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東北,
北緯40—45度。
這片神器的黑土地上,三面環山,水系縱橫,黑土層達到兩米。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中國唯一的五星級大米——五常大米。
「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
曾經的「帝王糧」,如今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五常大米也早就成為了國內高端大米的代名詞。但這兩年,行業內亂象逐漸增多,讓這款具有地理標誌的優質大米,在現實中真米一粒難尋,假米卻隨處可見。
各類米企魚龍混雜,還常常做出魚目混珠的事情來。冒充者有之,造假者有之。
據五常市相關部門介紹,雖然五常大米品質高,但產量低,每年產量在50萬噸—105萬噸之間。曾有媒體報導過,市場上標售的五常大米銷量達到了1000萬噸。單單看著兩組數字,或許買不到純正的五常大米也是情有可原。
面對巨大的產銷差異,消費和在選購五常大米的時候總會心裡犯嘀咕:我買到的是真正的五常大米嗎?我要怎麼辨別自己買到的是五常大米呢?
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說辨別方法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五常當地的造假手段。
五常大米造假手段
1、洗澡。外地的大米拉到五常,換了個五常大米的包裝,出去堂而皇之當成五常大米賣。
2、明目張胆造假。普通大米卻直接用五常大米的包裝袋包裝,連去五常洗澡都省了。這是真的親眼見過的,只能說做生意確實看人。
3、摻雜。要麼種子摻,要麼大米摻。有些人種植稻花香摻雜超級稻,這樣出米率高,還能賣出價錢,但品質就差多了,吃的時候直接能吃出來。另一個層面四米廠摻雜,每摻10%其他品種大米的,每斤成本降低0.3—0.4元不等。
4、無知導致。徐多五常大米宣傳上聲明,「我們是某某村農戶,我們自己留的種子。」這恰恰暴露了其品質。稻花香這個品種必須專業選種育種,且只有具備培育能力的企業才能提供品質合格的稻花香種子,稻花香種子也必須要一年一買。品相不合格的稻花香自留種每傳承一代,品質下降15%,不出子二代在大米的品質檢測上就已經達不到五常大米的標準了。
那麼為什麼造假現象日益猖獗呢?
人紅是非多,這一點換在五常大米身上也是通用的。
作為評價頗高的大米,五常本來就有「五常大米甲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的說法。
有一種說法是很多商家雖然造假,但卻實屬「無奈」。這裡注意無奈,感覺好像是被迫的一樣。接觸過不少的從業者,他們多數都「不壞」,甚至很坦誠。
如果你跟一個米業老闆詢價,他會直截了當告訴你:
「這個三塊五,那個五塊五。」
如果你再問他這兩種米有什麼不一樣的,他會告訴你:
「比例不一樣,這個比例低,那個比例高。再貴的也有,你想要多少錢的貨,就給你拿多少錢的貨。」
這類米商和米業老闆是組常見的,他們也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市場趨勢。更過分的是進貨的人,他們通常是貼牌製造商、零售商,或者批發到異地再造假的米販子。
這些行為足以說明,造假在源頭,但「源頭」又不是「造假的源頭」。
可能說到這裡,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需要造假?
答案是:真貨他們賣不動。
我們來看一點新聞話:
「消費者想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難上加難。」
「五常大米的市場需求,十分旺盛。」
這類媒體在發宣傳的時候,沒有什麼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調查真相,也不考慮什麼後果。就是一邊打著宣傳正能量的旗號,一邊為了提高轉載和閱讀率,給受眾一個「真相」,但往往內情只有從業人士才能夠了解。
按照商人的正常思維,發現這米賣不動之後,會做出什麼樣的應變措施?
1,降價促銷
2,換成價格低一檔的東北大米
3,將稻花香中摻入其他品種,降低成本和售價重新上架
這樣嘗試的人很多,最後絕大多數的米業和商家都選擇了第三種,於是就出現了成本低、售價低的「調和米」。
最為關鍵的是,這種米雖然明目張胆摻假,但消費者卻瘋狂搶購,還堅信自己吃到的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我們再來說說前面的被逼「無奈」,說白了真的是迫於無奈嗎?
如果純正的五常大米賣不動,那麼大可換成其他的品牌,何必要一邊蹭著五常大米的名氣或熱度,一邊做著造假摻假,並謀取更高利益的事情呢?
說到底,還是看中了五常大米的名氣和知名度。
講到這,也就了解了一些裝出「迫於無奈」光明正大造假的米廠或商販的利益嘴臉了吧。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又不是批發商和經銷商,也不是什麼米業老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講,無非就是想吃點好米,真的就這麼難嗎?
什麼是真正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五常大米品質好,味道好,營養價值高於其他大米。
而對於為什麼好吃這個問題,恐怕連袁爺爺也要長篇大論個三天三夜,我們簡單了解下面幾點就可以:
真正的五常大米,外觀上來看質地堅硬,米粒均勻,而且色澤清透亮白,味道醇厚綿長,芳香四溢。做成的大米飯口感極佳,而且吃到嘴裡有清淡略甜的味道,口感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的表面是油光豔麗的,剩飯不會回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品嘗真假的時候,米飯熱的時候還看不太明顯,但涼了之後的品質卻是騙不了人的。
這種大米是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們米飯的首選。適合所有人群,尤其適合腎臟和腸胃比較較弱的老人孩子長期食用。
真假五常大米如何辨別?
我只能說,就算是業內人士肉眼來看的話,也無法僅僅輕易下定論。畢竟現在五常大米的造假手段太高明了,更加專業的範疇,自然是用機器和質檢來判定。但作為消費者,畢竟沒有那麼多精密的儀器,而且對大米的專業知識也不是很了解,就只能通過外觀和品嘗來看。
真正的五常大米,先看米袋子上是不是有19266的國家執行標準。再看原產地是不是黑龍江五常的。先講好,就算真的都有這兩種,也不一定能判定是純正的五常大米,但如果沒有的,就絕對不是。另外,還要看一下米袋子上的名字,純正的五常大米不會在名字上做花裡胡哨的功夫。
要麼是「五常稻花香米」,要麼是「五常大米稻花香」。如果寫著「五常寒地香」、「五常寒地貢米」、「五常臻香米」等其他亂七八糟的,基本上就都是假的。
作為普通消費者,教大家幾個簡單的辨別方法:
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再科普一個熱知識——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產自五常的大米都能稱呼為五常大米。
可以說五常大米是一個品牌,更是一個比較廣泛的類別。但只有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生長在五常土地上的稻花香2號(五優稻4號)品種的大米才是真正用於古代皇室、現有國宴的五常大米。
另外,五常大米的灌溉水源最好還是天然河水,我的家鄉是龍鳳山小山子鎮,灌溉水源來自龍鳳山水庫。這裡有得天獨厚的寒地黑土,充足的光照和超長的無霜期,讓大米能經過至少138天的漫長生長,營養品質都達到頂峰,村屯裡的每家每戶都種植五常大米。純正的五常大米腹白較多,煮出來感覺是「油汪汪兒的」。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讓大家簡單了解下五常大米的真假辨別以及當下五常大米行業的亂象或現狀。
文章末尾打個小廣告,不喜請划走。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