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吃過五常大米卻又沒吃過五常大米。」
這句話看似是病句,但卻又是事實。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呢?
因為太多人買過包裝上印有五常大米字樣的米,至於裡面裝的是什麼米?這個問題就複雜了。
「非此米不可進食」
五常大米種植歷史悠久,清朝慈禧太后,食不厭精可是出了名了,一頓飯往往要準備上百道菜餚。
但唯獨嘗了五常大米之後,對身邊宮人卻說出「非此米不可進食」的話來,也算是對五常大米的讚許。
此後,京城內外的達官顯貴,紛紛以吃到五常大米為榮。
「五常米,帝王糧」
清乾隆年間,清政府派了1000戶親族旗人到五常戍邊。
清道光十五年,一個叫富俊的吉林將軍,徵集了部分朝鮮人在五常一代引河種稻,碾制大米,封為貢米,專送京城,供皇室享用。
鹹豐四年,清政府幹脆設立五個甲社,並以「三綱五常」中的「仁、義、禮、智、信」五常為名,故而得名五常。
從這個時候開始,五常米的名氣就已經打出去了。
「國宴用米」
到了新中國成立後,五常當地的水稻種植面積增大,而且也形成了特有的「五常模式」。
20世紀90年代,田永太發現並培育了適合五常的五優稻系列稻種,1993年,「稻花香」被命名,隨後被大面積種植。
到了今年,五常大米早就已經成為了國宴用米,經常出現在接待外來貴賓的餐桌之上,品牌價值超過600億。
藍天,白雲,黑土,綠苗
很多人提到東北,評價都是褒貶不一的。有些人覺得東北地區的人太粗獷,沒什麼規矩,有些人卻覺得東北人熱情好客,豪爽,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我的家鄉是五常小山子鎮,只有親眼見到,才能領略一望無際黑土地給人帶來的震撼。五常的黑土地格外的黑,藍天白雲下,是一眼望不到土地的便捷,卻能清晰看到遠處的山和天際線。雖然已經目睹了無數次,但每次看到還是會聯想到一句話:天賜的肥沃。
見過太多的人黑五常大米了,黑五常大米的人,不一定真的吃過五常大米。很多人談論五常大米,有的人了解些行內情況,有的人一知半解,有的人是惡意抹黑,有的人是煽風點火。五常大米好吃,五常大米好是毋庸置疑的。
大家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什麼才是五常大米。
很多人理解為產在五常的大米就叫五常大米,實際上不是這樣,五常產的大米品種很多,長粒香、龍稻系列、龍洋系列和松粳系列等等。這些品種各有特點,有的高產,有的抗病抗倒伏,還有的價格低,容易被市場接受。但真正能代表五常的大米叫做五常稻花香,是田永太及其團隊成功培育出的種子。最初命名五優稻4,田永太稱其「稻花香2號」。
田永太一開始研究出來的是「稻花香1號」,這種品種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廣泛種植,當時不僅五常本地種,連吉林一些周邊地區也種植了很多。但多了幾年之後,這種品種的水稻開始變差,種植面積大大僅少。田永太又培育研發了「稻花香2號」。這個品種雖然出米率低,但經濟效益卻很好,因此農戶才熱衷種植。
那個年代,因為缺乏市場意識,稻花香這個品種走紅之後,就被他人搶先註冊了,據說是南方的某家公司。可是五常卻又是實實在在的種植稻花香,因此現在五常大米的包裝上印有稻花香也是國家許可的。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南方地區也能買到印有「稻花香」的大米。
《舌尖上的中國》上介紹,
「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穀。」
最好的稻穀所指的就是五常稻花香,五常市長大人在央視上介紹的也是五常稻花香,種子是五優稻4。而前段時間第三屆五常國際大米節上,五常市委常委孫松宇,也公開說了五常稻花香大米的市場指導價格在15元/斤,也就是說,低於這個價格,多半都是假米。現在大家也應該明確了,不是單純產自五常的大米,就是純正的五常大米。真正的五常大米被稱為「粳米之王」,更是常年在國內國際各種博覽會拿金獎的品種。
那麼——五常大米究竟有多好吃呢?
味覺的體驗如同藝術,在人,五常大米的口感主要是由煮飯技巧以及煮飯用的鍋、水質相關,還跟品嘗的人相關,就是同樣的米香,在不同人聞出來都有差異。
沒有比較沒有說服力,相比秈稻,吃到東北的粳稻,一般人會覺得天壤之別,這才是米。在東北大米的品種當中,以網上常見的幾個品種來說,長粒香也有香味,同樣也有白節子,但粒型是短粗的,米粒有點像矮胖子,長粒香的口感極限能達到稻花香沉迷的水平。
不過長相上最像稻花香的品種,還得是龍洋。只不過龍洋沒有香味,完熟度高,出米率高。這種特徵導致龍洋雖然外形和稻花香相似,但白節子少,吃起來相對有點咬頭。
現在生意人誠實的比較少,網上尤其如此。有些賣長粒香的,標題裡非要放稻花香,或者有的賣龍洋的,乾脆就標著稻花香賣。網上真正苦了的是賣真米的小農戶,好米有些中差評,自己有苦難言,這跟拿其他品種冒充稻花香來賣的商戶或企業不一樣,有差評影響不大,畢竟價格低,買便宜米的人追求的本身就不是品質,但想賣真米的碰上口感質量上的差評簡直是要命一樣。
說回來——百分百純正的五常大米什麼味兒?
吃米吃成樂趣,吃成習慣,這才是對五常大米品質的認可。有些朋友說你家五常大米聞著挺香,煮出來就沒什麼香味了,是不是假米?實際上,米香在煮飯期間會比較濃鬱,但蒸成米飯之後,香味幾乎聞不到。要吃出米的口感,煮飯時用水量非常關鍵,水多了,米飯粘稠,水少了,米飯太硬。
按照合適米水比例煮出來的飯,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煮好的米飯,入口有嚼勁,Q彈,這種嚼勁、彈韌恰恰是大米品質高低的一把量尺。科學的描述是,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高。而在質檢的時候,關於五常大米的品質有著數字上的標準,食味值85+,直鏈澱粉15—20%,膠稠度70mm+。今年5月份我們自己拿著米去五常當地質檢,質檢一共12項目,只有12項目的選品質量都合格,才能夠合格證書。
五常大米跟其他品種的大米,在米飯熱的時候還不太容易比較出來,很多人湊合吃下去就行。但米飯涼了之後,品質差異就很明顯了。普通粳米涼了要麼瀉口,要麼柴。而純正的五常稻花香大米,米飯涼了入口回甜,不回生,米香持久。
如果煮過飯的鍋當時沒有仔細清洗,隔天再聞,鍋裡還能聞到米香,這些特點也是其他品種做不到的。
要我說,純正五常大米的滋味,還是要自己嘗過才知道。
「米香濃鬱,繞梁三日。」
這就是我對稻花香的形容,香味濃雖然是五常稻花香最大的特點,但米飯煮熟之後的香味卻並不明顯。五常稻花香的香氣非常自然,清新,不是任何香精或添加劑能模仿出來的。
口感軟糯,不失彈性。市面上絕大多數品種,軟糯和彈性兩種特點不能兼容。這是一種很難形容的口感,米飯入口,有明顯的軟糯感,牙齒咬下去,又不失彈性。
形狀長粒,一層油亮。用我們東北話說,就是「油汪汪兒」的。五常稻花香的顆粒較長,但沒泰國香米那麼瘦。蒸熟之後表面上有一層明顯油亮,米粒油光豔麗,味道比肩日本出名的越光米。前兩天剛舉辦的第三節五常大米國際節上,五常大米就拿下第一,將日本大米給比了下去,是中國人喜愛的特殊米香。
如何辨別真假五常稻花香?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個常見的名稱問題。很多企業在米的名稱上做手腳,比如「五常大米臻香米」、「五常寒地香米」、「五常大米貢米」、「五常稻花·香米」等等,貌似名字越高大上,越能證明自己是五常大米。其實不是這樣,真正的五常大米叫五常稻花香米,或者五常大米稻花香,產品名稱處顯示的是稻花香米,這些玩文字遊戲的第一眼就可辨別真假。
很遺憾,如果你沒吃過純正的五常大米,是很難憑經驗和記憶判斷真假的。一般當地農戶知道,都是從稻殼上開始分辨,三個特點:有絨毛,有開口,顆粒比較長。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根本看不到稻殼,所以還是選擇靠譜渠道購買最為簡單。這其實也是絕大多數消費者苦惱的一個問題,都知道五常大米品質好,有很多人也都想嘗嘗,但卻總是買不到純正的好米。
究竟怎麼樣才能買到純正的五常大米?
我前面說過,與其關注大米的外包裝、大米的品牌,還不如選擇靠譜的渠道購買。因為無論是超市還是線上,單純看外包裝或描述,怎麼樣都是表面功夫,實際是啥誰也不知道。大部分消費者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二八定律。
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大部分的大米資源,自然也就掌握在了農戶的手中。可是傳統的銷售模式,讓農戶只能以低廉的價格賣給米販子,米販子再去到米廠加工製作,經過批發商、代理商等層層步驟的加價,誰又能夠保證,加工製作完成後的五常大米,是沒有摻假、勾兌香精的純正五常大米呢?
因此,最靠譜的方法,還是找到當地的五常種植農民。直接從原產地發貨,不經過中間商和批發商,也不用經過層層加價。這樣選擇出來的米,才最大程度給予公道的價格和品質的保證。
遇到過很多的朋友,都說我家的大米貴。「你家大米太貴,窮人吃不起。」「這大米是只有皇帝老兒和貪官才吃得起吧!」「咱小老百姓吃不起這樣的大米。」這麼長的時間,聽過很多「冷嘲熱諷」的話了,言語之間說到根源上,還是在價格上下不來臺。
關注天氣的應該知道,今年東北經歷了三次颱風,部分水稻倒伏嚴重,前兩天五常剛下了一場雪,還有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別說農民,對任何人的生活都是有影響的。五常大米的價格高,並不是我家自己定的,而是市場定價使然。今年五常當地收稻子,價格將近3元/斤,一斤稻子磨半斤米,大米磨出來的成本價就快8塊錢了,再加上後續的加工費、人工費和包裝費快遞費,試問這價格還能降下來嗎?
「長久的生意不騙人,騙人的生意不長久。」既然做了生意,那最重要的一點自然就是「誠信」,這同樣也是立人之本。第三屆的五常大米國際節上,咱們五常曾經的教育局局長,現任五常市委常委孫松宇,就說了五常大米的官方指導價格——15元/斤。之前也說過,市面上低於15元/斤的五常大米,基本上肯定就是假的了。
有些人翻來覆去說我家大米貴,解釋了一通也聽不進去,讓人也是挺無奈的。一分價錢一分貨,誰都知道這個道理吧。之前有顧客說:「在拼夕夕上買的大米才2塊多一斤,憑啥你家賣這麼貴,天價哦!」無論在什麼時候,商品價值永遠都跟價錢成正比的。想要價格低,還想要純正的五常大米,這樣的好事去哪裡找?
說了這麼多,每一句都是大實話,懂得自然都懂。好在從開始做到現在,我也收到了很多的鼓勵,和來自五湖四海朋友的善意,也收到了滿滿的好評。畢竟說得再多,也比不上大米的好品質站得住腳。五常這個地方,沒什麼好旅遊的景點,大米算得上遠近為名的特色產品了。五常稻花香2號的研發者田永太說,「沒了稻花香,五常大米就沒有品牌價值了。」
誠心推薦咱家的五常大米,好米從源頭看得見,無論是播種加工,還是收割磨米,每一個步驟都是清晰看得到的。當地農戶自產自銷,最大程度上節約了中間成本,才有了現在的公道價格。一年只收割一季,自然晾曬,保證營養口感,是我們最大的誠意。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我是@惠人美食,一個愛美食愛生活的女子,喜歡請多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