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電視劇公司實力大比拼:華策影視最賺錢 慈文傳媒增長迅猛

2020-12-16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我國電視劇行業產量頗豐,發展態勢良好,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發展,已經形成了包括投資、製作、交易、播出和廣告經營五大環節在內的,有電視劇製作方、購買方、播出方、觀眾和廣告客戶等多方參與的基本完整的產業鏈形態。目前,電視劇產業正在資源整合與產業升級的階段。電視劇產業將在製作數量、播出平臺、廣告收入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積累經驗,日益成熟,在產業運作上不斷增強其自身實力。

中國五大電視劇上市公司經營對比

2017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以「網際網路+文創」為特色的泛娛樂產業成為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作為文創產業主力軍的影視傳媒業,積蓄由大到強的新動能,進入快速轉型升級時期。電視劇生產和發行總數呈下降趨勢,頭部精品劇佔據絕對制勝地位,內容為王、以質取勝的時代正在到來。

對比我國五大電視劇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可以發現:華策影視不管在營收還是淨利潤方面都遙遙領先與其他公司,繼續保持著電視劇行業領頭羊地位,2017年華策影視實現營業收入6.34億元,同比增長18.01%;淨利潤6.84億元,同比增長32.6%。歡瑞世紀2017年淨利潤一舉超越慈文傳媒排至第二位,引領和開創了視頻網站付費時代,並在影視劇的製作與發行方面佔據領先地位。2017年歡瑞世紀實現營業收入15.67億元,淨利潤4.22億元。與華策不同的是,慈文傳媒搶佔市場的方式是圍繞IP全產業鏈,主打網臺聯動頭部劇,拓展付費模式網生內容,協同開展遊戲等相關業務,打造慈文「品牌+」的泛娛樂平臺公司。2017年慈文傳媒實現淨利潤4.08億元,同比增長10.78%,並且持續呈現出高增長態勢。唐德影視和長城影視相對來說市場較小,但是近年來發展趨勢良好,2017年分別實現淨利潤1.93億元和1.7億元。

1、華策影視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10月,是一家致力於製作、發行影視產品的文化創意企業,產品主要包含:電視劇作品及其衍生產品和電影作品及其衍生產品等。2010年10月26日,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數據顯示2012-2017年間華策影視營收整體增長趨勢明顯,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8.72%,增長十分迅速。2017年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4億元,同比增長18.01%;2017年實現淨利潤6.84億元,同比增長32.6%。公司稱,業績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保持戰略定力,深化SIP戰略內涵,持續聚焦爆品,以規模化爆品生產能力為依託,提高了爆品版權價格、提升了內容產品海外售價、帶動了經紀業務和整合營銷規模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作為電視劇領域龍頭企業,2017年度是華策影視實施SIP戰略、聚焦爆品以來,各大業務板塊落地生花、碩果頻出的一年:《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頭部全網劇喜獲收視口碑雙豐收的同時帶動了華流出海;《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柒個我》等純網劇成功探索「以劇帶星」模式,帶動了公司藝人經紀業務的發展;以爆款為依託,廣告籤約額快速增長,整合營銷業務形成規模效應;電影發行實力進一步提升,全年累計票房成績實現新的突破;綜藝板塊持續創新,「2017天貓雙11晚會」驚豔觀眾並獲海外大獎。

2017年共開機全網劇15部681集,取得發行許可證的全網劇共13部560集,主要產生收入的全網劇為《創業時代》、《悲傷逆流成河》、《時間都知道》、《甜蜜暴擊》、《談判官》、《老男孩》、《獨孤皇后》、《上古情歌》等。2017年共首播全網劇13部617集,其中《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孤芳不自賞》進入網際網路播出平臺2017年度點擊量前十名,《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刷新網絡播出歷史記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柒個我》進入2017年度純網劇點擊播放前10名。

2.慈文傳媒

慈文傳媒,中國影視行業的領跑者,中國第一批被授予電視劇(甲種)製作許可證的民營公司。已成為集電視劇、電影、動畫製作等為一體的大型傳媒機構。

2017年報數據顯示慈文傳媒實現營業總收入16.6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78%。關於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慈文傳媒在公告中稱,公司圍繞P全產業鏈,主打網臺聯動頭部劇,拓展付費模式網生內容,協同開展遊戲等相關業務,打造慈文「品牌+」的泛娛樂平臺,總體進展情況良好。2017年,公司投資的《決戰江橋》、《那年花開月正圓》、《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等多部電視劇實現了收入,公司相關子公司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公司2017年度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比上年度同期分別有一定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慈文傳媒共有7部電視劇先後在衛視和視頻網站實現首輪播出。其中,《楚喬傳》繼《花千骨》、《老九門》之後,再造了暑期檔現象級周播大劇;《特勤精英》聚焦軍旅題材,填補空白,開創了行業劇新範式。截取2015年至今周播劇收視榜單TOP10,通過網臺對比發現,《楚喬傳》是目前唯一一部實現「臺網共贏」的周播劇。《楚喬傳》雙平臺奪冠,不僅樹立了「臺網融合」的標杆,而且預示著中國周播劇從「花千骨」現象級的1.0時代進階到精品內容、多平臺共舞的2.0時代。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3.唐德影視

唐德影視是一家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的擁有甲級資質的影視劇節目內容生產出品機構。公司是具有影視項目(電影、電視劇、電視欄目)投資、管理、策劃、製作及營銷能力的全方位一體化的專業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唐德影視成立於2005年10月,並於2015年02月16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

根據唐德影視發布的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唐德影視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49.79%;實現淨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7.53%。唐德影視2017年業績的增長主要來源於《巴清傳》、《那年花開月正圓》、《計中計》、《親愛的,好久不見》、《急診科醫生》等多部電視劇作品,該等電視劇製作精良,實現了較高的毛利,使得影視劇業務的收入、利潤較上年均實現較大增長。

雖然部分被《中國好聲音》項目計提減值約14,122萬元所抵消,本年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較上年實現增長,基本每股收益亦因此增長。

4.長城影視

長城影視(002071)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76%。

數據顯示,2012-2017年長城影視營收總體處于波動增長狀態,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4.61%,增長十分迅速。2017年長城影視實現營收12.45億元,與上年13.56億的營收相比下降8.17%。關於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長城影視在公告中稱:由於外部市場環境影響,且公司兩部電視劇延遲到2018年度發行,報告期內,公司電視劇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縱觀2013-2017年長城影視淨利潤情況,五年來公司淨利潤呈現出先增後減的趨勢,2016年公司盈利2.56億元,為歷年來最高值。此後,2017年淨盈利1.7億元,同比下滑33.76%。

電視劇業務方面,公司本期實現收入111,970.33萬元,主要來源於本期首次發行的《巴清傳》、《花兒與遠方》、《計中計》等衛視播映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轉讓收入,以及《那年花開月正圓》、《急診科醫生》聯合攝製分帳收益。其中《那年花開月正圓》平均收視率2.56,在2017年度電視劇收視率排名中位列第2,並榮獲第31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2018年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品質榜樣劇作」、「年度網臺關注電視劇」等多個獎項,獲得廣泛關注,成為「現象級」電視劇作品。

2017年唐德影視投資、製作的主要電視劇項目進展情況如下:

5.歡瑞世紀

歡瑞影視歷年投資的電視劇《古劍奇譚》《青雲志》《麻雀》《大唐榮耀》等多部劇集先後均登陸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安徽衛視等一線衛視。引領和開創了視頻網站付費時代,並在影視劇的製作與發行方面佔據領先地位。

2017年歡瑞世紀實現營業收入15.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2.20%;營業利潤4.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9.15%;利潤總額4.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23%。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全資子公司歡瑞影視的電視劇發行收入、藝人經紀收入以及網路遊戲收入。近年歡瑞世紀的營收利潤增長十分迅速,營收六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66.51%。

歡瑞影視以拍攝青春偶像劇為主,既對符合公司青春、時尚發展方向的題材儲備較早,同時又善於挖掘、培養新人,建設藝人梯隊,還為旗下藝人提供全面的發展支持。歡瑞世紀在業內公認的「造星」能力為公司構建了「以劇造星、以星輔劇」的業務閉環。公司旗下有李易峰、楊紫、任嘉倫,秦俊傑,茅子俊、劉學義、梁靜嫻等35位籤約藝人。

數據顯示2017年歡瑞世紀電視劇及衍生品營業收入為14.29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91.24%,相比2016年比重略有下降;電影及衍生品業務營收為-202.46萬元,同比下降0.72%;在藝人經紀方面實現營收8.97億元,佔總營收比重為5.72%,這一比例相較2016年有所提高;網路遊戲業務營收4.49億元,同比增長1%。

電視劇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網臺聯動更加熱門

隨著網絡視頻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優質內容的價值不斷凸顯。觀眾觀看渠道由電視大屏幕向手機小屏幕的轉換,使得電視劇播出模式由「先臺後網」向「網臺同播」、「先網後臺」轉換,精品尤其是「現象級」影視劇對視頻網站付費用戶數量的拉動作用明顯。

近兩年來,受媒體大環境的影響,電視劇爆款崛起於優質平臺但已不局限於單一平臺,傳統收視和網絡流量已成共振之勢,上星劇目在播期間的視頻點擊量反映了首播期新媒體熱度以及網臺聯動的深度。同時,頭部內容與播放平臺之間相互依存、互相成就。

2.周播劇初具規模

一線衛視不僅率先佔據黃金檔統領位置,其與國際接軌的周播模式經過近三年的探索已開始綻放光彩。如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播放的《漂亮的李慧珍》、《楚喬傳》,東方衛視播放的《射鵰英雄傳》、《求婚大作戰》,北京、安徽衛視播出的《青雲志2》、《龍珠傳奇》等劇,都備受關注。而爆款《楚喬傳》的成功更是預示著中國周播劇從「花千骨」現象級的1.0時代進階到精品內容、多平臺共舞的2.0時代。

以上材料及分析均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電視劇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做的越多越不賺錢 為何華策影視利潤止步不前
    然而,在趙依芳成為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影視傳媒第一人」同時,華策影視的業績增長卻陷入公司上市7年來的低迷期。4月24日發布的年報顯示,華策影視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44.45億元,同比增長67.27%;實現淨利潤4.78億元,同比增長0.63%。值得注意的是,不到1%的淨利潤增長率,與電視劇行業其他上市公司動輒40%、50%的增長幅度有不小的距離。
  • 華策、完美影視、歡瑞等九大上市公司2021電視劇
    2021年是影視行業絕地重生的一年,A股34家上市影視公司能否迎來股價飄紅,取決於手裡的存貨質量。本文選取34家上市影視公司中的9家——華策、完美世界影視、歡瑞世紀、慈文、唐德、萬達、華誼、光線、華錄百納,對其2021年電視劇片單作一梳理。
  • 上半年影視公司盈利排行榜:華策2.7億稱王,歡瑞預虧近4000萬墊底
    這個月,各大影視公司相繼發布了2017年前半年的財報。從財報來看,有淨利潤稱王的公司如華策,也有虧損高達近4000萬的如歡瑞世紀,此外,大多公司業績雖然漂亮,但同比卻在下滑,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綜合來看,可以傲視群雄的影視公司,在影視業務上首先得有爆款作品支撐,保持核心競爭力,其次得在電視劇電影以及綜藝幾大板塊齊頭並進,實現多元化發展。
  • 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歡瑞世紀,資本退潮後的影視公司如何過冬?
    有從業者這麼評價大型影視公司目前遭遇的尷尬。 種種掣肘之下,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歡瑞世紀等頭部公司進入了迷茫期。 資金緊縮下的上市公司,一家公司垮臺可以牽連好幾家資金斷流 蝴蝶翅膀的一次細微震動,可以引起一陣颶風。
  • 華策影視們,告別電視劇瘋狂年代
    2014年,長城影視(002071.SZ)借殼江蘇宏寶登陸了A股,2016年,唐德影視(002343.SZ)IPO成功,慈文傳媒24億(002343.SZ)借殼禾欣股份,歡瑞世紀(000892.SZ)30億借殼ST星美;諸如長江文化,以及楊冪參股的嘉行傳媒等公司,則在新三板上市。
  • 2017年五大上市影視公司業績大PK:萬達電影更勝一籌
    電視劇方面諸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等劇也帶來了收視率的攀升。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數據顯示,2017年影視行業排行榜上有2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報。前3家公司營收合計261.64億元,佔20家影視A股公司總營業收入的50.86%。淨利潤方面20家公司淨利潤共計80.30億元,其中萬達電影、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淨利潤超5億元。具體來看,萬達電影淨利潤最高,共計151567.52萬元,中國電影和華誼兄弟排名第二和第三,淨利潤分別為96528.32萬元、82828.39萬元。
  • 22家影視公司秀財報:北京文化發動「奇襲」,歡瑞世紀業績墊底
    在不少老牌公司緩慢增長,慈文傳媒、長城影視等影視行業的老玩家營收下降的同時,憑藉保底《戰狼2》走紅,由旅遊業跨界而來的北京文化、從遊戲跨界影視的完美世界、從事工業金屬管件製造後又轉向投資影視劇的中南文化,在2017年的上半年中都完成了快速增長。其中,完美影視總資產更是殺入到了影視公司前五。在影視老大哥們較量的同時,新入者是否也要讓影視行業重新排位了?
  • 多種原因致影視行業波動 慈文傳媒回復問詢函
    問題三:年報顯示,慈文傳媒影視業務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56億元,同比下降0.91%,毛利率1.70%,同比下降40.35個百分點。、庫存加劇、播出不確定性因素大增的多重壓力,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和挑戰。
  • 網劇那麼火熱,為何華策影視那麼「冰冷」?
    其中發行銷售的風險最高,而預售的風險最小。華策目前的銷售模式就是以預售為主。但是電影要想實現這種預售可不容易。這就是電視劇行業和電影行業一個非常大的區別。雖然那次事件,華策並不是震中的企業,但是後期衍生出來的陰陽合同等問題,將兩個圈子全部拖累了進去。這種行業潛規則的高密度曝光,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整個行業的嚴監管。
  • 影視公司2017年上半年年報: 萬達電影營收66.54億元, 華策盈利近3億
    近日,各影視公司也陸陸續續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簡報及業績預告,從已公布的情況來看,各影視公司上半年同樣喜憂參半。從目前公布的幾家影視上市公司的情況看,除歡瑞世紀和華錄百納外,其他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業績增長。其中,北京文化成長迅猛,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263.17&—292.61%。
  • 上市影視公司一季度靠什麼賺錢
    原標題:上市影視公司一季度靠什麼賺錢  近段時間上市公司接連發布一季度報,北京商報記者對20家上市影視公司的一季度業績進行統計發現,七成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只有6家公司出現下滑。
  • 華策如果按照對小美好的態度拍劇,也不會讓孤芳成為摳圖大賞
    作為傳統的影視公司,華策影視早在2014年就進駐網劇市場,是率先進行網際網路化、年輕化轉型的傳統影視公司之一,之後宣布啟動「SIP」戰略,核心策略是打通網際網路和影視的界限。而像華策這樣準備在網劇分一杯羹的傳統影視公司並不在少數。
  • 2018年中國電視劇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附全文)
    2010年10月26日,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數據顯示:華策影視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2.05億元,同比增長17.09%,淨利潤6.32億元,同比增長32.09%。
  • 最嚴限古令肅殺之下,哪些影視公司是被誤殺和低估的?
    受此次事件影響,1月15日,《巴清傳》製作方唐德影視股價收於17.60,較開盤下跌5.38%。市場情緒很快傳導到其他個股,引發整個傳媒板塊的誤殺,包括慈文傳媒、華策影視、光線傳媒在內的諸多影視公司,均有不同程度下挫。然而需要正視的是,消化市場負面情緒是一回事,價值投資又是另一回事。
  • 盤點國內10大影視上市公司,上半年誰最掙錢?
    8月底,多家文化娛樂類上市公司發布2015半年報,娛樂資本論針對影視類的A股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做了一個排行榜,看看哪些影視公司最賺錢。在文化娛樂「大爆炸」的當下,國內影視類上市公司卻似乎是一種「心猿意馬」的存在。
  • 影視業併購:瞄準電視劇蛋糕
    由於我國電視劇行業尚存在「小、散、亂」的問題,行業整合將是大勢所趨,而對每一家有實力的影視公司而言,都不想錯過這一機會―― 自從7月底華策影視開創了影視行業最大併購案之後,中視傳媒、華誼兄弟緊隨其後,分別於8月31日、9月3日宣布了自身的併購計劃。
  • 影視公司三季報超83%虧損,四季度還剩40多天,拿什麼「力挽狂瀾」?
    老牌電視劇公司遇「轉型」難題在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影視公司中,今年大多數公司前三季度未實現盈利。唐德影視「易主」後,創始人吳宏亮也將卸下董事長職務。老牌影視公司慈文傳媒、歡瑞影視在今年的劇集影響力走弱。最為風光的只剩下華策影視,達成了今年三季度的營收、淨利雙增長。
  • 我們分析了近50份半年報:影視公司現金少,質押多,變賣資產「過冬」
    對於A股影視公司來說,2018上半年是近年來最寒冷的時期。 截至8月31日,除了視覺中國和停牌的萬達電影,其他影視公司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文投控股、唐德影視、慈文傳媒、奧飛娛樂、當代東方等跌幅超過50%,分別下跌77.65%、58.8%、55.63%、54.79%、53.65%。申萬影視動漫板塊年初至今整體下跌31.46%,市盈率由年初的45下降到了28。
  • 愛奇藝華策影視宣布成立合資公司 杜昉將出任CEO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8月27日,愛奇藝與華策影視聯合宣布,將共同出資,成立華策愛奇藝影視公司,該公司旨在為愛奇藝提供高品質的劇集、綜藝等豐富多元的網際網路內容,以及圍繞相關內容IP進行遊戲、電商等全方位衍生品開發工作。由原浙江衛視副總監、酷6傳媒前CEO杜昉將出任新公司CEO。
  • 老牌電視劇公司「轉網」的策略與收效梳理
    犀牛娛樂原創文| 肉狗 編輯|樸芳老牌影視公司「轉網」的步子邁得越來越大了。2014年,《靈魂擺渡》《暗黑者》《匆匆那年》等一批優質網劇的出現鑄就了「網絡自製劇元年」,自此,越來越多的資金、人才、技術和廣告商,從傳統電視劇行業湧向了網劇領域。這期間,老牌影視公司中雖出現了歡瑞世紀、唐人影視、慈文傳媒等「試水者」,但絕大部分依舊把注意力集中在電視劇市場,想著如何做出下一個《甄嬛傳》《武媚娘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