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推動美國12月通脹回升——美國12月通脹數據點評

2021-01-17 騰訊網

摘要

美國12月CPI數據繼續復甦,油價是本月CPI上行的最大推手。12月美國CPI同比上升1.4%,前值為1.2%,環比上升0.4%,前值為0.2%;美國核心CPI同比上漲1.6%,前值為1.6%,環比上升0.1%,前值為0.2%。雖然能源分項一直是CPI同比拖累項,但從6月份開始,其已成為環比增速的主要拉動項,特別是12月能源分項環比增速達4%。能源分項跟原油價格高度相關,其在11月疫苗信息公布後開始一路走高,當前WTI原油期貨在53美元/桶附近,回升明顯。

從一級分項看,除娛樂和醫療保健兩個服務分項外,其他分項基本都顯示較好的復甦勢頭或同比降幅收窄。其中交通運輸分項基本和能源聯動密切,因此其較高負值增長是由油價引起的,隨著油價的穩定,其同比跌幅有顯著收窄;食品飲料分項自疫情來便處於高位,我們從食品細項看,肉蛋類、家禽、魚的價格提升幅度最大,主要是疫情擾動肉類供應鏈的原因,但增速已經收斂。

關於CPI數據的未來走勢,我們認為CPI數據的短期走勢的主導項依然是油價,且原油價格同比增速與能源分項同比增速之間相關性極強。單因子模型預測2021年4月份能源分項同比增速達到最高值47.9%,2021年6月同比增速收斂至10.2%;若按照當前能源項權重6.04%計算,2021年4月能源分項對CPI同比增速貢獻可達2.9%,6月份可貢獻0.61%增速,且可能存在低估(因能源CPI增長快於總體CPI,將提高能源項的支出權重)。因此,4月CPI同比增速將迎來高點,或超5%,下半年預計也將維持在3%以上。

核心通脹方面,在11月的報告《高核心通脹將挑戰美聯儲寬鬆政策》中我們認為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後持續低通脹的直接原因是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服務價格的周期錯位,但疫情的衝擊使耐用品、非耐用品與服務支出的價格周期重新同步。在疫苗使用帶來的供需復甦補庫存邏輯與上遊PPI回升的支撐下,耐用品通脹將回升;同時,儘管核心通脹剔除了能源商品服務,但油價與非耐用品(服裝、化工品等)和服務通脹相關性仍很高,最近服裝通脹的上行可能受此影響。因此,我們預計2021年上半年美國核心PCE突破2%,下半年在2.5%附近波動,而2022年核心PCE很可能觸及3%。

風險提示:美國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疫苗實際效果不及預期,全球供需恢復不及預期,能源價格暴跌。

正文

油價推動美國12月通脹回升

美國12月CPI數據繼續復甦,油價是本月CPI上行的最大推手。12月份,美國CPI同比上升1.4%,前值為1.2%,環比上升0.4%,前值為0.2%;美國核心CPI同比上漲1.6%,前值為1.6%,環比上升0.1%,前值為0.2%。美國的CPI同比數據回升至3月份以來最高水平,而相比之下美國核心CPI同比數據則更加平穩,已經連續三個月處於1.6%水平。CPI通常比核心CPI波動劇烈,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CPI數據比核心CPI多包含了能源與食品分項,食品分項增速一直處於高位,而雖然能源分項一直是CPI同比拖累項,但從6月份開始,其已成為環比增速的主要拉動項,特別是12月能源分項環比增速達4%。能源分項跟原油價格高度相關,而原油價格2020年年初經歷暴跌,4月份甚至跌至負值, 6月份開始油價逐漸平穩,並在11月疫苗信息公布後開始一路走高,當前WTI原油期貨在53美元/桶附近,回升明顯。

從一級分項看,12月份能源同比增長(括號中為前值)-7.0%(-9.4%)、食品飲料同比增長3.9%(3.7%)、住宅同比增長2.0%(2.0%)、服裝同比增長-3.9%(-5.2%)、交通運輸同比增長-2.4%(-3.3%)、醫療保健同比增長1.8%(2.4%)、娛樂同比增長0.9%(1.3%)、教育和通信同比增長2.0%(1.9%)、其他商品與服務同比增長2.4%(1.7%),除娛樂和醫療保健兩個服務分項外,其他分項基本都顯示較好的復甦勢頭或同比降幅收窄。其中交通運輸分項基本和能源聯動密切,因此其較高負值增長是由油價引起的,隨著油價的穩定,其同比跌幅有顯著收窄;食品飲料分項自疫情來便處於高位,我們從食品細項看,肉蛋類、家禽、魚的價格提升幅度最大,主要是疫情擾動肉類供應鏈的原因,但增速已經收斂。

關於CPI數據的未來走勢,我們認為CPI數據的短期走勢的主導項依然是油價,當前WTI原油期貨價格在53美元/桶,基於當前原油市場的供需狀況和世界經濟的復甦程度,我們認為當前價格已經反映了疫苗接種後原油需求反彈的預期。同時,原油價格同比增速與能源分項同比增速之間相關性極強,兩者擬合R-square達0.78。我們假設2021年Q2 WTI原油期貨價格達55美元/桶,期間價格線性運行,則單因子模型預測2021年4月份能源分項同比增速達到最高值47.9%,2021年6月同比增速收斂至10.2%;若按照當前能源項權重6.04%計算,2021年4月能源分項對CPI同比增速貢獻可達2.9%,6月份可貢獻0.61%增速,且可能存在低估(因能源CPI增長快於總體CPI,將提高能源項的支出權重)。因此,4月CPI同比增速將迎來高點,或超5%,下半年預計也將維持在3%以上。

核心通脹方面,在11月的報告《高核心通脹將挑戰美聯儲寬鬆政策》中我們認為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後持續低通脹的直接原因是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服務價格的周期錯位,但疫情的衝擊使耐用品、非耐用品與服務支出的價格周期重新同步,使過去近10年美國持續低通脹的直接原因得以消除。同時,在疫苗使用帶來的供需復甦補庫存邏輯與上遊PPI回升的支撐下,耐用品通脹將回升,這在當前美國機動車及零部件部門的高通脹與就業高景氣可以得到印證;且儘管核心通脹剔除了能源商品服務,但油價與非耐用品(服裝、化工品等)和服務通脹相關性仍很高,最近服裝通脹的上行可能受此影響。因此,我們預計2021年上半年美國核心PCE突破2%,下半年在2.5%附近波動,而2022年核心PCE很可能觸及3%。

風險提示:美國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疫苗實際效果不及預期,全球供需恢復不及預期,能源價格暴跌。

end

本文為中銀國際證券宏觀固收研究系列報告。中銀國際證券宏觀固收研究團隊致力於以翔實的數據、縝密的邏輯為基礎,發現價值,匹配收益與風險,願我們的研究服務能為您的投資成功盡一份力量。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本報告由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分析師撰寫並向特定客戶發布。

本報告發布的特定客戶包括:1) 基金、保險、QFII、QDII 等能夠充分理解證券研究報告,具備專業信息處理能力的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機構客戶;2) 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團隊,其可參考使用本報告。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團隊可能以本報告為基礎,整合形成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建議或產品,提供給接受其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的客戶。

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以任何方式或渠道向除上述特定客戶外的公司個人客戶提供本報告。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個人客戶從任何外部渠道獲得本報告的,亦不應直接依據所獲得的研究報告作出投資決策;需充分諮詢證券投資顧問意見,獨立作出投資決策。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及損失等。

本報告內含保密信息,僅供收件人使用。閣下作為收件人,不得出於任何目的直接或間接複製、派發或轉發此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予任何其他人,或將此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發表。如發現本研究報告被私自刊載或轉發的,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將及時採取維權措施,追究有關媒體或者機構的責任。所有本報告內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附屬及關聯公司(統稱「中銀國際集團」)的商標、服務標記、註冊商標或註冊服務標記。

本報告及其所載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內容只提供給閣下作參考之用,並未考慮到任何特別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或特殊需要,不能成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票據的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任何合約或承諾的基礎。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確保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產品適合任何特定投資者。本報告的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閣下不會因為收到本報告而成為中銀國際集團的客戶。閣下收到或閱讀本報告須在承諾購買任何報告中所指之投資產品之前,就該投資產品的適合性,包括閣下的特殊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及其特別需要尋求閣下相關投資顧問的意見。

儘管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都是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證券分析師從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或達到,但撰寫本報告的證券分析師或中銀國際集團的任何成員及其董事、高管、員工或其他任何個人(包括其關聯方)都不能保證它們的準確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規則規定必須承擔的責任外,中銀國際集團任何成員不對使用本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對其中所包含的或討論的信息或意見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聲明或保證。閣下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本報告僅反映證券分析師在撰寫本報告時的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中銀國際集團成員可發布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亦有可能採取與本報告觀點不同的投資策略。為免生疑問,本報告所載的觀點並不代表中銀國際集團成員的立場。

本報告可能附載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連結。對於本報告可能涉及到中銀國際集團本身網站以外的資料,中銀國際集團未有參閱有關網站,也不對它們的內容負責。提供這些地址或超級連結(包括連接到中銀國際集團網站的地址及超級連結)的目的,純粹為了閣下的方便及參考,連結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份。閣下須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風險。

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基於現狀,不構成任何保證,可隨時更改,毋須提前通知。本報告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建議或保證任何投資或策略適用於閣下個別情況。本報告不能作為閣下私人投資的建議。

過往的表現不能被視作將來表現的指示或保證,也不能代表或對將來表現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障。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只是反映證券分析師在本報告所載日期的判斷,可隨時更改。本報告中涉及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能出現上升或下跌。

部分投資可能不會輕易變現,可能在出售或變現投資時存在難度。同樣,閣下獲得有關投資的價值或風險的可靠信息也存在困難。本報告中包含或涉及的投資及服務可能未必適合閣下。如上所述,閣下須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包括買賣本報告涉及的任何證券,尋求閣下相關投資顧問的意見。

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及關聯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焦點

  • 大宗商品通脹怎麼看?
    油價回升是大概率事件,考慮到供需關係依然脆弱,預計明年油價維持在50-60美元的區間。  以銅為代表的基本金屬市場預期樂觀,但國內通脹重點還是要分析國內基本面。地產政策偏緊、份額回落可能導致出口景氣度下降,因而從總需求角度來看大宗商品整體大幅上漲的難度較大。
  • 美國6月通脹表現超預期 避險黃金仍有上漲空間
    剔除價格易波動的食品和能源部分,美國6月未季調核心CPI月率為0.20%,不及0.5%的預期,但是高於-0.1%的前值;核心CPI指數同比上漲1.2%,繼續維持在近9年新低位置。美國6月份CPI結束連續第三個月下滑趨勢,錄得2012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而6月各州擴大了重啟經濟的力度以及原油價格的回升,受疫情重創的產品和服務成本迅速回升是主因。不過新冠疫情肆虐之際,通脹整體仍處於低迷水平。
  • 全球通脹時代又要來了嗎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對於全球再通脹的預期不斷升溫。債券市場上,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44%,英法德澳等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都上漲5到6個基點,反映出市場對通脹重現、利率上行已達成強烈共識,一個全球再通脹的時代似乎即將到來。  從數據上看,市場上調通脹預期的確有據可循。
  • 大宗商品通脹怎麼看?_期市動態_期貨_中金在線
    疫情導致原油需求急劇收縮,而生產端受影響較小(主要受衝擊的是美國頁巖油),供需矛盾尖銳導致國際油價達到本世紀以來最低值。隨著疫苗推出和疫情消退,經濟和社交活動特別是交通運輸恢復,我們也能看到全球汽車銷量明顯復甦,明年油價上漲是大概率事件。      疫苗對原油需求的提振幅度值得觀察。11月9日,德國BioTech和美國的輝瑞公司公布消息稱新冠疫苗成功率高達90%。
  • 今日美國12月非農報告即揭開面紗金價翹首以待
    周四(1月4日)晚,素有「小非農」之稱ADP數據儘管表現靚麗,但仍然無法改變美元頹廢的局面。面對美聯儲鷹派紀要的消息,現貨黃金盤初維持窄幅震蕩,截止目前為止,黃金價格維持在1320美元/盎司附近。北京時間周五(1月5日)21:30,全球金融市場翹首以盼的美國12月非農報告即揭開面紗。
  • 國盛宏觀:通脹還是通縮?從宏觀機理到中觀線索
    我國大豆主要依賴進口,供給端與全球大豆產量,特別是巴西、美國有關。美國農業部USDA6月公布的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略調高2020/2021年大豆產量,調低庫存預期至1億噸以下。其中,美國、巴西產量調高,阿根廷產量平穩,大豆供給總體無虞。從近期的數據看,巴西疫情似乎沒有阻礙大豆出口,截至5月巴西大豆出口屢創新高;我國大豆進口量也好於去年同期。
  • 光大證券2020年12月價格數據點評:結構性刺激背景下 價格變化...
    來源:金融界網 來源:光大證券 事件: 2021年1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2月價格數據,12月CPI同比0.2%,前值-0.5%,高於市場預期的0.1%;12月PPI同比-0.4%,前值-1.5%,高於市場預期的-0.7
  • 歐市盤前:紐西蘭通脹數據向好,紐元創三個月新高!
    匯通網7月16日訊—— 7月16日,亞洲交易時段,紐元獨樹一幟,創三個月新高,因好於前值的通脹數據,緩解了人們對紐西蘭聯儲被迫接連降息的憂慮。今日將有大量經濟數據公布,等待稍後的英國就業數據及歐元區大量經濟數據的指引。晚間也將有美國零售銷售以及一眾美聯儲官員講話提供更多交投線索。
  • 美國上月消費者支出降溫 核心價格指標則回升
    來源:新浪財經北京時間1月31日消息,美國消費者支出在12月份減速,表明支撐經濟的主要引擎進入2020年後失去了一些動力。美聯儲偏愛的潛在通脹指標回升,從而支持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的觀點,即物價漲幅正在朝著央行目標邁進。
  • 中國進入長期通脹上升期
    ,1月PPI和CPI同比大幅上揚,但筆者認為,其更深層原因在於,全球性大通脹時代的到來帶動作為世界經濟循環體一員的中國進入長期通脹上升期。  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推動石油消費量屢創新高,2007年我國原油消費量為3.46億噸,同比增長7.3%,其中淨進口原油15928萬噸,同比增長14.7%,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46.05%。作為重要戰略物資,我國一直對成品油價格實行嚴格管制,存在嚴重的國內外油價倒掛、國內批零油價倒掛的現象,國際油價大幅上漲雖然帶動國內通脹上行,但實際上並沒有在我國CPI中完全反映出來。
  • 謝亞軒:QE與負利率難以推高通脹的四個原因
    美國通脹率均值在超常規寬鬆中不升反降美聯儲於2008年11月25日啟動第一輪QE,2014年10月29日正式退出QE,期間共實施3輪量化寬鬆,其中QE1是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QE2是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QE3是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QE退出之後持續引導加息預期,並於2015年12月開啟加息進程。
  • 一大波「漲價」接踵而至,通脹主題股你打算配置嗎?
    從大宗商品來看,近期原油價格上漲則成為了引發市場關注通脹的誘發因素。華泰證券李超認為,地緣政治事件為2018年油價的重要上行風險因素,而油價則是影響今年通脹最重要的變量之一。溫和通脹已經在路上從宏觀經濟數據來看,由美國領銜的全球通脹水平開年顯著回暖,2018年美國CPI同比增長2.1%,高於預期1.9%,核心CPI同比1.8%,高於預期
  • 招商宏觀:四大原因 QE與負利率難以推高通脹
    美國通脹率均值在超常規寬鬆中不升反降美聯儲於2008年11月25日啟動第一輪QE,2014年10月29日正式退出QE,期間共實施3輪量化寬鬆,其中QE1是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QE2是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QE3是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QE退出之後持續引導加息預期,並於2015年12月開啟加息進程。
  • 生產需求雙弱 通脹短期平穩
    美國上周五發布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增速為2.1%,較前值3.1%明顯回落,但好於預期的1.8%。上周一,美國總統川普與國會就未來兩年聯邦政府預算和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將政府支出上限提高3200億美元。上周四,歐央行會議決議維持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不變,並強調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上周二,鮑裡斯·詹森贏得執政黨保守黨的黨魁選舉,出任英國新一任首相。
  • 美國瘋狂發債27萬億,或引發全球通脹!分析師:金價又要漲了
    來源:金十數據近幾個月來金價一直一蹶不振,金價迄今已從8月初的高點回調了15%。許多投資者似乎把黃金視為「恐懼交易」,即當市場恐慌情緒佔上風時,投資者就會買入黃金,否則像出現疫苗利好,風險情緒回歸時,黃金就會被拋售。
  • 雲鋒金融:從財報看美國經濟 真正的隱憂在通脹
    截止6月4日,404家標普500公司公布了2018年一季報,其中288家公司(佔71.3%)業績超預期[1]。無數微觀的加總是宏觀。無論是採購經理人指數,還是信貸官調查,都反映了微觀主體的領先效應。從美股財報能看出哪些宏觀動向?公司最擔心的風險在哪裡?不斷收緊的勞動力市場是否會最終帶來通脹上漲?
  • 張啟迪:未來到底是通脹還是通縮?
    ,促進消費回升;三是隨著生產生活逐漸恢復,工業品價格也將出現上漲,帶動通脹上行;四是石油價格可能在全球經濟復甦以及樂觀情緒的推動下上升,進而推動通脹加速上升;五是前期各國央行投放的大量貨幣可能將湧入實體經濟,不僅會推高實體經濟槓桿率水平,而且會刺激通脹上行。
  • 對衝基金瘋狂買漲金屬大宗商品,通脹壓力「困擾」全球央行
    12月以來,倫敦期銅、倫敦期鋁、倫敦期鋅等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皆創下年內新高,其中,倫敦期銅價格一度漲至7800美元/噸,較3月下旬創下的4371美元/噸回升約78%,倫敦期鋁在12月初創下年內新高2080美元/噸,較3月下旬創下的年內低點1455美元/噸回升約43%,倫敦期鋅在上周末創下年內新高2844美元/噸,較3月下旬創下的年內低點1763美元/噸回升約61%
  • 新冠疫苗或釋放被壓抑需求,通脹可能會急劇上升
    原標題:新冠疫苗或釋放被壓抑需求,通脹可能會急劇上升來源:環球外匯網在全球經濟衰退、新冠大流行肆虐和美國政治動蕩的背景下,一些經濟學家開始接受這樣一種觀點,通貨膨脹可能捲土重來,而這種情況發生的速度取決於發達國家在未來幾個月的復甦速度
  • 11月通脹數據:PPI與CPI剪刀差反轉在即
    油價低迷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事實,導致下半年PPI修復不及預期。供需缺口是此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決定性因素,未來1~2個季度PPI持續向上改善空間已打開,PPI與CPI之間的剪刀差快速收窄,2021年Q1即將實現反轉。11月CPI同比-0.5%,前值+0.5%,豬價再下臺階拖累CPI轉負。