爾瑪合作的相關信息

京東股價大漲

目前京東總市值約為288億美金,此次京東通過出讓5%股份買下1號店,由此計算1號店大概估值為14.4億美金(約為95億人民幣)。通過此次收購,證實了1號店沒有達到傳聞中的400億估值。

受本次收購事件影響,京東周一早盤(JD)在美國市場股價大漲,一度漲超8%,截止收盤,京東報價21.06美元,漲幅為4.62%。

目前國內其他的B2C網站,唯品會的總市值約為65.8億美金,聚美優品總市值約為6.5億美金,當當網總市值約為5.0億美金。

外媒評論

Zack.com:賣掉1號店對沃爾瑪來說是個驚喜

投資研究機構Zack的相關報導指出,與京東的戰略合作讓沃爾瑪在中國殘酷的零售業競爭中獲得了一個更好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刺激沃爾瑪實體零售的銷售增長。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非常不易的,20年總算是建立起了自己的商業體系:1996年在中國開設首家門店,到今天門店總數為430家。而1號店在中國在線零售市場也並不成功,僅僅佔有1.5%的市場份額。」

該報導評論稱,賣掉1號店對沃爾瑪來說是個驚喜。自去年7月控股1號店之後,沃爾瑪一直在努力把自己的實體零售運營和1號店的在線運營相連接,以便跟上中國市場在電商配送時效方面的步伐。而如今與京東的合作無疑可以大大加快沃爾瑪在這方面的發展進度。

紐約時報:京東與沃爾瑪可以互補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一份報導提到,京東的強大主要體現在電子產品方面,而1號店的核心業務在中國東部、南部地區,並且以超市品類為主。「京東收購1號店之後,應該能夠對1號店的勢力有所加強。此外,去年8月,京東還買下了永輝超市10%的股份,加強了自己在生鮮品類上的布局。」

對於沃爾瑪方面,紐約時報評論稱,食品是目前中國消費者在線購買產品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品類,這也是沃爾瑪在中國400多個門店客流量有所下降的原因。而與此同時,沃爾瑪在中國在線時長所佔份額不足2%,根本無法與阿里巴巴、京東相提並論。「正如其執行長Doug McMillon在公開聲明中所言,京東是沃爾瑪理想de合作夥伴,它與沃爾瑪可以互補。」

此外,紐約時報還指出,事實上,沃爾瑪全球在線業務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據悉,其全球電商銷售額今年第一季度僅增長了7%,比前一季度8%的增長率有所下降,且遠遠低於兩年前20%的增長率。

BBC:沃爾瑪與京東合作 欲拯救步履維艱的1號店

BBC的報導是這樣的:沃爾瑪宣布與中國電商企業京東進行戰略合作,幫助拯救自己旗下步履維艱的電商網站——1號店。

該報導指出,1號店主要銷售食物飲品、日用品及電子產品,僅佔中國網絡零售市場1.5%的份額。沃爾瑪與京東的這筆交易將很好的幫助1號店在中國西部、北部自己弱勢的地區獲得進一步發展。

華爾街日報:沃爾瑪不再獨自摸爬滾打了

對於沃爾瑪與京東的戰略合作,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簡單的評論道:「沃爾瑪與中國最大電商玩家之一京東成為合作夥伴,不再繼續獨自在這個快速發展且競爭巨大的市場摸爬滾打。」

微信用戶評論

以下是億邦動力網微信用戶對此事的看法(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

子傑:電商發展到現在洗牌是必然,無本質上的創新,大吃小,我覺得就是趨勢。

Eric是一棵棵棵棵小草:中國電商的模式越來越分明,當京東第一次收購易迅的時候,就註定會不停的收購小規模的垂直平臺。而阿里系則會往平臺化運營方向越做越大。

MINDON:去年天貓在杭州和北京設立雙中心,有可能京東也會在北京和上海設立雙中心,形成徹底對立面。

言程:可能看中的是1號店的戰略地位吧,反正作為消費者來說,1號店已經是過去式了。

(來源:億邦動力網)

相關焦點

  • 沃爾瑪認輸賣掉1號店,京東為何400億當接盤俠?
    在銷售業績增長的同時,1號店還引入了更多資本的加入。2010年5月,中國平安集團出資8000萬元收購1號店80%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平安整合1號店未果後,逐步將1號店控股權轉讓給了沃爾瑪。2011年5月,沃爾瑪首次染指1號店,當時佔股17.7%;2012年8月,中國商務部批准沃爾瑪對1號店的控股增至51.3%,至此這個美國超市巨頭成為1號店最大股東。
  • 京東超市+1號店+新達達怎麼玩?
    春節後,網傳1號店高級副總裁Emma將離職,2月15日將是其最後工作日,具體去向未知,新的繼任者暫時處於保密狀態,傳言很可能是從京東總部空降。據悉Emma在1號店任職多年,目前全面負責1號店採購中心工作,在1號店處於二把手位置,此次離職原因可能與接下來1號店重大改革有關。
  • 京東擴容會員體系一號店新版本灰度測試更名「1號會員店」
    7月1日,有媒體報導稱,電商購物平臺1號店啟動了全新版本灰度測試,在新版本中,「1號店」名稱變更為「1號會員店」。公開資料顯示,1號店上線於2008年7月11日,是國內最早一批進軍電子商務的企業,2013年註冊用戶達5700萬,2016年被京東收購。據報導,京東意欲通過1號會員店深入實踐會員制電商。
  • 與京東合作後 1號店要拿10億元叫板天貓超市
    京東與沃爾瑪戰略合作一個多月之後,被京東納入旗下的1號店正式宣布了2016年的發展戰略,高調宣布將投入10億元在華東區乃至全國範圍內打擊天貓超市。1號店高級副總裁宋春蕾對搜狐科技表示,1號店將不會滿足於一兩次全國性的戰役,未來業務將會擴展到更多城市。
  • 在命運的轉角處1號店能否出現變奏?
    當1號店的高管還在朋友圈轉發1號店·618與京東比價對抗,一不留神兒,沃爾瑪就把它作為嫁妝給了京東。 1號店的命運「輾轉」了三回。 2008年1號店最早聚焦食品、日化、快消等百貨,是中國商超第一定位者。彼時的淘寶、京東分別在服飾、3C維度發力。和服飾、3C、圖書品類不同,商超的SKU多,客單價相對低、物流成本高,要求強供應鏈,若規模做不起來,虧損自然是個大難題。
  • 400億接盤1號店?京東用不到100億複製了上市前與騰訊的交易
    從結果上來講,京東的新晉戰略投資者沃爾瑪的確將1號店作為資產打包丟給了京東,但價格卻和之前業界盛傳的400億相去甚遠。按照協議,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億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以當前京東的股價,該筆交易的價格大約是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8.6億元),不足此前業界400億元報價的1/4。
  • 京東還是阿里巴巴 傳1號店將被巨額收購
    中關村在線訊:昨日,某電商行業群裡爆料稱,京東從沃爾瑪手裡買走了一號店,並稱談判已進入後期,收購總體金額超過400億元。 爆京東正洽談收購1號店 金額超400億元    沃爾瑪入股後,對於1號店的發展規劃和創始團隊之間始終有出入,沃爾瑪在乎的是有實際的利潤,而1號店卻一直在燒錢。
  • 京東旗下1號店升級成1號會員店 原1號店正式停止使用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旗下1號店升級成1號會員店 原1號店正式停止使用
  • 累計虧損200多億,為何資本還是那麼看好京東?
    說起京東,大家都覺得特別勵志,最開始劉強東在中關村開電腦店,真的就只是20萬檔口中的普通一員,誰知道最後做成了一家值四、五百億美元的公司,你說勵志不勵志?而更有意思的是,京東在早前的10多年甚至一直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但投資者可不管,一直給錢,幾千萬幾億美元的給,似乎這些錢不是錢一樣,直到2016年京東才扭虧為盈,而京東這些年據說累計虧損了200多億。
  • 馬雲:我這輩子最大錯誤就是創建阿里;1號店作價95億元併入京東|...
    2、1號店作價95億元併入京東 劉強東持股稀釋至15.4%京東昨日晚間以內部信形式宣布和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沃爾瑪旗下1號店主要資產併入京東,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
  • 1號店對京東毫無價值 卻是劉強東的王牌
    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企業京東和沃爾瑪今天宣布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通過整合雙方在電商和零售領域的巨大優勢,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作為此次協議的一部分,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
  • 年虧2.5億的1藥網赴美上市,於剛圓了1號店的夢
    對,就是那個1號店創始人、前戴爾全球採購副總裁、前亞馬遜全球供應鏈副總裁。他履歷光鮮,但因為三年前把1號店出售沃爾瑪,而後又被倒手賣給京東,期間他被迫出局的命運,難免讓人唏噓。當年B2C風起雲湧時,他曾和劉強東、李國慶比肩。
  • 決戰阿里!拼多多甩開京東|深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陳博每日觀察,ID:CHENBOview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上周拼多多發布了一份「炸翻天」的Q3財報。各項數據都非常亮眼,首次單季盈利4.66億元,遠超市場預期,與此同時,單季度用戶增長近5000萬,年活躍買家數達到7.31億。
  • 京東推出1號會員店,對標天貓會員店勝算幾何?
    2016年6月,京東從沃爾瑪手中收購1號店;2017年9月,1號店宣布將進一步與京東集團實現戰略協同,實現聯合採購,進行供應鏈升級。至此,電商江湖再無1號店的聲音。那麼,天貓會員店和後來者京東1號會員店,誰將成為電商會員店領域裡的「顏值擔當」呢?天貓會員店與京東1號會員店:外表差不多,內在差別巨大天貓會員店和京東1號會員店對外的「賣點」都差不多,就是前面提到的「優選商品+低價+次日達」,這兩個會員店從模式上看,本質上是一個東西。
  • 京東、1號店、天貓超市都在搶這個生意,到底誰會勝出?
    就在阿里巴巴啟動年貨節之後一周,1號店宣布從即日起到農曆雞年春節期間加碼5億元促銷資源,重點圍繞華東地區、尤其是阿里旗下天貓超市大本營所在地杭州,開展大規模的年貨節活動。換句話說,網上超市之間的年貨大戰已經正式啟幕。這一次,究竟誰是贏家? 為什麼都看中「年貨」?
  • 京東「結盟」沃爾瑪 拿下1號店主要資產
    【財新網】(記者 王瓊慧)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企業京東(NASDAQ:JD)收購本土電商1號店的傳聞在午夜時分落定,但真正達成合作的層面是1號店背後的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NYSE:WMT)。
  • 被京東收購僅兩天 1號店下架天貓店所有商品
    日前,在被京東收購後僅兩天時間,1號店的業務出現第一個重大變動:其在天貓的旗艦店所有商品已被下架,大有要撤出天貓的趨勢。記者在天貓搜索了解到,「1號店官方旗艦店」的身影還在,用戶也還能進入店鋪,但店鋪內已經沒有陳列任何商品。
  • 被京東收購以後名存實亡,1號店的時代開始落幕
    9 月 12 日,一篇名為《 1 號店將全面遷店至京東,POP商家不再續約》的文章稱,「 1 號店將與京東實現聯合採購,並在今年 10 月 8 日全平臺停止服務協議的通知。」相關人士稱, 1 號店今後商品可能都將來自於京東,其或將淪為單純的流量入口,此次退店或許意味著1號店的時代已經開始落幕。  一年多前,京東高調地宣布以價值14. 35 億美元的股份正式從沃爾瑪手中收購 1 號店。彼時雙方宣稱,將在過個領域展開戰略性的深度合作。
  • 商場莫論情懷,京東要的是沃爾瑪,不是1號店
    有對1號店整個發展歷程感慨的,有對京東本身的「霸道」經營手段感慨的。但在筆者看來,這些情懷有些莫名其妙。身在商場就莫論什麼情懷。1號店當年在被沃爾瑪收購的時候,本來就已經是情懷破滅。而京東,他看重的更不是什麼1號店的情懷,他要的是與沃爾瑪的合作。
  • 「1號會員店」加載中 京東深挖會員經濟
    近日,據新浪科技報導,旗下電商購物平臺1號店啟動全新版本灰度測試,新版本中「1號店」名稱變更為「1號會員店」。同時,京東「1號會員店」班車現身,車身印有「1號會員店京東旗下會員制購物平臺」相關字樣,與灰度測試版本開屏顯示字樣一致。報導還稱,相關人士表示,京東意欲通過1號會員店深入實踐會員制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