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5元地攤貨,賣出百億市場!備受國人喜愛,有人靠它年賺50萬

2020-12-21 聚富財經

中國美食品類繁多,酸甜苦辣樣樣皆有。而我國的各個地區也都有著當地的特色美食,往往一種美食的名聲傳遍全國之後,就能帶動整個地區之間的發展!就連外國友人特意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也是為了一嘗中國美食。

話說回來,每個地區的特色美食,不一定人人都能吃得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廣西柳州特色小吃之一螺螄粉。毫不含糊的是,如果有人喜歡吃螺螄粉的話,那麼簡直是瘋狂的熱愛,甚至「一天不嗦粉就愁得慌」。但是,碰上不喜歡螺螄粉的人,說不定想暈倒的心都有了。

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筍、花生、腐竹等配料,再根據自己的喜好配上時令蔬菜或者是火腿腸等肉類食品……一碗美味的螺螄粉就誕生了。不過,正是因為其中酸筍的味道,總是讓聞不慣的國人驚呼:「這是什麼臭抹布的味道?」。

其實,國人對待螺螄粉,和看待臭豆腐或者是榴槤一樣,愛吃的人非常喜愛,不愛吃的人聞都不想聞。不過,一碗正宗的螺螄粉,還是要看它的筍夠不夠酸脆、夠不夠臭。

對柳州當地人來說,螺螄粉往往都是自家就能製作的。不過,當螺螄粉的名聲傳向全國之後,袋裝螺螄粉開始熱銷全國。現在,不僅是在柳州當地了,全國各地幾乎都能看到螺螄粉的地攤、門店,並且生意都不錯。

在今年的疫情中,除了方便麵之外,螺螄粉也成為了國人的「宅家必備」。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中,袋裝螺螄粉的產值足足達到了49.8億元!並且,預測在2020全年,將會達到90億元。

2020年,是螺螄粉「走紅」的一年,天貓雙十一預售開啟第一周內,螺螄粉在淘寶天貓的銷售額環比增長了4倍。不知大家是否在前幾日聽到了一個消息:「肯德基推出螺螄粉」。沒想到,曾經只是在地攤上賣一賣的小吃,竟然有一天也能登上「大雅之臺」了。

說不定,螺螄粉馬上就會出現在各外國友人的餐桌上了。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經柳州海關檢驗合格出口的螺螄粉是去年出口總額的8倍之多!

螺螄粉的火爆,直接就帶動了旗下產業鏈的發展。作為螺螄粉的「精髓」,竹筍是它的原材料,為此種植竹筍的商家在今年迎來了老闆們的瘋狂搶購。

今年,因為疫情的打擊,很多行業受到重創,而據種竹筍的農戶介紹,今年平均每斤賣價要比往年高出近0.5元,但是老闆們依舊是搶著拿貨。不誇張地說,現在打開某電商平臺,任何一家螺螄粉的網店,月銷量動輒就達到數十萬單。

現在,網絡直播爆火,「直播一哥」李佳琦在2分鐘內就售空了2.6萬箱螺螄粉。而明星陳赫,更是在8分鐘內售出了6.6萬袋螺螄粉,成交額超百萬元!

不少在網店上買了螺螄粉的消費者反映:「自己買的螺螄粉2個月才發貨!」。殊不知,這都是常態,今年3月初的時候,因為產能不足、供不上貨,很多訂單甚至拍到了5-6月份,造成了千萬元的退款!

螺螄粉的火爆,不僅帶動了柳州當地的旅遊業,帶活了整個產業鏈的生存。現在,有一個職業竟然也是受益於螺螄粉,這就是——螺螄粉工廠的聞臭師!

上文說了,酸筍是螺螄粉的精華,夠臭才夠入味。而這個崗位,就是專門在工廠聞酸筍的。41歲的李永國就是一名專業的酸筍聞臭師,他對這份工作很滿意,每天聞聞酸筍能月薪4萬!據他稱,雙十一之前,他被「螺滿地」淘寶店開出年薪50萬的高薪急聘!

很多街邊賣的螺螄粉,便宜的也就5塊錢,但就是這幾塊錢的收入,締造了一個將近百億的市場!並且,還能誕生出一個,外人覺得「荒唐」的崗位,有人竟能年薪50萬……那麼,這個「百億市場」的美食,你願嘗一嘗嗎?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澎湃新聞《柳州螺螄粉:全年產值達90億元 從路邊攤到近百億產業》

央廣網《2000萬袋螺螄粉準備好了!天貓雙11螺螄粉銷售額暴增4倍》

相關焦點

  • 地攤也能賣出爆款貨,廣州哪個批發市場爆款多?
    隨著地攤經濟的復甦,越來越多人加入到擺地攤的行業裡面,有學生,有工薪一族,有白領甚至各行業老闆也加入到擺地攤的大軍裡面,他們有的是體驗生活,有的是想開闊自己的眼界,也有人是想鍛鍊自己的口才,更多人是為了通過擺地攤有一份收入,雖然不多也算是對辛勤勞動的一種肯定,
  • 8位攤主口述:有人三小時賣貨近400元,也有人一天只賺10元
    就拿賣耳飾來說,幾百米的距離內,好幾家都在賣這個。平常挨著擺攤的也會相互問,「你今天賣出去沒啊」,情況都不太好。 收入方面,在快手上賣還要3元運費,再去掉人工費和平臺佣金,一件商品的利潤不到1元;現在擺攤沒有運費成本,一件進價5.8元的貨能賣12元,但出單量少,有時候一天一單也沒有,平均算下來,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去掉所有成本也就賺10元左右。
  • 潘家園的地攤貨,賣出300萬天價,只因持有人是「中國古董教父」
    即使沒有了解過收藏行業的人,應該也都聽說過潘家園這個地方,如果是喜歡古董收藏的,那麼對潘家園應該更加的了解。潘家園可以說是北京收藏文化的一個聚集地了,裡面匯集了大量古董字畫和瓷器等等。當然了,其中大部分是以高仿為主,不過裡面也不乏一些真跡,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去潘家園淘寶了。
  • 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有人已賺了超百億,比地攤經濟還暴利?
    要問今年最火的低門檻創業項目是哪個,相信大家和小編有同感,那就是地攤經濟。前段時間,多地為了加快市場經濟復甦,紛紛放開擺地攤,一時間擺地攤成了熱門行業,地攤經濟這個詞也就此誕生。其實,地攤經濟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行業,可以說任何人都可以做,並且擺地攤包括的範圍還比較廣。比如擺地攤賣水果、賣燒烤、賣小飾品等。即便這個行業門檻低、範圍廣,但是能長久堅持下來的人卻不多。另外就是,擺地攤很早都有了,地攤經濟也不算是新興行業,只不過由於今年的公共事件,才提及地攤經濟這個詞。
  • 你在地鐵站隨意買的盲盒,讓這個95後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當你在地鐵站的自動販售機隨意買下一個盲盒時,你可能想像不到,有人靠著盲盒這個不起眼的生意,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盲盒,中國營銷史上的空前勝利!很多非常好的傳統營銷創意到了中國,見陣風就長大,成為與時俱進的網際網路營銷思維。
  • 面值僅5元,全國銀行都能兌換的紀念幣,有人靠它賺了300萬
    武夷山幣能賺多少錢?發行前,面值5元的武夷山幣的期貨價格已經超過12元,而最新的成交價格,單枚已經超過14元,整桶20枚未開封已經超過340元。看到這個價格大多數人會不屑一顧,一枚賺9元,一桶賺240元,這也算不得發財啊。是的,看不上小錢的人,真的發不了財。
  • 你在地鐵站隨意買下的盲盒,讓這個95後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當你在地鐵站的自動販售機隨意買下一個盲盒時,你可能想像不到,有人靠著盲盒這個不起眼的生意,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一盲盒,中國營銷史上的空前勝利!
  • 5毛批發價,年賺30億
    就拿服裝市場來說,以前HM、優衣庫、Zara等品牌在市場還是備受歡迎的,不過從2018年開始這些快時尚品牌昔日風光不再,不少都面臨關店、巨虧的局面。其中困擾不少品牌的關鍵問題,就是積壓已久的庫存。你知道商場裡那些賣不出去的服裝,最後都去哪裡了嗎?其實在服裝這一行業,庫存一直都是各大品牌的「痛點」。
  • 比擺地攤還暴利!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有人靠它賺來百億
    在這個開放的年代,到處充滿商機,只要在某個細分領域做到行業老大,就能脫穎而出,賺來巨額財富。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迅速崛起,馬雲和馬化騰抓住這波機遇,帶領企業發展壯大,與之伴隨的是,兩位企業家身家暴漲,並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巨富。於是,很多人覺得,只有從事像網際網路科技這樣高大上的行業才有機會賺錢。
  • 投資幾千元,做什麼地攤生意能夠日賺幾百?推薦這幾個
    飾品類商品對於之前沒有做過生意的新手來說,做地攤生意從賣飾品來入手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小飾品的成本一般都不高,而且貨源很廣、很常見。剛剛做地攤生意的新手們,在決定做地攤生意之前,可以多去一些小商品批發市場考察一下,好好地逛上幾天。
  • 廣州昌崗服裝市場,滿大街5元10元漂亮女裝,擺地攤首選拿貨地
    如果讓我用幾個字來形容廣州的批發市場,「貨靚價便,品種齊全」來概括,一點也不為過。除了大眾的鞋帽手飾,花卉盆景批發以外,特別是服裝,在廣州有名氣的批發不少於7處。有代表高端服裝批發的流花地區的白馬,中端的廣州十三行,低端的廣州沙河。今天,含笑孤煙直給大家介紹一處地方,主要以經營女裝為主,那裡的衣服便宜到每件5元10元,真是白菜價!
  • 目前,有什麼樣的地攤生意能夠日賺百元甚至千元的?這幾個都行
    那麼,目前有什麼樣的地攤生意能夠日賺百元甚至千元呢?我以為,下面這幾個都可以,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特色老花鏡現在是老齡化社會,全國老花眼人群有3億多,而且老花眼偏年輕化,很多人四十多歲眼睛就開始老花了。老花鏡有很多的品種,要想賺到錢,一定要賣有特色的。
  • Esprit:曾經備受追捧的歐美高端大牌,怎麼就變成了地攤貨?
    最近常關注導購網站的朋友可能常常會看到一個熟悉的服裝品牌,在十幾二十年前它還是一個定位高端的牌子,如今價格卻像地攤貨般低廉,與過去的定位完全不同,這個牌子就是Esprit。
  • 古井貢酒遭遇經銷商叛離 高壓貨下一瓶被指只賺5元
    以其代理的一款產品為例,經銷商提貨價為每瓶75元,批發價80元,也就是說,經銷商只賺每瓶5元的差價。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經銷商也聲稱遇到同樣的狀況,他表示,古井貢酒合肥的經銷商壓貨強度較大,很多貨壓在經銷商的庫房裡,且渠道利潤很薄。
  • 打工人的胃,又撐起了一個百億市場
    來源:新財富雜誌因為臨近保質期,一些零食以不到平時一半的價格售賣,背後孕育了一個龐大的市場。有些人專門做起了臨期食品生意,零售端利潤可觀。不過臨期食品的錢也並不好賺,臨期既是這個行業能夠低價高利的原因,也是它的痛點。
  • 一個系列賣10億件,3分鐘銷售1億,日本「地攤貨」如何成國人最愛
    該公司7月12日發布的2017年9月~2018年5月的財報(國際會計標準)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23%,達到1483億日元,時隔3年再創新高。以中國市場為中心,夏季服飾實現熱銷。優衣庫的整體銷售同樣屢創新高,單款HEATTECH保暖內衣可以累計賣出驚人的10億件,不過相比中國市場對它的痴迷,在優衣庫的日本本土市場以及歐美地區,消費者的反響一直不溫不火。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優衣庫?
  • 服裝拿貨25,賣50是不是意味著賺了?
    今天跟大家來聊一下,服裝拿貨賣多少的價位才算賺到錢?如今,那些所謂的「上帝」個個精明的跟「神」一樣,不僅對款式質量要求要好,而且價格還要低廉。25拿回來的衣服賣50是不是意味著賺了?…… 從數字上看,拿貨25零售50是賺了,但有可能錯失了很多意向買家!價位偏高,服裝店剛起步不利於在當地打開市場;價格如果太低,將有可能會面臨虧損。因此,只有選擇上下適中的價位比較妥當。
  • 地攤經濟來襲,有人腰纏萬貫,這3種人混得很吃香,看看是你嗎?
    其實追溯到蔡文勝小時候的經歷,同樣都是貧苦人家出生,就是靠著擺地攤起家的,最後達到身家百億,不可謂腰纏萬貫,說起地攤經濟,有這三種人混得最開。 ,就是因為廉價,所以很多時候貶低他人的產品都是說別人的是地攤貨,擁有較多或者穩定的進貨渠道很關鍵,除非是自己偶爾出來擺擺地攤,那倒是無關緊要。
  • 嫌當教師工資太低,在陽臺養鵪鶉賺百億,今仍穿100塊錢的路邊貨
    比如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曾是中國首富,身家百億,但是他如今每天開銷不超過100元。平時主要的工作餐還是盒飯,經常和基層員工共同進餐,劉永好吃飯速度很快,並且從不會剩飯菜。劉永好身上穿的鞋子還是從地攤花100多快起買下來的,除此之外,劉永好的髮型十幾年來沒變過,他一直堅持去同一家理髮館,每次理髮才5塊錢。
  • 你論斤賣的廢品,有人靠它月入5萬!比想像中的要賺錢,家家都有
    所以,有人想把這些二手的東西「變廢為寶」,比如轉手賣出去,那麼,不但能賺些錢,而且至少還能物盡其用,遠比閒置的落灰,強得多。其實,在這些不起眼的舊書中,有一類常被我們「賤賣」,但卻隱藏著一個商業機會,這就是舊書。一般而言,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二手書,比如孩子上學,買了一些書,隨著年級的上升,一些書就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