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乾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後,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需要經歷138天的漫長生長期。」
——《舌尖上的中國2》
煮一鍋醉人香米飯,首先要有好米,五常大米是中國最好的稻米,《舌尖上的中國》如是說。
再來說為什麼這麼貴之前,我們先來解決一個誤區!
大部分人都被騙慘——並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叫五常大米。
如果將五常的24個鄉鎮,分別堪稱是24個不同產區。那麼根據氣候條件、自然環境和土壤等各方面的不同,所產出的大米品質自然也是略有差異的。
叫五常大米的大米很多,但真正能代表的,唯有「稻花香2號」。這個品種是上個世紀田永太培育並研發出來的,直到今天,幾乎大部分五常本地上種植的全都是稻花香2號。
五常大米中,最好的品種是稻花香。簡單來說,看這種米的米粒均勻偏長,是典型的長粒米,外觀來看飽滿晶瑩,會有明顯的白節子。反覆揉搓質地堅硬,手上殘留自然香味,煮出來的飯泛著油光,入口清淡略甜,綿軟略粘,剩飯不回生,那便是五常大米了。
正所謂「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
吃過五常稻花香的人,唇齒留香之餘總有些相見恨晚的感慨。
今天不探討五常大米的其他問題,關注談談為什麼這個價格這麼貴。
有人曾經嘲諷,
「拼夕夕買的大米2塊多一斤,憑啥你家大米買的這麼貴?」
「這大米太貴,普通老百姓吃不起,都是貪官吃的吧!」
「五常大米都是吹出來的,根本沒有那麼好吃。」
對於這些……我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五常大米為什麼那麼貴?
1、生長周期長
但凡學過點地理,或者了解種地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地大物博,且擁有多個知名大米產區。一般來說,出名的大米產區,產品都會有專門的地理標識。在2003年,五常大米就擁有了自己的國家執行標準。
五常大米產自五常,五常這個地方,是全世界唯一三塊黑土地中的一塊。黑土地當中的微量元素較多,土壤肥沃。但也因為緯度高,氣候較為寒冷,光照水分卻十分充足,對糧食作物也有很大影響。五常當地的水稻,跟南方水稻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年只收割一季。
五常種植出來的稻花香2號,無霜期長達至少138天,如果算上胚芽期,那至少也要145天左右。對比一年兩茬或一年三茬的大米,本身的生長成本就是高的,這就是五常大米貴的原因之一。
2、產量低(出米率低)
有這麼一句話叫做「物以稀為貴」,少的東西,對市場來說自然是供不應求的。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五常大米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可能許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根據專業人士評估和推測,五常大米雖然是可以量產的大米,但年產量最少的時候有65萬噸,最多的時候也僅有105萬噸。雖然不可能只提供給一小部分人享用的,但讓全國人民都吃上也不太現實。
年產量在65—105萬噸之間的五常大米,在市面上的年銷售量卻超過了1000萬噸。按照五常當地的種植面積來算,多出來的可不止三四倍。那麼多出來的那些是什麼,還是可想而知了。我們說了五常大米產量低,這裡指的就是稻花香2號品種。
稻花香2號的出米率在50%左右,因為顆粒較長,在磨米的時候大米容易折斷,碎米是不能夠被摻在其中售賣的。對比之下,普通水稻的出米率在70%,這足足就少了20%。換句話說,稻花香2號,一斤稻子能磨出半斤米來,在出米率低、產量低的情況下,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3、品種嬌貴
五常大米的代表品種稻花香2號,當年是田永太培育研發出來的。那一年黑龍江整個省份遭遇低溫天氣,原本應該成熟的水稻卻還是沒有成熟。別說賺錢,連農民的口糧都成了問題。田永太獨自一人在五常小山子鎮200多畝的田地中挨個找尋,最終找到了成熟的稻穗。
這些稻穗一共有27棵,被麻雀偷吃了20棵,只剩下7棵。到了第二年,田永太繼續培育這7棵稻穗,其中一行稻穗最後生長態勢良好,打出了12斤的大米,這就是稻花香最開始的故事。上個世紀90年代末,稻花香1號問世,被廣泛種植在五常當地,甚至連吉林周邊的部分地區也開始種植。
但幾年之後,由於產量減少、品質變差等原因,田永太又研發出了「稻花香2號」。雖然稻花香2號的品種嬌嗔,出米率低,但經濟效益卻十分不錯,農民也愛種植。這個品種的稻子必須要去專門的種子站購買,農戶的自留種和其他渠道來的都不夠正宗。因為種子的成本比其他品種的要,所以在根源上價格就降不下去。
4、易倒伏
所有的東西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稻花香品種嬌嗔,產量低,這些我們前面都講了。還有一點就是容易倒伏。水稻最忌諱的就是倒伏,這一點種過地的、有點經驗的都知道。
東北這天氣,雖然天氣寒冷,而且氣候溫差大,但一般來講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壞就壞在今年,東北破天荒遭遇了三次颱風。可能很多人都納悶,東北也有颱風?作為一個東北人,今年我也是蒙的,颱風刮來刮去在東北著陸,不相信的可以去搜一下相關新聞。當時我們還特別擔心,千萬不要對水稻產量有影響。畢竟今年確實不容易。
結果三場颱風過後,雖然對水稻的產量整體影響不大,還算豐收,但水稻卻大部分倒伏,全都「趴窩」了。這一倒伏不要緊,人工收割的成本要增加一倍。
實話實說,本來到了秋收季節,收割時候用機械操作,再自然晾曬,稍微烘乾一下,就能去到加工廠磨米。可是水稻倒伏之後,就必須要用人工扶稻收割,這樣一來成本就會增大。今年秋收時候的價格,是每畝地收割300塊,但一旦人工收割,價錢就漲到了600塊。再加上每年新米上市,價格都會上漲,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市場行情。
五常稻花香2號的生長周期長,產量低、成本高。正是因為如此,市面上的五常稻花香售價要比普通大米貴出不少。
關於價格我也說過很多次,一分價錢一分貨,這道理誰都懂。千萬別在用拼夕夕兩塊多一斤的大米含饞我了。別說你買到的不是稻花香2號,甚至還很有可能是陳年已經發黴的米……通過特殊化學加工又重新變成可食用大米的樣子。
只有實實在在生長在五常土地上的稻花香2號(五優稻4)品種的大米,才是真正用於古代皇室、現在國宴的五常大米!
我的家鄉是五常市龍鳳山小山子鎮,灌溉水源來自龍鳳山水庫,這裡得天獨厚的寒地黑土,充足的光照、超長的無霜期,讓大米能經過至少138天的漫長生長,營養品質都達到了巔峰。村裡屯裡挨家挨戶都種五常大米,正宗五常大米的腹白較多,蒸熟後用咱東北話講就是「油汪汪兒的」。
純正的五常大米,米粒均勻,顆粒分明,色澤清白透亮。不僅醇厚綿長,而且芳香四溢。做成的大米飯口感極佳,食味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豔麗,剩飯不回生,米飯不掛碗,是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們米飯的首選。適合所有人群,尤其適合腎臟和腸胃比較嬌弱的老人孩子長期食用。
嘮叨了那麼多,結論有兩個:
第一,一分價錢一分貨,這道理誰都懂,貪小便宜是要吃虧的。
第二,五常大米是中國最好大米毋庸置疑。
文章最後打個廣告,不喜請划走,免得有人又槓。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今天的目的就一個,讓大家了解下五常大米到底貴在哪裡。東西貴有貴得道理,人生在世就活一次,生命如此寶貴,對自己和家人負責一點,認真一點不應該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