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已經有271家開發商破產!這會不會是三四線房價崩盤的先兆?
昨天,時代周刊發布消息,通過人民法院公告網查詢的方式發現,今年僅僅7個月,已經有271家房地產公司破,其中,絕大部分是三四線的中小開發商,而且理由基本上都是無法清償債務。
這雖然僅僅佔中國上萬家房地產商的績效一部分,可是,如果從大的方面來算,按照每家公司的資產在20億人民幣來算,將有近5000億的壞帳產生。而這些債務對於債務鏈來說,2019上半年,將有1.5萬億的債務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2萬億左右的銀行呆帳和壞帳。
那麼,在這樣的影響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崩盤嗎?會對於中國的經濟產生怎樣的衝擊?可以說,中國三四線城市和五六線城市,房價的崩盤已經開始。年初的黑龍江鶴崗3萬塊就可以買房,到年中的湖北恩施的禁止降房價,都是中國三四線甚至五六線城市房產價格崩盤的冰山一角。有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地區,房價已經大幅度下跌,只是不被世人得知。只要是人口流出地區,只要是沒有產業的支撐,這些地區的房價下跌已經是完全不可避免。這樣的收縮型城市在未來會越來越多。而隨著一二線城市的人口搶奪政策的出臺越多,這樣的人口緊縮型城市就會越多。一二線中心城市每增加10%人口,就會有將近5-10個三四線城市降低10%-20%。隨著中國大城市化的深入,中國中小城市變成「鬼城」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從這一點來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出現大崩潰,已經不再是理念上的,而將是未來5-10年裡不斷出現的事實。
房價崩了,最為直接的受害者,那就是2016-2018年通過棚戶區改造的為國接盤的接盤俠,個人「破產」制度就是為他們設計的。按照公司法,創業真的不會導致個人的破產,一般公司都是有限責任的,真正創業而破產的只會是社會的極小一部分。相反,炒房卻完全不同。一旦房價開始下跌,就會變成賣不出去的鋼筋水泥的籠子,把那些在高位買房的牢牢套住,房子根本就賣不掉,如果沒有個人破產制度,這些人就真的會成為房奴,房子沒有了,債卻要跟隨一輩子。這些人被「卸磨殺驢」和過河拆橋,為了社會的穩定,為何社會的「和諧」,國家為了這些驢和這些橋,設計了個人「破產」制度,以避免這些破產的個人對於社會的衝擊。
由於國家的控制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不會「崩盤」,因為即使大幅度降房價,這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也是賣不掉的。更為主要的是,房子不下跌,更有利於收取這些炒房的房產稅或者空置稅,讓這些「剛需」為三四線經濟做出最後的貢獻。這些房子,最終會變成吸收個人財富的吸血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