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這個開放的年代,到處充滿商機,只要在某個細分領域做到行業老大,就能脫穎而出,賺來巨額財富。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迅速崛起,馬雲和馬化騰抓住這波機遇,帶領企業發展壯大,與之伴隨的是,兩位企業家身家暴漲,並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巨富。
於是,很多人覺得,只有從事像網際網路科技這樣高大上的行業才有機會賺錢。確實如此,畢竟網際網路科技行業仍然處在風口上,只要順著風口走,成功的機率相對會高一些。但是,這個行業的門檻也相對較高,沒有專業的技術背景,想入行恐怕有點難。
事實上,跟民生相關的行業也很暴利。比如包裝飲用水農夫山泉,1塊錢的水,就有6毛錢利潤,一年賣出400多億,其創始人鍾睒睒在農夫山泉上市當天,身家曾一度超過馬雲和馬化騰,登上中國首富的寶座。
另外,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其實也很暴利。比如擺地攤,網絡上就曾報導過一個例子,賣雞蛋餅的大媽月入3萬,這收入水平是不是比大多數白領強多了?還有幾十塊錢的手機貼膜,成本只要幾毛錢,利潤高達數百倍。
行業的表象其實跟人的穿著有點像,有些人衣冠楚楚的,看起來像個高級商務人士,月入卻只有幾千塊,而有的人衣著樸素,身家可能過億。所以,不能從表面穿著來看人,也不能從表象看行業是同樣的道理。
就比如廢品回收,看似不起眼,又髒又累,但實際上利潤非常高。在國內,就有一位超級富豪靠「收破爛」起家,並且成為中國女首富,她就是玖龍紙業的創始人「張茵」。
張茵,出身貧寒,家中老大,原本想靠讀書改變命運,可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被迫輟學打工。經過幾年打拼,在深圳謀得一份待遇優厚的財會工作。27歲那年,她毅然辭去這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拿著3萬元積蓄隻身來到香港打拼。
由於之前有過去香港收購廢紙的經歷,加上了解到內地紙張供應短缺的問題,於是張茵決定涉足環保造紙領域。
當時,國內大部分高檔紙原料需要進口,而解決這些造紙原料問題的重要途徑就是從發達國家收購廢紙,由於這個行業門檻低,吸引了不少商客參與進來,張茵也不例外,開始做起了廢紙回收生意。
她在美國打通了廢紙回收渠道,然後在大陸尋找造紙廠合作,積累足夠經驗後,她就獨立出來,自己投資建廠,生意越做越大。
2009年,張茵身家高達380億元,成為胡潤百富榜上的第一位女首富,同時也是全球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2020年,張茵的身家增長到420億元,在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排到第10位,同時入選了《財富》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
因此,不要小看身邊那些不起眼的小生意,換個思路去思考,或許就能尋找到一條通向財富的道路。就像張茵一樣,雖然剛開始從事收廢紙的生意,競爭也非常激烈,做到造紙的上遊,打通整個產業鏈,就能在行業中佔據強有力的地位。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分享身邊暴利的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