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現在各地農村都在大力加快推進鄉村城鎮化發展進程,把原來分散居住的農民戶慢慢地往一個村莊集中居住,加快農民生產生活各方面的配套設施建設,通過這樣的方式建設美好新農村,從而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那麼,農村不斷加快城鎮化建設,農村剩餘勞動力怎麼辦呢?其實,在當下的農村,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現在的農村,我們不管走到哪個地區的哪個農村,就是逢年過節村莊街道上的人都稀稀啦啦,且越來越少,那平時就更少了。農民種地不賺錢,無法實現脫貧致富,種地無法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良好收入,於是,進城打工就成了農民首當其衝的選擇。
事實上,農民通過進城打工不斷增加經濟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越來越多的農民都在城市裡買房購車,慢慢就不再回到農村老家,基本上就告別了農村生活;而另一部分進城務工的農民發展受阻,年老時還不得不回農村耕田種地。實際上,這樣就很好地實現了農村人口的群體性分流。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農民都不願意再回到農村,這樣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剩餘的農村勞動力都在城市務工、創業,或從事其他工作。現在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各行各業迅猛發展,給年輕農民提供了良好的施展才華的舞臺,且隨著他們工作技能和為人處世能力的提升,年輕農民正日益融入城市社會,特別是新生代農民。那麼,他們還有必要返回農村耕田種地嗎?
我們實事求是地說,農民工在城市裡的工作崗位比在農村耕田種地更加體面,就算他們在城市幹著繁重的體力活,受盡城裡人的百般刁難,甚至蔑視,但獲得的勞動報酬要比在農村種地高出不知多少倍?在這樣的生活選擇面前,大多數外出打工的70後、80後、90後農民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每月拿著高薪,在城市裡買車買房,持續發展,還把孩子接到城裡上學,實現更優質的生活。
更何況常年在外打工,農民思想認識提高,視野得到開闊,生活圈擴大,開放繁華的城市生活與封閉落後的農村生活,年輕的農民朋友自有選擇。還有些農民工在城市務工,即使發展得很不如意,可他們一直都「寧願死守這座城市看盡城裡人的眉高眼低,都不願意再回到農村耕田種地」,他們不甘心、不服輸,再努力拼搏追趕,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
從某種程度來說,當前的農村已經沒有太多太大的發展空間,耕田種地收入微薄,也沒有良好的就業機會,很多年輕農民在90年代末都沒分到地,至今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也就只能進城務工謀生。可是,農民進城務工隨著年齡增大,技能缺失,就不能繼續留在城市務工,不得不回到農村依靠自己務工積攢的收入,在農村發展經濟農作物種植,或發展養殖業,發展農村手工藝加工業,發展小型餐飲業等,這些行業對返鄉農民工來說,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如果這些行業農民朋友都不願意做,那就繼續耕田種地生產糧食,畢竟,農民的本職工作就是生產糧食,幹老本行,容易上手,風險小,自己做起來還順手。事實上,農村社會真正發展到這個階段,種糧的農民就很少了,根本不存在何去何從的說法。
共同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原創作品,珍惜碼字者辛苦奉獻,打賞點讚也是一種美德和優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