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阿里!拼多多甩開京東|深論

2020-12-11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陳博每日觀察,ID:CHENBOview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上周拼多多發布了一份「炸翻天」的Q3財報。各項數據都非常亮眼,首次單季盈利4.66億元,遠超市場預期,與此同時,單季度用戶增長近5000萬,年活躍買家數達到7.31億。此後三天,拼多多股價累計漲幅超過35%,總市值躍至1811億美元,拼多多著實幹了一番大事,甩開了京東直逼阿里,成為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

那麼從「拼夕夕」到「拼多多」再到「拼爹爹」,神奇的拼多多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電商中的「價格屠夫」

每年「雙十一」後阿里和京東都會公布自己的戰績,今年也不例外。但拼多多向來是電商中的清流,不屑於秀那一天的戰績,直接將Q3財報當成一個重磅炸彈甩出來,炸到網絡一片譁然,人人無不拍手稱讚。

不公布戰報是因為拼多多「雙十一」的戰績沒幹過阿里和京東嗎?

哦不!當然不是。只是拼多多PK的主戰場並不僅限於「雙十一」那一天,他想要的是一年有365個日出,就有365個「雙十一」

拼多多一個季度補貼100億,也就說平均每天補貼超過了1億元,而且「雙十一」期間補貼力度更是從10%-20%提升至50-60%,再加上商品本身折扣力度就很大,果真「價格屠夫」名不虛傳。在雙十一期間,拼多多也沒玩太多複雜的消費法則,就簡簡單單地告訴買家,只要你買,我就減價又補貼,沒有跟進淘寶曆年複雜的玩法形式,完全是開闢了一條新路,按照自己的節奏牢牢地把控著7億消費者的心。而且「越貴越香」也是拼多多的一大特色,以爆款產品iPhone 12 64GB為例,到手也就5699元直降600元,而在天貓、京東等平臺的蘋果旗艦店,上線的iPhone 12相關頁面顯示基本沒有優惠券活動。

阿里面前的強勢勁敵

買家心中的「真爸爸」

根據財報顯示,拼多多現有用戶已經7.313億,距離阿里只差約2億人,而且它的用戶增長速度也不容小覷。光是第三季度,拼多多的用戶就增長了4810萬,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5.363億,同比增長36%,一年強勁增長了1.95億。據阿里Q3財報顯示,阿里現有用戶達到8.81億,雖然高出拼多多約2億,但是單季增長僅僅700萬,僅為拼多多同期用戶增長的不足十分之一。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再過四個季度,拼多多的活躍用戶就能趕超阿里

拼多多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了買家心中的「真爸爸」,同時也成為了阿里的頭號勁敵。面對拼多多如此兇猛的漲勢,不論阿里能不能接得住這迎頭一擊,拼多多都是值得我們持續下注的。

五環外的後浪帶你勇闖天涯

拼多多過去12個月GMV高達14576億元,同比增長73%,這一增速是行業平均水平的8倍,但ARPU的值並不高,本季度拼多多ARPU值為1993.1元,僅比上季度增加了136元,環比僅增7.3%,這已經是連續第五個季度拼多多的ARPU值環比增速低於10%,且增速還在不斷下行,上一季度拼多多的ARPU上增長几乎是處於停滯狀態。那麼接下來怎樣提升ARPU值將會成為拼多多保證高速成長的重頭戲。

拼多多作為五環外成長起來的後浪,想要在短期內提升ARPU值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拼多多就必須得更進一步去搶佔高端用戶,現在拼多多平臺上經常斷貨的iPhone和茅臺就是典型高端用戶所需產品。如果拼多多能繼續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在通過高端核心產品去不斷地滲透高端用戶群,那麼未來拼多多ARPU值也會保持在一個較高的增長水平線上。

燒最猛的補貼,虧最多的錢?

不存在的!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首次實現了季度盈利,拼多多三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4.664億元。拼多多悶聲幹大事,終於挺起了腰杆,打臉那些曾經看空它的人。

拼多多淨利潤的提升主要是來自於營銷費用佔比的減少,第三季度拼多多產生營銷費用為100.7億元,佔總收入比例為70.9%。而在2019年,拼多多投入的市場營銷費用達271.74億元,比2018年134.42億元翻倍增長,平均每日的營銷費用逾7000萬。正是因為他的營銷費用在不斷地降低,拼多多才開始有利潤增長。

過去拼多多受到了很多的質疑,一個是因為拼多多廣告打得太多,另一方面是因為拼多多補貼力度太大,日燒1億元。如此一來錢全砸在了營銷和補貼上,何談盈利?但有一說一,拼多多的廣告雖說多是多,可它也確實佔領了消費者的心智。如果沒有前期巨量營銷投入,怎能換來今日卓越戰績?

拼多多通過4.66億這個盈利數字,簡單地秀了一下肌肉,證明他還是可以盈利的,只不過大幅度盈利的時機還未到罷了。有可能下個季度,拼多多又會開始繼續虧損,但即便是虧損也是戰略性虧損會為拼多多帶來更多的增長,為更大的效益做鋪墊。而且拼多多也遠沒有到要去獲利的時刻,現在主要的任務還是獲取更多的用戶和更高的GMV。況且拼多多的長期百億補貼已為它帶來了數量不小的「鐵粉兒」,已經是一個流量大咖,所以即便拼多多補貼佔比下降,它的收入增速也仍會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這也是市場對拼多多充滿熱情的關

鍵因素之一。

多多買菜要你多多買菜

除了首次盈利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之外,拼多多也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它高調推出了新產品——多多買菜。

生鮮向來是各路電商重兵投入的領域,目前阿里和京東早已佔領了先機,拼多多的優勢其實並不明顯。可即便阿里和京東在生鮮領域先下手為強,但這並不妨礙拼多多現在殺入市場實現後來居上。

生鮮是剛需產品,每天都會有很大的需求,而且拼多多的打法向來是以用戶收益為中心,那麼自然用戶都會被吸引到這邊來。拼多多預期在生鮮領域未來一年的GMV將會達到近2000億,再加拼多多本身就是做下沉市場起家的,跟農產品商戶的直接接觸會更多。未來拼多多在整合農產品資源方面將會做得比京東和阿里更好,能夠把第一手農產品資源以更低的成本送到用戶手中,實現拼多多、農戶、消費者三方共贏局面,所以多多買菜日後必定能為拼多多帶來一個更大的想像空間。

用數據說話才是真本事

拼多多作為新電商的開創者,用5年的時間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第一,拼多多一直在用數據說話,證明了它是可以盈利的;

第二,拼多多也證明了自己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即使降低補貼仍然能保持較高的增速。

第三,在體量上,拼多多已經是徹底甩開了京東直逼阿里且大有趕超之勢;

第四,在增長點上,拼多多一方面通過補貼核心的產品搶到了大量的高端用戶群;另外一方面推出多多賣菜進入生鮮市場為拼多多以後的增長明確了方向。

綜合以上四點來看,拼多多未來還會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看好拼多多。當然,拼多多的股票在這一輪增長之後有可能會出現短期的回調,回調之後便是最好的買入時期,日後拼多多的增長必然會大大超出眾人的預期。

相關焦點

  • 「百億補貼」背後:拼多多、阿里、京東的「三國殺」
    京東開始全面下沉,甚至將微信流量一級入口的位置讓給了主攻下沉的「京喜」;阿里不得不改變打法,升級聚划算與拼多多硬剛。這210天裡,拼多多正式成為阿里和京東不得不重視、卻又繞不開,於是共同圍剿的敵人。; 過去的210天,通過百億補貼,拼多多在一二線城市跟阿里和京東搶地盤,阿里和京東全面下沉,「圍剿」拼多多。
  • 阿里、京東、拼多多鼎足而立,財報裡的電商「三國殺」
    阿里、京東、拼多多鼎足而立的局面日漸明朗,自然免不了在財報季爭個高低。截至5月22日,京東、拼多多、阿里相繼發布了疫情衝擊下的新一季度財報。由於三家收入結構、業務不盡相同,各自所處的階段以及搭建的護城河亦各有側重,縱然難以從同一維度論斷輸贏,但仍可從基本面之下的細微之處尋求相似和差異性。
  • 阿里、京東、拼多多的618版「三國演義」|Morketing深度
    今日,從阿里、京東、拼多多曬出的部分成績單來看,京東在18日第1小時成交金額同比增長65%,京東家電僅用2分36秒整體成交額突破10億元;天貓18日開場僅16分鐘就超過去年前1小時的成交額。拼多多從618活動開始至今,成交單量已高達8.2億筆,且還在穩步持續上升中。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算穩,阿里提前到中年危機
    京東的下單總額也達到了2715億元。拼多多雖一如既往沒有參與公布GMV的數字遊戲,但這並不代表拼多多的缺席。天貓、京東和拼多多不變的江湖地位「貓狗拼」繼馬雲、劉強東,黃崢退出江湖後的第一場大戰廝殺:不死不休!
  • 電商投訴「魔咒」:阿里涉假、京東二手貨、拼多多惹怒商家
    與兩者規模相對應的是,阿里系電商和京東被投訴量在國內所有電商平臺中也是最多的。根據消費投訴平臺聚投訴數據,2018年,該平臺上針對阿里旗下天貓、淘寶和閒魚的有效投訴共7120件,佔行業投訴量近三成。京東則以3597件有效投訴量成為被投訴最多的單一電商品牌。在另一消費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京東、阿里系、蘇寧易購、拼多多、毒等位列被投訴最多電商平臺前五位。
  • 阿里、蘇寧、京東、拼多多,四巨頭的低線市場戰術有何不同?
    這樣的市場已經成為了商家的必爭之地,阿里、蘇寧、京東、拼多多等巨頭,都在進行下沉擴張,他們的低線市場戰術有何不同,到底誰能在這片藍海競逐中勝出呢?阿里:不是一個app在戰鬥2014年,阿里就提出淘寶下鄉,以農村淘寶(村淘)的形式覆蓋下沉市場。
  • 焦點分析 | 雙11「三國殺」:京東阿里忙下沉,拼多多忙上行
    今年雙11,阿里祭出了「天貓和聚划算」的組合拳,針對下沉市場的「個性化定製款」在99划算節實驗成功後,將繼續在雙11中沿用。 相比之下,增長迅猛,市值已超京東的拼多多今年則格外低調。直到10月30日晚,拼多多才宣布今年雙11的玩法——「百億補貼計劃」,繼續土豪本色不改。補貼選擇標準則是爆款暢銷,包括3C類的蘋果、華為、小米等,以及大量農產品。
  • 淘寶、京東、拼多多下沉市場「肉搏戰」
    近兩年,關於下沉市場的話題就層出不窮,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眼中,下沉市場「熱土」裡埋藏著挖不完的金子,針對這一領域已經進入了貼身肉搏戰的關鍵時期,一元包郵、新人紅包、百億補貼等花樣玩法,吸引無數想「薅羊毛」的商家和用戶湧入平臺。
  • 圍剿與反圍剿,阿里與拼多多的愛恨博弈
    拼多多用短短幾年走過了絕大多數企業要花費幾十年才走過的路。拼多多發展歷程拆解正式引來阿里關注拼多多的炸裂引起了電商兩大巨頭阿里與京東的注意。隨著2018年拼多多年報的披露,阿里更是寢食難安。2018年拼多多GMV為4716億,僅次於京東的1.7萬億,整個阿里接近6萬億,如果只算淘寶則是3萬億左右。而拼多多用戶規模則超過京東達到了4.185億,僅次於淘寶的6.36億。也就是說,拼多多在用戶規模上與淘寶已是同個量級。
  • 阿里拼多多互撕史:從堵截、圍剿到巷戰
    拼多多崛起之前,京東跟阿里就因為二選一問題,一度打得頭破血流。2017年京東還為此將天貓告上法院,2018年京東聯合唯品會,怒懟天貓利用市場壟斷地位,以各種方式強迫商家與其獨家合作。只不過,之前二選一的對象是天貓跟京東,現在變成了天貓跟拼多多。而且從此以後,拼多多就成了天貓二選一的常客。
  • 阿里、拼多多:我方水晶正在被攻擊
    如今這把「劍」很可能要獨立運作,一如當年阿里和京東競爭白熱化時,阿里將淘寶商城正式更名「天貓」單獨獨立一樣——6月27日,有消息稱,阿里正在考慮將聚划算再次從淘寶天貓獨立出來,成立大聚划算事業群。獨立後的聚划算將繼續搶佔下沉市場、單挑拼多多。
  • 拼多多聯手國美,取代京東之心昭然若揭!
    此次與拼多多「牽手」,並非是國美第一次嘗試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此前國美曾入駐拼多多,後來又成為京東「店中店」。以阿里和蘇寧的貓寧電商為例,據行業人士分析,「貓寧」的成交總額佔據了蘇寧易購全渠道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天貓用戶規模的帶動下,蘇寧易購的線上成交額實現了大幅增長。
  • 中國電商戰局:阿里、京東激烈攻防,拼多多、小紅書們側翼遊擊
    我們系統研究發現,拼多多成功的核心原因在於其成功地避開了阿里巴巴與京東目前所佔據的存量市場,一方面聚焦在微信的社交網絡流量,另外一方面深耕比阿里、京東核心用戶更下沉的五環外與縣城、鄉村市場,在巨頭們的「無爭地帶」輕鬆獲取增量市場的紅利。這才是拼多多取得成功的根基。
  • 國美牽手拼多多與京東 黃光裕能否再現當年雄風?
    今年以來,國美零售動作頗多,3月入駐京東,開設官方旗艦店;4月19日晚間,拼多多以2億美元戰略投資國美零售,佔國美股本近6%。  十幾年來,國內的零售格局悄然生變,阿里、京東、拼多多、蘇寧已攻城略地,社交電商、下沉渠道也是方興未艾,連年虧損的國美零售能否絕地反擊?牽手拼多多與京東,是否合縱連橫?即將「王者歸來」的黃光裕能否再現當年雄風?
  • 阿里拼多多被告了三千多次
    今年 8 月,阿里還註冊了一家新公司——阿里巴巴京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京西。乍一看以為是京東的親弟,沒想到是阿里的表弟。 被網友發現後,阿里雲回應 " 隨口起的,之後將改名 "。但 ZAKER 新聞發現,至今,京西公司仍然行不改名闖江湖。 照理說,大廠這麼出名了,還要攀親戚嗎?
  • 今日的拼多多,像極了當年的京東
    一系列數據表明,在核心指標增長的同時拼多多的劣勢也在放大,而從近期市場上對其與京東的比較來看,它似乎正如兩年前的京東,進入了一個不太好的拐點。一、京東要渡的劫,拼多多一個也沒躲過從電商歷史來看,拼多多與京東一樣都經歷了一段高增長時期,其中最被看好的就是用戶規模。
  • 阿里與拼多多的618會戰: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另一個案例,自從2017年阿里巴巴開始全力對付京東之後,京東也逐漸從「坐二望一」的地位,漸漸變成了落後數個身位的追趕者。因此,更不應忽略剛剛過去的618:這是阿里巴巴與新對手拼多多之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拼多多自以為「新電商」,阿里巴巴則自恃兵強馬壯,在這場會戰中,他們各自拿出了怎樣的競爭策略,展現出了怎樣的戰術思路?
  • 馬雲說:打著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阿里的對手不是拼多多
    自從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發布財報撞日後,市場一片追捧拼多多,唱衰阿里。我們不得不佩服拼多多這個「後浪」,來得如此兇猛,僅僅用了5年的時間,市值和用戶超過了曾經電商「二哥」京東,直追「大哥」阿里巴巴。當媒體一直驚嘆二者用戶只差1億的時候,有幾人清醒地意識到,二者的體量差距有多大?
  • 社交電商新時代:為什麼京東最早入駐微信,成功的卻是拼多多?
    社交電商算老生常談的話題,這次我們從電商發展脈絡,以及阿里、騰訊、拼多多、小米、京東幾家公司的戰略和決策演進,試圖回答兩個問題:1、什麼是社交電商?2、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的差異是什麼?不少拼多多的用戶沒有安裝APP,那就看一組它在財報數據,拼多多Q2財報數據是,MAU5.68億,較上一個季度4.87億,新增加了8100多萬。今年3月,阿里改變原來策略,由淘寶特價版替代聚划算與拼多多直接較量,半年5819萬月活,這成績也是可圈可點,不過,拼多多單季度卻增加了8100萬月活。這也說明電商之戰的白熱化。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拼多多比起淘寶京東,商品的比價上更加低價,商品的從整體上對比更加低價,界面也推薦的更多是生活用品,活動上也沒有那麼複雜的領取購物劵規則,直接補貼降價。這是拼多多的特色,這種獨特的設計也和她強調和淘寶京東是同一批消費者的不同消費場景很相似。拼多多有同產品不同價,就是用戶需要為低價付出時間(玩拼多多的遊戲以及活動)或者向身邊的人推薦拼多多這個產品來獲得優惠券或更低的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